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形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现象及原因篇一
723001 陕西汉中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系:李大庆
近几年来,随着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价值、地位进一步肯定与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美术教育进入了全面勃兴的发展时期。在给人们带来欣慰的同时,我们联系一下美术专业教学,特别是素描基础教学现状,又让我们不无忧心地感到一种盲然的躁动。面对如此情形,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对高等美术教育的素描教学现状进行冷静的审视与反思。因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美术专业学生一入校首先接触的就是素描课,素描这一基础是否扎实,关系到学生专业学习成绩的高低,专业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创作能力的问题。
各美术学院和高师美术系(专业)对当前素描教学现状的评价是:普遍认为如今的素描教学比起“八五美术新潮”冲击前,素描教与学的质量都有所滑坡,且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是生源素质普遍下降。从学生自身来看,考美术专业是为了解决就业,至少在校生的80%是为此而来。一些文化素质低,也并没有什么艺术天赋的学生报考普通大学无望而转学美术,以求在美术院校找升学出路。这些学生中有的在进校后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由于这种学习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再加上入学前学习素描的时间短,造型基础差,理解能力差,文化、艺术素养偏低,入学后疲于应付对他们来说较为繁重的文化课,而学习素描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又枯燥。使学生在素描学习上投入精力不够;或对素描学习丧失信心,在学习期间很难保持勤奋的学习状态;或把学习重点转向实用美术,为就业做准备。作为素描教师,很有必要多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的培养。
从国家教育体制来看。其一,这是国家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一些考生为应付美术专业高考,学习为美术高考“服务”的素描,结果是会画头像的不会画石膏像和静物;会画石膏的不会画头像;会画侧面受光的不会画正面受光的……这些考生既使考上了,素描也都得从头学起。其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盲目没臵专业。为提高办学效益,一些学校不管是否具备必要的师资、教学设备、资料等条件,盲目设臵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这样,必然带来招生规模激剧增加,以至出现一些地区招生人数与报考人数基本持平的状况。扩招后,有实力的美术学院 抢走了成绩较好的学生,“杂牌学校”为完成招生计划或为能开办专业,不得已,只得“委屈”一下,分得美术院校和名牌高师美术专业的一杯“残羹”。在这种状况下,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岂能实现?这不仅使多年来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录取分数保持在低水平上停止不前,而且生源的专业素质在逐年下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只要我们的招生政策不变,这种还情形还会继续下去。好在中央美术学院已首先做出反应,在招生时逐年提高文化课分数线,最终要达到和普通高校文科录取最低分数线持平。
第二,限于理解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又不肯下苦功,达不到教学要求。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认识方面,二是具体技法方面。学生面对模特儿,不明确描写表现的要求,更由于对形体结构不理解,只能依样画葫芦。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但是技术又不行,手不听话,依样画葫芦也有困难。这正如有的同学说:“我对形体结构也理解了,道理也清楚了,但就是一时还画不好,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绘画学习带有很强的技艺性,有些道理并不复杂,但是真正掌握则需要下功夫训练,以掌握技能。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上来启发、引导学习在实践中尽快地、准确地领悟到素描的奥秘,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实践、体会。现在的学生大多吃不了苦,不肯下苦功夫,这是现实。
第三、受商品经济的冲击,学生从实用角度考虑,把学习重点专向实用美术。美术专业学费高,学习美术花销大,这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来说是不堪重负的。没办法,要上美术学院就学实用美术,实用美术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趋之若骛。而考上其它专业的学生有的也把兴趣转向实用美术。学习实用美术见效快、回报多,而纯艺术见效慢、回报少,且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需要时间和精力,是下苦功的活儿。因此,越来越少有学生肯在素描上下苦功了。急功近利与浮躁情绪在美术圈子里日益严重。
第四、现代美术思潮使现在一些学生对19世纪的传统教学和教学内容有所抵制。我国社会正在向高度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电子技术为依托的图像时代正在到来。同时,我国文化上向“多元化”发展。西方的各种美术思潮在国内的传播,使艺术表现“多元化”。冷冰冰的石膏像,按部就班的作画方法以及长期素描作业的形式,使一些学生感到枯燥,从而丧失了学习写实素描的兴趣,而对 2 西方现代艺术“蠢蠢欲动”。“现代派”美术似乎没有严格的“客观标准”,似乎不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因而只要稍微改头换面,再加个时髦的“理论”、“说法”,便可谓有“个性”、有“创造”。也有个别学生一味在现代各种流派中标新立异。在素描写生时但凭兴趣,根本不考虑教学要求,以“表现”、“只求神似、不求形似”、追求“艺术”效果为幌子,乱画一气。不过,这样的学生究属个别,不会泛滥成灾的。
二、教师方面
一方面,现在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表示怀疑。而有的画家甚至认为引进“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使中国美术教育遭受了一份灾难。多元的时代使写实的、非写实的等观念并存。传统的学院素描基础训练的严格的训练程序、方法和要求,对油画、中国人物画帮助很大,功不可没,但对国画花鸟、山水却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热门”专业——设计类专业是否也以描绘石膏像、人物为主的素描教学来作为基础教学,也还值得探讨。因为创意与想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基础。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怀疑,使一部分青年教师放松了对素描教学的研究,直接导致了素描基本功的全面下降。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影响。素描作品不能换来经济效益,不能参加全国性及省、市级展览,也少有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因此,素描教师急于创作,急于办展,急于使自己作品进入市场,而对自己所任课程没有足够热情和敬业精神,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在素描上也实践不多,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够。一些近十年从专业院校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的青年教师,市场经济的冲击对他们影响最大,使他们对素描的研究、实践、教学认识不够。有的素描课教师理论水平欠缺,能画不能教,不能有效地开展素描教学。
