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提炼和归纳。写总结时,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请你参考下面的总结实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观点和写作方式。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一
整体法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加以快速理解的。这种程序是根据文体的特点并结合阅读目的而设计的一套阅读步骤运用整体阅读法,可以有步骤的对信息进行筛选。整体阅读法的程序就是筛选有用信息的程序。就好比是带着索书单去书库取书,根据索书单上的书名,号码就能够从排列有序的众多图书中准确而迅速的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运用整体阅读法,就能使阅读的过程变的井然有序,大大的提高阅读的效率。
整体阅读法的阅读程序有两种类型:固定程序和变式程序。
固定程序是各类材料的通用程序。读一篇文章的程序,包括以下项目:
(1)文章(或书)的标题。
(2)作者。
(3)出处及出版时间。
(4)文章的基本内容。
(5)文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实。
(6)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和有争议之处(包括自己的不同见解)。
(7)文章中的新思想和读后的启示。
变式程序是固定程序的变化形式,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特点需要,针对某一具体文体而设计的阅读步骤。
以下是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采用的三种变式程序。
一记叙文。
1.文章标题。
2.体裁(根据记叙文特点快速阅读)。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
(1)依据时间划分。
(2)依据事件划分。
(3)依据场所划分。
(4)依据人物划分。
概括段意。
(1)串联法。
(2)缩句法。
(3)摘句法。
(4)取主法。
(5)连接关键词语法。
(6)归纳法。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审题。
(2)连接各段段意。
(3)分析重点句,段。
(4)概括问题。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注意议论抒情部分。
(3)分析事件和情节。
6.评价。
(1)表达方面。
(2)思想内容方面。
二说明文。
1.文章标题。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
(1)依据时间划分。
(2)依据空间划分。
(3)依据事物性质类别划分。
(4)依据所讲问题步骤划分。
概括段意。
(1)找段落中心句。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综合各段段意。
(2)连接重点词句。
5.文章的中心思想。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归纳文章要点。
6.评价。
(1)知识内容方面。
(2)语言方面。
三议论文。
1.文章标题。
2.体裁(根据议论文特点快速阅读)。
3.划分段落与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依据序论,本轮,结论来划分。
概括段意。
(1)找文章的中心句。
(2)概括内容。
(3)综合自然段段意。
4.文章的主要内容。
(1)审题。
(2)连接各段段意。
(3)连接重点句,段。
5.文章的中心思想(找中心论点)。
(1)看标题。
(2)概括段意。
(3)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4)分析论证方法,方式。
6.评价。
(1)语言方面。
(2)思想内容方面。
要掌握整体阅读法,上述的练习秩序是十分有效的。这种阅读法的实质,就是只吸收整体阅读法各个项目所需求的信息。通过不断的练习,形成一种定势,然后把这种读法固定下去。
运用整体阅读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所用的阅读程序。如果记不清楚,可将它抄在纸上,对照阅读。
(2)按照编成的序号阅读。完成了前一个项目能进入后一个项目。阅读时,不能随意改换每一步的阅读目的。
(3)每完成一个项目,均要与程序规定的阅读要求进行对照检查。
(4)整体阅读法是快速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原则上只读一遍就要逐项完成程序规定的内容。一般不必重复读,实践证明,在采用整体阅读法时,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按照整体阅读法的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反复训练,逐步达到只读一遍就能深入理解和真正掌握所读材料的境界。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二
当我们最初学习阅读书籍时,老师交给我们的方法是“逐字阅读”,以及用手指划读;当我们看到文字时,习惯性的会“读”出看到的每一个字,有些人会动嘴默念,有些人虽然不动嘴,但是会脑海中“念”出,这就是“音读”现象,也叫“默读”。
