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而改进和提升。写总结时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以推动问题的解决。这里有一些总结展示,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一
我在教师的图书角内借了一本书,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正是如此,刚拿到书,我就爱不释手了,怀着急迫和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章。
第一章写的是《青埂峰顽石变美玉》,还没看完这章我就被里面的优美词句和故事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一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也才看到第四章。但回到家,做好家庭作业,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书,看了起来。终于,我花了一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这本长篇小说。呵呵,要不是故事被缩减过,读起原著来,我恐怕两星期也读不完呢!
让我最难忘的.一章就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了,里面林黛玉和贾母相见时的情景,读了都会让人感到辛酸——我也不例外。还有王熙风的语言艺术,也不得不让我佩服,就像“看她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王熙凤不仅称赞了林黛玉,还称赞了惜春、探春、迎春等人,真是个语言大师啊!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我给大家推荐《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贾宝玉泪洒相思地》、《锦衣卫查抄宁国府》,都很值得大家一看呢!在此,我也希望《红楼梦》能够祖祖孙孙传传下去,供后代观看。
《红楼梦》!这颗文学界闪耀的明星,一定会永远挂在美丽的星空的。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二
近来读《红楼梦》,读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章,被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所折服,并深深的感到:若要管理有成效,必得一个“严”字才能做到。
宁国府原来的管理者是贾珍之妻尤氏。她的管理比较宽松和粗疏,所以,许多下人不把她放在眼里,敢于偷懒耍滑、作奸犯科,从而导致秦可卿的葬礼事务管理显得凌乱无序。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后,却呈现出人人尽责勤恳、迎来送往井然有序的大好局面。人们不得不夸王熙凤管理有方。
总的来说,王熙凤的管理突出了一个字——严。一是严在责任划分上。她把下人们分成若干组,每组的任务交代得详细而具体,对他们的要求细致而严格。人们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就各尽其责,而不能有相互推诿、偷懒耍滑之心了;二是严于赏罚。她把赏罚的标准也说的很明白。有了明确的赏罚界限,便有了勤与懒的明确区分,人们就清楚了做事的原则,做起事来有了目标,有了奔头,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三是严于执行。她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不分亲疏远近,只对事不对人,实现了“威重令行”的目地。王熙凤说:“……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按名查点”时,有一人未到,而那人是因为“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按理说应该宽容他。但是王熙凤却“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从大家在事后对王熙凤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她对宁国府的管理是有效的,而这个“有效”就是因为一个“严”字。
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所以,作为一个当代的管理者,可以学习王熙凤的管理风格,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行之有效的。也就是说,在面对“法”和“情”的抉择时,我们只能选择“法”。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法治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理念。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三
初接触莫泊桑的小说是源于高中时的一些简单的关于莫泊桑的介绍,其中一个词“跌岩起伏”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我当时对莫泊桑充满了好奇,暑假空闲我在网上订购了有关莫泊桑的小说精选,书中收录有《羊脂球》《项链》等名篇,集中描写了19世纪法国社会各色人物的生活,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由此我也踏上了小说之旅,走进莫泊桑构画的世界里。若说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那么请听我说完这样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女人的,那个时期不管是中国还是法国女性的地位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但不代表没有勇敢的女性。