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5篇)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3 17:31:51
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精选5篇)
    小编:CZJ2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人物介绍

张xx,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xx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xx大学医学院妇产科临床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PI,xx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xx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致力于疑难生殖障碍疾病精准诊疗与子代健康研究,发现了人类卵巢功能不全的新治病致病基因及新机制,创建高效安全的辅助生殖技术体系,为孕前阻断出生缺陷做出了贡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2部,参编中英文论著6部,参编指南/专家共识/行业标准6部。获2019年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受邀担任多个SCI期刊及领域核心期刊编委。

xx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xx省高校生殖健康与生殖安全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xx大学“临床医学名师”……xx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张xx身上贴着很多“标签”。

2001年,张xx从xx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七年制毕业后,进入了xx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始了她的从医生涯,到今年刚好二十年载。二十年来,她出门诊、做手术、开课程、搞研究,一心投身守护女性健康第一线。

截至目前,张xx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主参国家重点/重大研究项目2项,主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2部、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中国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行业标准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获中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生殖医学,是我心之神往的领域”

被问到为何会选择从医,又为何会选择妇产科,张xx说,这并不是偶然,她的妈妈就是一位妇产科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她对成为一名守护女性健康的良医一直怀有热忱之心,非常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4年高考,张xx以全市第三的分数在高校和专业上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但她毅然决然选择了xx医科大学(现xx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就读。求学路上领略医学众亚专科特点之后,她对妇产科学科的生殖医学方向情有独钟,到了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她的选择也未曾改变。她说:“生殖医学,是我心之神往的领域。”

2020年的一次门诊,张xx遇到了一对年轻夫妇。在仔细询问情况后,她得知这位女性先前陆续有过三次妊娠史,其中一次发生难免流产,另外二次因胎儿畸形引产,这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负担。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调阅这对夫妇既往在其他医院就诊的病历和影像资料,全面查阅国际国内该病例和基因相关数据库及文献。

“根据患者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引产胎儿的P基因是纯合隐形突变,这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突变,而这对患者夫妇均是该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张xx说,这个P基因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但是这个基因突变位点的临床意义不明,目前也没有数据库收录或文献报道过它明确的致病性。

为了精准诊疗,张xx组织了多次“跨国”多学科讨论(MDT),连线哈佛医学院遗传学家YipingShen教授,并且邀请xx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多学科团队专家与患者夫妇,一起讨论分析患者历次不良妊娠的致病原因、最佳治疗策略、相关风险和精准助孕方案。

先前的多次治疗已经花费了这对夫妇一笔不小的医疗费。张xx知道此事后,为他们争取尽可能少的费用享受多学科优质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

“最终,我们一致认为想要生健康的宝宝,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也就是俗称的‘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是最适合她的最佳助孕策略。我们向患者夫妇详细解释了这一策略的优点、治疗过程、可能的风险、费用等,并耐心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经过充分的沟通,他们被我们的临床能力和细致关怀打动,决定与我们一起努力,开始了一系列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准备工作和临床治疗。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最终成功找到了一个完全不携带该基因突变的胚胎,并顺利进行了胚胎移植。前些天,患者来复诊时和我说已经检查出怀孕了。”讲到这里时,张xx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通过生殖医学技术,陷入生殖障碍困境的夫妇不仅能‘生得出’,更能‘生得好’。让患者生育健康的子代,才是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困难解决之后,患者的笑颜,总是让我感到非常开心,有时候他们会带可爱的宝宝专程来看我,并喊我‘医生妈妈’,令我十分感动。这种深层次的快乐感正是医学的独特魅力,让我对此乐此不疲。”正因为这份热爱,哪怕在面临繁忙的工作节奏和较大的工作压力时,张xx也从未动摇,执着精研。

“作为医生和研究者,我们的路没有终点”

在中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5。6%,可以说每3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的婴儿出生。如何防控出生缺陷、怎样减少罕见病发生,已经成为中国临床专家的一项重任。作为一名临床医师,为何要做科研?这是张xx经常与她的研究生交流的话题。

张xx研究的是辅助生殖安全性与发育源性疾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控这两个领域。在聊到辅助生殖安全性与发育源性疾病目前的研究水平时,她显得有些喜悦与激动,说道:“我们国家这一领域临床和基础科研的前辈学者们几十年耕耘下来,现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是属于领先的。我们作为中青年一代,是站在前人搭建好的研究平台和基础上,做前沿的科学探索和临床转化。”

