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指将自然科学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注意评价的公正性,避免过多地使用主观情感词汇,以免影响读者的判断。掌握写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一
省直机关赴凯里市驻村工作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监狱管理局派员组成,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半年来工作队工作情况作汇报交流。
一是厅党组高度重视挂帮工作。唐德智秘书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开会,研究本挂帮工作计划和思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党组抽调6名年富力强的同志(其中一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工作队驻村。二是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立足基层实际,建立"项目推动、造血强基"的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三是严格管理队伍。驻村工作队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制定了考勤制度、台账管理等制度,对每个队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请销假,工作队6名干部真蹲实驻,半年来,队员驻村时间总计达112天。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工作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一是召开党员、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群众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各种座谈会(场院会)16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二是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庄户场院和群众促膝谈心,实地走访群众760余户,记录民情日记200余篇,实地体察民生疾苦,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摸清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与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座谈,针对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发展规划梳理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方案》,提出了驻村工作的5个着力点,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实施产业帮扶是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所在。驻村工作队一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队配合乡政府抓好精准识别工作,指导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全力实施帮扶项目。工作队协助大风洞乡申报各类项目5大类62项,争取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从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实施帮扶,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140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帮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贵州大学农业专家到大风洞乡开展科技帮扶,指导蔬菜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积极促成贵州大学与大风洞乡签订校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投入100万元助推大风洞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贵州大学专家为驻地农民开展科技帮扶及培训,共帮扶78人次,举行培训会3场,发放资料1500份,听众2500人次。
"思路决定出路",驻村工作队大胆创新载体,为驻村工作提质增效提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驻村工作队在驻点村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队员把微型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受到基层群众广泛欢迎。半年来,驻村工作队共上微型党课19次(场),听众达3000余人,中组部网站、《贵州日报》、先锋网予以报道,并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二是提升基层机关效能。驻村工作队按照厅党组要求,将我厅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机延伸到基层,探索建立乡村干部工作台账式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帮助乡党政机关促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三是抓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如:打造"省政府办公厅·爱心圆梦大学"工程,对大风洞乡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职工为高雪等8名贫困女童开展募捐活动,共捐资3.5万元等。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二
基本解释:1.处理事情方法。2.制作物品的方法。3.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方法和手段。4.宗教信仰人士装神弄鬼的把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在重点农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乡村振兴”作为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在“三步走”中,广大驻村干部要练好“功夫”,在“新战场”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入村之后,多看、多听,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之需,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提高思想意识,坚定信念,这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本前提。因为驻村工作比较辛苦,事情很杂很多,而且大多数村居远离都市喧嚣,自然少了些热闹,对于年轻干部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首先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树立不怕吃苦的精神,怀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平常心,准确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
其次,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要及时全面客观的了解村情村貌,对人口分布、土地使用、集体债务、村民矛盾、村级产业等等,要了然于胸。要经常走门入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把村民反映的每件事情都登在本子上,记在心里,抓在手里,落在实里。
再次,注重经验积累,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许多驻村干部群众工作经验不足,工作不能太随意,要多向经验丰富的先前驻村干部学习取经。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但是当前扶贫助农工作仍需继续深入,仍需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且不能让“返贫”现象发生。推进强村富民,就需要驻村干部必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有担当精神,善于做村民工作,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是因为当前贫困乡村脱贫攻坚中仍存在的难题与困难,尤其是“老大难”问题,没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担当和创新,就没有办法解决掉包括“老大难”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
