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滴眼泪翻唱篇一
哪怕有一天你落一滴眼泪,我心里就会如狂风猛吹。
我爱你爱的是年年岁岁,绝没有一点点意懒心灰。
我天天都在祝愿我的小妹,愿我的小妹妹是一朵腊梅。
大哥哥对你唱歌如痴如醉,大哥哥没有了你就会心碎。
你一辈子都应该同我相陪,让我永永远远给你安慰。
我爱你从不感到劳累,小妹妹应该跟我紧紧相随。
一滴眼泪翻唱篇二
当初是谁人带走了我的眼泪
它却让我难以入睡……
一滴眼泪,会不会也很珍贵
到底它留在谁的手内
我竟寻找了它整整一个曾经
却找不回它的一丝余味
那时,在你面前
我忍不住哪想哭的情绪
一滴眼泪缓缓落下
你顺手擦下的泪水
会不会在你心中没有一丝丝意味
你说的话语
委婉而不失韵味
在我眼前
你只是冷冷的说
眼泪并不珍贵
你转身离去的背影
在我眼里
摇摇晃晃,渐行渐远
我一直忍着
那未曾说出口的话语
你带走的眼泪
它并不珍贵
但它竟留在了你的手内
我寻找了它整整一个曾经
你为何着强守它的余味
当初的我失去了一滴眼泪
它却让我难以入睡……
一滴眼泪翻唱篇三
你每掉落一滴眼泪
天上便多一颗星星
那夜天空星光璀璨
你双眼满泛泪光
于是我化身作
黑夜的皓月
从此黑夜不见星光
你笑眼可人
铁树每开一次花
换你脸上一欢颜
后来日子阴雨连绵
铁树长青
你愁苦了脸
于是我燃烧自己
化身作白昼的太阳
铁树晒出了花
你笑靥迷人
我在菩提树下苦坐多时
汲取昼夜星辰之精华
春夏秋冬之甘露
心头开出了花
等你前来采摘
后来花谢了
我行走数千万里路
足迹汇聚成长河
等你行到水穷处
遇我 相欢
后来河水枯竭了
我的泪水
孕育出一片亚马孙平原
爱爱无果
恨恨无由
舍舍难舍
得得难得
挥泪斩情丝欲断七情六欲
可见你
含笑一回眸
刹那间
七情归 六欲还
向爱求一生死
问你要一悲欢
余生模样全交付你
一颦一笑
一忧悉一哭啼
一滴眼泪翻唱篇四
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浦培根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教学目标】
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2、能够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自己对人性美丑的理解。
3、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4、查阅资料,深入研读,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2、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
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在《雷雨》中给大家展示的一段灵魂的对话,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
二、【感受•鉴赏】
1.雨果
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是法国文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遗产。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2.《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情节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看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之后,被禁欲主义压抑的的情欲蠢动起来,疯狂地想占有她。面目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心地善良爱斯美拉达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救过自己的贵族公子弗比斯,又为了为救穷诗人的命而宣布愿意和诗人结为夫妻,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爱斯美拉达河弗比斯幽会时,道貌岸然的克洛德杀死了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从小被克洛德收养、对他惟命是从的伽西莫多,被养父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他从教堂地高塔上推了下去。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本文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第六卷第四节。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这是一个鞭刑的场面。
三、【思考•领悟】
1、伽西莫多为什么会受审判?他应该接受笞刑吗?
〖明确〗因为他在前一天晚上曾经想抢走波希米亚姑娘,而被卫队发现,被判处了笞刑。〈讨论〉
a、应该受刑。他虽然是受神甫克洛德•孚罗洛的指使,但是毕竟他是犯法了,因此受到惩罚是应该的。
b、不应受刑:第一,伽西莫多是受人指使,且此人既是他的养父,又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在伽西莫多的心目中,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就是命令,就是真理,他只有服从的分。因此,罪魁祸首是克洛德•孚罗洛,而非伽西莫多。第二,书中写道(36页)“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 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浦培根
到了惩处的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伽西莫多受笞刑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2、现在让我们看看中世纪的司法部门如何惩罚伽西莫多的?
