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标志,保护和传承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公平发展呢?以下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一
《画》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诵读中的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把游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游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游戏等等,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比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古诗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1.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6.苏教版望月教学设计。
7.人教版思品教学设计。
8.人教版山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二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词语等课件。
2、学生制作家用电器、家具或其他物品的图片,并标上名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导新课新课。
有个小朋友叫圆圆,她是中山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校要评“中山之星”。老师说圆圆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可是就是不知道她在家里表现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察图画,自主识字。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题:3在家里。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家里?
2、根据学生回答,词语闪烁出现在相应的地方。
(沙发茶几书架报纸台灯挂钟电视机电话水果)。
你能看着插图,读一读词语吗?
3、现在我们一起带词语走出圆圆的家门,你还能认识他们吗?非常正确,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认识他们(出示课件——词语,其中识记的字是红色)。
4、红色的字要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沙——“少”加“氵”,认识三点水。
灯——“火”加“丁”,认识火字旁。比一比,火字旁与“火”字有什么不同?
报——用换一换的方法,“服”左边换成提手旁,认识提手旁。
台——“口”字上面加顶帽子。
视——“见”加“礻”
果——“日”加“乚”或“田”上出头,下拐弯。)。
5、用生字找找朋友或说一句话。
“报纸”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家里有什么报纸?你知道哪一些报纸?
“电视机”一词,教师可提问:你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看电视时,不要忘记保护视力,眼睛离电视机两、三米远,看半小时休息一会儿。
三、动手动脑,复习旧知巩固。
1、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电灯。
老二每日作文电视。
老三千里传声报纸。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2、摆一摆,说一说。
请小朋友拿出标有词语的图片(家用电器、家具、其他物品),动手摆一摆,考考小伙伴,请小伙伴读一读。如果小伙伴不认识,请你当一回小老师吧!
第2课时。
一、看图说话。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图上画着哪一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二、学习短文,自主识字。
1、课文是怎么写的?请你读几遍,读通顺。
2、出示短文,生字红色标出。
红色的字要小朋友们学会,你能想出好办法吗?告诉大家,你怎么记住的?
(也——“他、她、地”的右边。
晚——左边“日”,右边“兔”去掉尾巴。)。
3、感情朗读短文。
4、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俩会说什么?
5、“我”为什么笑了,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三、表演。
1、请三位学生上来表演课文内容。
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
2、你认为圆圆在家里表现怎么样?选她当“三好学生”,你同意吗?
四、拓展说话。
1、课件出示——课后题“说一说”中的插图。
图上小朋友会做什么事?
2、你们一定比这些小朋友更能干,会做更多的事。请告诉同桌小伙伴你会做什么事?
五、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
看一看,你能发现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四个字都来有“竖”,而且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逐个范写,引导学生先书空,再临写。
“下”认识新笔画“点”,书写时,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
3、学生圈出自己满意的字,同桌互评,互学。
4、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挑出典型性练习,用实物投影评价分析。
六、课外练习。
回家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做事,仿照课文说一说,明天来学校告诉老师和小伙伴。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三
1.掌握本课生字词,会认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问号、句号。学会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关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
2.师:同学们,这里是美丽的森林王国。有一天啊,许多小动物们起床一看,吓了一大跳。呀!它们的尾巴不见了!熊二分析呀,是光头强悄悄把它们的尾巴用一种叫“高科技”的新鲜玩意儿偷走了。那咱们去光头强那儿看一看!
