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不仅可以用于指导教学过程,还可以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教案的编写还需要注意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一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两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
一、课前交流。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二.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6.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7.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8.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0.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二
读好课题。
2.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子里跳出了哪些疑问?
(1)一边默读,一边在川川提的问题旁边打上勾;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复习一下:怎么默读)
(2)检查字词
(3)交流、汇报,读好六个问句,读出疑问的味道。(注意表情,读出疑问的语气。)
2.一连串提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中有一个成语来形容川川——“刨根问底”(课件)
(1)猜一猜:什么意思?(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
(2)学习“刨”: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
a师强调: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则跟意思有关。
b谁能给“刨”编个字谜来记住它:包旁边立着一把刀。(边说边书空)
c顺口溜回顾带有“包”的形声字。
1.问题一、二:第四自然段。
(1)学习“岩”“册”、“厚”
独体字一般查起笔,有些常用的独体字,它本身就是部首,也可以查整个字,如“日”“月”这样的字。
(2)“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课件)
a.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哪些方面很像?形状、一层一层、厚厚
看来这是一个(比喻句),同时,还是一个(反问句)
b.反问句练习:课件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意思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
c.巩固练习:课件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不就像春天的眉毛吗?
改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不就像?
改成: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教你一招: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说(反问句和陈述句)课件
(1)抽读第六节,当堂评价。
“有。你来看……雨痕;波痕;矿物。都是字呀!”
(2)学习生字“印” “痕”(注意前鼻音)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
也可以这样说:()、()和()都是岩石上的字。课件
还可以这样说:()、()和(),不就是?
(4)我们又发现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变换词序)课件
(5)如果说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痕的足迹叫波痕,那么——练习说:泪痕、疤痕、折痕。
5.问题四: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画了?抽读第八节
(1)“有……有……,还有……”
灵活运用:()、()和(),不就是?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举一反三了哦。
(2)那第五个问题这画能说明什么呢?抽读第十节。这部分内容有点难,而且也很有意思,不过还需要我们到课外查一些资料,所以我们要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推荐阅读:(课件)《自然百科全书》 推荐网站: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石馆、矿物馆、矿石馆、化石馆)
(1)书写本课带有竖撇的字:课件:册、铁、质、“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2)完成课堂本2、3
:搜集关于化石或矿石的资料。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本人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中学生的书面练习时间不够,课堂内容安排不够紧凑,重点不够突出,课堂节奏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训练不够充分,本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朗读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所以应该采取更多的朗读方式进行指导,对于这一点明显做得不够,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是以齐读、男女生对读为主,评价方式也不够吸引人,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在本堂课上比较欠缺的,特别是因为时间的不够,最后也没来得及充分地进行写字的指导,总觉得整堂课就是匆匆走个过场,没有很好地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三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课时。
大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1)、书中有什么内容?
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因疑而产生动力,教师因疑而因材施教。]。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d。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最大的带中有哪些内容。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漆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训是好问。
1、教师用生字卡片出示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双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化石,岩石等资料在班内交流一下。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四
我喜欢大自然,但更喜欢去寻找大自然中的美。
我们小区后面的小亭子旁边偶尔会开出三四朵菊花。那颜色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它们的形状也千奇百怪,有的缩成一团,像一个“小绒球”;有的花瓣卷卷的,像刚烫完的头发一样;有的花瓣非常凌乱,像张牙舞爪的螃蟹……非常有趣。
小区里还有很多葡萄树。葡萄树上的葡萄小小的、圆圆的,是青绿色的。摘下一颗,剥去它的外皮,吃上一口,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我们学校被一排排又高又大的树围绕着,大树挺直了腰板,像士兵一样站在那里,保护着我们的校园。学校的柚子树更是引人注目,一个个柚子又大又圆,像一个个黄灯笼挂在枝头。看着书上的柚子,我心里想着:真希望柚子节快快到来,这样我们就能吃上可口的柚子了。
大自然是一本书,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让我们好好阅读这本大书!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五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xxx。”师:“xxx,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最大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指名读。b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六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鸽子的嘴尖尖的,啄东西时就会发出“噔”的一声,走路时头一伸一缩的,迈着优雅的步子,真叫人喜爱。蛇吐着血红的信子,发出“丝丝”的声音,真让人害怕。小猫“喵喵”地叫着,好像在撒娇,让人感受到猫的可爱。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花儿有对生的,有轮生的。蝴蝶兰的花朵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草的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爱心形的,有圆形的,有巴掌形的。
我们学校里栽种着各种果树,有木瓜树、樱桃树、柿子树、桃树、葡萄藤,木瓜树上有一个个金灿灿的木瓜,闻起来香香的,樱桃树上有红色的樱桃,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馋得我直流口水。
我最喜爱的是我们学校的两棵棵桂花树,桂花树的花近看像一颗颗小米粒,从远处看,就像一朵绿色的大蘑菇,秋天的'桂花散发出香香的气味,让人怎么闻也闻不够。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书,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七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
2.认读生字。
1)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抢读生字。
