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确定。教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教案范文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一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整理:云山 雪燕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生:3米。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生:不行,那样圆的位置就可以无限延伸,。
师:除了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还可以怎么说?生活中听说过吗?
生:也可以说直径是6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可以说:以左脚为圆心,直径为——”
生:6米。
师:对。这个“直径:也能表达圆的大小。[板书:直径]。
师:为什么 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 半径都相等。
师:哦,他说了这个。什么 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以他的左脚为圆心,他可以随便走一圈,就变成圆了。
生:我觉得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生:它既没有棱也没有角。
师:同意吗?同意的请点点头,她说圆没有棱也没有角,对吗?
生:对。
师:没有棱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棱是说它没有边,它不象正方形有4条边。
师追问:那它是没有边吗?
生:不是,有边。
师:有边,几条边?
生:1条。
师:那你们说圆的边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图形的边是直线,而圆的边是曲线构成的。
师:同意?
生:同意。
师:看来我们从角来看,圆是没有角的。从边上来看,圆有没有边?
生:有!
师:有,几条边?
生:一条边。
生:是曲线的。
师:是曲线的。其他的是直线或者说是线段围成的。
生:圆心。
师:同长,什么同长?
生:半径。
师:半径同长,有人说直径也同长。同意古人说的话吗?
生:同意。
师:“圆,一中同长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行不是“一中同长”吗?
认为是的举手,认为不是的举手 。为什么不是呢?
生: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上前面指着说。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不是。
生:3条。
师:正方形呢?
生:4条。
师:正五边行呢?
生:5条。
师:正六边行?
生:6条。
师指圆: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所以有无数条。
师: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有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
师:圆周上有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
生:无数个。
生:认同。
生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一中同长。
师:我们来看小明的宝藏在什么范围?我们第2个问题解决完了吗?
三、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画圆用什么?
生:用圆规。
师: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师:既然大家都回会画?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生自己画圆)。
师:画好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怎么标准)。
师:从这些圆里,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看来画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
(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交流完了,好了。那现在你们说一下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规。
师:了解圆规的发展,现在圆规的优点在哪里?
师:用这样的圆规画圆,手必须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头,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师:对,就是拿住圆规的头,而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课件出示: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老师在巡视时,我发现你们画的较规范的圆,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生:这里要我们画的是直径4厘米的圆。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订好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孩子们,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这个机会老师留着了。
师:展示画圆,故意出现破绽一:没有“圆”上?破绽二:没有画完?
生:两脚之间距离变化了;粗细不均匀;
师:你们真仔细,我把汗都画出来了。
2标上半径、直径。
师:学生标直径和半径;你说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什么?
生: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对齐圆的圆心,画完后表上字母r;
师:半径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圆)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圆心;
师:再画一条直径;刚才他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
生:一定得通过圆心。
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数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d和r是什么关系?
生:2倍,d=2r。
师:画圆是怎样画的?
生:圆规画长是半径。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先确定圆心,半径长度。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
师: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知道圆的特点太重要了。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师: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不知道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师:为什么中间要是个圆呢?
生:刚开始比赛要往对方场地传球,这样中间画圆比较公平。
师:队员在圆上,球在中心。圆一周同长,比较公平。
3.探讨大圆的画法。
师:这个圆怎么画?
生:先找到圆心,两点间距离固定好,再画。
师:大圆,再大,超大呢?没有圆规可以画?
生:用大拇指当圆心,用食指画。
师:画大圆?
生:确定圆心半径再画。
师:这个大圆,没有圆规怎么画?
生自由交流。
4.追问大圆的画法。
师: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
生:规矩不一定单独指圆规,指的应该是画图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画。
师:我们这句话还是对的。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生:地下。
师:拿西瓜说事。我们就想到球了,球也是一中同长。圆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二
(一)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新的几何图形.
(一)圆的形成过程
2.教师提问
(1)明明拉着绳子围着教师走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你知道吗?(明明和教师的距离没有变化)
(2)老师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圆心)
(二)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处处可见,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三)画圆
1.介绍圆规的历史.