我们可以想象到当伽西莫多在皮鞭狠狠地抽打下血水流淌的惨状,他的惊惶、痛苦和懊丧如在眼前。虽然伽西莫多接受了如此残酷的鞭刑却一直保持着缄默,之后这只沉默的羔羊最终在口渴的促使下发出了三声单调重复的呼唤。三声各有特色,必须注意第一声象动物的咆哮声;第二声以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最后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3、分析众人对待伽西莫多的态度。板书。(要求:扣住原文作答)
表现 人物形象
群众: 哄笑辱骂 没有怜悯心
憎恨诅咒 麻木不仁 投石子
克洛德: 逃避 冷漠无情
克洛德除了冷漠无情外,还可以说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本来他是幕后凶手,却让伽西莫多承担,这种行为很可恶。
4、爱斯梅拉达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给伽西莫多喂水?是说爱斯梅拉达真的很善良,还是表明她想在众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伽西莫多喝过水,想要亲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爱斯梅拉达为什么“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表现了人性的美丽。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爱斯梅拉达的“水”异常珍贵:残酷的刑罚没有使他流泪,群众的冷嘲热讽与打骂没有使他流泪,副主教的忘恩负义没有使他流泪„„而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中透出了人性美的光辉,正是这道人性美的曙光照亮了沉睡在黑夜中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已经几乎接近僵化的人性,生平第一次流出了眼泪。
5、①伽西莫多喝过了水,他又为什么向要亲吻爱斯梅拉达“美丽的小手”?②而当爱斯梅拉达“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的时候,他为什么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爱斯梅拉达?
①a.这就是伽西莫多表示感激的方式。b.他不仅仅有生理层次的需求,同时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也反应出伽西莫多对美的追求。所以他伸出了黑黑的嘴巴,想要亲吻那个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
②“责怪”——责怪爱斯梅拉达误解了他的好意。“悲哀”——悲哀自己曾伤害过爱斯梅拉达,而让爱斯梅拉达对自己产生误解;同时,也说明他极度的凄凉,因为连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也不能给他精神的需求,他又该怎么办呢?
6、在喝爱斯梅拉达喂给他的水之前,为什么要滚出一大颗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伽西莫多的眼泪仅仅只有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激这一层含义吗?
〖明确〗不仅如此。
a.感激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他极其口渴时喂水他喝,充满了无限感激。
b.自责之泪:伽西莫多原以为爱斯梅拉达上刑台也是来报复他的,但是他错了,他为自己误解爱斯梅拉达而流下了自责之泪。
c.悔恨之泪:伽西莫多不辨好坏,听信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劫持爱斯梅拉达。他为自己的荒唐行径感到悔恨。
d.开心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被他劫持后,自己受鞭刑的时候,能帮助自己,觉得异常的开心。e.觉醒之泪:伽西莫多从爱斯梅拉达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既然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不对,那么他也应该会想到克洛德•孚罗洛行为的不当。而当他因劫持受到笞刑时,克洛德•孚罗洛作为伽西莫多的惟一希望却弃他而去,这多多少少会令伽西莫多伤心痛苦,故而这一滴泪可能是他开始觉醒之泪。
7、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当初收养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说明他还是有同情心的,现在的他见到伽西莫多受刑,为什么急忙转身走开了?
(克洛德•孚罗洛是小说中最复杂最值得分析的人物。)他曾有过善的追求,希望成为优秀的神甫他用 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浦培根
温情把弟弟抚养大;用怜悯之心收养了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他勤劳朴素,穿着破旧的衣服用功学习。然而他成了禁欲主义的牺牲品,灵与肉的冲突最终让他逃离了上帝,成了魔鬼撒旦的信徒。
另外,他为了得到爱斯梅拉达用尽了一切卑鄙的手段:劫持,恐吓,威逼利诱。他一方面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罪恶,另一方面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把自己邪恶的根源归罪于爱斯梅拉达。最后,在爱斯梅拉达誓死不屈的态度面前,处于“我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把爱斯梅拉达送上了断头台。
7、课文第三段对刑台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它既展示了情节开展的环境,又写出了围观群众的无聊、庸俗。
2、刑场是严肃的,神圣的。但是,我们在伽西莫多受刑的地方,听到了刺耳的笑声,看见了动人的微笑。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这些“笑”的内涵相同吗?
〖明确〗(1)群众的“笑” ——麻木而嘲讽的笑;(这是黑暗的中世纪的欢笑,这是一种肆虐的、刺耳的噪音,它震慑我的耳鼓,令人不寒而栗。)
(2)伽西莫多的“笑”——虔诚而崇敬的“笑”;(伽西莫多在饱受笞刑之苦后,依然没有丧失人性,他依然用“微笑”迎接他所崇敬的神甫克洛德•孚罗洛。此处的“微笑”着实令人惊叹!)
