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一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契丹、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12世纪20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带,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反而一面利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12世纪20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
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抱恨)之”。和议达成后,宋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他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积极准备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师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7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陀”(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受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
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宋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人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的奸细———窃取了宰相高位的秦桧,也抓住宋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英勇抗金斗争,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蹿,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至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 (金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飞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糢(音犿ò)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议和,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的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
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橘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州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眘继位,7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二
;一名把青春奉献给南沙的人——李文波
“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开拓创业建南沙,是李文波精忠报国的人生情怀
南沙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象,令许多人非常向往,而它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又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凡是到过南沙的人,都对“高温、高盐、高湿”的艰苦环境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在别人看来,能在这里呆住几个月就是一种奉献,而李文波不仅呆住了,一呆就是20年,是一名自南沙巡防区组建伊始就参与南沙建设事业的老南沙。
建站守礁初期,海洋气象观测站的条件相当的简陋,观测、保障仪器都是人工操作,办公设施相当简陋。李文波不等不靠,立足现有装备条件,加强业务培训,完善值班制度,遇恶劣天气就二人一组互相保护,确保准时观测。由于措施得力,仍然取得了大量准确的观测数据。
1998年,李文波担任气象分队的分队长,他带领分队一班人积极跑上级业务部门联系先进器材,有的器材领不到,就亲手设计然后订做。任职期间,他先后对永暑礁气象观测场、气象值班室、气象预报室进行了升级改造,观测站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气象分队成立以来,一直受教材短缺的困扰。干部战士想学习专业知识,苦于无教材,教材问题成为气象分队提高业务水平的瓶颈。由于我军海洋观测站较少,像南沙这样进行水文气象全项目观测的海洋站更是独一无二,南沙海域还有自己独特的水文气象特点,我军也没有一本针对南沙的水文气象观测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李文波在巡防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分队干部于1999年开始编写《南海水文气象观测教材》(2000年正式出版,成为南海舰队水文气象观测专业通用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曾碰到许多困难,他就去有关业务单位找材料,请教部队、地方的水文气象专家,许多方面的知识都还需要现用现学,最后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填补了气象分队没有统一教材的空白。
海洋气象分队每天观测了大量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每月需对这些数据编制水文和气象月报表,进行统计和计算。以前都是由人工完成,由于数据量庞大,经常出现人为错误,影响了资料的质量。为此,李文波自学计算机知识,设计了程序化的水文气象月报表,每月只要输入原始数据,就会自动生成报表,大大节省了人力,也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
在水文气象工作人员的眼里,南海气象保障的难点在南沙海区,气象保障既无系统的气象预报理论作指导,又无实地气象经验作参考,气象研究成果是一片空白。天气预报效果差,给战备巡逻、物资补给等带来极大困难。面对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难题,李文波同志带领分队人员迎难而上,结合守礁实践,对南沙海区天气的变化规律,尤其对灾害性天气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观测出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永暑礁气象观测站累积的资料进行详细深入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准确预报南沙海区天气变化的成果。
“有国才有家,奉献最光荣”——无悔青春献南沙,是李文波始终恪守的人生信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军队与地方的反差日趋明显,转业到地方的战友多次劝李文波早点离开部队回到地方。二十多年来,他面临好几次调离南沙,到舒适的大机关、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可他却一直没有动摇过。部队领导考虑到李文波常年与家属分居两地,对家庭照顾太少,想办法帮他调回山东老家工作,被李文波婉言拒绝,他说:“南沙确实苦,可它再苦也是祖国的一部分,总得有人来建设它、保卫它。我是一名光荣的南沙卫士,我不去守礁谁去守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愿长期在南沙干下去!”
为了保卫南沙、建设南沙,当国与家不能兼顾时,李文波主动舍“小家”为“大家”;当忠孝不能两全时,李文波自觉地选择了为国尽忠、甘于奉献。1991年8月,新婚才刚刚5天的李文波就告别了妻子,到南沙巡防区报到。1992年9月,在家休假的李文波接到归队的通知后,二话没说,便舍下刚刚满月的儿子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守礁第3个月,李文波收到了一封家信,儿子持续半个月高烧不退,妻子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医治不见好转,小孩生命垂危。看着揪心的家信,李文波多想回家去照顾病危的儿子啊!但礁上气象分队只有他一个干部,他没有把这件事向任何人提起,只有把对儿子的祝福深深地埋在心底,带领分队人员一如既往地工作,这一坚守,就是9个月,一直到1993年6月才下礁。当李文波匆匆赶到家里,看着大病初愈、面黄肌瘦的儿子时,这位坚强的山东汉子忍不住留下了伤心的泪水。时至今日,每当谈起自己的家庭,李文波深感愧疚,他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他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家庭的照顾得太少太少。
1986年,就在李文波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从此以后,李文波和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2005年9月,70岁高龄的老母亲突发脑血栓,卧床不起,临终前,不停地念叨着李文波的名字,盼望他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此时的李文波正在南沙执行守礁任务,为了不影响李文波的工作,妻子将母亲病故的消息一直没告诉他。半年后,当李文波从南沙守礁回来,听到母亲去世消息后,他连夜赶回山东老家,母亲的坟上已长满了青草。为了守礁,李文波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操劳一生的母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每当讲起自己的母亲,李文波总是低头不语,表情沉重。20多年来,李文波的外婆、母亲、大伯、小姑夫、叔叔、三姐夫等六位亲人相继离开人世,这些至亲在李文波的童年和就学期间都给予过很多的帮助,感情很深,而李文波都因在南沙执行守礁任务而没有临终送别。