这是法国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仅有着令人艳羡的美貌,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在火车上与没有食物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他在敌人面前有着自己的原则,但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那些带着面具的“人”劝说下,失去了自己,她把骄傲的头颅放下,选择了妥协,只为帮助那些面具下丑陋的面孔,当她失去女人最后的底线时,换来的确实那些人的鄙弃,她被无情的嘲笑着,仿佛世界都对她露出恶意般的笑脸,这个女主人公就是——羊脂球,一个被出卖的英雄,她并不伟大,但却有着执着的信念和爱国的热情,这一点是那些冠冕堂皇享乐的人所不能比的,小说中所形成强烈的人物对比,真真假假的情感,表现了莫泊桑的爱国主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真善美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也是人类社会美德的最高境界,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我想他一定是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并通过传递爱让社会和平安宁。故事还在继续,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向大家展示这样一段解说“恐怖”是个旧词,它的含义大大的超过了“可怕”。刚刚那件可怕的事情令人,震动、慌乱、惊慌失措,但并不使人如癫似狂。
心灵的激动,可怕的死亡情景还不足以使人感到恐怖,你必须感到一阵神秘的战栗或一种超自然的、非正常的不安。一个人即使是在最悲惨的情况下___,也不会引起恐怖。战场不会引起恐怖;鲜血不会引起恐怖;最卑下的罪行也很少引起恐怖。”这段来自于莫泊桑《恐怖》的一节使我心中产生无数个惊疑,再往下看,我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战争时期,士兵如惊弓之鸟一样,然队伍中传出有间谍出现,这个消息如发酵一样传遍战区,士兵这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怀疑这个人是间谍,便把她包围活活打死了,最后检查她衣物时发现她是位女性,这个发现使他们恐怖,这个女人可能是来找自己多年未归的孩子的,也可能是其他,但这种猜测令人恐怖,如果问这个女人是如何失去生命的,我想是人性吧!人的多疑轻而易举的剥夺了一个人的生命。这个故事让人不寒而栗,我想真正让人感到恐怖的是人心吧,人只有陷入无尽的猜测中才会有备受煎熬的感受。生命故事还在继续,我的故事就到这里,读完莫泊桑的小说,我感觉自己身临其境,走进了小说中,那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让我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生命是脆弱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世界上最好的桥梁,希望世界上多几分友善,少几分淡漠。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四
思想是什么样的?令人思索。林清玄喻它为天鹅,且愿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他说,思想如易驯养的天鹅,这样自己不容易被思想牵动,自己能主宰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优游。
我自认为林清玄大作家是因为想追求天鹅般温和优雅的气质,所以把思想比作自己向往的天鹅。但,我认为思想却更像是一个由自己所主宰的天平。当这把称产生偏斜时,正是体现这个人思想道德的时刻。
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时常有两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讲话。一个说,留给自己吃;而另一个说,送给讨要的人。一个说,要报答;另一个说,要索取。一个说,要听别人的意见;另一个说,要自己思考。这时,决定性的天平主宰在我们手中,每一次的轻重都体现着个人的思想。人生,随着岁月的流逝,就越常听到这两种不和谐的声音:一个是肉体的声音,而另一个是灵魂的声音。而那些习惯倾听灵魂的声音,将天平倾斜于灵魂的人,也常是乐于奉献、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他们往往比惯于听肉体声音的人快乐、幸福。
纷纷扰扰的人世,灯红酒绿间,选择总是不约而至。权衡利弊之间将思想的质量放入天平,最后一锤定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选择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平倾向何方。世间繁杂,谁能在举世混浊中做到我独清?谁能做到大众皆醉而我独醒?又有谁能做到大庇天下寒士而吾庐独破呢?如今的生活越来越紧促,无暇思考种种选择。希望放慢脚步,偷得浮生半日闲,细细思索,心中的天平。
是否要长久被肉体的声音侵占?我们也该倾听一下灵魂那曼妙的声音了吧。如此,思想的面目才会一点一点地褪去丑陋,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那将会是一个心与心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互相交流的美妙世界!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五
无数次踏入学堂,不论是被人视为异宝的鹅湖书院,还是传说中充满传奇色彩的稷下学宫,抑或只是启蒙自己的村头小学,都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是静默,是钦慕,是恐惧。因为总有一个画面在脑中挥之不去:
昏暗灯光把几排学子的身影打到窗户上,这里的人正在进行一项盛大而又无言的文化传代的活动,他们正在解密一切文明传承的媒介——文字,他们也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这之中最打眼人的名字,是解缙。
臣子。
解缙名片上第一个身份是臣子。他辅佐了三位帝王,从最初的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了的燕王朱棣,他的入仕是因为才华,最后命送宦位也是腹中经纶。