3.课件出示光头强的房子,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尾巴。
5.让小朋友们将小动物们和尾巴一一对应,对应上了的动物会笑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翻开书,自由练习朗读并把这课的生字圈出来,读一读。
2.现在,请小朋友交流:你读懂了些什么?(全班学生边说边互相补充。)。
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
1.看拼音读词语。(课件出示重点词语)。
2.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续编故事,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森林王国”里的情景。
2.师: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尾巴之后啊,别提多高兴了。金花松鼠呀提议大家来一个“比尾巴大赛”。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二、精读课文,细品文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景吧。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课文。
1.认识“?”,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2.师生对读,三问三答。男女生对读。
3.表演读第1、2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猴子、兔子和小松鼠?(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角色朗读)。
4.请同桌对读第3、4小节,读准字音。(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师生评议)。
5.质疑问难: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1)出示图片:看看这6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有很多漂亮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
(2)用“最”说话。自由举手说话。
6.指导朗读第3、4小节。
三、读读画画,认识动物尾巴。
2.让学生自由画画,鼓励学生涂颜色。
[教学板书]。
6比尾巴。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像一把伞孔雀--最好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引,通过“找尾巴--比尾巴--画尾巴”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本课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四
1.认识“、眷”两个生字。理解“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念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1、谈话: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谁能试着吟诵几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自古以来梅花以它高洁、傲霜的品格经历风霜而愈加引人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有关梅花的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讲了身在异国的外祖父的几件事,非常感人地流露了这位老华侨对梅花的挚爱,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揭题质疑,倒入新课:课文不以梅花为题,而以梅花魂为题,“魂”是指什么?课文题中的“魂”又是指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结合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2、交流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分段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
(要求:读课文时围绕思考题在课文上作上记号或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予以概括。)。
4、读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归纳。
(教读诗词,泪珠纷纷。
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无法回国,痛哭流涕。
送我梅图,教我学梅。
送我登船,赠我梅绢)。
三、精读体会情感。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可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1)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2)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2、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3、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b)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分外爱惜)。
(b)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体会“分外爱惜”的情感。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
联系课题:这种精神也就是课题所说的魂。“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了中心。
(b)从外公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不仅爱梅花,更爱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狼牙山五壮士、运动健儿、方志敏……)。
d、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这一个个不肯低头折节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激励着外祖父,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不曾忘记梅花的秉性,不曾忘记民族的根,让我们带着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敬意,大声齐读外公的话。
四、回顾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地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爱国之情。愿大家都做梅花一样有一身傲骨之人。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五
1、教学要求:“宀穴”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礻衤”、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构成的韵文。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够按字的结构把这些字写端正、匀称;能够区别行近偏旁。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走进一个我们熟悉的世界?
生大声说:想。
1、请同学们伸出手来跟我一起板书课题。
2、读课题2遍。
3、(师:下面请大家轻轻的闭上上眼睛,当你睁开双眼看到时请你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配乐播放识字七的图片。依次是:裙子、裤子、衬衫、教室、鸟窝、窗户、窟窿。
过渡语:同学们,赶快打开课本,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它们吧。
评价:嗯,从你们热情的声音中听得出来,你们非常喜欢它们。
一、教学第一部分,初读韵文。
1、自己读自己的。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难读的多读几遍。
(课件.自读提示:读准音,记住字。)。
过渡语:同学们,和生字交上朋友了吗?
2、检查。
(1)带拼音,按行找人读。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师:很好听,声音很有感染力。
过渡语:没有拼音姐姐的帮忙,你能读好吗?
(2)去掉拼音,提高难度,加一行。
(3)开火车读。
(这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二、感知韵文,新授知识。
老师出示“嫦娥奔月”的课件。问:大家认识这位美丽的古代女子是谁吗?生:认识。
师:你知道她谁吗?谁又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生:老师,我知道。她是嫦娥,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谁能给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生:讲。
师:你懂得真多。你知道这样的故事用本文的一个词怎么说吗?
引出――神话。
1、学习第一行词语知识。
(1)“神话”。
你还知道哪些是故事?
找生说。老师随机播放课件。
像这样: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我们就把它叫做神话。
(2)出示福星的图片。
师:大家看,右手拄着拐杖,长胡须的,手里拿“福”字的,就是“福星”,专门为大家降福的。
大家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给别人祝福过?
生:在教师节的时候,我给老师做贺卡,送去我的祝福。
生:过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给妈妈送花,也是祝福。
师:还有什么时候?
生:(欢呼雀跃)老师,我知道,在我国生日的时候,好朋友会祝我生日快乐,爸爸妈妈给我买蛋糕,让我吹蜡烛许愿的时候,拿也叫祝福。
师:你真是位有心人。
(3)出示祖先的图片。
师:大家来观察他是什么时候的人?说说他的样子。
生:古代的人。
师:(追问)什么什么的古代人?
生:很远很远的时候。
师:像这样的人,我们把它叫做自己的。
――“祖先”。
是呀,他左手拿火把,右手拿石斧,正在进行狩猎。
瞧,多有趣啊。谁能有感情的读好这一行?