5)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
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
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波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
3.抢读。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
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
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
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八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两课时。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
),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13.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14.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15.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17.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九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认字写字
生字卡片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记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
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
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
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
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
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
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
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奇怪闪光透明
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
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
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写什么,学到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2)合作演一演。
(3)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见面问候。
二(1)班的小朋友,你们好!大家喜欢唱歌吗?(生:喜欢)张老师可喜欢唱歌呢!我最爱唱《找朋友》,会唱的可以和我一起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边唱边找到一位同学,敬礼握手。)师:“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生:“我叫。”师:“,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朋友们,我们准备上课吧!”(师生问好。)
二、提示课题,据题质疑。
1、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最大的“书”。(师指导读出最大。)。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想和最大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最大的“书”究竟是什么?(读书,生答:最大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书的?(指名说,出示课件。)。
2、练习朗读句子: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师:岩石书,多奇特呀!这句话是谁说的?(叔叔)。
(2)师:叔叔怎么说这两句话的,自己练习读读。(生自由读)。
(3)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评1:读得不太像叔叔。师:你来试试。
评2:读得很好,特别像叔叔的感觉。师:我们大家像他一样读读。
3、师:现在,你知道“书”为什么加引号了吗?
三、自主研读,理解课文。
过渡:对于奇特的岩石书,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川川有一连串的问题不明白,大声读读课文5——12自然段,找找川川提出哪些问题,把它们划出来。
1、学生读、划,教师巡视了解。
2、指名说说划出的问题。
师:划好问题的小朋友坐直小腰老师就知道了!
生汇报四个问题: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它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3、学习伙伴川川的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那我们四人小组合作,看能帮川川解决哪些问题?
4、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师了解情况。
5、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四个问题随机解决)。
这上面有字吗?
(1)指名生说或读。(师: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吧!生读)。
(2)师:那岩石书上的字到底是什么呀?(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3)读出趣味。(师:岩石书上的字真有趣,我们再来读读。)。
这上面有图画吗?
师:岩石书上有字,那还有图画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谁来告诉川川?
(1)指名生说或读。
(2)师:岩石书上都画了什么呀?(板书:树叶、贝壳、小鱼)。
它能说明什么呢?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2)师:原来这些画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瞧!原来这儿是一块陆地,上面长满了树木,树叶落在了地上;后来陆地下沉,周围的海水进入这里,这儿变成了大海,海里当然有贝壳、小鱼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海底慢慢上升,成为这座山,我们就在山上看到又有树叶,又有贝壳的岩石了!
(师板演)。
(3)理解读。
师: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咱们边读边加动作把地球了不起的变化读出来。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
(1)指名读。
(2)出示句子,拓展思维训练。
师:岩石书的作用真大!我也想读读(师边出示句子边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可能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课件接着出示句式练习:哪里藏着,哪里,……(指名说)。
(3)齐读。(师:岩石书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作用吧!)。
6、师:聪明的我们帮川川了解了这本岩石书,川川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表情和语气读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1)齐读。
(2)师:猜猜川川长大后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主动,老师想把一段话送给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老师向大家推荐两个网站: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上这两个网站进行搜索,也可以注意观看中央电视台《神奇的地球》节目。
3、数不清”,读准字音。
(1)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数不清”的感觉。
a指名读。b齐读。
(2)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什么数不清。
4、学生认识词语“云彩”。
5、认识“飘落”,读准字音。
(1)谁能做做动作表示“飘落”?请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可以飘落下来。
(2)板画“飘落”,理解意思。
a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写:“飘落”这两个字,你看雨点儿从天空上飘落下来,斜斜的。
(3)齐读第一句。师:看,风吹起来了,我们伴着风再读读这句话。“数不清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认读“半”、“空”。(自由质疑,说说读这个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认读“问”、“回答”。同桌找出来,互相读一读。师画大、小雨点图。
(1)师:谁在问?(大雨点)谁来做我们的朋友大雨点来问一问?指名读大雨点,男孩子齐读。
(2)小雨点怎么回答?指名读小雨点,女孩子齐读。
(注意指导读出问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你要到哪里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学会“方”在“地方”中读轻声。)。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说。
指导读“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a演示动画。b学生说说大地的变化。
3、师:看,老师这里有花也有草,谁来把它们种到大地上?
