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 语音、字形知识、正确使用熟语、正确使用词语、病句鉴别、标点知识
要点:(一)字音和字形是各考点中比较零散的一项,因此在复习中可根据这一特点,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可根据复习材料上的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的简表,第二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第四册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第四册附录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列出计划,每天记10个左右,并不断复习。要特别注意平时常用常见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落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因为准确是“识记”这一层级最起码的要求。可每天安排十分钟左右识记语文知识,每天抄写音字词成语名句的文字量在二百字左右,定期(半个月或一个月)检测一次。持之以恒。高考所考查的字词基本上是常用的,不要投入太多的功夫在生僻的字词上。
(二)正确使用熟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二是成语的正确使用,三是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可以从词义的轻重、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褒、贬、中)、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词性及语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对象等方面来辨析,做题时应该做到“抓住差异,适当联想,紧扣语境,善用排除”。
成语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望文生义,二是对象误用,三是轻重失度,四是褒贬颠倒,五是功能混乱,六是谦敬错位,七是逻辑脱节,八是语意重复。
在成语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别注意平时常见常用的成语用得是否正确,二是要注意不要单纯从语法角度去判断,而是要从前后句的语意角度去判断,有的成语必须联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当。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词语容易被视为单纯的贬义词或褒义词,要掌握《与名师对话》中列举的相关易误用成语。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骤:一是熟悉加点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二是分析虚词所在的前后句之间的关系,三是把虚词用法和前后句关系加以对照,一致就说明使用是正确的。
虚词数量不多,但用法极度为灵活,应该积累一些常见的、习惯性的固定搭配。
(三)《考试说明》中提供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此外,还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看到介词开头,注意其是否主语残缺。
如: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渐消。
2、看到并列短语,注意其是否彼此失应或包容。
如: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官兵放弃休息,坚守岗位。
3、看到反问、否定词,注意其是否否定不当、正反颠倒。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又如:雷锋精神当然要有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雷锋呢?
4、看到成对的关联词语,注意其是否搭配不当或位置失当。
如: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们还是胜利到达了山顶。
5、看到双面词,注意其前后是否照应失当。
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6、看到数量词,注意是否搭配失当或语序失调。
如: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语文老师关心的问题。
7、看到数量词加名词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义。
如: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8、看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注意其是否虚词用法不当。
如:雷锋这个名字对青少年并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件事都做了详尽的报道。
9、看到过长的定语,注意其是否缺少宾语中心语。
如:为弥补用水不足,只好开展用河水来代替自来水的使用,以缓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则”,注意其是否赘余重复。
如: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否则,签合同时我一定会出错。
11、看到表因果的关联词,注意其是否强加因果。
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对于病句的辨析,每一种类型应该掌握一定数量的典型例子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二
要实现高效,考生应努力走出与“准”、“稳”、“巧”背道而驰的4大复习误区;
一是重蛮干,轻策略。思路因循守旧,节奏拖沓滞流。二是重教辅,轻课本。资料贪多求全,语文课本视而不见。看似扎实又热闹,语文双基夯不牢。三是重答案,轻思路。单项选择学生所爱,参考答案学生所求。急功近利重结果,做起题来一团糟。四是重练习,轻感悟。模拟试题铺天盖地,人生感悟无暇顾及,语感不强灵性少。
针对这些误区,结合高考考纲和命题趋势,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不妨自编复习资料
要达到庖丁解牛式的复习境界,应做好三大文章。
首先是优化复习资料。现今高考教辅多如牛毛却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又漏洞百出。宜紧扣考纲,优化资料,有条件者,可自编教辅资料。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考点为例,2007年高考考纲明确规定,字形命题范围锁定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字),然而教辅中过偏过难的字形仍屡见不鲜,而且,教辅常把正、误字形同时呈现,学生往往不受其利,反受其扰。建议将字形复习资料编成填充式练习,据义定形,定将事半功倍。其次是熟悉考点,规范思路。高考考点既提示了命题依据,也提示了解题思路。同时建议考生多练高考真题,少做模拟试题。
课本教辅配合使用
课本是诠释考纲、渗透考点的最的复习资料。浙江省自2005年自主命题以来,每年都有试题可直接从课本中找到依据,如2006年的文言文、作文,2007年的诗词鉴赏等题即为明证。相信2008年高考仍将有所体现。
我们认为,高考复习过程中应发挥语文课本的三大功能。一是基础知识的承载功能。以文言文为例,梳理时可打通篇目,以文言考点分类汇总,系统复习,以举三反一、把握规律。二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功能。课文大多可作为现代文阅读训练材料,尤其是第五、第六册课本,可以教读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学习,必将提升考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写作技巧的示范功能。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写作的极佳模本,可精选课文作写作专题讲解。
<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总结篇三
地理常识
1.九州,中国的代称。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3.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4.四海,指天下、全国。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
8.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维扬。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官职变化
1.关于任职授官的:
①任:担当,担任。“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②授:授官,任命。“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③除:任命,授职。“除臣洗马。”
④拜;授给官职。“拜亮为丞相。”
⑤征:征召(特指君召臣)。“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⑥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⑦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荀)彧荐嘉。”
⑧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⑨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⑩提:提拔。“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关于提升职务的:
①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擢为后将军。”
②进:用于较高职务。“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③起复:恢复原职务。“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
④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3.关于调动职务的:
①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尉。”“徙齐王信为楚王。”
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
③出:指出京受任。“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④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⑤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4.关于兼职的:
①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范晔)服终,领新蔡太守。”
②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羊舌鲋摄司马。”
③权:临时代职。“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④假:暂时代理。“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⑤行:代理官职。“太祖行备武将军。“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⑥署: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⑦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之意。“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5.关于降级免职的:
①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免官削爵。”
②放:委任委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③贬、谪:因过失而降级。“贬连州刺史。”“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④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
⑤左迁:降级使用,贬官。“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⑥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
⑦致仕:带职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