当然,乡村振兴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驻村干部应勇于挑起党与国家赋予的重任,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理想信念,扑下身子,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扎实推动驻村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驻村干部要总结运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结合驻村工作职能职责,从派驻村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工作定位,抓住主要矛盾,细化工作措施,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在建强村党组织上下功夫。第一书记要突出“书记”的职责,作为书记,第一要务就是抓好党建工作。选调生到村后,是中共党员的,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非中共党员的,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参谋和助手,也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作为首要职责。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党建工作落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内制度执行、抓好经费规范管理。
在推进强村富民上出实招。能不能推进强村富民,是衡量第一书记和选调生能力素质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哪些是脱贫不稳定户、哪些是边缘易致贫户,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有多少等,都要做到精准掌握、动态更新,并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精准帮扶、有效帮扶。二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结合群众意愿和村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注重发挥派驻单位的帮扶作用,运用好个人的人际关系、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资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致富增收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三要抓好重大任务落实。推动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风貌提升、污水治理、违法占地违规建房整治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提升治理水平上动脑筋。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复杂,利益诉求、个人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推进基层治理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驻村干部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又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二要规范村级事务运作,三要抓好乡风文明建设。
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真情。要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经常访民情、听民声、解民意,与群众同住一个屋檐、同坐一张板凳,把群众当亲人,了解群众生活,感受群众疾苦,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压力不小、挑战不少。如何履行职责,以什么样的状态履行职责,对年轻的驻村干部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先做“学生”后做“先生”。驻村干部文化水平高、年轻有活力,但绝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切忌不讲规矩乱做主、不顾实际乱表态、不懂民情瞎指挥,否则,不仅容易引发基层反感,更容易造成对立和矛盾,影响驻村工作推进效果。作为对基层工作一知半解的年轻干部,更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农民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坚持做到勤学、多问、善思,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合格先生”、能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
先“扎根”后“生根”。驻村工作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突出“驻村”的定位,扎根基层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中砥砺品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扎根就是要沉下去,沉在一线,既要“身到”,更要“心到”,要安心在村、深入调研、协调好关系。
先“带头”后“带领”。自己带头干,才能带领大伙一起干。带头是一种胆识、一种魄力,需要无私无畏的勇气,最能体现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一方面,要身先士卒带头干;另一方面,要带领群众一起干。
先“律己”后“律人”。驻村干部要严于律己,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一方面,要锤炼过硬党性;另一方面,要坚决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省直机关赴凯里市驻村工作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监狱管理局派员组成,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半年来工作队工作情况作汇报交流。
一是厅党组高度重视挂帮工作。唐德智秘书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开会,研究本挂帮工作计划和思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党组抽调6名年富力强的同志(其中一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工作队驻村。二是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立足基层实际,建立"项目推动、造血强基"的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三是严格管理队伍。驻村工作队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制定了考勤制度、台账管理等制度,对每个队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请销假,工作队6名干部真蹲实驻,半年来,队员驻村时间总计达112天。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工作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一是召开党员、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群众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各种座谈会(场院会)16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二是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庄户场院和群众促膝谈心,实地走访群众760余户,记录民情日记200余篇,实地体察民生疾苦,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摸清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与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座谈,针对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发展规划梳理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方案》,提出了驻村工作的5个着力点,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实施产业帮扶是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所在。驻村工作队一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队配合乡政府抓好精准识别工作,指导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全力实施帮扶项目。工作队协助大风洞乡申报各类项目5大类62项,争取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从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实施帮扶,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140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帮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贵州大学农业专家到大风洞乡开展科技帮扶,指导蔬菜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积极促成贵州大学与大风洞乡签订校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投入100万元助推大风洞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贵州大学专家为驻地农民开展科技帮扶及培训,共帮扶78人次,举行培训会3场,发放资料1500份,听众2500人次。