逐字阅读并伴随着音读的过程,是我们学习阅读的必经之路,我们称之为”传统阅读”;当我们的阅读量增大,并且阅读时间有限时,传统阅读就明显地制约着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了,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改变传统阅读方式。要做到”快速阅读”,首先通过训练做到尽量眼看更多的文字,更要朝着”消除音读”的目标努力。
人脑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从分工上划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逻辑思维活动,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活动。消除音读训练就是通过外部手段,干扰并最终抑制左脑参与“默读”活动,调动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这一外部手段就是,阅读的同时,—边聆听有节奏的韵律,—边用左右手指配合敲击。当阅读、聆听和敲击同时进行时,左脑的”音读”会得到抑制,久而久之形成下意识后,即可消除音读,并充分调动右脑,为快速阅读打{}下基础。
消除音读训练中的”聆听节奏”和”手指敲击”将应用到速读训练各个单元中,这一训练虽然枯燥,但却是基础中的基础,请务必熟练掌握,并形成下意识的动作。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三
快速阅读是从文字读物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高效读书方法。充分开发快速阅读者扩大视觉感知能力和左右脑协调快速处理视觉信息的巨大潜能,以眼脑直映的信息全新处理方式取代传统阅读中大脑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对文字信息处理的环节从而达到眼看脑记,眼脑同步的快速阅读法。
1、大脑的巨大潜能尚未开发,有可容纳5亿本书的信息量的能力。
2、人的大脑由左右脑构成,左脑记字音字义,右脑记字形。眼脑直映式的快速阅读,正是发挥了视觉机能,减少眼停,缩短注视,避免回视,扩大视距的优势,同时发挥大脑的思维潜能,在传统使用左脑的同时,充分开发右脑的形象思维潜能,达到双脑并用,迅速处理阅读信息,从而产生阅读的高效。
3、从心理学角度,人在调身、调息、调心,做到精神集中,稳定,可以扩大视觉感知单位,提高对语言符号反映的速度。
再次要寻找一种训练方法。如果你感觉看书很慢,每分钟阅读速度少于500字,那就有必要用专业训练软件提高一下自己。这里有个下载的地方,网址见参考资料。没有必要花钱注册。试用版训练目标是每分钟1500、5600字。我原来每分钟阅读240字左右,用专业训练20天后,就达到1500多字,阅读速度明显加快。真是难以想象。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四
出声阅读是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实验统计表明,朗读的速度最快每分钟只能达到200字,而默读每分钟可达800字左右,是朗读的4倍。因此,提高阅读首先要学会默读。默读的关键在于避免出声,有的人在读时虽然听不到有明显的出声现象,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唇或舌在动,说明其阅读仍有不易觉察的潜在发声现象,这仍会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在实际阅读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克服唇动、舌动的现象。
2、减少注视点。
阅读过程中,眼睛是以快速眼跳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其中眼跳运动的时间只占10%,而眼睛停留在各个注视点上停顿的时间占到总时间的90%。可见,眼睛主要不是靠眼跳的运动,而是通过眼跳中的注视停顿来获取信息。这样,减少一行乃至一页文字中的注视点,也就相应使得视觉幅度扩大,每次眼停获得的信息增多,从而可以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3、缩短眼停时间。
眼停时间是指眼睛在每个注视点上停留的时间。减少停留的时间,也会相应提高整体阅读的速度。
4、避免回视。
回视是指眼跳经过某一注视点后又重新返回。回视的次数越多,阅读的速度就会越慢。因此,必须努力克服回视的毛病。一般来说,回视的出现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阅读缺乏自信,总担心没有完全看清楚。要避免回视,就应从这些方面多加注意。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浏览阅读主要是重点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题目和书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论点、主要论题或是主要内容等。通过研究题目,可以对文章或书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二是目录、序言、提要、索引等,这些将会帮助读者对文章或书籍大体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这一部分浏览的关键主要是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如果经回忆有不够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处,可再作必要的重点补阅。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扫读法不像传统阅读方法那样逐字逐句地来读,而是将眼停的视域尽可能扩大,将几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页文字作为每次眼停的注视单位,在快速扫视中获得对文章或书籍的总体印象、整体理解。