张xx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在当时的医学教科书上还没有相应内容的临床案例:一对姐妹来门诊咨询,妹妹今年28岁了,试孕已经有两三年却一直没有怀孕,因为知道家族里很多亲人都有卵巢早衰的症状,而且她的姐姐在28岁的时候已经绝经,她非常害怕,要求马上做试管婴儿。“我给她做了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以及卵巢超声窦卵泡功能评估,发现她的卵巢并没有要早衰的样子。”张xx说。

之后,张xx带领团队跋山涉水将这对姐妹生活在某省山区整个家族里卵巢早衰的亲人的血液进行采集和检测,发现其罹患卵巢早衰的亲人是携带突变基因的,而妹妹是不携带的,通过紧锣密鼓的一系列研究,她确定了整个家系出现卵巢早衰病源的致病基因。她回忆道:“明确了病因,治疗就可以精准高效,我当时只是用简单的诱导排卵指导受孕等医疗干预帮助妹妹怀孕,现在孩子也已经好几岁了。”

而这个家族里面的下一代也从张xx的研究获益,比如一位年轻姑娘被查出携带基因突变,原本她不知道自己有卵巢早衰的风险,现在她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科学的认识,对学业、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家庭生殖健康规划都可以做更好的安排,也可以从张xx团队得到更多的生育力保存和维护方面的帮助。

临床上要是遇到医学教科书上还没有相应内容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难题时,张xx就会带领科研团队,针对患者情况,潜心研究病因、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法。她觉得,作为研究型大学医院的临床医生,既要看得好教科书和指南上写得清清楚楚的疾病,同时也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钻研精神,坚持以服务患者生殖健康为核心的目标,就临床疑难杂症提科学问题,基于临床做好相应的科研,让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并且服务于人民健康。

“辅助生殖安全和发育源性疾病这一领域,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被回答,也有很多临床和辅助生殖技术需要改进。作为医生和研究者,我们的路还很长。”张xx说。

“传承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医德”

“刚到医学院求学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比较懵懂的。”张xx笑着说,她之所以坚持选择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她的老师黄荷凤。

“当时她给我们上大课,我被她的风采所折服和吸引。从她上课的状态,我能感受到她对妇产科学和生殖医学的热爱。从她对于学科的耕耘,对临床前沿的追求,以及对青年学生的期望,我也能感受到她的学术活力和人格魅力。”黄荷凤讲课的情景,张xx至今记忆犹新。

毕业之后,张xx跟随黄荷凤学习和工作。“刚刚毕业到临床看诊时,我又期待又忐忑。老师会和我说,宁可看病看得慢一点,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要细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医德。”

“潜移默化中,做人、治学、做事,老师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一次老师遇到一位患者恳求她为其主刀手术,一定要赠予礼物,无论如何推脱不了,老师斟酌片刻答应暂留礼物并为她主刀,让我做一助,待手术后亲自带上我去查房看望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归还礼物。患者非常感激,老师却只简单地说了句,‘这样你不会在术前有思想顾虑,然后我也不违背我们做医生的原则。’对于一个初入医学殿堂的年轻医生,这样的身教胜过一万句说教。”张xx说。

后来张xx自己也成为了导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她教授学生的不仅仅只有医术,更有从前辈那里学到的精神。在专业上,她对学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她的老师也是如此严格待她的。可到了平常生活中,她又像学生们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

“医道的传承,传承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医德,这应该是每一位医者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既要把前辈的品德、传统继承好,还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去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发扬医道。”张xx说。

篇二: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人物介绍

叶xx,xx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获得xx市138第一层次人才、2017年xx市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xx市第二届绿谷特级名医称号等荣誉。

“我原来肠胃不太好,听说做胃肠镜检查特别痛苦,一直不敢来做检查,没想到你给我做的胃肠镜检查,居然没有一点疼痛,下次我还要带家人过来找叶医生做检查!”这是1月24日发生在xx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内镜检查室门口的一幕,刚刚做完肠镜检查的张先生高兴地对叶xx说。

因为叶xx精湛的医术,很多人都排着队等他做胃肠镜检查。叶xx说,约他做胃肠镜的人实在太多了,正常预约往往需要4-5个月以上。

叶xx是xx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也是xx市138第一层次人才、2017年xx市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获xx市第二届绿谷特级名医称号。

2005年,叶xx读完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后回到家乡的xx市中心医院工作。因为当时消化内科不是特别热门,他就选择了这个专业。