2、学习第二行词语的'知识。
师:这第二行词串里,藏的有我们女生都喜欢的――。
“裙子”。
这里面不仅有我们喜欢的裙子,还有我们大家都要用穿的长长的――“裤子”和“衬衫”
谁能读好这一行?
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
3、找规律。
(1)师:同学们,看着第一行,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中的每个词语带的偏旁都一样。
师:这样的偏旁叫做示旁。齐读。书空。
看着词串说说,示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生:衣服。
师:谁来找这样的字?
(2)看第二行的词串,用同样的方法找规律。
他们都有一样的偏旁。
师:这叫衣旁。
是:想想,这样的字与什么有关?
生:衣服。
师:谁来举个例子?
(3)出示表一。
看,这就是它们偏旁的演变过程。
师:是呀,像这样形状特别像的偏旁,我们以前也见过,叫做――形近偏旁。
4、学习第四行词串的知识。
(1)出示“教室”这个词语。
看,这就是我们经常学习用的场所――教室。
(2)出示“住宅”词语。
看这样的屋子叫什么?
人们住的、休息的地方叫做――住宅。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怎么说?
住所、家。
(3)看,你们的家里经常住的都有谁?
生: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
师:这样的,我们把它叫做“家庭”。
5、出示第四行词串。
(1)出示词语鸟窝。
看,我们人类有家,鸟类也有家,鸟的家叫做――鸟窝。
(2)出示词语“窗户”
人们休息需要有个温暖的房子,可是为了房屋明亮,还需要――窗户。
窗户是装在墙壁上的。
(3)出示词语窟窿。
大家,再来看,河面上结的冰不小心弄破了,我们把它叫做――窟窿。
6、找规律。
(1)师:谁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这两组的规律。
生:第三行的偏旁一样。
师:它叫宝盖头。写一写。
生:第四行的偏旁比第三行的偏旁多了下面两笔。
师:它叫穴宝盖。齐读,写一写。
(2)出示表二。
用同样的方法说一说。
生:叫形近偏旁。
师:总结的真好。谁找一个宝盖头的字?谁再来找穴宝盖的字?
二、再读韵文。
我们来一次赛读。
女生读,男生读。
合作读。
第一大组,第一行。
第二大组,第二行。
第三大组,第三行。
第四大组,第四行。
三、学习生字。
韵文读好了,你会写吗?
1、我会写。
“户”
找人说,写好哪一笔?
独体字,注意写好最后一笔最关键,要放开写。
师范写。
2、“庭”
半包围结构的字,先收后放最重要。记住撇捺要舒展。
板书。
书空。
3、拿出本写这两个字。
强调坐姿,我们在写这两个字时,注意笔顺,对照和书上的是区别在哪里。
由于时间关系,剩下的字下次学习。
小结:课下作业,把今天的形近偏旁的来历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附板书:
识字7。
礻衤。
宀穴。
形近偏旁。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全文,整体感知全文。
2、认识并理解词语,荷叶,小水珠,摇篮,亮晶晶,挺机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词。
3、写两个字:是,朵。
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揭题。
师:(出示课件)欣赏课文动画。
思考:这是什么?你能说说这荷花怎么样?(用上荷叶说话)。板书:荷叶圆圆。
2、初读全文。
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伙伴,看看都有些谁。
根据学生发言板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师:可爱吗?我们一起来招呼招呼他们吧?指名,齐读。
师:自个儿大声读读课文,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想还知道些什么?
3、读通课文,学习词语。
指名试读。每一段2至4人,相机贴出词卡亮晶晶,停机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师:我们能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摇篮停机坪歌台凉台。
师:我们来认认黑板上这些词好吗?
齐声轻声读、男女生分开读、开火车读。
师:我让这些词回到课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们会读了吗?