为了守礁,李文波始终舍“小家”为“大家”。妻子掐着指头和他算了一笔账,结婚20多年来,李文波真正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到3年,为了守礁,李文波先后有9个春节在南沙度过。2010年12月底,又到了上礁换防的时间,支部考虑到他已多次在礁上过春节,就没有安排他上礁。李文波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守礁申请书,里面有几句话是这么写的“南沙,不仅是我们守礁官兵的南沙,更是全国人民的南沙。在这个“生命禁区”,如果仅仅是为了金钱,就是铺满金砖,我也不愿意上去。党和人民把戍礁卫疆的重担交给了我们,作为一名南沙老兵,就是有再大的艰险、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冲上去。”于是,他又收拾起行囊,踏上了上礁的征程。
20多年来,为了南沙守礁事业,李文波无怨无悔献青春。由于常年守礁,李文波患有多种慢性病,严重的风湿节炎。2004年至2008年,李文波在每次守礁的后期都会复发严重的风湿病,腰部疼痛难忍,起不了床,走不了路。但李文波能咬牙坚持工作,加强恢复性锻炼,使身体能很快地得到康复。南沙永暑礁的强电磁辐射环境,严重地损坏着人体健康,李文波时常感到头晕恶心,记忆力严重地衰退,语言能力也出现了下降。在南沙守礁20年,他己由过去27岁的壮小伙变成47岁的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地去南沙守礁,到底值不值啊?”李文波总是自豪地说:“能在南沙守礁20多年,我觉得很欣慰,就算下辈子需要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把南沙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立志南沙干事业,是李文波永远不变的人生追求
南沙距离赤道只有3个纬度线,号称“太阳海”。中午最热时,礁堡温度高达60度。有人说,在这种连生存都困难的地方,能不落伍就不错了,还谈什么与时俱进。可李文波认为,条件艰苦不能成为无所作为的借口,环境恶劣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理由。
永暑礁海洋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海平面进行联测的一个网点,它取得的资料参与国际间的交换,同时,南沙的水文气象资料在我军一些研究机构也很抢手,因此,每个观测数据都马虎不得。守礁期间,李文波严格要求分队官兵,对每一个观测数据都力求准确、客观。多年来,在分队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海洋气象分队准确地获取了南沙水文气象数据,为我军、国家海洋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测预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南沙水文气象观测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由于气象分队士兵更换频繁,每次守礁都要培养新的气象观测员。作为气象分队的业务骨干,李文波主动挑起了培养气象观测员的重任,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气象分队上礁的新兵很快就掌握了专业技能,20多年来,该同志先后培养了50多名合格的气象观测员。
南沙气象复杂,台风较多,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时风力常常都很大,如果预报不准,就会给南沙值班的舰船带来危险。目前,永暑礁气象观测站采集水文气象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无论狂风暴雨、酷暑高温,李文波都要到现场观测。遇到异常情况还要加大观测、上报的密度。天气越恶劣,越要往外跑。刮台风时,他就在腰间拴上绳子外出观测。20多年来,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共观测上报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连续7000多天无漏报、错报的记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
李文波平时非常注重气象预报知识的学习,对南沙水文气象规律进行研究、对预报经验注意积累,使南沙气象预报水平大大提高。预报准确及时,多次使值班舰船脱离险境,为守礁部队提供准确的气象参考。
李文波和同事们利用南沙建站20多年来西南、东北季风期的气象资料,对南沙的水文气象活动规律进行着不断地探讨,先后在《广东气象》发表了《南沙海区季风过渡期风的特征》、《南沙海区海浪季节变化特征》等研究论文。近年来,在李文波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在海司航保部组织的海洋环境数据库资料验收考核中,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的优秀率最高,受到海军的表彰。
[英雄武警郑益龙] 那一身骄傲的橄榄绿和郑益龙相熟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他对身上那身橄榄绿军装的热爱。家里人记得,当年,还在上初中的郑益龙就曾说过,家里没有出过一个军人,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愿意承担这个光荣的责任。
1997年,高中毕业后的郑益龙参军到了湖南,在1998年的抗洪中,郑益龙忘我抢险,荣立三等功。为了能一辈子穿着这身骄傲的绿军装,郑益龙努力考上了军校,成为武警广州支队一名基层军官。
“你别动,我来救”,郑益龙飞身入江前的最后一句话,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落泪。“你别动,我来做”,是战友们所熟知的郑益龙的口头禅,只要他可以独自干完的事,绝不愿意麻烦他人帮手。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发作起来,郑益龙起床都很艰难,但他一次次拒绝梁阳的帮助,深夜里一个人摸索着起床,穿好军装,右手死命托住腰部,费劲地爬上20多米高的哨塔查哨。
清晨,战士们出现在操场时,郑益龙已经等在训练场上,准备带队出操。强忍腰痛,他坚持和战士们一起跑圈、练力量,豆大的汗珠不间断地从他头上滴落下来。
“对事情认真,就是对生命负责。”郑益龙从来只是觉得,自己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不过是为了对得起这一身橄榄绿。
橄榄绿真的陪伴了他一生,虽然,是以这样让人悲伤的方式。
3月4日晚上8时50分,在郑益龙下水救人点东侧500米左右的江面上,搜寻的水警发现了漂浮着的郑益龙的遗体,搜救人员说:“身上的衬衣、军服、领带很完整。”
“在世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面容都没有什么变化。”瞒着郑益龙的父母,弟弟郑益灵和姑姑等人赶到水警码头,确认了哥哥的身份,证实了英雄离去的噩耗。
郑益龙走了。
亲人的呼唤、民众的祈祷、79小时不间断的搜救,终于没能换回年轻英勇的武警军官。
西堤码头,退伍老兵吹起悠悠的竹笛——《怀念战友》,燃香祭奠的人们默默地祝愿:“走好,雷锋”。
“”托举哥
2012年6月3日,在天河区东圃怡东苑小区发生了一起小孩失足悬空被卡在防盗窗,“黄衣青年”与其他群众合力安全营救小孩后,默默离开的感人事件。为此,广州全城都在热搜“黄衣青年”。这位众人称赞的“黄衣青年”就是攀窗救女童琪琪的暂住在天河珠吉街的湖北小伙周冲。
2012年6月3日11点30分左右,周冲和女友李英准备到广州天河东圃应聘,在路过中山大道怡东苑小区时,看到4楼一女童的头被卡在阳台花架、脖子以下悬挂高空的危机情况后,立即跑到了三楼,从邻居家防盗窗爬出,沿着窗户徒手靠近琪琪悬挂的位置。此时,琪琪的喉咙正好卡在花架,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而且嘴巴开始吐白沫。由于周冲踩在防盗窗最下面一层,手顶女童根本用不上力,于是他又往上面爬了一格,一直让女童琪琪的脚踩在自己的手上,使琪琪的头不会再完全卡在铝合金花架上,同时周冲教她两个手用力往上爬,但当时琪琪的身体完全被卡住了,上不去也不下来。周冲又往上爬到了防盗窗第三格的位置,单手用力托举女童,而他身边一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10分钟后,女童琪琪基本缓过神了,又开始哭,周冲就一直安慰她“不要哭,慢慢往上爬,警察叔叔马上就过来了,坚持一下就好了。”就在这个时候,赶到3楼支援的群众找来一根绳子系在周冲的腰上,周冲拼尽全力爬到了防盗窗的顶格,用一只手抱住女童琪琪,琪琪开始把头往下面钻,但依然没能钻下来。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琪琪的脖子已卡得通红。11时43分,警察指挥破门进屋,11时45分,怡东苑小区五金店老板锯断一根花架,女童琪琪终于得救了。经过检查,琪琪只是脖子被卡红,身体其他部位并未受伤。“黄衣青年”周冲救人后,悄悄离开了现场,没留下姓名。
事发后,女童父母和媒体发起了寻找无名英雄的行动。有网友称“不是因为受伤了牺牲了显得伟大,平民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6月9日,周冲的朋友给媒体爆料,终让“黄衣青年”现身。在记者采访周冲时,周冲说:“……刚开始想到小孩子(情况)那么危急,就没想到自己的安全,只想着能把孩子救下来再说。……我也没想要接受采访、上报纸电视什么的,做了好事再去想别的就不好了。我觉得这也不算一个很大的忙,我们大家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周冲,本着自己的善心和勇敢,挽救了小生命,他是给予这条生命第二次机会的善良人。周冲的善举感动广州,感动了广东,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最好缩写,他的事迹激发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向善之心,托举全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让人心不再冷漠。
助人为乐好人廖乐年先进事迹
青山夹道,穿镇过村,马不停蹄赶了一天,记者终于来到了梅州市大埔县长教村百乐路口。
3月的柚子树,散发着浓郁的花香,村口的小溪流水潺潺,屋前几只护院的小狗跑来跑去,把蹲在墙角的土鸡惊得跳了起来。这些都与通常看到的农家景象没有两样。但让我们感到特别的,是眼前的祠堂竟飘出孩童们朗朗的英语声。
这是廖乐年办的英语班。
孩子们是坐摩托车、自行车、校车从四面八方来到祠堂的。村里人说,2005年以前,进村有一段四五百米的沙石小道。如今,路修好了,镇里还专门开通英语班公交专线,汽车可以一直开到祠堂口。
这是廖乐年修的路。
从广州到大埔约500公里,从大埔县城到长教村约6公里。每到周末,来上课的孩子最少也有200人。他们的老师,来路更远。到今年3月16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客家人后裔廖乐年在此免费教英语已整整10年。
“有一句客家话叫‘有来有去’,改一下是‘有去有来’。‘去’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我帮你,你帮我,世界更美好!”