在浙江大学攻读消化内科硕士研究生,让叶xx跨入了消化科的门槛,也让他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0年,xx市中心医院鼓励年轻医生进一步学习深造,叶xx又去攻读了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兆申院士和邹多武教授。他在专业领域内接触到了国内最先进的消化内科、消化内镜技术,并且学习了当时非常前沿的内镜技术,比如ERCP、EUS等。

因为专业水平特别突出,医院领导提拔他做了消化内科的主任,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更能施展专业技术的平台。叶xx迅速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有较好专业素养的消化科主任。

胃癌、肠癌是严重威胁百姓健康的疾病,尤其是结直肠癌,近年来死亡率上升到所有肿瘤病的第二位。但是,不管是胃癌、结直肠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变得非常重要。胃肠镜检查就是最好的方法,直观、有效,而且相对价格便宜。但是由于很多人觉得胃肠镜检查难受、痛苦,限制了胃肠镜检查的普通开展。叶xx就特别加强自己和团队在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提升。

叶xx大力推行胃癌早期发现的各种技术,树立在繁忙的内镜检查中,以发现早期胃癌作为胃镜检查的终极目标,使xx市中心医院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提高到50%左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治方面:通过在内镜中心推广单人肠镜技术,树立以能否减少患者痛苦作为评价肠镜检查优劣的标准,极大提高了单人肠镜检查的水平,使大部分的肠镜检查在很小的痛苦或几乎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完成。近年来,结肠镜检查数量和结肠镜下治疗数量翻了一番。

在日常问诊的同时,叶xx还特别重视科研教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圆满完成本科生的教学任务,重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利用自身较好的英语能力,积极主动参与留学生的教学,使用英语查房,为留学生的带教工作作出了贡献。在科研上,他已完成了2项省部级课题和多项厅级课题,主持在研课题4项,参与了2011临床消化进展和消化超声内镜学等学术著作的编写,分别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

“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患者,尤其是危重疑难患者时,往往一个决策就能改变患者的命运,所以医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叶xx深感医生的使命所在。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迅速转危为安时,当患者反复就诊做了不少检查、吃了不少药、花了不少钱都解决不了问题,却在自己手上用几十块的药就解决问题时,他就感到无比的喜悦,也更让他体会到作为医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叶xx说,接下来他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内镜人才,缩短胃肠镜检查预约的时间,提高检查质量,让xx老百姓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胃肠镜检查服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优质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医生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交流进步,更好地服务百姓,也希望全社会形成更好的尊医重教的氛围,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医学专业,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篇三: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排醒目的红色标语矗立在xx一中创新教育实验中心门口。透过玻璃,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师与学生围在新奇的作品前探讨,那个老师就是黄xx。

黄xx在xx一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他不仅是青年教师的偶像,更是学生追梦路上的摆渡人。

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值得保护

2002年,黄xx出任校教科处副主任,分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面对全校乃至全市都没普及开展的创新教育,他经常思索:创新是什么,来自哪里,该如何做?

通过调研,他发现xx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从传统五金到现代五金再到科技五金,这就是创新。“xx学生从骨子里就有较多的创新基因,发现、培养、保护好他们的这些基因,很重要。”

曾经有个学生的创新发明让黄xx印象深刻。“当时这位同学家住铁路边上,经常被列车吵得睡不好觉。后来她就去观察列车运行,发现噪音的产生与铁轨联接方式有关。她就联想到数学共平面原理,想改变铁轨联接方式减少噪音。”

后来,在黄xx指导下,这名学生设计出了新型铁轨并参加了xx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大赛评委专家说:“传统铁轨运行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铁路专家一直在研究,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你一个小女孩能解决铁轨问题?不可能。”

看着学生沮丧的表情,黄xx不忍好发明被打入冷宫,更不愿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此被打击。于是,他联系了上海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研究院,并亲自带上作品请专家鉴定。

经过分析、实验、论证,专家给出的结论是:此新型铁轨与现有铁轨在安全性能上无差异,但能减少列车运行的阻力,减少钢轮对铁轨的碰撞造成损耗,延长钢轮及铁轨的使用寿命,减少钢轮对铁轨撞击时造成的噪音。

看到自己的发明被肯定,学生高兴极了,黄xx也欣慰地笑了。他说,自己保住的不是一项发明,而是学生创新的种子。

创新教育实验中心,无中生有

xx一中创新教育实验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100多所学校师生来观摩。这里从无到有,是黄xx对创新事业坚守的结晶。

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个实验中心?黄xx并非心血来潮,为了建这个中心,他走市场、访厂家、看产品,踏遍五金城500多家店面,打了1000余个电话,撰写了500余页工作笔记。