另外、一些院校没有专门的素描基础课教师,排课时往往是临时顶替,无暇顾及教学效果。对于素描课教师的工作条件、工作量计算及评职晋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倾斜,使得素描教师队伍不稳定,影响了素描教学的开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包括了所有造型艺术中要解决的诸多因素,美术基础教学应该从素描抓起。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加强素描教学。
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青年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素描教与学的重要性。
2、加强透视、解剖学等基础理论的教学,特别是解剖学,有条件的院校应建 3 立完整的解剖画室,供师生研究用。在透视课、解剖学的师资配备和课程配制方面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建立素描汇看和展览制度,每个年级、班级的素描课题结束后要进行汇看、总评和办展览。寒、暑假要给学生布臵一定的速写作业,开学后办速写展。素描课教师应定期进行素描研究和交流。
4、素描课教师要能画、能讲、善于教。素描没有大量实践是不行的,青年教师要耐得寂寞,勤于实践。同时,素描教师必须研究理论,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学习,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素描教学水平。学校以及系里要督促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可以根据素描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反映,调整任课教师,以保证教学效果。并把素描教学效果的优劣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5、建立专门的基础课教师队伍,使具有丰富的素描教学经验。提高素描教师的待遇,在必要的工作条件上给予倾斜,对于素描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在评职晋级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稳定一批素描教师。
形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现象及原因篇二
我县近年来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我县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引发社会不满,纷纷把指责的矛头指向学校,指向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质量滑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固然难辞其咎,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还有着许多不为局外人所知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
一、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利于区域、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我县教育整体竞争力急剧下降;
二、教育管理的环境空前恶化,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消解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教育发展越来越背离公平正义,教育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不公平。具体表现为:
1.新一轮布局调整立足乡镇本位,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既不够科学,也不合理,导致城乡之间、村镇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差距进一步加大,优质师资、优质教学资源越来越向集镇、县城集中,严重伤害了僻远地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感情,严重削弱了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力。
2.城镇学校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农村薄弱学校选招教师,使得原本就相对贫乏的师资逆向流动进一步加剧,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业已存在的师资不足、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很多农村中小学地理、生物、艺体等专业师资严重紧缺,开课困难;即使勉强开课,也只能以其他临近学科教师“拉郎配”。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过于老化,知识结构较为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3.生源越来越向城镇集中,大量优质生源的流失,导致僻远农村地区的学校生源不足,班额偏小,家长没有信心,教师没有激情,学生缺乏竞争。因为生源弱,你比我好理所当然;我比你弱心安理得。而另一方面,城镇学校却因为生源爆满,班额过大,家长不满意,教师有怨言,导致教师力不从心,疲于应付,顾不过来。同时也因为生源好,所以危机感不强,竞争意识不够,以为无论如何,我都能保证我的优势地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教育管理的环境空前恶化了。
1.教师社会地位下降,教师经济处境尴尬,教师生计困难,教师队伍人心不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每年都有一批教师考编、考研、考公务员或者病退,每年都有新考编教师流失就是明证。
2.师资队伍出现青黄不接,良莠不齐的问题。一方面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批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民办教师进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长期在农村中小学挑大梁,有些僻远农村小学至今还以这部分老师为主力军。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教师经济社会地位持续下降,师范学校生源质量大幅滑坡,入学分数跌至高考以来最低点,导致新生代教师知识结构、师德水平有所下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3.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突显,学生家长中积聚了一些怨气、戾气、匪气、痞气、官气,无从发泄,往往拿处于更加弱势地位的老师、学校撒气,整个社会尊师重教之风荡然无存,教师职业尊严感、幸福感消失殆尽,教师工作积极性严重丧失。另外,相对一部分家长教子无方,宠溺有余,教管不足,使养成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霸王意识、反叛意识,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此外,留守儿童问题、隔代教养问题、单亲子女教育问题、问题学生教管问题也都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容忽视的负面因素。