这是廖乐年最喜欢的一句话。
山里娃说英语飙出“总统音”
3月25日,星期日。
6时30分,天未全亮。一阵轻响,10岁的邬睿冰和13岁的温玉泓跳下床,走出房间,看到苏胜、黎艳、刘志妮正忙着洗漱、做早餐,就用流利的英语互相问候。如果不是置身祠堂,还以为自己到了大城市的国际学校。
“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日常口语都没问题,学得好的,一听真像美国总统的演讲。”来自湖南的志愿者刘春明说。
7时10分,公交车“长教英语班”专线准时开到。车门一开,孩子们鱼贯而出,跑到祠堂前排队,等待点名。
念小学三年级的刘彩立惴惴不安地站在大门口,等到点完名了,还没有自己的名字,非常失望。他的表姐廖衍晶壮着胆子求情:表弟一定要跟自己来学英语,能不能收下?廖乐年的助手廖文敏说:“你先教他两个星期基本音,学会了再让他来吧。”小男孩终于笑了。
7时30分,开始上课了。廖乐年将200多人分成4批,不间断地讲了4小时的课。这位67岁的老人声音洪亮,一边操作着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一边教学,辅之以唱跳演等方式,教孩子们英语。遇到初级班的学生,用英语解释不通时,还会普通话、粤语、客家话一起上。同学们都怕廖乐年,因为即便下面密密麻麻坐了近百个孩子,他也如有火眼金睛,一下子揪出偷懒或充数的人。他说,你想学我就教,但必须是你自己真的想学。
“是母亲要我回来的”
周末和暑假是祠堂最热闹的时候。每年暑假,上课的学生多则400多人,少则也有两三百。
10年来,廖乐年教过的学生超过5000人。他们不管是上中学、大学,大多数英语成绩在班里都顶呱呱。24岁的廖惠茹是早期学生,多年来一直担任他的助理。去年9月,她到县城开了一英语补习班,目前有20多个学生。她参加雅思考试,得了6分,可以申请国外本科了。事实上她从未上过大学。
村民们最骄傲的是,10年前很难出一个大学生的小山村,如今在读的大学生就有12人,有的还在名牌大学就读。
廖乐年有一位叫雪凤的学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到英国攻读博士。村里一个男孩原来在深圳上学,英语只考20多分。爷爷听说村里来了个洋教师,便让孙子回乡上学。最后他考上天津大学,一入校就在摸底考试中拿了第一名。
廖乐年生于马来西亚,是客属华人第三代。他自小讲英语,13岁就到英国读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英文和马来文教师。1999年,廖乐年退休,开始全球旅游。在美国时,一个朋友听他说想到非洲义教,就问:你为什么不回中国?中国也需要这样的服务。廖乐年说自己完全不懂中文。朋友说:“你是华人,中文肯定能学好。”
2001年,廖乐年飞到香港学习普通话。3个月后,就可以讲了。当年5月,他来到广州,激动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说自己要回家乡义教。没想到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廖乐年悲痛不已。之后他就一直认为,“是母亲要我回来的”。
廖乐年小时候,母亲常让他背一句摸不着头脑的话,他只记得其音却不明其意。1996年,他第一次回梅州,朋友问他老家在哪,他摇头。朋友问他有什么线索,他就背出母亲教的那句、也是他当时能说的唯一一句客家话:“广东大埔长教百江德心堂”。朋友大惊,这就是老家的地址啊!随即把他带回长教村。
客家游子就这样找到了下半生坚定前行的道路。
他曾经有个绰号叫“癫鬼”
3月25日中午,村民廖建华的家里加了几个好菜,把廖乐年请来吃午餐。记者跟着廖乐年在村里走了一圈,谁见了他,都尊敬地喊一声“老师”。
但他刚来时不是这样。放着“番背”(即国外)好日子不过,跑到穷山沟里免费教英语,哪有这等好事,哪有这等好人?他被人送了个绰号叫“癫鬼”,意即不正常。廖乐年没有泄气,坚持送课上门。当时中国申奥成功,他的堂哥就说服村支书,办奥运会需要很多会说英语的志愿者,廖乐年正是来做这个培训工作的。“那就试试看吧。”村支书说。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大家开始接受了。
这得益于他独创的基本音教学法。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廖乐年,教了一辈子英语。他将常用的字母组合分类注音,让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念。这套方法容易上手,很受欢迎。许多学校请他去讲课,也有不少老师上门求教。前不久,大埔县重点中学虎山中学邀请廖乐年观摩。过几天,他还要到几所中小学培训师资。
看英语好学,村里的大人也蠢蠢欲动。40岁的罗秀琴和女儿一起在班里学英语。“我18岁就去广州工作了,在大酒店做过总机接线员,当时就一直想如果会英语多好。没想到回到村里,了了这个心愿。”罗秀琴笑着说。现在班里有4名妈妈级学生。
我们采访时碰到了28岁的湖南张家界导游黎艳。去年廖乐年到张家界旅游,刚好由黎艳接待。听她说接待外宾越来越多,感到有些吃力,就建议她来免费学习旅游英语。
有这等好事?黎艳半信半疑,决定和男朋友蒋涛一起到大埔找廖乐年。一来就学上了。蒋涛也跟着学。他说:会讲英语,回去经营旅店,肯定更方便。
学费资助跟着物价一起涨
廖乐年最开心的,就是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向他报喜。
几年前,班里的廖其力突然不来了。廖乐年去找,在一座小桥上,看到小其力正在晒稻谷。原来,他家里穷,父母要他别上学了,回家帮忙干活。廖乐年要他回去跟父母说,只要考上大学,学费不用愁。其父母因此同意他回来上课。后来,其力几经努力终于考上了嘉应大学。
这是廖乐年的规矩:村里孩子只要考上大学,他就资助学费。资助金还跟着物价一起涨。3年前,他就将20多名贫困生的资助额,从每年3000元增加到5000元。他还定期给长教小学和幼儿园提供经费。
为了帮村民富起来,廖乐年决定试试种柚子。去年,他带领村民种植的蜜柚每箱6个可以卖到180元。尝到甜头,他又买来6000多棵柚苗送给大家。这个从来不种柚子的村庄,如今处处柚花飘香。
去年10月,他到广州参加“南方华人慈善盛典”颁奖,特地与侄子跑了两天,买回拖拉机。村民谁想用,说一声就行。
他还帮村里建猪圈羊舍,出钱给村民买猪苗羊苗。现在猪养到了300头,羊也开始产奶。
村民算了一笔账:祠堂英语班维持运转,每月最少需5000元;暑假4个星期的大课要花费3万元;每年资助大学生,需10万元以上;加上资助村民猪苗、种苗等等,每年起码要二三十万元。
为了筹集经费,他每年都要奔走于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欧美、澳洲等地,向早年的学生募捐。广东省侨办提供的数据显示,10年来廖乐年筹集的各种经费加起来起码有200万元。
“回马来西亚,我经常打高尔夫球,看到大老板,就把球往那个方向打,搭上话就向他介绍英语班的事情,争取经费。”廖乐年幽默地说自己是“棒打大款”。
“我免费教给你的,你要免费教给别人”
湖南人苏胜的到来,纯属偶然。去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有关廖乐年的信息,感到不可思议,便想一探究竟。于是倒腾四趟车,来到了大埔。
他说自己想学英语,但廖乐年很不客气:“你没有预先联系,我不能帮你。”苏胜说:“我是诚心诚意的,不信请看身份证。”廖乐年一推,说:我看不懂中国字。然后用三轮车把苏胜送回旅馆。
后来他还是留下来了。在长教村住了3个月后,苏胜很震动。“学习英语在其次,更是被他的事迹感动,我愿意作为志愿者,帮帮这个67岁的老人。”他把妻子也带来了,一边学英语一边当志愿者。他妻子说:“我们在这里住3个月的笑声,比以前一年还多。”
村民廖安国30岁出头,去年在廖乐年的资助下养了57头猪,一共卖了2.5万元,他把这些钱全部交给廖乐年办学。廖安国原来在城里有一份工作,月收入有五六千元,因为他弟弟重病,辞职回家。在医生诊断弟弟无治时,廖乐年帮助查找了大量文献,缓解了他的病情。
廖安国下定决心做一个像廖乐年那样的好人。他说:“我还要继续养猪,卖的钱,仍然交给廖老师。他花十几万元盖猪舍、买猪苗,也是想到通过这些项目帮助大家,帮助村里的教育。等廖老师年纪大回去了,我可以用这些项目资助他的学生继续教学。”
廖乐年经常说:“我免费教给你的,你要免费教给别人。”
他的助理廖文敏9岁时就跟着他学英语,如今学了10年,现念中专正实习。但她还是决定在廖老师这儿多呆两年后再去工作,免费给幼儿园和一二年级的孩子上课。
廖乐年相信,“同一件事参加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每年暑假,他都请来外教帮忙,其中有他的学生,也有朋友亲戚。最多一次,长教村来了40多位外教。他的姐夫也到长教村支教过2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各家各户开始抢着请廖老师到家里吃饭,怕有时忘了,廖乐年还在日历上做记号。
“10年前,村民因为小事吵架、打架的不少,也有家长到学校闹事,现在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长教小学教师罗芸说。
现在廖乐年是当地的“红人”。一次记者跟着他上街买菜,刚下车,路对面一位补鞋的聋哑人就站起来打招呼。他们手掌变幻,用哑语“过招”。得知他这几天过得不错,廖乐年高兴地打着手势作别。
聋哑人看着我们离去,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用生命和热血筑起大爱丰碑
2012年6月12日下午3点10分,正是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忙碌的时刻,曾经在这里住过院的潘国雄走进了医护办公室,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但谁也想不到,潘国雄直接走到郑胜云医生背后,突然从手提袋抽出一把30厘米长的水果刀,往郑医生背部连刺两刀!医护室所有的工作人员瞬间惊呆了,李小莲主任医生连忙叫大家撤离,仓促间,一连几天发烧感冒的李国庆医生高声叫喊:“女的快走,男的留下!”李小莲带着几名女医护人员边躲闪边撤,赤手空拳的李国庆留下来对付身高近一米八、身强力壮的凶手,在医护室外的护工罗旭万听到叫声迅速进来协助,两人合力与凶手展开生死搏斗。这时,已经带大家撤到安全地方的李小莲,担心凶手会冲进与医护室分隔的有110多号患者的康复区,毫不犹豫冲回医护室,试图制止凶手。可是,曾经患过情感狂燥症的潘国雄,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和人性,转身向着李小莲的胸部、腹部各刺一刀,鲜血喷涌而出,但李小莲没有马上倒下,她用最后的力气,死死抓住通向康复区的铁闸。罗旭万强忍悲痛,迅速操起一把椅子阻挡凶手,拉扯中凶手仰面跌倒在体力不支、滑倒在地的李医生旁边,他丧心病狂地向李医生胸部腹部连刺几刀,李小莲医生倒在了血泊中……
英雄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怀念、无尽的遗憾和榜样的力量。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掩护同事转移,保卫患者安全,这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行为,决不是偶然的一时冲动,回顾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他们长期接受党的教育的结果,是他们在平凡工作中履行医者职责的结果,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救死扶伤的善举为基石,成就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的壮举!