2.教师介绍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3.教师强调
(1)圆规两脚距离不能变;
(2)重心放在针尖一脚上;
(3)起点和终点要重合.
4.学生练习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画圆
(2)学生自己练习画圆
(3)学生按要求画圆(两脚间距离为3厘米)
(四)认识半径、直径和两者间的关系.
1.认识半径:教师在圆内画一条线段,线段的一个端点在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
(1)教师说明:这样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3)学生反馈:你画了几条?长度呢?如果还有时间你还能画多少条?
(4)教师小结并板书: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教师追问:你圆中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画的圆的半径为什么不相等呢?
(5)补充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认识直径:教师示范画直径
(1)观察:什么叫直径?直径有多少条?长度呢?
(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出示图片:练习)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三
今天这节课的重点是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课本第4页观察与思考三,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学生通过自学大多能够明白:圆形的车轮平稳。但是为什么平稳就不清楚了,至于说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就更谈不上了。对于教材中提示的研究方法,很少有人看懂。应该说这些都在我的预设之中,课堂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去讨论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滚动轨迹,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最后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圆形的中心点到边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中心点的滚动轨迹就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车轮滚动时就平稳。也学会了解释为什么车轮不能是其他的形状。但在后面解决5页想一想的问题时,学生的解释再一次忽略了圆的知识。
首先,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就意味着在解释的过程中要用到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对自己具备的圆的知识可以说是清楚地(毕竟才上了一节课),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结合了圆的特征就可以,但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其次,这是第一次在数学课上接触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的题目,这第一次使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感觉到无从下手。这也许就是学生那句“不会”后面的潜台词。
最后,从课堂上不难看出:学生更关注的是结论。车轮是圆的是因为平稳。井盖是圆的是因为掉不下去。这也许就是更多人的习惯了,我们早已习惯了标准答案,非此即彼。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四
昨天在城一小执教了公开课《圆的认识》,这次公开课的主题是“学会学习”。说实话,对于学会学习,我不是很清楚具体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还是沿用了我一贯的设计分格。由于是借班上课,不熟悉孩子的上课习惯,所以课后的感觉只能算是基本实现了我最初的设想。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表达以下一些想法:
1.开放。可能是在实验小学近20年的教学经历,遇到的孩子整体水平较高,所以我的设计比较开放,不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以及对应的练习,而是把相关的东西都糅合、重组,再以我熟悉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学生的前置作业,没有标准答案;各素材的学习,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在不同的画圆方法中,各有侧重地介绍了圆的特征,加强了数学表象与本质的联系,在开放中走向深刻。
2.联系。我习惯把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放到整个大的知识框架中,用联系的方法去认识,在比较中既准确把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又巧妙地巩固了旧知,这样的学习效果比较科学,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掌握。
3.严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特别是在一些术语的描述方面。尽管学生对于“圆”不陌生,但用数学化的词语来描述时,往往会词不达意的,对此,我是很重视的,所以利用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我注重透过现象研究本质,追求思维的深刻性。比如用圆规画圆有什么困难?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层层剖析。这样的例子还有几处。努力实现数学的严谨性。
4.美观。自认为我的课件很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素材的原型贴近学生熟悉的事物,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明白其所以然;力求使素材的形象美观,这样对学生的视觉有一定的冲击力,有利于他的记忆与保持。同时,可以使课堂呈现一种和谐、愉悦的效果。
5.化的利用素材。一般老师都会在黑板上示范画圆,而我这节课用的是一个剪下来的圆。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清楚地在圆上找到半径、直径、圆心以及特征;又可以反过来后继续学习折的方法;甚至在后面讲到车轮的时候,又起到了一个实物演示的作用。可谓是用心良苦。还有用电脑画圆,里面也涉及到了多个知识点,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时间,在有效的前提下争取高效。
王婆卖瓜,汗颜!突然又想到了“别针现象”,哈哈,不舍得舍就不舍了。
课后,再结合“学会学习”看这节课,个人感觉还是较好地实现了其初衷的。
“学会学习”的前提应该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如果说,形式很花哨了,但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或是没有完全完成学习的任务时,“学会学习”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我想,至少这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做得还是可以的。
学会学习应关注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虽然由于借班上课,缺少默契,但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还是蛮舒服地上完了这节课。教学的事不能立竿见影,但至少这节课应该能给他们留下比平常课更多的影响。
至于有老师提出“盖子不一定要圆”一说,我当时没有说明,其实这曾经是微软公司一道很的面试题。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教的更多是数学的普遍现象,而不应钻进死角。
至于有老师提出的“下要保底”一说,我更是放心,至少我教的班级差生不会比别人多吧。
当然,这节课确实是有缺憾的地方。用上课时感受来讲,我还是缺少让课堂“飞扬”的魅力。可能投入得还不够多,在学生面前应更自信甚至是张扬些,学生才能更放得开些。我设想如果是我以前的学生,这样的一节课应该是更有童趣,更活泼,更富有想象力与思维深度。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方面要继续认真钻研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提高煽动课堂气氛的能力,让自己的课堂日益成熟。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圆。
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
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
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
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
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
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
3.课件演示。
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