4.家教市场、有偿补课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目前,家教市场、有偿补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从事家教人员来源复杂,良莠不齐,存在收费畸高、安全难保障,质量难保证等问题,严重冲击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损害了绝大多数老师的名誉和形象,导致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心理失衡,工作积极性下降。
5.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校园安全的大包大揽、过度关注,不仅严重耗费了学校和老师的精力,而且严重消解了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学校安全、校园安全、学生安全固然重要,但是,校园安全、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监护人的高度关注和金币配合,单纯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的大包大揽,既做不了,也做不好。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学校和老师都是越俎代庖,出力不讨好。在这种氛围下,很多领导和老师都有畏难情绪,甚至为此衍生出消极应付的心理。因为教不好书,没有什么责任,可是一旦出了安全方面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就会吃不了兜着走。所以,本该要补的课不敢补了;本该批评管理的不敢批评管理了;本该组织的一些课外活动不敢组织了。长此以往,教学管理怎么能够不滑坡,教学质量怎么能够不下降?
6.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对上级有关教师管理要求的错误解读,以及新闻媒体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过度渲染和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误导了学生和家长,以致出现问题青少年无人敢管、无人能管的尴尬局面,“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粥”,导致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无从形成,学生难教难管,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品质难以养成,正常教育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7.充斥整个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使得部分家长、学生对读书求学丧失了信念,读书无用论思想有所抬头,并呈现蔓延趋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缺乏动力和进取心。
8.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为谋求暴利,容许、招徕未成年人上网、打游戏;部分家长对孩子使用现代电子产品,如手机、mp3、mp4、mp5、学习机、学生电脑等疏于监管和引导,造成一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电子读物等,玩物丧志,既耽误学习,也影响他们的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
9.一些影视作品、影视节目内容低俗,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使得一部分中小学生形成畸形的审美观、人生观,对学校、老师、家长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消解了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的效率。所谓“5+3=0”,即五天学校教育,抵不过2天社会的负面影响。
10.现行经费管理体制对学校制约太多,严重违背办学规律,导致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管理沦于低效或者无效。比如:现行绩效工资制度,导致校际之间差别很大,超编学校,人多事少,工资不少;缺编学校,人少事多,工资反而还比别人少;缺编学校,教师人均工作量严重超标,却不能理直气壮地得到经济补偿,心理失衡,在所难免。
三、现行教育管理体制消解了学校办学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1.学校没有用人自主权,想用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推不走。学校对教职工的管理权限有限,看到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到。
2.学校领导班子没有升迁空间,教师职称到顶没有进取目标。3.现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很难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工作业绩,教师工作的价值难以体现,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成就感难以满足。
4.现行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风气。比如教学检查重视查教案原本没错,但如果只停留在看看这个老师有没有写备课笔记,备课笔记写得细不细,工整不工整,那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要照抄教案即可做到。查教案的目的,无非是查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备课结果倒不是那么重要。
5.教育科研存在作秀、走过场、装潢门面、好大喜功等不良现象,教案抄袭、论文造假现象屡禁不止。
6.教师培训一窝蜂,走过场,无失效,劳民伤财。
因此,我们认为,为了防止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滑坡和全面崩溃,我们应该采取相应对策。具体是:
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提升我县教育整体竞争力。
1.立足全局,立足长远,科学、合理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对我县现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益率。
2.停止从农村薄弱学校选招教师,加大教师选招力度,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定期交流制度,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农村中小学业已存在的师资不足、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等突出问题。
3.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制度,严格学籍管理,控制县内借读,确保县内城乡、村镇学校生源质量大致均衡,促进公平竞争。
二、营造较为宽松、和谐的教育管理的环境,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生计,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稳定教师队伍。