最终,由历届校友生产的上万种五金创新产品,都在这个实验中心展出。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xx一中创新教育基地、浙江大学xx一中信息竞赛训练基地、“五金文化研究与创新实验室”等也纷纷落户于此。

黄xx常对学生说:“创新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这样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高二女生陈蕾羽每年暑假都会外出旅行,她发现宾馆里大都没有晾衣服的地方,于是她对旅行箱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有晾衣、吹风、滑板等功能的旅行箱。黄xx看了她的作品后,指出晾衣杆部分可设计为伸缩折叠,这样更实用。俩人对这个创新设计进行反复改进,最终在今年的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荣誉背后,是一名老师坚守的初心

近四年,黄xx获得了不少荣誉。比如他指导学生的创新作品获金华市一等奖20项,获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8项,省三等奖6项。他个人也已8次被评为金华市优秀科技教师、金华市优秀科技辅导员,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因创新教育成效显著,2017年,xx一中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面对诸多荣誉,黄xx说:“得到肯定我很开心,但让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和热情,去探索自然科学、去努力获取知识,这是我最想看到的。”

在黄xx看来,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青少年就是国家的未来。他的初心一直不改,那就是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这个过程中,他很高兴能做学生追梦路上的摆渡人,让这些祖国之花绽放得更美好。

篇四: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人物介绍

齐xx,男,汉族,1984年生,九三学社社员,硕士学位,电子信息技术高级工程师,现任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xx政协委员、xx省工商联执委、xx欧美同学会会长、xx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先后入选中组部“特聘专家”、xx省“151人才”工程、xx省“科学技术人才”,被聘为xx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荣获xx省青年创业项目金奖、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黑马大赛第二季亚军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业奖项、xx青年创业奖。

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里,有一种星辰,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祖国。而他,是众多星辰中,一颗落根于南太湖科技创业的明星:躬身用触控科技实现梦想的优秀实践者。当他有了坚定目标,困难面前,不言放弃,崎岖路上,勇于攀登。勤勉如他,坚毅如他,奉献如他。他,就是xx科技(xx)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齐xx。

自2010年创业至今,齐xx逐渐锻炼成长为一名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的企业家,他始终抱着爱岗敬业、躬身科技、创新管理、积极奉献的信念,为xx科技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勇往直前

齐xx出生在吉林长春,2006年7月毕业于xx大学。大学期间,别人忙着考研出国,齐xx无心插柳,编写了《托福全解》,初显成就感。浙大求是园里多次创业之实践,使他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广州宝洁公司。在宝洁工作期间,齐xx依旧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并对产品提出革命性建议,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包装技术,被宝洁沿用至今。

在宝洁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逐渐发现大公司之乏味。不想被规章制度过多限制的他,选择了出国深造,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硕士学业,并额外修了数门商科课程。读完硕士后,他凭借着优秀的履历和流利的英语,进入了大型半导体公司赛普拉斯工作。不久,他又担任了美国PQLabs公司营销副总裁。在此期间,齐xx开始了解到触控技术,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发现,当时国内已经出现了类似手机、平板电脑等小规格的触摸屏,但电视、POS机等中大尺寸的触摸屏幕领域几乎无人涉足。“触控行业在国外尚属起步阶段,国内更是空白,我想要弥补这个空白。”为了实现自己梦想,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他放弃海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发展。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2010年,求贤若渴的xx开发区向齐xx抛出了橄榄枝。xx人的真诚和热忱,让齐xx做出了在这里创业的决定。他曾说,xx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不仅适合创业,而且适合居住,父母和家人都随着他从东北来xx定居,他常常为自己这个正确选择而庆幸。言谈中,一种新xx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谈及创业历程,一段段过往岁月历历在目。300万元启动资金,前9个月就花掉了140万元,但是业务开展却很困难,只接到了第一笔生意。业务慢慢开展起来了,齐xx利用自己在美国时的人脉,产品逐渐进入了欧美市场。2011年和2012年,公司业务开始飞涨。正当齐xx准备放手大干的时候,两件事情先后给他以沉重打击。一个是2013年公司业务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另一个是当初一起创建公司的伙伴离开。

齐xx坦言,好在妻子的支持,公司员工的理解,自己心理及时得以调整,公司吸取教训,调整战线,拿出更加过硬的产品,再次冲击市场。2014年销售1600万元,业务开始回升,2015年达到2100万元,2016年达到4500万元,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状态。