公元1388年戊辰科进士三中第十名的获奖者是解缙,大概是从这时起,在太祖皇帝对他说:“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后,他的仕途便命运多舛。因为古往今来,文人做官会认求死理,会恃才,会自傲,这在初生的解缙身上也表现出来。《太平十策》使朱元璋“称其才”,但言多必失,当圣上数次批阅到他的文字,心中感觉不对,终于,《论袁泰奸黠状》中的激昂文字令其闭门思过十年。
十年磨一剑,出师临京城。却早已天下大变,给他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即使家庭遭变,纵然改朝换代,深厚的文化涵养积累赋予了其忠臣的天然秉性,全心辅佐当权者,并取得一系列成就。我相信,在面对诋毁和被贬谪时,正是十年休整让他泰然自若并从一而终。不论结果,过程肯定是不可挑剔的辉煌。
文人。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定义了他第二个真实身份——文人,像极了当江西老表谈到文化时,一改往日腼腆,即使富有乡土气息的人也都能抛出一两个名字。这才是书中“西江月照千江水,一海光分四海心”的真实写照。
当然,谈到这个名字,更多人心中第一反应出的是《永乐大典》——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不错,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历史文字的洪流中感受到那一抹抹时代的气息,文化自信的高度,文化眼光的深阔。这部中国第一书使百年后乾隆皇帝再看时,也不由得再次惊叹解缙之力。
就像伦布朗油画中,以玄黑色的背景,使黑暗更加黑暗,使光亮更加光亮。明朝是个文化沉闷期,没有汉朝永恒的框架,没有泱泱盛唐的自信,只有比两宋更娇弱的文化底盘。解缙的名字自然笼罩在这阴影里,因为朱元璋的文化专制主义中,一些类似文字娱乐游戏,给了文化环境以系统的设计,严密的包围,整体的渗透,长久的延伸。
他没有像一些文人一样,成为犬儒。更没有追“台阁体”之风,在引风弄月的雅士中自得其乐,而是逃脱皇家奴仆的身份,逃脱整体文化的集体人格的萎缩。
明初的黎明来到,但正午过后,黄昏不久将至。此时,地平线上出现解缙这位剑客。他们等待了太久,所以肩上责任重重;这个民族睡了太久,所以对黎明感觉特别深刻。
作为臣子,他不是盲目追随时代发展需要而苟活,相反,他被我们铭记;作为文人,他几次复盘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难以复制的瑰宝。当然,其他国家也会有大量战争中的文人,但都没有像中国文化当中那样,站在烟尘前面的身影,居然是个千年大家。
“沧海桑田,何问其源?来于无限,归于无限”我们民族幅员辽阔,我们文化生机旺盛,正是拥有像解缙这样的人,一点一滴,荟萃精华。在文化母亲遭受侵犯时,他们及时出手,留全她最美的容颜。但无情岁月带走了他们,带走他们的风花雪月。
现在到了我们,不再走岔道,不再彷徨,三更有梦书作枕,只在岁月的记忆中与他们相似一笑:“因为世纪刚刚来临,今天,我总算及时赶到。”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六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传统的阅读习惯日渐淡忘。然而,阅读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给予我的改变和启发。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个人阅读心得体会。
首先,阅读带给我丰富的知识和文化。通过阅读,我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前,我对外国的文化一无所知,但现在,海洋、山川河流、古老的建筑、异国情调的音乐等等都在书本中展现在我面前。不仅如此,阅读还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和发掘问题的本质。在阅读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作者通过复杂的推理和论证来解决问题的篇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学会了思考和分析,并助我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阅读培养了我的情感和思维。我曾经读过一本讲述悲惨命运的小说。书中描写了主人公面对世界的残酷和他奋发图强的精神。当我阅读这本小说时,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痛苦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这本书影响了我,我开始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观。阅读使我深刻理解到,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困难和挫折,只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决心,才能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此之外,阅读还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阅读,我能领略到远离我生活圈的故事和人物。当我读到一些关于勇敢的斗士、世界的壮丽自然风景或动人的爱情故事时,我感受到了不同的世界和人生的多样性。这些故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我更加渴望探索世界。同时,阅读还带给我乐趣和放松。当我遇到烦恼时,我会找本喜欢的书来转移注意力和放松心情。在这些时刻,阅读成为了我心底的朋友,给了我安慰和慰藉。