2.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学子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扩大教师招考范围,增加招考指标,尽快实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优胜劣汰。
3.加快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镇村差别,实现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重建公序良俗,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4.创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规范家教市场秩序,强化对有偿补课的引导和管理,维护教师尊严,保障师生利益。
6.厘清社会、政府、家长、学校的安全责任,对安全问题不搞大包大揽,给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松绑,让学校和老师集中精力,放开手脚抓好教育教学。
7.消除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对上级有关教师管理要求的理解误区,营造良好的学校宣传环境,正确引导学生和家长,接受学校和老师必要的教育教学管理。国家要加快“少管所”“工读学校”建设,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改造。
8.树立新的人才观和人力资源观,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读书的良好氛围。
9.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执法检查和违法查处力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质。
10.采取相对灵活的经费管理体制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发放制度,对缺编严重的学校教师的超额工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允许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发放一定额度的加班津贴、奖励津贴。
三、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进一步放宽学校用人自主权,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让想用的人进得来,不需要的人走得掉。赋予学校更多的管理权限,让学校能够运用考核、评优、晋职、晋级等手段,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2.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工作业绩,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3.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科学、准确地督查学校和老师的工作。
4.加强对教科研的引领和指导,杜绝抄袭,立足学校,立足学科,立足实践,以教兴研,以研促教。
5.教师培训要注重实效,宁可少而精,不搞一窝蜂,一刀切。以上是我们对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滑坡原因及对策的思考,限于眼光和水平,肯定存在许多疏漏和错误,敬请教育界专家、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形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现象及原因篇三
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道德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一个民族永久不衰。因此探讨当今社会出现道德滑坡背后的原因及提出及时有效地解决途径是极为重要的。
道德滑坡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他带给人们的印象只有一个——混乱。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致命的。在我国倡导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提高全民道德文化修养已成了当务之急。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救赎道德,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一.出现道德滑坡的原因
(一).功利主义的驱使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有句话说道“上下争利,国将危矣”。这句古训归根到底在一个“利”字。利可以指金钱、权利、功名、也可以指一些便宜、好处等。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可以昧着良心踩在别人的身上追逐名利、践踏道德。一些社会学家把道德滑坡归结为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人的价值观发生转变,道德观念的迷茫,道德判断失去方向。由此,社会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越来越多的人,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借口,从而丧失责任心,负责任的氛围也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正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由此导致人们责任心的丧失。一个丧失责任心的民族,是走向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功利主义使得人们公德淡漠。公民的劣根性:自私,愚昧;多疑,冷漠。导致了我们社会道德的进一步缺失。如今的人们只是对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讲求道德,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进入公共的领域,人们就变得冷漠、不知道关心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热情帮助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在这里人们拥有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面对乞讨者,人们不再伸出自己的手,面对受伤的人,人们不敢走近一步,怕连累自己。我们已经在道德滑坡的环境里越走越深,我们的国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不能正确的分析具体的情况,已经处于道德规范的迷茫期,困惑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坚持自己原有的价值观?那些冷漠的人,就是价值体系正在发生转变的人,就是道德判断上迷惘的一群人。由于公民文化的有待于提高,他们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他们走向那一边将对社会公德的发展与否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道德教育滞后--正面教育导向不明,反面警示教育不彰。
道德教育滞后主要表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在学校,教育过于功利性,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忽视了学校的育人功能,致使学校德育教育滞后,学生德育水平底是“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方面,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观念都是父母传输给我们的,而父母的道德观是他们的父母灌输给他们的。如果父母自身的道德素质不高,不懂得教育或教育方式不足,就会影响下一代的品德素质。况且在当前社会,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和事业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社会方面,德育教育空白无力,没有形成主流,另一方面社会在对优良的道德行为、典型道德模范宣传不足。
