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学思政工作大学思政工作总结篇一
;适合高职教育特点 注重思政课教学实效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各位专家教授、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欢迎各位莅临感天动地的孝感检查指导工作,感谢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和承办本次会议的孝感学院,给我们提供了向大家学习并与各位交流的机会。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适合高职教育特点 注重思政课教学实效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自合并组建以来,学院党委一直十分重视“两课”教育教学工作,严格按照“98”方案实施“两课”教学,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任的“‘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把握“两课”教育教学方向,公共课部、“两课”教研室负责“两课”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几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念,紧紧抓住高职教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课”教学工作,制定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两课”教学的意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两课”教学督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认真落实,使“两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目标。
现在,我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执行“98”方案,不断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两课”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院在“两课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发挥“两主”作用,依据“98”方案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实施“两课”教学的意见》,认真开展“两课”教学工作,连年受到省督导专家的好评。
1、领导重视,计划完备,确保“两课”教学落到实处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医、工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较重,加上高职学制的改革和教学总学时的调整,包括“两课”在内的公共课教学难度加大。但是,我院党委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改善“两课”教学的软硬环境,确保“两课”各课程学时,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教学顺序,不断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党委书记、院长率先垂范,带头上“两课”,并率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多次受到省督导专家的肯定。
2、加强“两课”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 我们高度重视“两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出了“两课”教师硕士化、党员化、辅导员化、心理咨询师化等“四化”目标,规定每位“两课”教师每年至少外出培训一次,形式包括脱产进修、在职培训、社会实践等。2000年以来,先后选派11名教师攻读“两课”硕士,12轮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及新教材培训,6轮次参加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流,2轮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培训。每次培训在一级培训的基础上,分次做好“二级”、“三级”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教师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根据“两课”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了以心理咨询师、政工师为主要职业资格的“两课”双师素质教师建设方案并加以实施。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政工师2人,心理咨询师4人。
3、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两课”教学的“两性”、“两力”
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是提高“两课”针对性与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全国“精彩一课”专题片,引导“两课”教师开拓视野,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在“两课”教学工作中的好经验和新办法,全力实施教学改革。
1)、调整优化课程设置。贴近高职教育教学特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学生实际,合理安排课程的顺序和门类:对医学类专业,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开设《思想品德与医学伦理学》,法律基础课程整合开设《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对财经类专业,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开设《法律基础与经济法》;对实行高职“2+1”模式的医学类专业和少数机电类专业,率先进行改革试点,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增补整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紧紧抓住课程要点与核心进行重点讲解,并紧密结合中央精神,将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的政治性、时代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思想实际,有选择性、倾向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案例,诸如医学类专业《法律基础与卫生法》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入医疗事故处理案例,《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加入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凸现了高职教育特点,发挥“两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双重功能。
3)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变教师“说教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双边式、欢快式教学,强调教师在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课堂的实际来设计教学模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要求教师广泛地采用基本理论与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学生辩论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不仅受到学生欢迎,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有4名教师被评为“最受欢迎教师”。
4)、加强实践性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实效性为目的,广泛开展讨论、知识竞赛、辩论、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利用实践教育基地)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目前,我们已建立了十五军军事博物馆、孝感市档案馆和孝感市钢赢家俱有限公司等“两课”教学基地,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实践教学基地。
5)、改革考试方法与评价手段。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我们积极开展“两课”考核方式改革。一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既考核知识,又考核能力;二是逐步改变唯笔试现状,采取面试、小论文写作、课堂辩论、调查报告等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我们对《法律基础》课程考核实行面试考试,对《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进行小论文写作考试,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行调查报告考试,效果都比较明显。
4、增加载体,延伸阵地,强化“两课”教学效果
在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学院我们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运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手段,强化“两课”教学效果。
一是加强业余党校、团校的阵地建设。学院利用业余党校、团校定期举办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校园新闻记者、团员青年的理论培训班,院党委成员、“两课”骨干教师到培训班授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二是加强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学院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以及青年学生理论读书中心组,各系、院成立有分会,班级有小组,全院共有会员3500多人。研究会定期邀请老师授课,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活动,开展征文、演讲比赛,举办学习体会交流会,并在院报上开辟学习园地,刊登会员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
三是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文字交流。我们有5名教师被聘为孝感市青少年网上教育辅导员,他们双休日利用网络平台与校内外青年学生交流思想,探讨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5+2=0”的问题。
四是实行“两课”教师挂系制。我们让“两课”教师与教学院系结对子,每个院系3—4人,解决学生政治思想问题,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五是以“两课”教师为主体,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为依托,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98方案”近7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收获最大的是做到了六个结合,即:“两课”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两课”教学与学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结合;“两课”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结合;“两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课”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两课”课内考核与学生操行量化考评结合。
二、认真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严格实施05方案
2005年,我们根据中共中央16号、5号、9号文件精神,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为05方案的实施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
1、加强领导,制定配套文件。5号、9号文件出台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几次组织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公共课部、思政课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学习讨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根据5号、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过渡时期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和试点工作方案。
2、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负责思政课教学的公共课部,根据5号、9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新的思政课教学计划,按8个学分、128个学时进行设计,并将计划纳入2006年各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加强思政课教学管理,我们对基层教学组织进行了调整,建立了与新方案配套的“概论”教研组和“道德与法律”教研组,分别负责两门主体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
3、加强教师培训,搞好教师定向。2005年,我们引进思政课硕士2人,补充思政课教师队伍;根据我院现有思政课教师情况,结合教师学科特点,我们对28名专兼职教师进行了课程定向,并相应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一是教师的转岗培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向道德与法律课和“概论”课的转岗培训;二是全体思政课教师对新教材使用的培训。
4、加强新方案实施的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思政课教学的软硬环境。目前已建立思政课资料室一间,200平米思政课辅助实验室一间。
目前,我院实施05方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2006年我们将按要求并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加以实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我们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时期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我们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够,与本科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期待着与兄弟院校开展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期待着各位领导和专家不吝指导。