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扫读法阅读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必须经常专门训练,比如经常做一些视力扩展训练,在平时阅读时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每次眼停的视野范围。利用舒尔特数字表等进行专门的视力扩展训练,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跳读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可以抓住标题、小标题、黑体字等关键处跳读,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内容、中心题旨所在;可以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阅读,有关键词语的地方大都是同阅读者所关心的内容或问题联系最密切的;可以重点在篇章的开头、结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读,这些常常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观点或论据要点的所在;可以沿着情节发展线索跳读,如在记叙文体中情节之外的纯景物、人物的大段静态描写可直接略过;可以根据语法结构的提示跳读,通过结构词语的帮助来把握书中的思路,如"由此看来"、"总之"等就可提示读者很快找到关键性的总结句。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寻读法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我们在辞典中查阅某个字词的意义或读音;在报纸上查看当天的重要新闻;在电视报上了解想看的电视节目;在产品说明书中查讯某个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书中通过目录提要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关资料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寻读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猜读法使读者角度转换为作者,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有助于锻炼提高读者的认识判断能力、创造能力。随着猜读准确性的提高,读者在阅读中领会把握作品内容的时间就会大为减少,因而猜读的能力对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也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猜读法最常见于情节类的作品阅读中,如《老人与海》中在读到桑提亚哥刚遇到鲨鱼之时,读者便可以猜想作者会怎样写他与鲨鱼的较量?最后结局会是如何?其他类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读法阅读。读议论性文体时,可以先由题目设想作者怎样提出论点,采用哪些论据,用什么方法来具体论证。
运用猜读法时需要注意,猜读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据,不能毫无依据地凭空乱想。猜想之后,要在原文的相关处重点阅读,将猜想与原文的内容进行对照,一致便说明自己较好地准确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则说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对内容的处理有问题。在不断的猜想、比较、总结中,猜读能力会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很好锻炼。
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快速阅读不只是求速度,还要求达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难保证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对内容理解,更谈不上对内容的记忆和掌握。因此,阅读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读者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这对于保证快速阅读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阅读速度的提高,与阅读者的整体识读能力有着很直接的关系。逐字逐句读书的习惯使注视点增多,眼跳次数增多,势必影响阅读的速度。而如果将许多字词、一句或数句甚至一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识读,就会大大减少注视点和眼跳次数,使每次眼停的阅读视野扩大,阅读速度也会成倍地提高。因此,在阅读中注意养成整体识读的习惯,也是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我们所说的快速阅读,当然是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阅读。如果抛开了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而单纯追求速度,那这个速度即使再快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提高阅读的速度,一定要处理好速度与理解、记忆之间的关系。快速阅读必须以一定的理解水平、记忆掌握能力为前提。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五