(三)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主要的原因在于政治文明缺失。因为政治文明的缺失,意味着体制和制度的不健全;意味着权利缺乏有效地监督。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难以想象,一个在各个领域都不遵守公共的道德、伦理、规范,没有共同权威的约束,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私德、行规盛行的社会会是健全的。中国社会仍然是“官本位”为主体的社会,权力对各种社会资源的过分控制、分配不同程度地存在,从而不同程度地扭曲了某些领域的公共道德、公共规范的公正性。比如在司法、科技、学术、文化、体育等领域,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都是明显的,而权力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这些领域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明显的。
(四)世俗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释放了人性中反道德约束的一面,物质和金钱、欲望的满足超越了道德伦理的价值。身为“社会人”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的变化。我们开始追求品牌,追求享乐,追求更多外在的东西。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大肆盛行。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可以谄媚,可以“被潜规则”,可以不顾违背道德。生存才是王道是道德沦丧者奉行的法宝。裙带关系、走后门,已是现在职场、官场盛行其道,泛滥不觉的一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心平气和。所谓的社会公平在这里得不到兑现。如今,西方思潮在向我们不断袭来,我们在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至上的同时,忽略了传统道德的要求。道德沦丧者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挣脱了某些看似是束缚自由的缰绳,但是,在短暂的随波逐流之后,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在接受西方思潮的时候,并不能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二.解决的相关对策
道德、伦理、信仰等精神方面问题的存在是多种复杂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改善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以中国国家之大,人口之众多,又处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之中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之下。所以,重建一个道德中国需要从国家到社会,从干部到民众多方面的长期的持续努力。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道德氛围。
有些时候,人们的本性还是那么的淳朴,但是,社会上发生的很多的有关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在给人们敲响警钟的同时,将人们乐于助人的热情同样浇灭了,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冷漠性,不敢再去助人为乐,于是,社会上的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关于乞讨内幕的揭露,是的人们对于弱小者不再抱有同情心。所有的事情都被人们蒙上了怀疑的面纱。我们已经“被冷漠”。
要提高公民的辨别能力和认识水平。孟子曾说,性本善。中国多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尊老爱幼、爱国主义等方面的还是可以的,但是,在社会大浪潮的冲击下,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动摇曾经的价值体系,开始出现动摇。所以,国家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公民的认识水平,增强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特立独行,不同流合污,不愿被世俗同化的人。所以,从根本上,必须提高公民的意识水平,提高他们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鉴别能力。
(二)加强道德教育宣传,树立正确社会向导。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报刊等是重要传播工具,树立典型,加强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如 “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学习、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等。学校教育应该一改传统的理论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隐性教育法把德育内容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身上,并使其内化为其良好的道德素质。鼓励在家庭中营造良好德育环境,父母应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做到教育从娃娃抓起。作为家长必须矫正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方法,要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上应加大宣传力度,媒体在做公益广告和宣传时应该更加注重平民化,亦需要注重宣传的多样化,把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社会向导,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觉净化心灵,不做一个道德沦丧者。
(三)寻求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的辩证统一