谢谢大家!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思政工作大学思政工作总结篇二
;文库编辑精选一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您喜欢的更多同类文章: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已成为每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以“大学物理”课程中“动能定理”的教学为例,采用pbl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哲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为“大学物理”课程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2021年3月5日,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纲要》中要求高校和教师要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2]。“大学物理”课程作为高校理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在于为学生系统地打好物理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开拓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和培养人才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探索将课程思政切实有效地融入“大学物理”课程的方法和途径,提升课程育德教育的品质和水平,进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每一名高校物理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课题。笔者以“动能定理”教学为例,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尝试为“大学物理”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一)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又称为问题式学习,通过预设蕴含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3,4]。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锻炼科学思维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足等弊端[3]。在大学物理课程讲授过程中,运用pbl教学法结合当前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预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我国科学工作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认真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思维导图教学法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实用型思维工具,是一种利用图表将发散性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将核心主题不断发散,辅助人们将问题形成科学有效的思维[5]。近年来,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已经被国内外教育工作者们运用于实践教学之中[5,6]。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主题发散思维,联系相关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的联想,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延伸和拓展,将记忆、学习、思考、运用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并系统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辅助教师理顺教学思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课程内容的全局掌控,进而使授课过程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易于理解、可操作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5,6]。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入思维导图带领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建立新老知识点间的关联,能够加强并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同时,从所学知识点出发,进一步发散思维,关联一些思政元素,例如基本的哲学理论、人生哲理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引入
播放“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视频及项目研发人员采访视频。通过视频播放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基于视频内容,创建蕴含课程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互相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课程前置知识点,提出与新课相关的疑问,产生学习热情,进而引入课程内容。问题情境:“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被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后,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到达火星附近,届时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在着陆任务中,探测器将通过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和着陆缓冲等四个阶段完成减速着陆[7,8]。请学生们思考并分组讨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以及降落伞减速阶段所受合力做功对探测器动能的影响?师生互动:通过总结视频和问题情境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研发人员展现出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
引导学生回顾“功”和“动能”等知识点,使学生在对问题的分析及讨论过程中发现外力做功会使物体动能发生改变,从而启发学生对“功”和“动能”改变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和思考,进而引入“动能定理”课程内容。
(二)课程知识点讲授
1.质点动能定理。在任意一个惯性系中,质点所受合力f对质点所做元功为由(5)和(6)式可知,合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动能增量,这就是质点动能定理。2.质点系动能定理。我们进一步将质点模型推广到质点系模型,推导质点系动能定理。由上述内容可以给出对动能定理物理意义的理解:动能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阐明了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之间的联系。
(三)课程小结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见图1)以动能定理为核心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启发并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所列物理知识点的基础之上继续发散思维、适当联想,关联人生哲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课程引入阶段
通过视频和问题情境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名称来由、研发过程、运行历程、研究任务以及重要意义等内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中国继“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后的又一大航天探测工程。其名称中的“天问”源自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同时,对研发人员的采访内容展现出了新一代航天人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及自力更生、严肃认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目前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自豪感和献身科学技术领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爱国奉献的道德情操[7,8]。
(二)课程小结阶段
如思维导图(见图1)所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动能定理为核心主题发散思维、适当联想,可以启发学生发现这一定理及相关物理知识点蕴含的丰富人文社科知识和人生哲理,可以有如下归纳。1.量的积累引起质变。质点动能定理说明了力在空间上的积累(功)会引起质点状态(动能)的变化,这是量的积累引起质变的一种表现形式。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其揭示出量的积累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就不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9]。我国古人也对这一规律有着很多精辟的表述,例如《荀子·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做事情时,要做好准备工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才能达到目标并取得最好的成果。例如,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课程时,要注重在课下完成课程预习、复习以及作业习题,同时要注意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通过这些平时的积累并结合课上的认真听讲,才能够有效提高物理知识水平,培养科学素养。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功是过程量,对于某一运动过程,力对质点做功的值与质点所行经的路径有关。因此,在运用动能定理研究质点经历某一运动过程后动能增量的问题时,我们要对质点具体的运动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此外,物理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具体的性质特征,合理采用适用的物理定律,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比如,牛顿定律能够很好地解决宏观低速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但是却不能用来研究微观高速物体的问题。这些事例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根据事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10]。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以及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科学问题。3.团结就是力量。由质点系动能定理并结合当前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事背景,可以联想到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国家可以看作是质点系,而国家中的每位公民则可以看作是质点。2021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了国家的正常发展。面对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以各自方式相互协作、共克时艰,就是每个质点在对国家这一大质点系做“正功”,所汇集成的强大“正能量”克服了疫情所产生的影响,使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使复工复产在短时间内实现,为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由此可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能够从人民群众凝聚出强大的力量,克服国家发展所遇到的任何阻碍和困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本文以动能定理为例,对如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立足课程本身所要讲授的物理知识基础上,笔者尝试运用pbl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法,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以发挥大学物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之中,以保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还需要每一名物理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钻研与探索。
作者:杜明润 李泽朋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思政工作大学思政工作总结篇三
第一框
同学·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能够说出交友的原则。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能够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友谊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的解决自己的交友的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四、板书设计
1、我的人际圈 (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
2、与友同行 (1)什么是友谊。(2)友谊的作用。(3)怎样建立和发展真诚的友谊。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有多少人进入你的人际圈,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课前准备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如计算机、网络、投影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准备。
六、课时安排:(如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与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 4.巩固深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等。)
八、板书板画设计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