可以的,首先这需要坚持的训练,且使用正确的方法。简明的几个要点如下:
1、对自己视野宽度的认识。
人眼的可视范围很大,可视范围即你保持平视(直视前方)时,上下伸手,左右张臂,当手臂消失在你的视野中,消失的边界就是你的视野最大范围。但我们看书学习,平时的习惯只是使用了很小的局部面积。
认识自己的视野宽度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有效视野宽度,可以获得更宽的理解面积。
2、训练自己的视觉习惯。
把自己的眼睛想象成一台照相机,我们每看一次书页,就如同照下一张照片的感觉,此时我们的视觉浏览过程是呈跳跃状阅读,而不是想象中的线性扫描。
同时也让自己的阅读中眼球保持自由灵活的活动,而不是死板的扫描,减少阅读时的劳累程度,则可增加信息接收的能力。
3、采取视觉引导强化效率。
曾记否,呀呀学语之时喜欢用手指指着书一字一字的跟随着点动的指头大声朗读。现在看来用手指引导是可笑的事情,但是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通过引导加强视觉的集中能力,同时也加强了阅读的效率,举一个小例子,如果对着空白无物的区域凭空想象用手画圆,或是对着已有圆圈形状的背景画圆,那个运行的轨迹能更准确呢?当然是对着已有圆圈的背景画出的轨迹更精确些。就是引导的效果,强化自己的视觉习惯,强化汲取信息的渴望。
4、关键词的接收。
文章中都存在中心的定义,中心的词汇,集中注意力去提取自己需要的词汇,去除繁杂的枝叶。这只是速读和跳读的方法,开始都会担心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将产生很大的偏差,其实只是缺乏迅速组织的能力,而不是记忆的问题,不能将零碎的字词糅合成一个概念,一个主题。因为人们的习惯是将文字当做文字朗读联想出实物,而缺乏更宏观的想象组织,应该在眼睛提取关键词的同时,尝试的将其组成画面,不用担心是多么唐突,多么混乱失去逻辑的画面,只要是你自己舒服的方式就能产生强大的记忆分支。切记不是你记不住,而是你组织不起来,断链而混淆了记忆。
5、训练整合坚持不懈。
首先使用自己喜欢的文章类型来阅读,因为兴趣的东西可以让你更具备搜索关键词的能力,加强自己的浏览速度,并抛弃回看的习惯,失去就丢弃,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看完一篇文章(字数以2000字至3000字为佳)后,再进行内容的自我简短复述和回忆,然后再迅速的重新阅读,通过重复的阅读强化关键词的意识,同时在下一篇阅读时候发现新的进步。
推荐看一部书《思维导图》里面的大脑训练方法将给你带来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记忆、思考的方法各项提高,共五册,如果想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训练并发现合适自己的方法,边学习边改变边创新,就能有好的成果。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并且以后也是大脑学习风暴的时代,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六
技巧一:阅读的“点、线、面”
阅读是用眼睛读,其可分为三个境界——“点”、“线”、“面”。
“面”式阅读即“一目十行”,感知的是文章整体的意义,注重一些关键词——如名词、动词或关系词的把握,虽然阅读速度最快,但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速读训练的考生很难把握。
因此,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建议达到“线”式阅读的程度就可以了。
技巧二:阅读时要养成的阅读习惯。
1)养成总揽习惯。
通过对文章中每段文字的首尾句的浏览,先对文章总体结构和内容有一定认识;。
2)养成分析句子习惯。
3)养成搜寻要点习惯。
阅读时要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和文章的连接点。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
阅读不应只为快而快,要达到快速阅读的同时,掌握文章要点及精华,阅读时必须眼到、手到、心到。这样应付起一般的阅读理解问题才能手到擒来。
技巧三:阅读时要改掉的阅读习惯。
首先,杜绝来回阅读。
有的人在阅读的时候读完第二段的内容就忘记了第一段的内容,因而会反复倒回去看之前阅读过的内容,这样既影响速度又影响效率。
其次,减少发音动作。
有的人习惯于逐字逐词地阅读,这并不是因为其眼睛只能看一个字或一个词,而是因为在阅读中伴有活动,眼睛必须"等"着读出这些字或默念出这个词后才能移向下一个字或词。这样,阅读速度必然很慢,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摆脱动作的干扰。
因此,要想提高阅读的速读和质量,第一步要做到不出声;第二步要尽可能避免唇、舌、齿、喉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可有意识地闭口、合牙,使阅读只由眼来进行;第三步要尽量做到阅读时有意识的记忆每段文字的大体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反复阅读情况的出现。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七