(3)爱斯梅拉达的“笑”——善意而真诚的“笑”。(在众人嘲笑、讽刺、打骂伽西莫多的刑台前,面对曾经劫持自己的坏蛋,爱斯梅拉达也没有丧失人性之美,她用真诚的“微笑”给伽西莫多喂水。她的微笑似乎是雨果对人性美的赞歌。)
8、伽西莫多在受刑的时候,人们“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而在爱斯梅拉达给他喂水的时候,人们又拍手叫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主导意见:群众前后的态度十分矛盾,而且变化比较突然,但这样的描写还是合理的。一方面,群众嘲笑、辱骂伽西莫多,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作者充分地表现了“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愚昧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失了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既是歌颂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呼唤。//也有人认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群众不是欢呼,而是起哄。从小说“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等描述可以肯定,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而不是起哄。
四、【应用•拓展】
通过刚才的问题探讨,我们发现:“对比”是本文乃至是整部《巴黎圣母院》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手法。
(1)在伽西莫多受刑时,众人表现如何?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众人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不同看法〗
a.群众:“没有怜悯心”“诅咒他,嘲笑他,向他叫骂,向他投石子”。〈原因:a.恨他奸诈——劫持爱斯梅拉达;b.恨他丑陋;c.不明真相……〉观众用其丑陋的言行对待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更见出他们的丑陋。
b.克洛德•孚罗洛:“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向他致敬呢”〉
c.爱斯梅拉达:“迅速走上石级”,“一言不发地走近……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因为她听到伽西莫多讨水喝的声音〉
(2)面对众人的表现,伽西莫多又有着怎样的反应呢?〖一个人,对不同的人的不同做法〗
a.对群众:“愤怒、憎恨、失望”。
b.对克洛德•孚罗洛:脸色温和,“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 → 脸色黯淡,“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c.爱斯梅拉达:“愤怒”“轻视”想把她“击毙”“扭着身子枉自躲开” → “滚出一大颗眼泪”,伸出黑嘴,欲吻小手。
五、【发现•创新】 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浦培根
1、根据文章中人物的表现,我们能够看出雨果对人性的何种思考?
刑台是检验人性的天平,在这一特殊的场合,人性的各种自然姿态暴露无疑。在这一看台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中世纪的人们愚蠢无知、缺乏同情心;克洛德唆使伽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事情败露后,伽西莫多为其顶罪,而他却看到刑台上的伽西莫多时冷漠无情、逃避不及。与此相照应,我们也感受到了一滴水所折射的人性美的力量,它唤醒了人类的良知。
伽西莫多——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外形丑陋,但内心纯真善良。
爱斯梅拉达——美丽纯洁,天真善良,坦率开朗,多才多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副主教克洛德——人性恶的标本。虚伪狠毒,道貌岸然,内心阴险。
观刑群众——缺乏理智和同情心,自私冷漠,体现了人的劣根性。
雨果对人性的追求和人道的关怀贯穿他的作品始终。“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雨果在不遗余力地批判黑暗的社会以及丑恶的人性的同时,同样唱出了一曲曲人性美的赞歌。雨果不仅在揭露、批判和思考,同时他也在憧憬和希望。
古今中外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一般都对“人性”这一永恒的主题情有独钟。无论是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还是杨绛的那感人至深的《老王》都将主题直指人性,我们还记得为支撑苏艾的生活信念而牺牲了个人生命的老贝尔曼吗?还曾想起那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王为杨绛夫妇送冰和鸡蛋的细节吗?老贝尔曼和老王这些小人物身上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美的一面。同样《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让我们看到了复杂的人性。丑陋的人性只能把社会推向倒退的深渊,以恶抗恶只能带来新的罪恶。而人性美却能推动人类的车轮滚滚向前,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雨果通过这部作品来展现他对人类出路的思考。
2、文中观刑的群众与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有何异同?
研讨思路:联系相关背景,具体国情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鲁迅笔下的“看客”是麻木冷漠的群体形象,是缺乏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启蒙的中国社会中的特有现象。相对来说,文中观刑的群众缺乏理智和同情心,自私冷漠,体现了人类的劣根性,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六、【课堂小结】
我想借吉昂同学的话结束本课:“美与丑的分辨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不能为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小小的刑台,既是对伽西莫多肉体的惩罚,又是对中世纪人们灵魂的拷问。小小看台,大千世界,人性的复杂、善恶、美丑展现无遗。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名著是我的幸运,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人生是我的幸福,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美丑的看台上,尽显自身的精彩!