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医生李小莲、李国庆和护工罗旭万,为救现场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与闯入医院行凶的疑似精神病男子顽强博斗。李小莲(女,49岁,精神病学副主任医师)、李国庆(男,40岁,肺科主治医师)英勇牺牲,罗旭万(男,49岁,护工)光荣受伤。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新时期广东精神,诠释了当代医务人员“医者仁心、大爱无畏”的高尚情操,是当代医务人员的优秀代表。
佛山“好警”梁志毅
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为何群众会如此依依不舍?梁志毅用5年时间写出了答案,正如王臣村村主任梁健婷这样说:人生之大从何做起,他告诉我们从小事做起;人生之事如何作为,他说靠勤奋;人生之巅如何攀登,他谓用心智;人生之难如何面对,他答以善行之。
梁志毅同志处处为群众着想、热心替群众办事的事迹,经过《人民日报》(2012年7月3日)、《南方日报》(2012年4月29日)等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宣传梁志毅同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佛山市政法委在全市政法系统举办梁志毅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开展向梁志毅同志学习的活动。
勤:每年在路上跑5600公里
2007年,是全国公安系统“三基建设”的开基之年,高明分局也成立了首批13间社区警务室,南洲社区警务室即是其中之一。它离荷城派出所12公里,离西安社区民警中队9公里,绝对是基层中的基层。局领导叮嘱:在这里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梁志毅应了声“嗯”,担子一挑就是五个春秋。
作为“新手”,该如何打开局面?梁志毅思考着。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群众。于是,他轮流带着治安队员,开着一辆旧摩托,硬是在头一个月里就跑遍了辖区45平方公里57个自然村,全年下来差不多走了5600公里,相当于从高明到北京一个来回;哪条路在哪里分岔,哪条巷子怎样拐,哪栋出租屋向东向西,他都烂熟于心。很快他就跟大家打成了一片,还摸查到大量治安动态,特别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
高明分局的一份简报显示,由于白天上班时间很难碰到屋主和承租人,梁志毅主要利用休息时间,花了近三个月,走访辖区企业和出租屋达3000多次,收录了1000多间出租屋以及6000余人的资料;还收集了以厂企负责人、出租屋主为主的社区群众手机电话1000多个,建立起南洲社区治安宣传短信发布平台,将治安通报、防范知识等及时发送给群众。
有了“信任”和“平台”,梁志毅总能第一时间得到治安信息。今年年初,王臣两个自然村也因土地问题发生纠纷,村民准备械斗。谁想,等村委会一行闻讯赶到现场时,梁志毅早已到了现场,并化解了冲突。村主任梁健婷感慨不已:很多时候,村里的事情梁警官知道的比村干部还早还多,村民有疑难也乐于找他诉说,简直是“佛山无影脚”。
有一次,梁志毅到林家村走访,刚到村口就听说林某两兄弟在挥刀相向,便毫不犹豫赶了过去,一把夺去林某手中的菜刀。情绪激动的林某顺手一推,把光顾着夺刀的梁志毅摔在了臭水沟里。他站起来后,像什么都未发生一样,继续劝解双方,林某两兄弟终于同意平心静气坐下来谈了。原来两兄弟因后山屋场归属问题长期争持不下,时有打斗,村委多次调解未果。了解情况后,梁志毅又多次登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两兄弟被他的辛劳和真诚所打动,一桩十年积怨烟消云散。
别看梁志毅外表斯斯文文,打击违法犯罪却毫不胆怯。警务室刚成立时,治安队员们直嘀咕,就凭他,管得好40多平方公里的南洲社区吗?事实上,不到一个月,他就让大家刮目相看,认定为主心骨。当时,西安旧街有一间名叫“理想”的酒吧,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打架斗殴、噪音扰民的警情,大家不胜其烦。梁志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除了安排队员加强巡逻外,每天下班后独自一人到酒吧附近便衣侦查,常常“猫”到凌晨两三点才收工,如此半个多月。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他提请分局对该酒吧进行突击检查,行动时第一个冲进酒吧,直奔吧台,搜出了两把自制手枪及一发子弹。随即,酒吧老板因涉嫌私藏枪支弹药被刑事拘留,酒吧最终关门停业,旧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智:“土办法”,也能带来大好处
2010年的一天下午,高明公安系统内部发出了一条协查通报:一名在逃嫌疑人近日可能潜入辖区内藏匿;通报附有嫌疑人的身高、发型等体貌特征。看到后,梁志毅立即开通自创的“查询系统”,将一名入住辖区出租屋不久的男子锁定。很快,该男子就被抓捕归案,并供认了犯罪事实及潜逃高明的经过。梁志毅笑了:“土办法”也会带来大好处哩。
原来,虽是老警察,梁志毅却是一位信息化高手。2007年,分局举行社区民警信息化比武,梁志毅以唯一一个90分以上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随后,梁志毅又代表分局参加市局举办的大比武,再次技压群雄。经常的走街串巷,也让梁志毅获取了大量的治安信息,使得梁志毅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利用自己的信息化技能,开发一套查询系统,管理辖区各类信息?”