视幅是什么?通俗说来就是我们单次浏览时的视线范围大小,即俗称的“一眼看去”。
焦点移动是什么?是视线(焦点)的移动和跳跃,即俗称的“浏览”。
所以,扩展视幅是把你的视线焦点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变,而不断扩大你的视线范围的训练过程,焦点移动则是要你在不同的视线焦点之间来回转换。
所以,我觉得焦点移动从视幅扩展的顺承关系上说,是把固态的视幅给动态化了,变“不变的视线,视幅”为“移动的视线。
那么,焦点移动的主打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正确的视线移动方式。
但这样的视线跳转显然是很没有效率的,按照眼脑直映的要求,我们应该在阅读第一行时就把第二行一起阅读,读到第一行的最后一个字时,同时完成第二行的阅读,直接跳转到第三行的第一个字。
焦点移动就是要让我们把正确的速读习惯成自然。
焦点移动训练过后,等于我们已经能够摆脱(或基本摆脱)音读的影响,而用感知的方式去理解文字,也能够适应用这样的方式来阅读。所以,理论科普完了,也基本能够上手实践了,自然就该到综合的速读实战栏目了。
速读实战。
速读实战介于焦点移动与水平测试之间,是二者的过渡,也是接近真实阅读情境下的速读实践训练。速读实战用灰色与蓝色字体分别表示文章材料与需要速读的文字,如果说这种蓝色字体的标注有哪一点不好,在我看来就是将完整的句子割裂开来,不符合实际的阅读习惯。
但训练允许导入自己想要速读的文章,算是最大程度上让速读实战训练一举两得,如果你不想在速读实战中花费过多训练时间,却偏偏想要感受速读的氛围,那么,尽管把你的文章生成txt文本,并在速读实战前选择“自选文章”就好。
速读实战与焦点移动的前后相继之处,我觉得是焦点移动方式的阅读,焦点移动只是向我们提供这种阅读方式的理论,而速读实战则将这种理论真正实战应用,让我们尽可能在实际阅读情境中适应并习惯这些阅读技能。
另外,速读实战也是水平测试的准备篇。水平测试与速读实战的阅读方式相似,只是在最后多出两套测试题。所以,速读实战算是在让我们适应水平测试里的阅读方式,以迎接最终的速读检测。
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在完成当前级别所有速读训练后进行,考察我们是否达到了当前级别的速读要求。从测试题类型上分,它分为文章理解测试和闪读测试,前者考察理解和记忆,后者考察速记;文章的呈现方式上,分为横向测试和纵向测试。
水平测试是对速读实战的继承,上面已经说过,但我觉得,除此之外,水平测试还在提示我们阅读时要善于关注关键词。
阅读总要有所获,阅读过程中,无论是文章的写作思想,还是关键的文句,抑或其他的信息,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总要得到些什么,虽然,我们在速读过程中关注的内容未必就是后面测试题的题点,但是,它至少让我们拥有了关注、记忆关键词的紧迫感,而不是如浏览微信一样,走马观花、一阅而过,这个过程也同时锻炼了我们快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综上可知,精英特速读训练的所有栏目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
消除音读——整体感知——视幅扩展——焦点移动——速读实战——水平测试,从点到线到面,从理论到实战,从实用到系统,把整套速读训练一点点呈现在我们面前,等待我们去学习、去适应、去实践、去习惯,然后将之形成我们自己的阅读财富。
虽然我也是在最近才发现这些……但幸好不算晚。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八
阅读速度最直接的两个指标是思维反应速度和视觉反应速度。而整体速度应是这两个反应速度的和谐统一。
思维与视敏度的典型关系分为三种:思维快于视程,思维等于视程,思维慢于视程。
阅读过程中,思维与阅读速度交互作用,即阅读材料中的信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再由大脑经过思维处理,整理其中的逻辑关系以及与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理解并且记忆的效果。那么由此看来,最关键的就是大脑对信息的反应水平了。
现在还不能从物理构造和运动过程来解释大脑的信息反馈模型,但大量语言资料表明,一般人的思维敏度决定于信息量和思维方式。有的人说话抓不住要领,语言不够干净利落,这其实往往就是微观上的思维方式问题,至于大的层次、主题,那是中观的思维方式问题,宏观的思维方式是判断处理大事的方式。
信息量–高质信息量正是决定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一,因为人的思维方式是后天的,是从外界摄取的。人摄取了适宜的量的信息,然后固化到自己的思维中,就构建了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不断的思维构建,使自己的思维结构越来越复杂化,越来越具备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低质的摄入必将导致低质的建设,不足的摄入必将导致建筑的缺陷,低质或有缺陷的思维建筑,它的功能必然存在不足。这就是思维敏度的客观基础。
学习过程中,一是构建自己的思维构造,一是充实自己的思维材料的存量,思维构造存在缺失,或是构造合理性不理想,那么摄入的信息找到相关链接的信息点不太顺畅,必然造成延误,或者难以完成链接,导致已摄入的信息不能完成固化或融合,并且使后续信息的流通受阻。这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思维障碍。而阅读速度的受阻,也是这么一回事。因此,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如神经系统病理性异常等),思维的速度不决定于神经传导速度,而是决定于人自身的信息摄入水平。