八、【板书设计】
一滴眼泪
换
一滴水
伽西莫多
美 爱斯梅拉达 悔恨之泪 善良之心
刑场
残忍无知 虚伪狠毒 围观者
丑 副主教
一滴眼泪翻唱篇五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比较方法深入探讨关于本文的艺术手法
2、用平等对话的心态解读优秀的文章 教学重点:
比喻,在文本中的运用与赏析
教学难点
作者在文中议论性的话语的用意与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这篇文章中展现的人性中的美与丑,也许同学们觉得已经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学习。但优秀的文学作品内蕴是深厚的,总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比如它的语言。
听说,同学们已经欣赏了《巴黎圣母院》的电影,那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更喜欢看电影还是看文章?(学生自由回答)能告诉我理由吗?(学生)的确,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作品之后,往往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更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们却永远无法完全取代文本的地位,因为文本中的一些语言艺术往往是影视作品通过光影的手段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
今天,我带来了关于这篇文章的影视片断,让我们一起重新来比较欣赏一番。请对照文本,看看文本中的哪些地方是影视作品没有表现也很难表现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描写人物的语言。
二、比较欣赏(初步探讨)
1、播放影视片段(3分钟)
2、老师:通过影视片段与文本的比较,你发现什么不同吗?文本中有哪些地方是这段影视还未曾表现出来的?(1)老师举例:
于是那可怜人像无法挣脱锁链的野兽一般,只好又不动弹了,他胸膛里间或迸出一声粗重的叹息,他既不羞愧也不脸红,他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而且在那十分丑陋的脸上,还能表现出什么羞耻呢?但是愤怒、憎恨、失望,逐渐在那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厚厚的阴云,逐渐蓄满了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发亮。
参考1:野兽是有力的却是非人的,处于自然状态,无法挣脱的野兽,是一种本能的愤怒,这也是当时伽西莫多最本质的写照。
参考2:阴云,是愤怒、憎恨、失望情感的积蓄,电光是怒火的迸发,作者把抽象的内心情感写得具体可感。(2)讨论(预设):
第一、对人物的细致描写,特别是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是影视作品很难表现的。
第二、文本中作者的看法部分,影视无法表现。
三、具体赏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顺序可调整)
1、关于修辞方法的运用(重点)(1)找出比喻句,并品味如果删去后的效果。
(2)根据学生回答,ppt补充相关的句子,并讨论欣赏。(学生可就某一句话展开)(基本思路:找到本体,然后,体味它的表达效果)
他听任人家捆绑,只不过时时粗声地喘气,就像一条牛垂头耷脑地给绑在屠夫的车沿上。参考:生动地写出了伽西莫多任人宰割没有任何反抗的状态。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叮过的公牛。
参考:公牛是笨重迟钝的,这里把伽西莫多受刑时肉体上的痛苦,形象地勾勒出来了。别的成千种侮辱性的语句
落在他身上
参考:雨点是密集的,是铺天盖地的,我们看到了一群无知的群众对一个无辜的可怜人的攻击。(3)总结修辞的在本文中的作用
参考:修辞可以使抽象的表达更具体真实,让人物形象的更生动逼真。(4)其它作家的修辞。《围城》(举3例)例1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做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
例2 假使真把鸿渐的鼾声灌成片子,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的像过了一个峰尖,又安稳降落下来,辛楣被刺激得神经给它吊上去,掉下来,这时候追想起还恨不得要扭断鸿渐的鼻子。(5)迁移:试着用比喻句让小说描写更生动。
(课堂练习)补充小说片段——《蒲柳人家》选段,删去相关的比喻语段,让学生用比喻的形式补充或改写。(分组,每组重点写一句,然后推荐)老师指导(比喻句的要领):
第一、本体与喻体要有相似性。
第二、本体与喻体要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距离越远,常常效果越好。钱钟书《围城》的比喻为例。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的眼睛并不顶大,可 2 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第三、与整体语境要谐调。
比如,如果中秋月圆之夜,你望着一轮皎洁的圆月诗兴大发,此时,你把它比作大饼就不恰当;但如果这样的语境,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孙俩面黄肌瘦,已经断粮好几日了,这天,正是月圆之夜,小孙子指着月亮对爷爷说,你看那月亮多么像香喷喷的大饼啊,就合适。
2、关于小说作者的看法部分
小说是以叙事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比如,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些小说《变色龙》《孔乙己》等,都是一个个纯粹的故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加入这些议论是为了什么?你怎么看这些议论的部分?(你认为它们有没有必要存在于这篇小说?)(附:课文片断)