“对,就这么干!”一个新的创意产生了。白天下乡,他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得到有用的信息,就细心记下来。晚上回到警务室,再和内勤人员一起,将搜集到的信息保存到电脑中。这样加班加点跑了近三个月,到2007年年底,梁志毅自创的“南洲社区综合查询系统和出租屋管理系统”便成形了,57条自然村、近2万人口、1000多间出租屋尽录其中。记者看到,这个系统仿佛一台适时的移动社区数字“导航仪”,“鼠标按下去,线索浮上来。”一次,某出租屋发生电脑失窃案,通过查询系统,警方只用了2小时就抓获了嫌疑人,还顺带破获了另外10多宗案件。此次抓逃闪电般告捷,就搭帮它们。两个系统更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充分肯定,市局多次组织其他派出所前来取经,使其成为了高明社区警务的一个亮点。
在潜心创新信息系统的同时,梁志毅还不忘发动街坊大搞群防群治。他经常不辞辛苦地去当“说客”和“教员”,说服企业安装视频摄像头,安装后又亲自去给相关人员免费上课。高明风度球铁铸造有限公司2007年开厂,厂区就在辖区内,投产没几天,厂办的保险箱就被撬开了,老板杨广心急如焚。梁志毅马上把该厂列为重点巡查对象,乘势劝导企业注重从源头上防范。之后,梁志毅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工厂成功安装了一套“企业实有人口申报系统”,使得工厂招聘人员时,能直接比对录入资料的真实程度,查询有无不良记录。从那以后,该厂区再没发生过盗窃案件。连对面的养猪场老板都笑称,“沾了光了,猪仔再也不怕被人偷了!”用杨广的话说,梁sir就好比一根“定海神针”,哪里有他,哪里就风平浪静。
“请锁好您的车,谢谢!”梁志毅在巡逻中还发现,很多居民防范意识不足,车辆经常不上锁,他就自掏腰包,印制了几千份“牛肉干”,短短8个字,提醒市民锁好车辆。为了让辖区学生加强法制意识,注意安全,他又自费印刷了一批特殊的练习本,上面印上宣传口诀,诸如“守交通、爱生命”、“好与坏、要分清”之类,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爱人禁不住嗔怪:你工资就那么点,还经常去贴钱,哪有像你这样的?梁志毅总是笑而不答。只要看到群众能从自己所做的事里得到实惠,他就觉得很踏实、很温暖。
爱:比亲生儿子还亲
“有困难,找梁sir!”在用“勤”和“智”干好本职工作、守护一方平安的同时,梁志毅更将“爱”、“善”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当中。
辖区东西村村民严成康略显残破的家门前,一道光亮的铁门颇为引人注目。“看,这靓油漆就是梁sir亲自给我刷的!”
严成康先天四肢残疾,生活的艰辛使他性格孤僻,成天闷在家里。梁志毅知情后,每隔半个月左右,就抽空去他那里坐一坐;每月给他送一次米油和生活用品。“第一次去严的家里,连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后来,梁sir就接二连三地送来了桌椅板凳甚至电饭煲、毛毯等物品;得知阿康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怕冷,又特意送了他一台电暖炉。”据东西村村长严健雄介绍,在梁志毅的帮扶、感化下,如今的严成康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见人便主动打招呼,自信、开朗多了。
其实,得到梁志毅帮助的困难人员又何止严成康一人?
一天早上,在市场巡逻时,梁志毅碰巧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非常吃力地蹬着一辆满载东西的小三轮上坡。他赶忙停下来走上前去帮忙推车:“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干这么重的活?”老人家回头看了一眼,淡淡地回了一句“自己不做,谁来做呢?”然后就走了。
连续几次,梁志毅又看到这位老人沉重的身影,十分心酸。后来了解到,老人家是西安东寨村一位孤寡老人,名叫谭达显,生活非常困难。想到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真的很不幸,从那时起,梁志毅就决然挑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无论多忙,每半月就要去探望一下他,送上生活用品、慰问金之类。老人有事没事也常来警务室喝喝茶,看看报。2010年2月,老人病危,梁志毅去看他,老人拉着他的手,眼含浊泪,嗫嚅着说:“梁sir,这几年辛苦你了,你比亲生儿子还亲啊!”……老人家走的时候,警务室同事都去送他,他走得格外安详。
去年4月,一位女居民失恋轻生,致使大量煤气泄漏,也是梁志毅,立即赶赴现场疏散居民,不顾危险撬开铁门,把人救了出来。
在治安队员的眼里,梁志毅是头儿,更是“大哥”。邓沃坚红着眼睛对记者说,和“毅哥”一起工作的5年多,是他最快乐的时光。跟着他,大伙儿不仅收获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工作虽然累了点,但“毅哥”对大家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警务室刚成立,“毅哥”就把12个兄弟的生日记在了心上。无论是谁过生日,他都要自己掏钱,买来蛋糕,或者加几个菜,一起庆祝。今年2月,邓沃坚突发高烧住院治疗,先打电话告诉家人,再打电话向“毅哥”请假。20分钟后,“毅哥”就赶到了医院,向医生了解病情,叮嘱他照顾好身体。家人都没有到,他却第一个到了。住院的十多天,不管有多忙,他都每天抽空上医院看望,令人十分感动。
爱心无界限,梁志毅还十分关注外来工子弟等弱势群体。辖区内工厂较多,外来工子弟也较多,要么丢在家里没人管,要么没去上学家长也不知道。特别是那些无人监护的调皮蛋,溜达在大街上,成为极大的安全隐患。只有学习,才能改变这些孩子们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梁志毅巡逻时,格外留意那些外来儿童,遇到贪玩的就护送到学校,饿着肚子的就给他买饭吃,还买来文具和学习资料送给他们,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警务室俨然成了“爱心服务站”。当有人问:“梁叔叔要调走了,你们愿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不愿意!”
“平凡,却体现了闪闪发光的公仆精神!”中国政治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吴灿新这样评价梁志毅。在他看来,当地群众对梁志毅的挽留,表明他和群众之间已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鱼水关系。“我们常常探讨怎样才能处理好干群关系?问题很宏大,但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到群众中去,真正与群众在一起。”
相关热词搜索:;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三
;人物事迹简介
王清雪,女,预备党员,汉族,1996年11月生,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14eie学生。在2016学年王清雪同学的平均综合测评得分为73.40,平均学分绩点为 3.94,均位于化工专业第一。她先后荣获金龙鱼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先进个人、校级优秀教学信息员、图书馆志愿者之星、阳光宿舍一等奖、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书评比赛二等奖、暑假社会实践三等奖、校级ppt大赛优秀奖等荣誉,在校级社团读者协会任副会长一职一年,在校级活动中多次担任主持人,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完整个人事迹
王清雪,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化工14eie班学生,1996年出生于河南新乡的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母亲先天性聋哑,无劳动能力,2015年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使家里负债累累,家里姊妹们比较多,家庭重担全落在父亲一人肩上,父亲一人既要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又要赡养爷爷,还要供应几个孩子上学。而如今,父母已将近五十岁,家庭无稳定经济来源,属农村特困低保户,家庭所有开支全由父亲一人种地获得,家庭情况十分困难。
家庭无法选择,但她选择了努力
在2014年的夏天,她收到了河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既开心又难过,因为面对这样的家庭现状她不知道是否有机会继续她的求学生涯,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她通过助学贷款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她深知自己能继续求学的不易,于是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图书馆是她最经常去的地方,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有时候都忘记了吃饭,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绩点几乎上每次都是专业第一,取得了高数99分,分析化学99分,线性代数99分,无机化学96分,化工原理96分的优异成绩;她还看很多课外书刊,三毛、张爱玲、毕淑敏、莫言等作家是她最好的朋友。她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两年分别获得金龙鱼优秀学生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她认为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大学生创新大赛、心理健康ppt大赛、书评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在校级社团读者协会任副会长一职,在社团举办的多次活动中担任主持人,这些让她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她也学会了怎样更好的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爱笑的她,已学会独自面对生活
虽然已办理助学贷款,但仅靠助学金在学校生活还是很困难的。于是她开始尝试各种兼职,在街边发传单、餐厅的服务员、花花牛牛奶的销售员、美菱冰箱的促销员、售楼部的话务员、电子厂的技术员等,寒暑假的时候她也出去打工,她去过很多地方,河北廊坊、江苏昆山、苏州、常熟,她不是去旅游的,她只是为了能在下一学期的时候能填饱肚子,这在大多数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她身上却如此艰难。她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她从未向家里要过生活费,当家里人问她在学校是否缺钱时,她总是笑着对父亲说:“放心吧,不缺钱,在学校都挺好的”,而那些她整天为了生活忙绿的辛酸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独自一人默默地承受着本不该属于她的生活压力。在众多的无奈和现实面前,她只能选择继续坚持、继续前行,因为如果她不勇敢,没人替她坚强。有同学说很羡慕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自己解决生活费,只是那些人从来不知道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她曾经付出了多少努力与辛酸。有朋友问:“你每天把生活安排的这么紧不累吗”,她说:“说不累是假的,但为了生活,我别无选择,家庭无法选择,但我可以选择努力”。“人生总是要经历一些痛苦的”,“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她总是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前行,她也曾偷偷在被窝里哭泣来释放这一切巨大的压力,可她最后总能选择笑对生活。通过这些打工的经历,相信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爱笑的她,已学会独自面对生活。
作为化工人,她从未停止脚步
她认为,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就要做些与化工专业相关的事情。她和本专业的几位学生组成了一个团队,跟着王天贵教授做一个科研项目。当别人还在被窝里睡觉时,她已经到达图书馆开始查阅资料,当别人还窝在宿舍里看视频时,她已经在实验室里开始做实验了。有时候经常为了一个变色现象,要等上四五个小时,为了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中午也不能回去休息,午饭经常都是下午两三点才能吃上,晚上经常在实验室待到九号楼锁门,跟锁门的大爷都认识了。当然搞科研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些外文文献、理论知识她学起来很吃力,于是她主动查阅资料、向王老师请教、和队员们主动交流,克服了这个困难。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实验总是做不成功,心里也很急躁,她和队员们认真看了一下原来的实验笔记,分析原因,找出了关键点,原来洗涤方式是这个实验的关键所在,又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做出了产品。用腈纶废丝已经能稳定制得吸收蒸馏水250-500倍的超级吸水材料,王教授也对他们团队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化学工程师》杂