学生自个儿轻声读。
师:想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开火车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词语卡片打上问号。
师:小朋友这么多疑问,哪些小朋友们已经弄明白了。
重点理解:透明,停机坪,蹲,摇篮,笑嘻嘻。
师:信封里是这节课学的词,同桌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你的同桌不会,就教他。
4、写字:“是”、“朵”课件范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注意横写横中线,而且横比较长。
5、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并练习背诵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背诵课文,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词:摘荷叶(课件)。
(1)小朋友,你们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荷叶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
(2)学生练习。
(3)游戏闯关。
3、出示课文插图:说说这幅图美在什么地方?(课件)。
二、感情朗读、背诵,体会感悟。
1、谈话引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要求:
2、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字音(生回答:读准);再要把句子(生回答:读通);最后把意思(生回答:读懂)。(课件)。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和你们一起进行比赛,好吗?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大屏幕,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课件)。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小水珠说:……。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说:……。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
2、喜欢谁就读那部分课文。
(1)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2)把你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3)出示头饰: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
3、生戴上头饰表演,生评价。
4、指导背诵课文,齐背课文。
三、拓展延伸:
出示数张荷花图片,图片上有成语,诗词句(课件)。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成语、诗句,并朗读。
四、指导书写:
出示“美”“我”“叶”和“机”,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1)师范写。
(2)学生练习“我会写”
(3)作业展示,评议。
五、作业:
画画写写:荷叶是我的……。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七
教材简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
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
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
(5和1可以合成6。)。
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5+1=6,想到1+5=6.
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
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
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
生跟着摆圆片。
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
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
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4+2=6)。
师: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
(左边的4个黄圆片和右边的2个红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师:哦---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
(2+4=6)。
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
(右边的2个红圆片和左边的4个黄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生:能,因为它们是好朋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生:棒!棒!我真棒!
(三)学习3+4和4+3。
1、师:(摆出小辣椒图片)你们看。谁来拉?
生:小辣椒。
师;谁会看图说三句话?(左边有3个绿圆片,右边有4个红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2、师: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花?”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
生:3+4=7(师:你是怎么算的?)3和4可以合成7;。
生:4+3=7(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
3、学生实际操作。
看了一个式子就想到了它的好朋友,你真灵活!下面啊,老师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灵活哦。拿出小圆片,听好老师的指示,自己摆一摆。先左边摆2个黄圆片,再右边摆5个红圆片。
生跟着指示摆圆片。
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并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来说一说(2+5=75+2=7)。
恩,你们同桌说的真好,和他们一样的把小手举起来(全班举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全答对了。
4、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
6+1=7(6和1可以合成7)1+6=7(看见6+1=7就想到1+6=7)3+3=6(3和3可以合成6,注意它没有好朋友)。
师:你最喜欢哪只小青蛙?(生:2+5的小青蛙)那我们就先一起帮这只小青蛙找一找回家的路。(师示范连线)。
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有序从一个方向连线。再交流汇报。
3找规律——“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第一组算式。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
(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
(3)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
4小游戏。
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
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你知道了哪些小本领呀?
得数是6、7的加法。
6
7
1+5=65+1=61+6=76+1=7。
2+4=64+2=62+5=75+2=7。
3+3=63+4=74+3=7。
0+6=66+0=60+7=77+0=7。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八
课题3、在家里(1)。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学会写4个字;认识3个新偏旁;。
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新词。
3、学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设想创设一种“发现,感悟、运用”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习,发现规律,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习新知。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
(1)引导看图说词: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说出所见的物品名称,引导学生说正确,重在正音。
交流记忆方法。
(3)思考。这些东西一般在哪里可以见到?
引导学生从摆设,人物、环境多方面考虑,并且进行交流。
引出课题:在家里。
二、句式训练,认识词语。
琳琳家有。生说一个,师相机由词到字进行教学。
1、出示“沙、发、报、纸、台、灯、电、视”等生字。
2、四人小组说说各个字的偏旁,想一想哪些是早已认识的,哪些刚刚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并用小圆圈圈出来。
区别“火字旁”-“火”。
区别“报”与熟字“服”。
三、巩固。
1句式训练2,再次巩固词语。
琳琳家有有还有。
指名说,自己说。
2、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3、游戏“摘苹果”
4、联系生活扩词。
(1)你会说哪个字,还在什么地方看到、听到、用到过这个字的?