这就是说,绳子和皮条一直陷进他的肉里去了,何况监狱和囚犯这种传统还没有丢失,脚镣手铐(还有徒刑和断头台)至今依旧宝贵地在我们这些文明的温和的有人性的人中间传下去。
人民,尤其是中世纪的人民,在社会上就象孩子们在家庭里一样,他们长久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与智力的幼稚阶段,可以用形容儿童的话来形容他们:
在这种年纪是没有怜悯心的。
我们已经让读者知道,伽西莫多的确是被大家借种种理由厌恨着,人群里没有谁有理由或者觉得有理由去怜悯圣母院的可恶的驼子,人们看见他出现在刑台上都觉得非常高兴,他刚才所受的酷刑的悲惨景象,不但没有使他们心肠变软,反倒给他们提供了一桩乐趣,使他们的厌恶情绪表现得更为恶毒。
当“公诉”(按照法官们至今沿用的行话)执行完毕,就轮到千万种私人的报复了。在这里就象在大厅里一样,妇女们特别起劲,她们全都对他怀着某种憎恨,有的恨他奸诈,有的恨他丑陋,而以后一种人的憎恨最为厉害。
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那都 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
(1)人道主义者的雨果,希望借此来表达强烈的价值倾向,让人们理解他的价值观,所以,情不自禁。
(2)这些议论的好处是让人性美丑的对比更鲜明,主旨更显著。
3、深入挖掘:如果去掉这些作者自己的观点怎么样?影响表达吗?(1)比较《孔乙己》《变色龙》相关片段——常常不用作者亲自出现。(2)补充理论知识:
零度写作,就是以第三者的立场冷眼旁观爱憎两种,冷眼旁观万千世界种种,而后能不偏不倚,不躁不急,心平气和,以臻写作化境。(3)还可能起反作用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看起来像起哄,让作者的议论显得那么的可笑与教条。
(4)明确: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写作习惯,虽然更能让作者自己的观点得以体现,但实际上,议论常常也妨碍了故事的完整性,冲淡了小说固有的意味,显得画蛇添足。
四、其它欣赏角度
1、关于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手段,但在影视作品中却无法直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旁白或独白的形式出现。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象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哪。
2、关于人物形象
文本欣赏的过程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重新在脑中建构艺术形象的过程。而每一个读者所在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接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格差异,都会造成不同的欣赏习惯 4 和对事物不同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深度。所以我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通过想象来再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但是影视作品常常让我们觉得与文本不符,因为那已经变成导演和演员心中的人物形象。它们用一个林黛玉取代了千千万万个林黛玉,用一个郭靖取代了读者心中千千万万个郭靖,这也让许多影视作品无端遭受了网友们的板砖。
五、小结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当然有它自己的魅力,但今天我们主要是通过比较来欣赏文本的语言,尤其是比喻这种修辞的表现力。
通过这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理解文本本身,还要关注文本之外的东西。通过比较,我们能更深入地去解读一篇优秀的文章。并且,我们要用一种平视的姿态来看待名著,而不是迷信敬畏权威。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附:《蒲柳人家》选段(刘绍棠)
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人配衣裳马配鞍,何满子穿上这条花红兜肚,一定会在小伙伴们中间出人头地。可是,何满子一天也不穿。
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头顶着毒热的阳光,身上再裹起兜肚,一不风凉,二又窝汗,穿不了一天,就得起大半身痱子。再有,全村跟他一般大的小姑娘,谁的兜肚也没有这么花儿草儿的鲜艳,他穿在身上,男不男,女不女,小姑娘们要用手指刮破脸蛋儿,臊得他得找个田鼠窝钻进去;小小子儿们也要敲起锣鼓似地叫他小丫头儿,管叫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何满子不穿花红兜肚,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何满子是个娇哥儿,奶奶老是怕阎王爷打发白无常把他勾走;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装,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地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荫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 5 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愣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细柳,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脋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选自《蒲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