最后,阅读让我成为更好的作家和沟通者。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我学会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我注意到好的作家是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来引导读者进入故事情节。因此,我学会了模仿他们的写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我的作文中。此外,阅读还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当我读到感人的故事或有趣的信息时,我会和朋友们分享。通过和他人交流阅读经验,我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更能理解其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总之,初中学生应该重视并培养个人阅读习惯。阅读不仅能够为我们带来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我们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感受不同的世界和人生的多样性。此外,阅读还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作家和沟通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和传承阅读的力量,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七
在我看来,青铜是一个世界上、最疼爱妹妹的哑巴哥哥。在葵花刚进青铜的家门不久,就到了上学的年龄,而青铜也十一岁了,得读书了,青铜做了手脚,压下自己想读书的强烈渴望,让葵花妹妹上了学。葵花要主持报幕,没有一条银项链,青铜忙了一整个下午给葵花做了一条美丽的冰项链。我觉得葵花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女孩。他在照相馆刘瘸子来时,克制住了自己的照相渴望,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没跟家人说。奶奶生重病时,她留了张条子,偷偷随船去了江南捡银杏卖钱,天真地要挣钱给奶奶看病,一片孝心让人感动。
在大麦地村,家家都不富裕,而青铜家,是大麦地最穷困的人家,他家的房子像一辆破旧的马车。可青铜葵花兄妹俩不抱怨、不嫌弃,尽管家很旧很简陋,家里的钱非常少,家产只有几只鸡,生活非常拮据,他们只能努力干活:打草鞋、卖土产……维持着生计,不像如今的我们,吃饱穿暖,还那么挑剔;嫌自己的家不豪华、嫌衣服不时尚、嫌食物不高档、嫌玩具没派头……只管比酷、比靓、比潮流,何曾知道艰苦的日子什么样儿?青铜葵花勇敢坚强、孝顺懂事、兄妹情深,是多么令人动容、令人心颤。
我读这本书时,热泪浸湿了书页,深深地被青铜葵花坚韧、乐观、懂事的品质而感动!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八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九
最近,我读了曹文轩的名着《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
文章描述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村庄生活,她认识了一个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孤儿,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青铜一直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马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小时候,我常常跟爷爷一起去放风筝。总认为顺着风跑,风筝就会飞得很高,于是拼命地跑啊跑,但是很快风筝就被大风挂倒在地。爷爷说,只有逆着风跑风筝才能飞得高。我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后的日子,我常常在想:人好比风筝,只有在逆风中才会飞起来,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更高、更远的发展。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青铜一家人十分善良,充满爱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青铜一家人那样关心别人,那么这个世界该会多么美好呀!人不能只顾自己,更重要的是人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拥有了爱心,就算日子过得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我读这本书时,恍如身临其境,那荡气回肠的文字,那感人肺腑的情节,那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我回味无穷。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十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信步登上了高耸的碣石山,来观赏浩瀚无边的大海。
脚下湛蓝湛蓝的大海,就好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闪着光,和蓝天连成一片、相互映衬。一阵风吹来,海水卷起朵朵浪花,海面起伏荡漾。碣石山巍峨挺拔,上面遍布苍翠的花草树木,秋风吹来,树叶簌簌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顿时,一种清爽的感觉充满了我的全身。大海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自然的“合唱”,汹涌澎湃的波涛不断轰击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欣赏着美景,我仿佛看到了太阳、月亮从大海中升起,又落回到大海。太阳和月亮的轮回都在大海的吞吐之中,由大海主宰。银河群星辉煌灿烂,也像是由大海的`水滴凝结而成,包含在大海宽广博大的胸怀中。我完全陶醉于大海的美妙景色,沉迷于关于大海的故事,直到天色渐晚,才尽兴而归。
我感叹大海的美丽与广阔。山岛是静,波浪是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大海还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包容一切,无私奉献,我们做人也是这样。心中感慨万千,放声高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十一