"思路决定出路",驻村工作队大胆创新载体,为驻村工作提质增效提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驻村工作队在驻点村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队员把微型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受到基层群众广泛欢迎。半年来,驻村工作队共上微型党课19次(场),听众达3000余人,中组部网站、《贵州日报》、先锋网予以报道,并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二是提升基层机关效能。驻村工作队按照厅党组要求,将我厅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机延伸到基层,探索建立乡村干部工作台账式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帮助乡党政机关促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三是抓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如:打造"省政府办公厅·爱心圆梦大学"工程,对大风洞乡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职工为高雪等8名贫困女童开展募捐活动,共捐资3.5万元等。
一、提升素质有底气,团结协作搞服务。农村工作错综复杂,驻村干部要沉下身子,平心静气思考解决。首先,必须了解相关的涉农政策法规。干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农村政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公信力,工作也就到处碰壁。所以,在工作之余,驻村干部须带领村支两成员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其次,必须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协调好村支“两委”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队伍不团结,就没有凝聚力,就发动不了群众,就干不好工作。搞好干部队伍的团结,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干部各司其职,民主决策,按原则办事,自然消除了工作上的不必要冲突。
二、服务群众零距离,提高自身公信度。驻村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不能让“领导架子”成为与老百姓间的屏障。首先,要有爱心。要把关爱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贫困弱势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再者,要有诚心。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将心比心,以诚待人,群众才会真诚地对待你、支持你,相信党和政府。最后,还要有耐心。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群众对一些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或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少数群众不支持工作、有抵触情绪,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驻村干部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思想做通,工作做好为止。
三、度寸把握要精准,协助配合有分寸。虽说做农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多干事少浮夸,讲求默默奉献,但驻村干部还是要掌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好吃懒做,但也不能越俎代庖。一是指导而不要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二是到位而不要越位。要按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好工作,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不做超越职权范围内的事。三是参与而不要干预。驻村干部既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全方位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去,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村班子集体,多做沟通、协商的工作,以自己的真心和诚意赢得村“两委”组织和群众的信赖。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个人驻村工作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批评指正。
关于干部驻村入户活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相继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还下发驻村工作方案和考评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让驻村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我认为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有共通,驻村干部则是两者的桥梁纽带,就是要通过“便民服务”的驻村实践,既提高素质,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就是秉持这个认识和信念,为我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再难再累,也要抓好抓实,努力为我区大局发展作服务。
我认为,一个驻村干部只要做到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做到以村为家,才能有效地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我平时工作和生活都扎根在村居一线,以民为亲、为友,定期每家每户走访慰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可以说,当村民把你当成村里人,驻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村民把我们驻村干部当自家人对待,常来常往,群众对我们讲真心话,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就慢慢融洽起来。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一不小心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作为驻村干部,身处村居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线、第一地点,站在“村子”这个大家庭的角度,以村里人的角色站在矛盾中间去调节内部矛盾,这个角度站位为我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我所包的村的信访案、社会纠纷投诉等均处在全镇低发水平。
我原本就是包片干部,对村居工作有基础,“三解三促”驻村入户活动给我一个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更加敢于担当,促使我更能积极主动,克服被动盲目。我驻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公示自己的驻村信息,将自己的姓名、照片、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都公布在村务公开栏上,接受群众联络。第二件事情是将便民联系卡一个不漏地发给到每一户村民,并向村民索取联系方式,方便上门入户调研慰问。第三件事情是认真做好民情日记,我不仅记这几天做什么,为群众服务哪些内容,碰上哪些棘手难题,我还写计划思路、写理论调研,想着明天要帮某村民解决什么困难问题,村子修桥铺路怎么跑资金、如何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壮大村特色产业等都是我民情日记的内容。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方式,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驻村干部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我所包的村有些村民戏说我是他们村的“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其实我并没真正做到个个专业精通,面面俱到,我只是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充电,对各个工作领域知识有所涉猎,尽最大努力带着政策解“惑”、带着项目解“困”、带着技术解“难”、带着法律解“结”、带着真情解“忧”,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上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作为驻村干部,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又慢又拖”。对于驻村干部,群众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就是慵懒的表现。一直以来,我接收到群众的电话、来访来信很多,为了防止群众要求事项有所疏漏,我平时都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我还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处理的问题决不能超过两天再帮村民解决,需要上级研究的问题事项则及时跟踪,向群众反馈解释清楚,做到群众心中有数:“我们驻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三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个人驻村工作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批评指正。