志上发表论文,凭借这个项目在第十届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通过这个项目,她不仅学会了怎么与他人合作,结实了曾经一起努力过的战友,也明白了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凝聚力,作为一个化工人应该对科研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不会有收获,就是这些在别人看来傻傻的付出,才成就了这个可爱、自强却又让人心疼的女孩。作为化工人,在追梦的路上,她不断尝试,从未停止脚步。
“我虽然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停止!”一直以来王清雪同学都把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进入大学后,继续努力践行,孜孜不倦的学习、尝试,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她深刻地认识到大学只是现实社会的冰山一角,充满着无数的竞争,要想在这一个人生小舞台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方方面面都比别人优秀,也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吃苦的准备。她知道,少一点怨天尤人,多一份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她相信,无论做什么,都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改变。她也相信,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美好的未来,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相信她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成就更好的自己,她会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热词搜索:;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四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__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20__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__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五
战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十二岁的放牛娃王二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和爸爸、妈妈,哥哥生活在一起,虽然清贫,但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充满了温馨。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一声巨响,日本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和哥哥眼睁睁的看着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灰飞烟灭,惊恐得不知所措。
二小亲眼目睹日本鬼子残酷杀害村民,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二小的哥哥石头和乡亲们被鬼子抓去修炮楼,二小把乡亲们凑的几个黑菜饼送给工地上的哥哥吃,可恶的鬼子却一脚把菜饼踩进土里。愤怒的二小看到地上有一只蝎子,他用弹弓偷偷把蝎子甩进了鬼子的脖子里。不一会,鬼子被蜇得跳了起来。
恼羞成怒的鬼子端着刺刀刺向二小,一个乡亲举起铁镐砸死了鬼子。工地上一片混乱,乡亲们纷纷逃走,二小躲开了鬼子的追赶,却和哥哥石头跑散了。
又累又饿的王二小走了三天三夜,沿着公路,昏昏沉沉地走进了八路军伏击鬼子的埋伏圈。
八路军吴连长担心会误伤二小,放弃了这次伏击行动。但一个掉队的鬼子却抓住了二小,吴连长策马追上鬼子,救出了二小。
二小被带到根据地,和边区的女干部柳老师住在一起。柳老师是大学生,她教村里的儿童团员们学习文化。她对二小既像妈妈又像姐姐,让二小感受到了温暖。
王二小一心想着要报仇,儿童团长铁柱却瞧不起二小。二小为了让大家瞧瞧自己的本事,从村里偷了两个地雷,要去炸鬼子,却在雨夜中迷了路。
吴连长冒着大雨找回了二小,他很欣赏二小的勇敢。柳老师却生气了,她认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不能做无畏的牺牲。
鬼子向山里扫荡,二小因为淋雨而生病了。柳老师背着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迷迷糊糊的二小躺在柳老师怀里,听柳老师流着眼泪讲要孩子们好好活下去的道理。他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娘,也明白了柳老师一片苦心。
二小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懂得了,鬼子欠下的不仅是他一家,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血债。他还懂得了,等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设个包
围圈等鬼子来钻。
柳老师带着二小和孩子们又转移到了长城边上。太阳高高地照着,柳老师要教孩子们识字。一转身,她看见悄悄逼近的鬼子钢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柳老师一把将孩子拉到自己身后,枪声响了,柳老师倒下了。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心里着急,他不能让鬼子追上了乡亲们。二小急中生智,唱着放牛歌从山坡上走了出来,他要把鬼子引到另一条道上去。
鬼子果然抓住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领着鬼子走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大叫着要吴连长快开枪。此时才知道中计的鬼子气急败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了起来。
二小像一片树叶飘落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纷纷飘落下来。每一片树叶都像被二小的鲜血染红,满山遍野都是红叶。
乡亲们得救了,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把鬼子全部消灭在山沟里。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六
王老师,做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她工作踏实认真,教育班级同学们的方法得当,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班主任工作是艰巨而又重要的。自从该同志担任班主任的那天起,她就一向尽心尽力地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从此,她品尝尽了作为班主任的各种酸甜苦辣。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她就像关心自我的孩子一样,即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爱心是具体的,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例如遇到气温变化的时候,她还会提醒同学们增减衣物、棉被等等。每次考试前她会提醒同学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各种证件、学习用具要带齐。团体活动前她要安排好同学们应必备的用品等。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她几乎事事关心。学生生病时,她带去看病。家长感激,学生感动。她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但这些正是一位班主任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其实这正是一个班主任爱心的具体体现。
二、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级各项工作的基础
她一向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忙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她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梦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习氛围浓,班级成绩名列第一,没有出过严重的违纪事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她的思想工作成绩。
三、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如果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团委,各项工作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下去。所以新学期的开始,她都会花很大的心思培养班组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这样不仅仅班主任简便,并且还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本事。就拿此刻的班级来说吧,此刻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晨会、早读、等日常工作都由班长负责;每个时间段都设有具体的安全员,教室内的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她作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负责。当然她还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以来,班内的工作构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的得到开展。
四、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学生管理方面,她把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分三个方面:一是尖子生的培养;二是中等生的促进;三四后进生的转化。
相比前两条后者更难也更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期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教师的帮忙和鼓励。她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帮忙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有几个学习懈怠的学生,上课睡觉、自我不学习还带动其他同学一齐玩,不仅仅影响到自我的学业更加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业。她没有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们,而是从接近学生入手,找理由和他们套近乎。设法找他们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之后他们对她产生了感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以前的缺点要随之给改掉了,这样以来这几位调皮同学有提高,整个班级也都提高了。
五、做好联系班级和任课教师的纽带
作为班主任必须有意地向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一些优点。如性格、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尊敬和信任,使他们因遵其师而重其教。同时自我要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以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课堂纪律如何,学习态度如何,情感如何等。对于这些班主任心里都要有数,因为这样有利于抓好班级工作,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便在学中练、练中学,以练促学。例如她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经常开展各种班会活动。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竞争欲。同时师生间交流了感情,增进了了解。
六、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当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却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她了解学生在家情景,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景,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她从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方法为核心,以纪律管理为手段,到达了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的目的。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七