(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花草。)。
4、师:(指黑板)看,花是不是更红了?草是不是更绿了?
5、师:(指黑板空白处)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师: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你看(画草),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花,长出了草。快来帮忙画花呀!
6、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花和草在地下干什么呀?生自由说。
7、师生合作读一、五自然段。
五、拓展训练。
1、师:花开了,草绿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到田野上,去看看雨点儿的功劳,好不好?
观看课件。
2、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花红草绿”,记住它,读一读。(齐读)。
3、师:花那么红,草那么绿,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师:我们再亲切地叫她一次。
5、师:雨点儿,老师喜欢你,小朋友们喜欢你,小草小花也喜欢你。雨点儿要去浇花浇草啦,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欢送它。
6、齐读课文。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一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二
大自然是一本大书,读也读不完。
秋天到了,大雁正往南方飞去,挥了挥翅膀,好像在对白云说:“朋友,我准备往南方飞了,咱们下年再见。”他们离别了白云,一会变成了一个“一”字,一会儿变成了一个“人”字。小燕子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直叫人愉悦。他穿了白如雪的衣服,披上了黑如炭的外套。
变色龙变化多端,到了一片叶子上,变成绿色,在枝干上又变成了棕色。爬到花上,变成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绚丽多彩,美丽极了。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有的嬉戏玩耍,有的练习钻土,还有的正在土里晒太阳呢!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小区前的梧桐树和菊花。每到微风拂过,梧桐树的叶子就像一只一只小鸟,快乐地飞到地下。菊花千姿百态,它将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头发五彩缤纷的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把所人都吸引住了。美丽的姑娘害羞了呢。
这本大书读也读不完!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三
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能力及审美情趣。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经历,感悟文中内容,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学习课文中的语言和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然界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收集有关的谜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引入。
1.小朋友们,老师想考考你们有关大自然的知识。
2.出示有关大自然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谜语,让学生猜。
如: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鱼)。
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里,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蜜蜂)。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青蛙)。
……。
3.有位作者也写到了许多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让我们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明确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
(2)批画圈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体会。
(1)自由组合,互相交流学字学词收获。
(2)出示生字新词卡,联系上下文朗读品味。重点指导:“营、诚”的韵母是后鼻音;“腻”的声母是鼻音n。
3.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好了,愿意读给我们听听吗?(指名读,引导学生认真聆听评议)。
(三)探究课文,细读领悟。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指名说,随机板书)。
3.分组朗读,小组轮读。
(四)精读赏析,突破重点。
1.说说作者最喜欢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课文第3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蚂蚁搬家时井然有序、尽心尽力以及两军对垒时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诚——令人不可思议)。
(1)大自然有写昆虫虽然很小,但它们的行为却往往让人不可思议,读蚂蚁搬家的情景,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惊讶。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2)蚂蚁两军对垒时表现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齐读,看谁能读出对蚂蚁的敬佩之情)。
2.作者还写了大自然中哪些有趣的现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1)小组合作交流,反复朗读品味第2、4、5自然段。
(2)小结,齐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像所描述的画面。
(小朋友读得真不错,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内容想像画面,会读得更美)。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四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交流展示。
2、安排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和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http://。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局部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管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原本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外表不时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管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五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不完的大书教科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
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
互读课文,进行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体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善于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
(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
(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行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六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注:“漏”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子,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干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2、学生描黑,临写。
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
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此教学过程利用教学演示课件《最大的“书”》中“学一学”部分辅助完成。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1、复习生字。
2、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指名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
指名学生读第六段。说说“书”中有哪些字(雨痕、波痕、矿物)。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
指名学生读第八自然段。说说“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d、化石的作用:
指名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e、岩石的作用。
指名学生读第十二自然段(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说说:
1)岩石的作用。
2)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瞧,读懂了树木的年轮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根据年轮粗细的不同,你就可以知道什么年月雨水充分,阳光充足。如果你在林中迷了路,读懂了年轮,你还能分辨方向。
读懂了高积云这本书,你就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将会是大雨倾盆,什么时间又会是艳阳高照。
读懂了花钟这本书,看到不同的花开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同学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书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拥有一颗像川川一样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自然界中发现最大的书。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学生读课文。
二、分角色读、评课文。
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推选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评。着重读好人物的对话。叔叔是自豪,川川是好问。
点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把评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书写指导:
1、教师利用动画课件示范所写生字。
2、教师范写“陆”、“印”。注意:
陆:“双耳”在左边,右边“竖”一笔写成。
印:右边为“单耳”。
3、学生写、评。
4、学生自己写“埋”、“宝”、“趴”、“刨”,教师点评。
最大的书的教案篇十七
对小同学来讲,《最大的“书”》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发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化、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