(2)小结:在小朋友的身边就有很多知识,谁想变成聪明的“一休”就得像小蜜蜂采蜜一样,多听,多看,勤动脑,多学,多问,多积累。
四、写字,
1、自由让学生先写一个试试,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评一评谁写得最好,议一议写宇方法和注意点。
2、每组推一名学生班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教给书写笔顺。
3、学生自由写2一3个。
五、创设语境,反复运用。
1、选词填空(口头)。
(1)我给王奶奶送()。
(2)我们一家人坐在()上看()。
(3)()上有很多书。
(4)我给远方的外婆打()愿她身体健康。
2、自选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3、自选一个或几个字组词并说话。(以上3题由学生自择,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
教后反思录。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主题图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引入。
一天,小鱼欢快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它被草地上热闹的场面感动了,原来是热心的小猪帮助小兔子盖房子呢,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3、图上有几只兔子?一只兔子搬几块砖?
学生汇报:4只兔子.(屏幕出示摆好的4只兔子)。
找生说怎样摆砖。(教研员说最好让学生找圆片、长方形代替兔子和砖摆一摆。)。
一只兔子对着一块砖,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在数学上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4.找学生说同样多。
5.同桌互相说。齐说。
7.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8.再看图,图中小猪在干什么?
学生汇报后,(屏幕出示摆好的3只猪图片)。
9、一只小猪扛几根木头?
学生汇报。
10、木头又怎样摆呢?
学生汇报,老师一边课件出示,一边问:是这样摆吗?
看一看有没有多余的木头?(引出地下放的一根木头)。用鼠标点出地下放的一根木头。
11、观察小猪和木头,你又知道了什么?
小结:一只小猪扛1根木头,没有多余的小猪,木头有多余的1根,
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
12.找学生说同样多。
13.同桌互相说。
14、齐说。
15、找一找图中还有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16.揭示课题并板书。
17、全体轻松一下。
三、巩固提高。
1.学生摆同样多。
2.拿走一个圆片,圆片和正方形谁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
2.完成课件中练习1题。(学生汇报交流想法。)。
3.完成课件中练习2题。
4.比比谁聪明:完成练习3题。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同桌说。
b.交流。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比多少。
兔子和砖同样多。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沙、发、灯、纸”等十四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四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日”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
《在家里》的教学挂图,有关词语卡片、图片,学生画好家里摆设图并由家人写好名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出示“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沙、发、灯、纸”等8个生字,会写“土、个”2个字。
2)正确认读词语。
二、自主识字。
1、画字,识字。
自学指导一:从这些词语中按照顺序找出生字,画出来,画完后再读一读,读准字音。(时间2~3分钟)。
检测(字卡):1)带拼音拼读。(领读、集体、开火车)。
2)去拼音读。(领读、集体、开火车)。
2、正确认读词语。
自学指导二: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读一读。(时间2~3分钟)。
检测(词卡):1)领读,齐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2)拓展:从这些词语里选择一个说一句话。
3、了解识字方法:换一换(例:报-服)。
三、游戏。
四、书写指导。
自学指导:观察“土,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字的笔顺。
检测:生板演,其他学生书空,观察,纠正。
五、当堂训练。
完成书50面“土、个”的书写。
六、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上,下”2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组词夺冠:说一个字,与“上下”都能组成词。
三、看图练习说话。
1、自学指导一:说一说兰兰和她爸爸妈妈在家里干什么?
1)、同桌说、指名说。
2)、学生借助拼音读短文,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检测:请同学起来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
2、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自学指导二: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文中的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识记的?
1)同桌互读、互相检查。
2)全班齐读、指名读去掉拼音读。(随机学习部首走之儿、竹子头)。
3、小组合作学习: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4、说说你在家里做了哪些事情?
四、学习生字“上,下”
自学指导:观察“上、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学生先描一描。师教授新笔画:“、”。
2、检测:生板演,兵教兵。
3、学生练写。
五、当堂练习。
在田字格中写五个自己认为写得最棒的字。
教学设计沪教版一年级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提高丰富学生生活为主,从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并通过记忆画和想像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四、工作目标:
1、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听从领导,服从分配,有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工作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能根据美术课的特点及学生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灵活开展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适当,及时认真批改,重视教学反馈,及时讲评总结。
4、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美术兴趣小组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技巧水平,组织好学校的美术比赛。
5、教育学生爱护美术设备,保管好书画教具,提高使用率。
6、协助学校搞好宣传工作。
7、加强学习,积极进行教改探索,认真做好“磨练合格课”工作。
8、做好“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9、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10、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五、方法与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具体方法:
五、教学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