一、思想上,要融入发展大局。
关于干部驻村入户活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相继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还下发驻村工作方案和考评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让驻村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我认为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有共通,驻村干部则是两者的桥梁纽带,就是要通过“便民服务”的驻村实践,既提高素质,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就是秉持这个认识和信念,为我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再难再累,也要抓好抓实,努力为我区大局发展作服务。
我认为,一个驻村干部只要做到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做到以村为家,才能有效地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我平时工作和生活都扎根在村居一线,以民为亲、为友,定期每家每户走访慰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可以说,当村民把你当成村里人,驻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村民把我们驻村干部当自家人对待,常来常往,群众对我们讲真心话,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就慢慢融洽起来。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一不小心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作为驻村干部,身处村居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线、第一地点,站在“村子”这个大家庭的角度,以村里人的角色站在矛盾中间去调节内部矛盾,这个角度站位为我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我所包的村的信访案、社会纠纷投诉等均处在全镇低发水平。
我原本就是包片干部,对村居工作有基础,“三解三促”驻村入户活动给我一个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更加敢于担当,促使我更能积极主动,克服被动盲目。我驻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动公示自己的驻村信息,将自己的姓名、照片、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都公布在村务公开栏上,接受群众联络。第二件事情是将便民联系卡一个不漏地发给到每一户村民,并向村民索取联系方式,方便上门入户调研慰问。第三件事情是认真做好民情日记,我不仅记这几天做什么,为群众服务哪些内容,碰上哪些棘手难题,我还写计划思路、写理论调研,想着明天要帮某村民解决什么困难问题,村子修桥铺路怎么跑资金、如何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壮大村特色产业等都是我民情日记的内容。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方式,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驻村干部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我所包的村有些村民戏说我是他们村的“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其实我并没真正做到个个专业精通,面面俱到,我只是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充电,对各个工作领域知识有所涉猎,尽最大努力带着政策解“惑”、带着项目解“困”、带着技术解“难”、带着法律解“结”、带着真情解“忧”,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上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作为驻村干部,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又慢又拖”。对于驻村干部,群众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就是慵懒的表现。一直以来,我接收到群众的电话、来访来信很多,为了防止群众要求事项有所疏漏,我平时都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我还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处理的问题决不能超过两天再帮村民解决,需要上级研究的问题事项则及时跟踪,向群众反馈解释清楚,做到群众心中有数:“我们驻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四
省直机关赴凯里市驻村工作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监狱管理局派员组成,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半年来工作队工作情况作汇报交流。
和思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党组抽调6名年富力强的同志(其中一名博士研究生)组成工作队驻村。二是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立足基层实际,建立"项目推动、造血强基"的长效帮扶机制,使帮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三是严格管理队伍。驻村工作队严格纪律,加强管理,制定了考勤制度、台账管理等制度,对每个队员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严格请销假,工作队6名干部真蹲实驻,半年来,队员驻村时间总计达112天。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工作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一是召开党员、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群众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共召开各种座谈会(场院会)16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二是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庄户场院和群众促膝谈心,实地走访群众760余户,记录民情日记200余篇,实地体察民生疾苦,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摸清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与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座谈,针对乡党委政府对全乡的发展规划梳理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方案》,提出了驻村工作的5个着力点,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奠定基础。
实施产业帮扶是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关键所在。驻村工作队一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队配合乡政府抓好精准识别工作,指导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协调扶贫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全力实施帮扶项目。工作队协助大风洞乡申报各类项目5大类62项,争取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从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实施帮扶,目前项目资金已到位140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帮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贵州大学农业专家到大风洞乡开展科技帮扶,指导蔬菜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积极促成贵州大学与大风洞乡签订校地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项目协议,投入100万元助推大风洞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此外,贵州大学专家为驻地农民开展科技帮扶及培训,共帮扶78人次,举行培训会3场,发放资料1500份,听众2500人次。