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二者的冲突常常反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功利主义,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相比道义主义,它更符合多数人和社会的需求。这一点从功利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可看出。此时,就需要我们再合适的情况下坚持道义主义。道义主义将正义作为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与从效果进行评价的功利主义相反,道义主义强调从动机评价好坏。这就要求道义主义的实行者从内心追求善,憎恶恶,将“至善”作为最高的理想和目标。然而,客观复杂的社会环境常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多数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了道义而道义主义上升到最高要求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也就是关注人类幸福。因此,我们可以努力寻求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的统一,以弥补功利主义常常违背道义而道义主义常常违背功利的不足。只有做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才能体现道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一个传统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丢弃不得的。中国多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如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都体现了社会公德的方方面面。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为我所用。用传统的力量从源泉上净化社会不良的风气。教育的功能在不断地强化,国家在教育方面必须统筹考虑。学会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来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前段时间,就鲁迅的文章要不要加入教科书闹得纷纷扬扬,于我看来,鲁迅的批判精神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鲁迅对冷漠、自私,麻木的看客的痛恨照样警惕着我们不能做新一代的看客。鲁迅关于国民革命的批判和经验总结,同样告诉我们要懂得群众的重要性。鲁迅是在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学方面引领好祖国的下一代,至此,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才会具有凝聚力,才会不断进步。只有少年强了,我国才会强。
形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现象及原因篇四
高一新生数学成绩滑坡的原因及对策
浙江省云和中学吴邱平
【摘要】 许多初中毕业生以优异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数学成绩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本文试从教材变化、教师教学方法、教师的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寻找原因,并给出对策。
【关键词】 教材教法情感学法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笔者就高一新生数学成绩滑坡的原因及对策略述一些浅见。
1、高一学生进入学习数学的“困难期”,造成数学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
1.1初、高中教材的变化影响
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题型少而且简单。对于不少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以公理形式直接导出,从而避免了证明。另外,初中教材坡度小,直观性强,对于每个概念都配备大量的习题和练习;加之升学压力,教师多采用反复训练,机械重复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每一道题的求解而不是理解。但高一教材一开始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集合、映射等近代数学知识;接下来是抽象性更强的集合运算问题、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提高了一个层次。而紧接着的数列知识对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的符号、概念、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论证中,一部分学生便渐渐找不到感觉。尽管近年来高中教材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由于高考的存在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敢降低难度。
1.2 教学方法变化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 1
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1.3教师情感因素的原因
高一的老师多是高三循环下来或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高三循环下来的老教师,他们往往眼界过高,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之间用高三复习时的难度要求高一新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又对教材、教法不熟悉往往抓不住重点、难点。
教师教学中常常过分强调: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重点,一旦学不好便会如何、如何的言论。以期望引起学生的重视,孰不知这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倘若学不好便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又如部分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往往对之点评,有时会说:这题很简单,我想同学们能解决。而在学生问问题时又说“这么容易的题怎么能不会”,此时,即使老师能坐下来讲解,大多数学生无论懂与不懂也只有点头的份儿,以后更不要说再去问老师习题了。教师在作业的批改和课堂的提问以及课下的辅导等方面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刺痛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上进心。
1.4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他们上课注意听讲,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只是满足于课堂上听,没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习惯,学习不能持之以恒。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害怕困难,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过程。
不会科学的安排时间,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自己学习中的错误不愿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从中难取经验教训。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智力有缺陷而是他们缺乏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当这些学生升入高中后,高中数学多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培养,这让学生很不适应。再之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少,教师不能象初中那样细嚼慢喂,只能选取一些典型的习题讲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勤于思考,善于归纳。而高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时不能适应,等到发现时,已落后与人!