“遇到困难,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去审视自己哪里做错,这样效果会更好。每每遇到困难,我总是对自己说,要笑着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挫折。”齐xx带着他特有的笑容和热情如是说。

触摸世界

创建公司后,齐xx全身心投身触控行业技术的研发升级,公司的触控技术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并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头。

技术改进,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在公司创立之初,齐xx就把xx电子定位为初创型研发企业,这样的企业,技术就是灵魂,只有拥有领先的技术,才能抢占更多的市场。

齐xx始终牢记,领先的技术是企业的灵魂。公司创办伊始,他就决定自主研发技术、自己培养人才。“现在我们公司拥有一支100多人的研发生产团队,核心团队成员来自美国硅谷和哈佛商学院MBA。”齐xx说。

公司团队专注研发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触摸屏技术,核心技术是红外多点触摸设备技术。在一般触屏只有一个触点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做到一个触屏有10个触点,也就是说可以支持10个手指在屏幕上同时操作。比如新开发的防水系列产品,目前产品已通过国际IP65认证,并在一些高档的娱乐场所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突破了点数的限制,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大尺寸多点触摸的要求,从而极大改进了展览会多人互动模式。“敢为人先、用心用脑”,从美国硅谷的销售人员,到成为全球多点触摸屏第三大供应商,齐xx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带领自己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xx电子,这家起步于南太湖的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触控领域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

怀揣梦想

在不断创业创新的同时,齐xx也不忘发挥自身作为留学归国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

2015年9月,齐xx加入九三学社。他说,九三学社是中共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希望通过九三学社来实现自身价值、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2016年11月,xx市留学归国人员联合会成立,齐xx高票当选会长。在表态发言中,他表示要加强同留学人员的联系,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方面的作用,为留学人员到xx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xx市政协委员,他经常结合自身经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xx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对于未来,齐xx说,希望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些事情。一个是在加强xx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交流联谊方面,作为市留联会会长、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市计算机学会理事,他将和其他热心者一道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高层次人才论坛,届时邀请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推动他们和xx的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促进xx高层次人才联谊有平台、交流有渠道。另一个是希望自己的公司更加“精致”,做一个小而美的高科技公司,希望自己和团队通过技术改进,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把整个行业的成本降低。只有成本降下来了,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用上触控这种先进产品,也能让更多的xx市民享受到这一高科技的服务。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于齐xx,他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不做过客、不当看客,让创新成为了青春远航的动力。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和自主创新精神,也看到留学归国人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汇聚的磅礴力量。

篇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人物介绍

钱xx中共党员教授

1975年9月出生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2020年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个人。

业绩贡献

2019年11月,浙江工业大学与越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钱xx担任执行院长。为助推绍兴市环保产业发展,钱xx提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环保产业人才创新服务体系、高校成果产业化体系这“三大体系”作为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的主要模式。在这个模式的指引下,研究院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引进15个产业化项目团队(其中5项绍兴市“海内外英才计划”项目)、12位高层次人才(其中2名院士);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7项重点人才计划项目;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绍兴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5个人才平台;与70多家环保企业开展技术对接,签订科技合同额7683万元,到款3278万元;完成大楼装修布置、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采购,环境检测平台通过CMA认证;牵头成功申报浙江省绍兴越城节能环保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研发中心);举办7场大型会议,教育培训1000余人;获主管部门年度考核优秀。钱xx创新的发展模式为研究院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高校研究院与当地产业对接发展的优秀模板。2020年,研究院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集体,钱xx获越城区“高质量贡献奖”先进个人。

典型案例

绍兴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是纺织业,目前又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在绍兴经济腾飞的同时,对环保的需求很大,为绍兴的经济发展守住“绿色后方”,正是契合了研究院设立的初心。但是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企业创新内在需求不足、校企互不信任、技术需求和供给信息不对称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钱xx带领教师长期走访绍兴本地企业、开展环保专题对接,与企业家拉家常,以趋势启发、以案例吸引、以实在技术试探、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政策激励,来逐步促进企业对自身环保需求的认识,推动研究院与企业的合作。除此之外,在钱xx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长三角研发中心)揭牌成立,并落户浙工大绍兴研究院,该中心是在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的指导下,整合长三角区域内气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高校、企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发挥特色,聚焦碳中和领域内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开发、监测体系研究、源汇清查及评估,推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示范,为区域碳中和实施成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碳中和国家战略。

在钱xx院长的带领下,研究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秉持以人才技术助推绍兴环保产业发展,以环保科技服务绍兴产业绿色发展的理念,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为绍兴市环保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