"思路决定出路",驻村工作队大胆创新载体,为驻村工作提质增效提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驻村工作队在驻点村推出"微型党课随我行"活动,队员把微型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受到基层群众广泛欢迎。半年来,驻村工作队共上微型党课19次(场),听众达3000余人,中组部网站、《贵州日报》、先锋网予以报道,并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二是提升基层机关效能。驻村工作队按照厅党组要求,将我厅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机延伸到基层,探索建立乡村干部工作台账式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帮助乡党政机关促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三是抓好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如:打造"省政府办公厅·爱心圆梦大学"工程,对大风洞乡考上大学的贫困高中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职工为高雪等8名贫困女童开展募捐活动,共捐资3.5万元等。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五
一、提升素质有底气,团结协作搞服务。农村工作错综复杂,驻村干部要沉下身子,平心静气思考解决。首先,必须了解相关的涉农政策法规。干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农村政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公信力,工作也就到处碰壁。所以,在工作之余,驻村干部须带领村支两成员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其次,必须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协调好村支“两委”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队伍不团结,就没有凝聚力,就发动不了群众,就干不好工作。搞好干部队伍的团结,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干部各司其职,民主决策,按原则办事,自然消除了工作上的不必要冲突。
二、服务群众零距离,提高自身公信度。驻村干部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不能让“领导架子”成为与老百姓间的屏障。首先,要有爱心。要把关爱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贫困弱势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再者,要有诚心。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将心比心,以诚待人,群众才会真诚地对待你、支持你,相信党和政府。最后,还要有耐心。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群众对一些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或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少数群众不支持工作、有抵触情绪,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驻村干部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思想做通,工作做好为止。
三、度寸把握要精准,协助配合有分寸。虽说做农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多干事少浮夸,讲求默默奉献,但驻村干部还是要掌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好吃懒做,但也不能越俎代庖。一是指导而不要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二是到位而不要越位。要按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好工作,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不做超越职权范围内的事。三是参与而不要干预。驻村干部既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全方位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去,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村班子集体,多做沟通、协商的工作,以自己的真心和诚意赢得村“两委”组织和群众的信赖。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六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个人驻村工作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志们多批评指正。
关于干部驻村入户活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相继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还下发驻村工作方案和考评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让驻村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我认为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有共通,驻村干部则是两者的桥梁纽带,就是要通过“便民服务”的驻村实践,既提高素质,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就是秉持这个认识和信念,为我开展驻村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再难再累,也要抓好抓实,努力为我区大局发展作服务。
我认为,一个驻村干部只要做到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做到以村为家,才能有效地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我平时工作和生活都扎根在村居一线,以民为亲、为友,定期每家每户走访慰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可以说,当村民把你当成村里人,驻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村民把我们驻村干部当自家人对待,常来常往,群众对我们讲真心话,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就慢慢融洽起来。特别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一不小心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我作为驻村干部,身处村居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线、第一地点,站在“村子”这个大家庭的角度,以村里人的角色站在矛盾中间去调节内部矛盾,这个角度站位为我化解了很多矛盾纠纷,我所包的村的信访案、社会纠纷投诉等均处在全镇低发水平。
我不仅记这几天做什么为群众服务哪些内容碰上哪些棘手难题我还写计划思路、写理论调研想着明天要帮某村民解决什么困难问题村子修桥铺路怎么跑资金、如何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壮大村特色产业等都是我民情日记的内容。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方式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驻村干部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我所包的村有些村民戏说我是他们村的“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其实我并没真正做到个个专业精通,面面俱到,我只是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充电,对各个工作领域知识有所涉猎,尽最大努力带着政策解“惑”、带着项目解“困”、带着技术解“难”、带着法律解“结”、带着真情解“忧”,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上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作为驻村干部,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又慢又拖”。对于驻村干部,群众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就是慵懒的表现。一直以来,我接收到群众的电话、来访来信很多,为了防止群众要求事项有所疏漏,我平时都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我还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处理的问题决不能超过两天再帮村民解决,需要上级研究的问题事项则及时跟踪,向群众反馈解释清楚,做到群众心中有数:“我们驻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七