2、帮助学生渡过学习数学“困难期”,避免成绩滑坡的对策
高中数学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调查分析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
2.1注重初、高中数学内容的迁移与推广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2注重初、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过渡。
如果说初中数学内容的简单性决定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单纯性,那么高中数学的复杂性就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首先,注意加强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其次,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再次,拓宽吸收知识的途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源泉。而事实上,由于时间的局限,老师讲课的内容是有很的,无限的知识探索和掌握还是靠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自学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另外,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读,怎样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做好“红笔”订正,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2.3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如何,严重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的优劣。良好的听课效率主要来源于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课以及及时总结、独立作业、质疑解难和课外练习等几个方面。
制订计划以明确学习的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推动学生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合实际不可好高骛远。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如果把香蕉放在猴子无论如何努力也抓不到的地方,则猴子经过努力后就会放弃,再也不会去抓。但如果放在一个它努力一下即可抓到的地方,那么下一次稍稍提高一点则它会进一步寻找解决的办法。因而,计划不可过高,它应是台阶式的逐步提升。
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发现重点,难点,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就会把问题有针对性地放在课堂上解决。
专心听课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努力使自己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上课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参与,随时记下课堂中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悟或创新。
独立作业、质疑解难,就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集中整理在自己的记错本上以便及时拿出来复习。
总结和课外练习是必须的,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梳理知识体系,通过分析,类比,概括,提炼以达到知识的升华。而课外习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训练不在于多寡而在于做题的质量,在于它是否能检查你所学的知识。做题后一定要进行‘反思’,即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思路,本题的思想和解法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是否可用等。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就会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讲出了一种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教师们早已熟知的古理。这说明,无论古今,生亲师,才有可能学好“道”;师爱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充分创造机会主动接触他们,多给他们温暖和亲情,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打动和感染每一位数学差生,消除数学差生对数学教师敬而远之的心理。只有和他们融成一片他们才会主动和你交流,才能向你道出数学学习中的困惑。这样,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必须善于抓住数学差生的每一闪光点,哪怕是一个概念的叙述、一个简单习题的正确求解,都要及时给予的表扬和鼓励,以唤醒他们的自信、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因而在与学生的交流
中绝对不能有伤害学生自信心,打击学生上进心的言行。一个简单的表扬、一个真诚的鼓舞或者一个赞许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契机。在课堂提问过程,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而应帮助他们分析,为他们设计好台阶,先鼓励他们正确的部分以及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再指出不足;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要尽一切可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并加以指导。教学中积极钻研、兼容并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比较好的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程亚焕数学教学观与数学差生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2]张英浅谈中学数学差生的转化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04.3
[3]李艳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成绩中学数学杂志2004.3
形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的现象及原因篇五
浅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总听到学校老师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整天只知道吃和玩,差生越来越多,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作为一名分管业务的领导,我也深知我校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现状,在深感惭愧的同时,我时常在思考教学质量下滑的主客观因素,我认为有必要从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师生教与学的情况、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的配合等多反面进行剖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异动大。每学期从不同地方转入我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学风差,学习自觉性差,学困生多;而转出的大多是优生。导致我校差生比例越来越大。而学生放学大多要集中乘车,考虑到安全问题,到了放学时间马上督促学生离校回家,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转化难以落实。
2、留守儿童问题多多。村小撤并后,学生集中到我校就读,学生覆盖全镇二三十个自然村,很多学生每天花在乘坐公汽、面包车、三轮车的时间两到三小时,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加上绝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经商,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不做家庭作业等,这也是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3、家庭教育配合不够。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忙于赚钱,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缺少督促,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另一类家长教育水平低,自身素质差,对于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根本辅导不了,家庭教育相当缺失。
4、开设校园超市弊大于利。自从我校开办校园超市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越来越坏,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据我观察,在我校所谓的校园超市中,其商品主要是不合格的零食、劣质饮料及煎炸食品,这些商品对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每天学生一进校门,就是冲进去买一堆零食(此时校园超市的门几乎被挤爆),然后边走边吃,食品包装袋也随手乱扔,教室里弥漫着调料味。课间、中午也是如此„„试想这些学生的大脑中时刻在想什么?他们又有多少心思花在学习上?也许有人会埋怨,班主任老师怎么不管。班主任老师管过,可面对超市承包者的敌视,其决心不断动摇;家长也呐喊,学校不应该办超市,但这又不是班主任老师能办到的;班主任老师说,你家长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家长有拗不过孩子,花钱买安。
5、教室设置有限,导致班级容量过大;教师年龄偏大,绝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俱疲,辅导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6、学前教育基础不牢。虽然国内一直反思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但学前教育阶段肯定也要学一些知识的,颜色、形状、识字、算数等,最主要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据我们调查我校一年级新生入学前虽然接受了几年学前教育,却没有达到学前教育的水平,如不知如何握笔,如何穿衣自理,如何倾听别人发言等等,导致一年级教师教育教学任务加重,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培训学生,但效果并不好,从一年级开始就两极分化严重。