思维敏度的问题也就是反应速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阅读过程中个人的思维速度与他的视程速度基本平衡,因为双方必须互相协调,必须达成相对默契,否则阅读就无法继续。一般说来,阅读过程中思维敏度与视程速度的互相制约,通过阅读,可以优化思维构造,丰富思维材料,提高思维效能,改善思维敏度,而由于思维素质的提高,为阅读效能的提高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合理的思维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思维材料积累,使再接受的信息及时得到高效的反馈,这就是反应速度的提高,也就是思维敏度的提高。
剩下的就是视敏度和视程速度的训练。
如果我们以一个字为单位,视线的移动速度可以进行这样的计算:每个字的目视用时不可能小于0.06秒,电影胶片每秒24帧,平均每帧用时0.04秒,我们看到的是连续的画面,而摄像头在每秒16帧(每帧用时0.04秒)时,也基本是连续画面,也就是说,每一帧画面目光停留这样长的时间,所看到的就是就不是清晰的一个一个的单字,而是模糊的、连续的一线。这样算来,人的单字阅读速度,单纯从视敏度来讲,理论上的视程速度极限小于每分钟960字,而事实上要看清每个字,大约应该减半计算。如果每个视程单位不是一个字,而是3个字,那么每分钟可达1400字以上。事实上,这应该是一般阅读的平常能力,而不应是特殊能力。现代汊语80%以上是双音节词,而阅读过程中又往往是以语法结构来划分视程单位,所以,视程的速度应该是大多数人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近千字。
人的视程速度的提高空间有多大?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按普通人的视野来计算,横向视角在70左右,距离纸面25-30厘米,那么纸上实际横向距离大约为3-5厘米,在这个范围内的字完全可以一下子辨认出来,这可以做为一个视程单位,在这个单位里应该能容纳6-10个4号字,也就是说,通过训练达到每分钟3000-5000字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经特殊训练,或个人有特殊能力,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压缩,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这种压缩格式类型的阅读速度那是又一种境界。
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时以上的训练,按初中水平每分钟300-500字计算,应该是360-600万字的阅读量,大约相当于25-40本200页32开书籍。这样的阅读量,学生所获得的思维构建是无法用具体量化方法来计算的;同时,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基础和给予他的思维敏度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也无法用具体量化指标来计算;还有视程运动的训练,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这三方面再加上思维材料的积累,都无法用量化方式来计算,只能从混沌理论来理解。这时,他的视程速度与思维敏度的协调也得到的足够的训练和强化,即使不经过特别训练,他的阅读能力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经过特别训练,当然应该会有不凡的表现。
总结快速阅读的方法篇九
全脑速读记忆法的高速度、高理解和强记忆的显著效果,特别突出地体在以阅读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信息处理或科研等脑力活动中,学习或者研究任何一个学科,都离不开读书,所以,我们说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简便实用的好方法。
如果硬要说它相对来讲比较适合于哪个范围或者领域的话,那就是以文、史、哲、经为代表的人文科学领域。因为,人文科学的最主要的学习、研究或者工作方式就是阅读。
而理、工、农、医等领域,则除了阅读之外,还要动手实践,特别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全脑速读记忆法的适用性就显得稍微差一些。但是,这种差别是很微不足道的。许多大专院校的理工科学生反映,运用全脑速读记忆法配合学习,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就此,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不论是哪个学科或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和性质,其文字资料的阅读速度、理解记忆状况是要受到阅读者本身的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制约的。任何人也不可能用相同的速度来阅读不同学科或者不同理论深度的文章,不仅在运用快速阅读法时是这样,人们在用传统阅读法读书时也毫不例外。
第二,全脑速读记忆法不是灵丹妙药,不是特异功能,不是魔术,除非经过特别长期艰苦的训练而形成了过目成诵的能力,你不可能指望用它来阅读生疏、深奥、晦涩的读物而又追求较高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记忆水平。
第三,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读物深浅难易程度的不同来选择与其相适应的阅读方式和阅读速度,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