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在我做手术期间,亲人们对我无微不致的关心和医生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大约在一个月前的一天,我不知吃了什么东西,有些难受还吐了。爷爷担心的一夜也没睡踏实。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医院。医生说:可能是“阑尾炎”大概需要做手术,需要做检查。大人们就开始忙开了。爸、妈回家给我拿住院用的生活用品,姑姑带我做检查。因为做彩超的人太多,快12点了也没轮到我,医生说估计下午也轮不到。因为下午急需手术,姑姑找医生说明原因,医生又看我那么难受,决定加班为我做检查。这让我提前进入了手术室。
麻醉医生问:“你是全麻还是局麻?”我不明白什么是全麻,什么是局麻。医生说:“全麻,你就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不用害怕,但是,刀口愈合慢。局麻有利于刀口愈合,少打麻药还可以省20--元的医药费呢,你看着做手术害怕吗?”我也犹豫,哎!为了早日康复我勇敢的选择局麻。
手术开始了,医生摸了摸我的脊柱,然后拿了个硬东西不知怎么弄得我的腰就开始麻了。我感觉下半身冰冷、僵硬没了知觉。一名医生可能是怕我害怕,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一直和我说话,还让我睡觉。我有些模糊但是睡不着,因为我感到他们好像在拉我的肠子。我没感觉怎么疼,会儿不大手术就做完了,我暗暗感叹医生的医术高明。
我住院期间,妈妈一直守在我的身边精心的照顾着我,爸爸有急事离开,一有空就打电话问我的情况,姐姐们给我买了好吃的,为了分散我的病痛感还逗我开心。姥姥和姨还给我留下了零花钱。这使我感到了家庭的温暖,也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爱!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亲人们的关心下,我很快康复,复返校园。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亲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医生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但让我感动,也让我知道了应该学会关心别人,还要学好文化,象医生一样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八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六百多年前,教皇把一个神学领域的异端分子关进监狱,目的是不让他的`思想得到传播。这个异端分子叫威廉。上帝保佑,威廉居然逃跑了,并投靠了教皇的死敌-德国的路易皇帝。他对路易说:"你用剑来保卫我,我用笔来保卫你。"威廉写下的大量著作都影响不大,但一句不见他著作中的格言却享有盛名。这句格言只有8个字:"如非必要,勿增实体。"其含义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普遍性的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和废话,应当依据这一格言一律取消。这一似乎偏激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六百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见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无不成果辉煌。
中国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他打开鸽子笼,先将领队放出, 再放第二、第三队……对此做法有些人感到不解。原来是这么回事。梅兰芳年少时双目眼皮下垂,眼珠转动不灵活,这对于一名演员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梅兰芳想了个办法——养成鸽子来锻炼目力。 放鸽时尽眼力在底下辨别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愈望愈高,仿佛望到天的尽头。梅兰芳天天望着鸽子,数年坚持不断,由于他下工夫,眼睛不知不觉地变得有神了,使他的京剧表演神形并茂,最终成为一代表演艺术大师。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他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索尔仁尼琴)
某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席间,他让自己宠爱的许姬给大臣敬酒助兴。一阵风将大厅内的烛火吹灭,黑暗中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许姬恼怒中顺手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饰,悄悄告诉了楚庄王,要惩罚这个大臣。楚庄王却下令暂缓点灯,并要求群臣全部拽断帽子上的缨饰,尽情狂欢,只字未提此事。次年,楚国与郑国交战,副将唐狻出生入死,为大败郑军立下战功。楚庄王要重赏唐狻,唐狻跪倒在地,说战场上置生死于度外,实乃报答楚庄王昔日“绝缨掩过”的恩典。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九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事迹材料还得当事人提供,由拟稿人对素材十以当一地进行裁剪润色定稿。譬如一处风景,总不能目之所及都悉数纳入取景框,那样不加甄别的做法只会冲淡主题,让精彩的画面淹没在没有主次的五颜六色之中,难以显山露水,凸显出风光旖旎的一面。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人物事迹 事迹简介怎么写,供大家参考选择。
人物事迹 事迹简介怎么写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操作维护队是在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以后,公司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在变电所下设的新机构,主要承担着城网开关、调度大楼配电室、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维护以及各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内容比较复杂,且无规律性可言。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认为,只有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于是,我们全体成员就如何强化操作队自身的素质作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达到以上目的,就要做到两个提高,一是思想政治素质要提高;二是专业技术素质要提高。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操作维护队全体成员加强了思想政治学习,主要以学习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来提高队员政治思想素质。在业务技术素质方面,我们采劝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对队员进行培训,先后分别选送了5名队员到杭州、长沙等地学习,队员们学习了运行、继电保护、消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队员之间也展开了互教、互帮、互学活动,一方面巩固了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增进了友谊,加强了交流,统一了思想,使整个操作队成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班组,增强了操作队的战斗力。
二、抓核心、严制度,规范管理
通常,班组核心力量是团结全体队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保证,企业的班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就是抓好班组中的核心力量,即抓好党小组长、班组长、党团员的核心作用。因此,操作队每月工作例会不少于4次,例会主要研究班组建设情况和管理情况,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班组是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前沿阵地,所以,我们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及时认真组织队员学习领会规章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督促队员认真执行,使队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完善落实,保证操作任务按质按量完成,使各项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工作质量,规范了管理。
三、认真履职,为变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操作维护队在内强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操作维护队的工作是“及时雨”般的工作,特点是及时、迅速,一有问题,就要马上赶,迅速解决问题,保证正常供电。
在城区,供电线路复杂,城网开关操作频繁,为了能及时安全送电,夜间进行操作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2014年除夕之夜,正当万家团圆,欢度佳节之际,突然,城区ⅱ回线路出现故障,无法送电,为了尽快恢复送电,保证县城人民度过一个祥和的新春佳节,全队人员从零晨三点多钟,不畏严寒,安全有序地对城网开关进行了操作,到大年初一早上十一点钟,工作终于结束。
操作维护队不仅仅是操作好城网开关,而且还要维护好各变电站的设备,因此,操作维护队认真拟定了维护工作计划,经常对各变电站室内外一次设备的放电、发热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掌握设备缺陷进行,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提出解决意见,并及时加以处理,使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全队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小技改、小改造、小革新活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使城网开关操作方便、迅速,对城网开关安装了爬梯;安装了城网开关延时过流保护器;在110kv变电站配合厂家做了防腐、防火堵漏工作,安装了五防锁,以及对主控室事故照明进行了改造;安装了35kv变电站高压室开关柜隔板和改造了站内避雷针接地网;安装改造了35kv变电站室内外照明。
为进一步提高班组质量管理,操作维护队成立了qc小组,针对各变电站电磁闭锁装置已坏的情况,小组确定了课题。qc小组成员对闭锁装置的缺陷做了调查、分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多次活动,进行了小技改,解决了闭锁装置的问题。该项技改项目,经过有关部门的验证,一致认为,增设机械闭锁装置,为值班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虽然操作维护队的工作是平凡的,而且离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坚信“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认真履职重落实,实践创新求进取,我们操作维护队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人物事迹 事迹简介怎么写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逝去,在此期间,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可能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与学校的重视,党组织的关怀,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老师同学眼中的她是一个开朗、活泼、大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学生。她进校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勤奋,自觉性强,各科成绩优秀,四学期内分别获得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并获得其他专项奖学金。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兴趣广泛,爱好体育、棋类、写作等。先后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班长,院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她善于思考、认真踏实。