7、教师的敬业精神下降。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教育方法陈旧,没有千方百计抓质量的意识;同时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期望相差甚远,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8、教学管理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二、解决办法
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体制方面的我们无能力去改变,但只要我们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理念、教育策略、教学管理上多下功夫,“亡羊”依旧 “补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观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要有把这些学困生传变成优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面对大面积基础差,满身毛病的学生,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决不能不战而败;要满怀热情,积极进取,迎接挑战;要具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师失望,那学生就更无望,学生的希望来自于教师的必胜信心!其次,对待差生要更富有爱心。所有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学困生,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个别学困生,而是大面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他们对老师、对学习本身就有心理障碍,他们饱尝家长、老师的冷眼、批评,甚至于挖苦、讽刺,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这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心理障碍将会难以打开,逆反心理将会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融化他们,感染他们,使学生慢慢爱上你,继而爱上你任教的学科,喜欢你所讲的课,自觉的去听你的话。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要和学生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要尽量多给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师生共同融入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而学生是否敢于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
3、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面对基础差,学风差的学情,“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达到逐渐改变,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鼓励,细帮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坚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获的信念。
4、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及时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用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我们面对不同的学情,才能够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件崭新的工作,今年与去年不同,昨天与今天不同。所以,我们就要学会随风而倒,看客下菜,有什么样的学情,我们就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不能一种教法沿用终生。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关键是构建起适合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具体要求是: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的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尽可能做到当堂解决,当堂订正。
(1)、加强备课管理
备课管理要实行教师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长。在教案设计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成,关注学生的发展。针对有的教师照抄照搬老教案或名家教案,要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力争做到一周一次重点检查,并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目标落实,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2)、抓实课堂监控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要求教师要做到多读、多讲、多练,在课堂上注意教师的导入、讲课、提问、作业、板书,处理好“创新”与“双基”两个关系,力求当堂任务当堂清,同时,学校可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作业布置与批改要做到认真、细致、及时。精心设计作业。作业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教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批改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尽可能采取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教师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学校核实后,将影响教师的月考核。督促教师不断进行总结。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建立“错题档案”记录,把学生常错的,典型试题进行简单地登记、分析、归纳、小结。坚决杜绝教师的随意性,为科学有效在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形成典型的学生作业案例。学校每月进行检查,推动学生作业质量走向规范、高效。
(4)、抓好课后辅导与阶段检测
一是抓好辅导工作,辅导工作是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的培优辅差计划和措施,并认真做好培优辅差记录,做到培优定时,辅差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二是抓好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学期末,组织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在全镇范围内公布,并进行集中反馈。在反馈中对教师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结果与学校考核结果挂钩,与教师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5)、抓好教改教研工作
学校要围绕“科研兴校”来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a、打造教育科研工作参与的全员化。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要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解决课堂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动力。
b、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应着力课堂,使研究走向课堂。要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坚持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与合作伙伴的教学资源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和归纳,在反思中有效解决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
c、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
d、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保证。在教学管理中,光靠行政手段或情感手段进行管理是有限的,还需有适当的奖惩机制。学校要制订科学的考评细则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要正确、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既要肯定教师工作的成绩,又要校正工作中的失误。肯定成绩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要做到奖励先进,鞭策落后,要注意树立典型和榜样,要让先进真正地起到影响和激励作用,绩效考核要注重实绩,要做到重奖轻罚,在经济杠杆和情面轻重上,大张旗鼓的鼓励、支持、宣传先进,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落后,以达到共赢,即先进者再接再厉,落后者迎头赶上。
总之,信心、爱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完善的教学管理、合理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教育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教学质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当然,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无论制度计划再好,方法策略如何科学,要提升教学质量还是重在落实,否则,一切都是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