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二、操作中认识圆。
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
2.学生画圆,师巡视。
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
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
圆规画的实投展示。
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
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
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
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
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
学生动手折。
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
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
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
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
三、交流探究圆。
圆心和半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画一画就知道了。
1、用圆规在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圆,看谁画得漂亮。
2、投影展示。
问:你们画得圆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么决定的?
学生汇报,圆怎么这么听话呢。
师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圆心呢。
这些圆大小各异,怎么画就能让他有大有小?
小结: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间距离)。
那就结合老师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共同研究吧。
4.研究提示。
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
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汇报。
同圆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d=2r。
问:你怎么知道的?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为什么?(圆上有无数的点、折痕中发现)。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那么直径有多少呢?
板书: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为什么?(通过测量,通过推理)。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那么直径都相等吗?
板书:同圆内半径都相等。
所以古人说:圆,一中同长也。
这个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
边看幻灯边读这句话。
一中同长的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4、车轮的外形为什么做成圆的,你能解释吗?
为什么不把车轮做成这些形状的?(出示正多边形图片)。
四、比较中深化圆的认识。
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边形,有什么变化?
2.想象,正100边形会是什么样子?(接近圆,但不是圆)。
正3072边形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
到底多少边的时候就是圆了呢?
4、阴阳太极图。
5、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
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
课下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五、总结。
学完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圆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研究和发现!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圆那样完美!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硬币、线绳、图钉、铅笔头、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会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场紧张而又激烈的塞车运动。看,它们已经来到了起跑线上,一号、二号、三号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请同学们大胆预测。
生:因为一号的赛车,轮子是圆的。
师:其它的车手为什么会比一号的赛车慢呢?
生:因为它们的轮子是方形,是三角形,有棱有角的。
2、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你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还有圆?指名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含有圆的物体。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创造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能。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创造圆。
生:进行小组反馈。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学生说一说各种画法的缺陷:(1、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2、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3、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4、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岔开圆规两脚的开口,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请同学们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并用剪刀将你所画的圆剪下来。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七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3、
四、画一画,想一想。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圆的认识(一)。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
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并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圆规画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游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与游戏更公平,老师一直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课件出示三种游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学生对于三种游戏方式进行评价,并说原因。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
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
(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平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
2.尝试画圆。
(2)(实物投影仪)老师示范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才自己画的较成功的一个圆中继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2)画: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首尾呼应。
三、巩固练习拓展圆:(闯关练习)。
(第一关用白板遮盖的方式逐一呈现练习题,在学生回答出结果时,用触控笔及时给出结果。第二关演示圆形、正方形、椭圆滚动过程及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调用电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课总结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受圆的历史。
六、课后思考;。
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o位置。
半径r圆的大小。
直径d。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