在组织校内外活动时,能以身作则,体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都有上佳表现,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在思想政治上,她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院努力工作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校期间,她或是通过院党校学习、或是加入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或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或是自己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并且利用它不断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的地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她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先进的党派,不断增加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在“五四”表彰大会代表优秀团干部发言中,她对于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同志在其《六十三岁生日述怀》的诗中写到的话“我是一党员,更应献至诚。个人太渺小,党群才万能。念我数十年,庸碌愧声闻。今后几时期,正路在遵循。’何况我呼?”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她能够时刻端正入党动机,树立科学的三观,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她还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年逾耄耋的老人让座,搀扶盲人同志过马路,虽然这也许都是一些小事,但她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应从点滴的基础开始做起。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她愈加珍惜时间,学习之余从来不吝啬帮助同学,因为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健全自己人格。通过她的不断努力,现已被会计系党总支确定为建党对象,近期将通过组织审批。
在学习上,她系统地学习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她学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学好会计领域的各项专业知识及金融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人民奖学金,以及专项安盛教育奖学金三等一次。
此外,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她还坚持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文凭的自学考试,参加银行金融知识等的学习班。她还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办公自动化操作的实训及erp财务系统的学习,还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
在社会工作上,周芳云同学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及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
人物事迹 事迹简介怎么写
个人事迹如何写?第一要明确撰写个人事迹介绍的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如果是用到宣传工作(如宣讲会和报告会)、树立榜样等方面,那就要用艺术化语言,大处突出人物精神,小处要刻画人物性格,像写报告文学一样,可以参考报告文学的写法,本文不具体介绍。如果是用在考评和档案等重在事实的方面,那就用尽可能简明的手法,把时间、地点、事件经过、人物列出来就可以了。第二 有些个人事迹比较类似简历,因而时间可以写得比较简略,具体到年或是年月即可第三如果是用于申请资格认证、评定等,比如见义勇为,由于这个认定过程需要多方查证,而有关各方表述可能出现差异,所以一定要写清楚整个过程,甚至是需要详细描述,在时间上就要写得比较准确,以免出现乌龙事件。第四 要详细且合乎逻辑的描述表明事件发生时间经过。第五 人事迹一经过描述为主,当然,也不能忽略对结果的描述,那样是对自己的成绩、功劳、个人价值和大众评价等的肯定,也是某些诉求的依据。第六 为了让个人事迹更可信,有的时候需要附上证见人和证明物。例如,某个人在公益助残组织服务了三年,他在写这个慈善行动的时候,可以把受助残疾人给他的感谢信、慈善组织给他的好评证书、各种慈善活动合影、捐款和募款账单明细等能证明其事迹的物品拍照附图。
相关热词搜索:;
物流人物事迹物流人员的事迹篇十
陈友凤以前是忙人,现在毫无疑问更忙了,除了本来就很忙的农村事务外,还要准时参加会泽县文明办组织的“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宣讲报告会”的报告。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刚好从会泽县乐业镇参加完报告会赶回来,在迤车镇西支沟索桥地段帮助迤车镇水务所协调西支沟沟渠边界调整问题,迤车镇水务所所长朱知标说:“迤车镇西支沟三面光改造,全长10多公理,涉及到迤车的箐口、五谷、索桥三个村委会,其中最长的地段在索桥,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地段也在索桥村,边界调整难度最大的地段也就是索桥了,没有陈大姐的帮忙,我们可能根本就协调不了”,而作为承包方的老板胡小春也深有同感的说,涉及到的三个村委会中,最好协调的也就是索桥村了。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一个沟段划完了,并打电话通知下一个村民小组组长第二天带着他们小组涉及到沟段边界问题的村民到沟上实地查看并协调调整后,作为迤车镇索桥委会主任的陈友凤才有机会坐下来喝口水。
一、水润小苗平息怨气
年近50的陈友凤心直口快,在基层工作的14年中什么样的酸甜苦辣都遇到过。__年12月因工作需要,陈友凤服从党委政府的调配,由迤车镇中河村调整到总人口8000余人,关系复杂,矛盾突出,工作难度大的索桥村主持全面工作。调整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她来承担重任,解决矛盾的;调整的原因更简单,她在__年昭待高速路迤车中河段的征地、拆房、迁坟、挪树中,面对重重困难,顺利做好了中河村52户拆迁户的工作,而索桥村在这个方面进展并不顺利。
上任伊始,陈友凤立即召开索桥全村支部扩大会议,把握住了索桥村拆迁难、饮水灌溉难、计划生育难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结合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陈友凤理出了清晰的工作思路:要赢得民心,首先解决好春耕时节农田灌溉问题,于是陈友凤及时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实地踏看了13.5公里灌溉水沟,发现沟里由于年久失修塞满淤泥、杂草,埂子多处垮塌。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是修不好的。难怪群众不但不去修沟还要骂人。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陈在凤向镇政府协调资金15000元用于修建垮塌沟段的挡墙。40天后13.5公里沟渠全部清淤排障完毕。水滋润着田里的小苗也平息了人们的怨气。
二、亲人误解格外酸楚
回报是对付出努力的人的肯定,经过实实在在的水沟清理,水流进索桥村的田地,也流进了一部分索桥人的心田,总算有了点儿群众基础。可是另外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陈友凤的面前,没拆迁的那32户会顺利搬迁吗?据了解,在她来之前,索桥的拆迁户中就有多人多次上县、上市、上省,甚至到北京上访。陈友凤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发现了其中上访原因,一是上下的工作没有沟通协调好,二是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面对群众抵触情绪大,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陈友凤挨家挨户详细了解拆迁户各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和记录拆迁户的合理要求。第一次了解完之后,陈友凤怕有疏漏,又挨家拚户进行第二次全面了解,陪着她去的村文书开玩笑说:“你还去起兴趣来了。”面对文书善意的玩笑,陈友认真地说:“做两道工作好,两次说的问题都一样就好整了。万一不一样,或者他反悔到时麻烦来了更不好整,这是我在中河村工作成功的经验。”陈友凤的这个做法太对头了,通过两次了解,发现确实存在口径不一样的,于是陈友凤带着她的班子成员又进一步入户核实,回到村委会及时召开班子会议,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一研究,制定出不同的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拆迁户都执行相关政策,主动配合拆迁办做好拆迁工作。
对于陈友凤来说,最考验她最令她伤脑筋的是娘家人所在的索桥陈家村。陈家村总共因调整公路修建需要安置的有17家,其中娘家人就占了11家,娘家人在看着她,陈家村的人在看着她,整个索桥村的人也在看着她,她对娘家人安置工作的处理态度、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将严重影响着她在整索桥村的安置处理工作。
事实果真如陈友凤所预料的那样,其他人去了,不但没把工作做通,而且,还让娘家人找上门来了,这下,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耐心听长辈们的意见。陈友凤让娘家长辈一个个地说,各家提各家的问题和要求。陈友凤说:“认真听了半天,我归纳起来,娘家人带共性的就是三点:一个是无住处,要我找;二个是房子拆了,安不下去咋办?三个是房子量的不合咋个办?我当时就对他们说,‘第一,你们房子拆了,无住处,我去借或者买灾蓬来给你们住;第二,房子量得不合理,我去找拆迁办再量;第三,我小友凤是你们看着长大的,拆了安不下去,没地盖房子,你们盖到我家小太阳5亩地去。’这下,娘家人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同意进场开工。
三、真情奉献赢得民心
7月是烟叶成熟的季节,新型烤房的优势很快被烟农们认可和羡慕,当零星种植烤烟的邻居们试探着提出要来试试时,陈友凤爽快地答应了,而后悄悄地嘱咐自家请来的工人当天少掰一炉烟叶,不要让邻居觉得过意不去。在四五天的烘烤时间里,陈友凤不但为乡亲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而且不收任何电费和炭钱。虽然自己还欠着十多万的贷款,但陈友凤总觉得自己无论怎么艰苦也要让邻居们亲身体验一下新型烤房的好处,以更好地引领他们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老党员,多年来,陈友凤一直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助的村民进入陈友凤的视线,也就一定进了她的心里。陈友凤一直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曾为索桥下街婚姻坎坷的卯昌会捐了100元;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侯家凹子被火烧了房子的徐华芬盖起了3间房屋;协调供电所为官厅陆玉芝三奶孙免费栓电;帮助从国民党军队里逃回乡的陈树民老人办理了户籍手续,并将其送进敬老院。今年五月的一天,索桥中街的孤寡老人张顺富,年轻时好吃懒做,以偷盗为生,屡教不改,曾经三次入狱。如今已年过半百,一无所有,张顺富找到了陈友凤家里说他想进索桥村委会的敬老院,陈友凤没有嫌弃他过去的经历,耐心地对张顺富说:“你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要再去加重政府的负担了,自己劳动挣钱会过得更舒坦。”张顺富在她的劝说下,同意了自谋生路,但是提出没有住房,于是,陈友凤带头捐了100元之后,迅速组织了索桥中街支部14名党员捐资1000元,又向民政申请,协调资金3000元,党员们义务劳动,帮张顺富在小太阳村民小组建起了一间20平方米的住房。现在,张顺富浪子回头,改过自新,靠帮人家下面粉,栓电挣钱,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_年5月,会泽县文明办在各镇提名推荐“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迤车镇陈友凤,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在基层推荐的147名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基础上,进入从中海选出22名候选人名单,又经过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投票评选,从10万余份选票中,按照得票高低,最终根据会泽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意见,一路高歌当选,获得“会泽县首届道德模范”五类道德模范中的“敬业奉献模范”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