驻村干部要总结运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经验,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结合驻村工作职能职责,从派驻村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工作定位,抓住主要矛盾,细化工作措施,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在建强村党组织上下功夫。第一书记要突出“书记”的职责,作为书记,第一要务就是抓好党建工作。选调生到村后,是中共党员的,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非中共党员的,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是村党组织书记的参谋和助手,也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作为首要职责。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党建工作落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内制度执行、抓好经费规范管理。
在推进强村富民上出实招。能不能推进强村富民,是衡量第一书记和选调生能力素质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哪些是脱贫不稳定户、哪些是边缘易致贫户,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有多少等,都要做到精准掌握、动态更新,并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精准帮扶、有效帮扶。二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结合群众意愿和村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注重发挥派驻单位的帮扶作用,运用好个人的人际关系、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资源,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村民致富增收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三要抓好重大任务落实。推动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风貌提升、污水治理、违法占地违规建房整治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提升治理水平上动脑筋。农村基层社会结构复杂,利益诉求、个人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推进基层治理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驻村干部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又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具体工作中,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二要规范村级事务运作,三要抓好乡风文明建设。
在为民办事服务上用真情。要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经常访民情、听民声、解民意,与群众同住一个屋檐、同坐一张板凳,把群众当亲人,了解群众生活,感受群众疾苦,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以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压力不小、挑战不少。如何履行职责,以什么样的状态履行职责,对年轻的驻村干部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先做“学生”后做“先生”。驻村干部文化水平高、年轻有活力,但绝不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切忌不讲规矩乱做主、不顾实际乱表态、不懂民情瞎指挥,否则,不仅容易引发基层反感,更容易造成对立和矛盾,影响驻村工作推进效果。作为对基层工作一知半解的年轻干部,更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向农民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坚持做到勤学、多问、善思,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合格先生”、能破解难题的“行家里手”。
先“扎根”后“生根”。驻村工作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要突出“驻村”的定位,扎根基层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中砥砺品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扎根就是要沉下去,沉在一线,既要“身到”,更要“心到”,要安心在村、深入调研、协调好关系。
先“带头”后“带领”。自己带头干,才能带领大伙一起干。带头是一种胆识、一种魄力,需要无私无畏的勇气,最能体现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一方面,要身先士卒带头干;另一方面,要带领群众一起干。
先“律己”后“律人”。驻村干部要严于律己,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一方面,要锤炼过硬党性;另一方面,要坚决同不良行为作斗争。
驻村工作经验和做法1000字篇八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要求在重点农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乡村振兴”作为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在“三步走”中,广大驻村干部要练好“功夫”,在“新战场”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入村之后,多看、多听,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之需,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首先,提高思想意识,坚定信念,这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本前提。因为驻村工作比较辛苦,事情很杂很多,而且大多数村居远离都市喧嚣,自然少了些热闹,对于年轻干部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首先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树立不怕吃苦的精神,怀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平常心,准确认识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
其次,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要及时全面客观的了解村情村貌,对人口分布、土地使用、集体债务、村民矛盾、村级产业等等,要了然于胸。要经常走门入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把村民反映的每件事情都登在本子上,记在心里,抓在手里,落在实里。
再次,注重经验积累,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许多驻村干部群众工作经验不足,工作不能太随意,要多向经验丰富的先前驻村干部学习取经。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但是当前扶贫助农工作仍需继续深入,仍需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且不能让“返贫”现象发生。推进强村富民,就需要驻村干部必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有担当精神,善于做村民工作,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这是因为当前贫困乡村脱贫攻坚中仍存在的难题与困难,尤其是“老大难”问题,没有高水平的工作能力、担当和创新,就没有办法解决掉包括“老大难”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
当然,乡村振兴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驻村干部应勇于挑起党与国家赋予的重任,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理想信念,扑下身子,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