长期以来,东野圭吾以“日本推理大神”为人所熟知,但你是否知道他也曾有过晃荡的青春?差等生、考试作弊、不务正业、高考落榜、复读等都是他青春期的标签。东野圭吾如何从一个痛恨读书的少年成为著名作家?是什么成就了他?这样的青葱岁月对人生成长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本版从他的新著《我的晃荡的青春》(南海出版公司)中选编了一个章节,读者或许从中能找到答案。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那是电视机刚开始普及到家庭的时期,我或许是开始远离印刷文字的第一代人。
“书是好东西哦。读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兴奋激动、紧张刺激,很有意思。”母亲常这样对我说。
“我不需要,我要走自己的路。”我如是回答,端坐在黑白电视机前沉浸在《铁臂阿童木》和《铁人28号》的世界里。
“什么玩意儿嘛,书果然还是让人心情沉重的东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越来越讨厌读书。母亲却没有放弃,她似乎觉得,靠情节取胜的书如果不合口味或许会产生负面效果,于是又想到了伟人传记。
就这样,《伽利略传》被选了出来,它讲的是家喻户晓的伽利略的生平故事。故事从一场晚宴开始,少年伽利略在父亲的带领下参加晚宴,可四周全是大人,令他觉得很无聊。他四处打量,寻找有意思的事,结果看到了天花板上摆动着的吊灯。最开始他只是心不在焉地看,却渐渐地发现了一个特征——虽然吊灯摇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但完成一次摇摆的时间却没有变。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当时的他竟凭借自己的脉搏作出了确认。他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便告诉了大人们,却没有得到重视。于是,少年伽利略为雪耻而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科学家,发现并且证明了许多物理定律,最后他终于开始公开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想是:科学真伟大。
不可否认,当时的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以后的路。我开始抵触除了算术(数学)和理科之外的所有科目,觉得学习其他东西只不过是在白费脑筋。我脑中的公式是这样的:科学伟大,科学之外的学问狗屁不如,语文之类的不学也无所谓,语文就是读书,所以不读书也无所谓。就这样,最终结果是我更加坚定了拒绝读书的立场。
母亲因所有努力都白费而恼羞成怒,选择了同班主任商量这种简单直接的手段。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好不容易给选了本书,一定要好好读。要是被问起有什么感想时你却回答还没看,那妈妈也太没面子了。”把书交到我手上时母亲这样说。从那天开始,《次郎物语》就端坐在我的书架当中。
翻开第一页看看还是可以的,但当双眼开始追着那些文字跑时,痛苦便会突然间袭来。这并不是因为我想读才读,只不过出于义务而已,所以并没有坚持的理由。把书放回书架时,我的心中只剩下对书的憎恶。为什么世上会有这种东西呢?我咬牙切齿。
但更大的不幸笼罩了我。班主任为有家长就读书的事找她商量而自我感觉良好,竟把我的名字加进了班里几个同学参加了的读书感想征文比赛的名单。这样一来,我就必须在暑假期间读完指定图书,还要写读后感。那本指定的书是《大藏永常》,是一个在农业政策方面功绩颇丰的人物的传记,不用指望书里会出现惊悚、推理或者幽默的故事,这本书怎么看都是教育委员会青睐的那种。
看到这个书名就渐渐没了兴趣,看完第一页我就已经绝望了,从第二页开始几乎是哭着看完的。这本书我没能读到最后,读后感也只是将看过的内容概括一番,最后加一句“对不起,我没能看完”,以期得到谅解。班主任什么都没说,但只有我的作文没被送去参加比赛。母亲至此也终于想通了,决定面对儿子讨厌读书这一事实。
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竟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那是在我进高中之后不久。大姐带回来一本硬皮封面的书,书名为《阿基米德借刀杀人》,是一个叫小峰元的人写的,还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接触到久违的书这玩意儿,我的头又晕了起来,但这本书我却真读得下去。至于原因,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是一时兴起呢,还是着了魔呢?总之当时我的行为无法靠道理去解释。而且还不仅仅是读得下去,我竟然将它读完了。故事本身并不长,我却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最后整个故事在脑子里都变成了一团糨糊,但总之还是读完了。对于在那之前不管多么有趣的书也只能看个一两页的我来说,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起意外事故了。
推理小说还真的可以啊——那时我第一次有了这种想法。或许也算是理所当然吧,因为一直与读书无缘,在那之前我从未接触过推理小说。那时二姐早已是松本清张的书迷,但我只以为她在读什么无聊的书,完全没有兴趣。
我想知道二姐还有其他什么书,于是看了看她的书架,最终视线停在了松本清张的《高中生杀人事件》上。这次我只花三天就读完了,拿起来就放不下,一直缩在被窝里翻书这种事,我还是生平头一次。比起书中的内容,自己竟有如此举动这一点更令我兴奋。
接下来我读了《点与线》,还读了《零的焦点》,全都是一气呵成,爽快至极。一看到铅字就头痛的过往变得那样不真实。很快我开始关注起其他作家的作品,到最后终于也开始自己掏钱买起书来。推理小说究竟哪里吸引我,那个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
那段日子里的某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了不起的想法。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生出写推理小说的念头。不过当初我沉迷于怪兽电影的时候也曾想着要当电影导演,因此对创作故事这件事本身我其实并不讨厌。
我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了一本最厚的b5笔记本,从那天开始就写了起来。很遗憾,具体日期已经不记得了,但肯定是高中一年级的一月份。书房是和姐姐们共用的,为了不让她们发现,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就这样一天不落、一点一点地写了下去。
初三学生个人阅读心得篇十二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两本书:《第五项修炼》和《杜拉拉升职记》,我从书里看到的好像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先看的是《第五项修炼》,刚起先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犯难,有些看不懂。真惊奇它怎么能以连续几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渐渐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爱好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索。我喜爱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假如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即跳出。但是假如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渐渐加热,当温度渐渐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终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逆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逼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改变,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改变的步调,并特殊留意那些微小以及不寻常的改变,避开被煮青蛙的命运。
《第五项修炼》有五项主要的内容: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志向、团队学习、全局思索。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彼得圣吉博士的观点是要我们去发展学习型的团队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中学到自己须要的理论,并把这项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第五项修炼》字字如玉,发人深思,催人觉醒,授人以渔,引人胜利......
读《杜拉拉升职记》完全是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却也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这是一本贴近现代生活的书,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书中的主子公,那个具有时尚名字的杜拉拉,因她身在世界500强之外企职场,执著上进踏实勤奋,用一般人难有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学习聪慧的大脑,为她自己加薪晋级换来了机会,最终成长为这个大公司的hr经理,并为自己赢来了志向中的爱情。我们必需面对这样一个惊奇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胜利卓越者少,失败平凡者多。胜利卓越者活得充溢、自由、潇洒,失败平凡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人活着就像航海,"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任何风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人们,每个人都会怀揣各种各样的幻想,然而当你真正步入一个公司,处于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可能会发觉其实现实与自己所想象的状况是不同的,这样有些人非要逆流而上,而有些人则会顺流而下,然而时间和实践证明往往后者会走的更远、更好、更顺当,而前者多会在埋怨中生活。因此,当你发觉自己不适应当前环境的时候,我觉得其实变更自己比起变更环境更简单一些,也更好用和实际一些。这样在工作中不论环境如何变更,你都可以应对自如,因为你本身就在变更。而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和环境的不断改变,在你的身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应具备的就是"思索"。其实在工作中会思索的人要比只会努力的人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前途。
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高校生,我们也很快将要走出校内,踏上社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想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我认为向杜拉拉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她的擅长变更勤于思索。
生活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洁,你若青涩,便还能成长;你若熟透,便将腐烂。只要你还肯学,就能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