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体育教学论文篇一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独立锻练身体的能力,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快乐体育教学是立足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通过对运动乐趣的体验,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趣和习惯。“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的一种挑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快乐体育教学”的课型设计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体育教学的课型可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和游戏课。
上好体育理论课能为体育实践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但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因此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体育实践课主要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游戏与运动、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集体项目运动、单人和双人运动、体操运动、舞蹈等。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同龄学生在身体发育和体育学习能力上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游戏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型,体育游戏种类繁多,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遵循实效性、趣味性、适应性、可行性、教育性等原则选择相应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锻炼身体。
二、“快乐体育教学”的益处
1、创设愉悦的心境,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学习是一个艰辛努力的过程,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情感氛围去支撑。学生良好的情感氛围大都源于教师的调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追求,教师应以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一个真诚的微笑,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是一片阳光。
让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平等、真诚。“教师应该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谐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教师内心丰富的情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持久而广博。 2、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如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运动状态之中。
三、“快乐体育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
1、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2、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众所周知,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本人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适合学生年级水平的特点。教材难度过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难度过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一活动中,常因学生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生上球类课时,学习兴趣远远超过其它项目,而这项运动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总之,快乐体育是着眼于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需求着手,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发展的环境氛围。众口难调,但教改无限。我们要尽量抓住中学生记忆力强、好奇心重、模仿力强、表现欲强、不怕出错的特点,揣摩心理,因材施教,通过课程设计来逐渐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
体育教学论文篇二
快乐体育的教学论文
1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渗透的困难
快乐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让大学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重要实践。做好体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但将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困难:
1.1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提倡与落实了一段时间,但是,中考与高考、研究生考试这样的重大考试仍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一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学界影响力,只关注学校的科学文化人才培养,将更多的教育精力放在了文化课教学中。在大学校园中,学校关注科研活动,关注学生的英语证书考取,关注学生的各项技能比赛,忽视了体育教学。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的体育教学观不科学,影响了快乐体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1.2教师教学水平的限制
大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与实施者,也是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与体育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快乐体育观念落实的价值。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快乐体育教学,给当代大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大学体育教师队伍中,许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没有认识到教学模式更新的重要性。这些教师认为,只要他们组织学生开展运动,在体育课堂中活动起来,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标,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在创新型教学思想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也不能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去思考与设计教学活动。因此,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促进快乐体育理念落实的.重点。
1.3学生体育意识的限制
快乐体育教学能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代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学生具有科学的体育学习观念,就会给教师更多的建议,说出自己更多的需求,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活动。但是,当代大学生没有科学的体育学习意识,对于他们来讲,自由活动就是最快乐的体育学习形式。学生没有想从体育学习中获取快乐,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活动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快乐化。
2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渗透的方法
2.1加强体育教学结构的快乐化改革
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较为简单,过于强调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再讲解教材内容,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活动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将快乐体育理念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就要对这种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利用学校的体育学习资源展示自己的优势,对学习任务加以创造,高效完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对竞技运动的技术难度进行适当地降低,通过简化体育运动的规则促进体育课堂结构的优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才会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快乐感。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接力学习时,教师让学生先做一个田径类的游戏去热身,像贴人这种追逐性的游戏都是较好的选择。之后,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接力学习。不同国家间谍送情报的情境很适合接力教学,让学生通过想象认识到自己接力表现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自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体育学习的快乐感。
2.2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改革
将快乐体育理念落实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扩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快乐。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的乐教,其次需要学生的乐学。教师将一些趣味性的体育学习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促进快乐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选择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手段以及组织体育教学语言的时候,教师都要考虑到趣味性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体育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自行车、滑板与羽毛球这些生活化的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获得体育学习成就感,其它学生也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体育学科的魅力,积极快乐的情绪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示范反面体育技术动作来加大体育课堂中的诙谐度,实现快乐体育教学。
2.3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改革
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快乐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快乐元素。要将快乐体育理念成功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上的变化,杜绝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针对不同体质、不同心理素质以及不同体育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与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教师的要求,可以超越自我,那学生的快乐感会油然而生。像在引导学生进行长跑练习时,教师让女生跑800米,以坚持跑完为目标进行训练。对于男生,教师要求他们跑1000到1500米,在这中间分组,考虑男生的身体差异,但要通过计时竞争的方式开展训练,满足不同的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不同期待,提高体育学习的快乐感。
3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理念被更多的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快乐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期待的体育学习活动。将更多的趣味性因素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会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身体上的锻炼,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体育教学论文篇三
浅析小学快乐体育教学论文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尊崇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寓教于乐,其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发展,甚至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环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提高身体素质,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快乐体育;寓教于乐;
小学体育课堂较为强调对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而如此便使得学生通常会处于被动的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之中,其无法对于所学习的体育技能以及相关技术动作产生兴趣,而是完全为了完成教师的要求而完成学习。可以说,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生难以会对体育课堂产生真正的向心力。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快乐的气氛,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技能以及相关技术动作的学习热情,并且这样做将会让体育课堂的教学效度更为显著。
一、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为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求就会产生运动的乐趣。这种欲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确,其满足后获得的喜悦也就越大。因此,体育课不能是教师强制性的,而必须能使学生自发、自主地享受运动中的乐趣的体育课。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快乐体育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通过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产生参与课上教学活动的热情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确保课堂成为学生眼中的快乐课堂。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考虑到小学生喜好参与游戏活动这一天性,并通过结合课上教学内容,使游戏活动能够完美地楔入体育课堂之上。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是因为以往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之下重复同一技术动作,而这样的过程对于欠缺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无趣的。而当游戏环节被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之后,学生将真正能够在体育课上感受到快乐,其将以充沛的热情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为游戏背景,在教授学生“投掷”这一技术动作时,将目标设定为动画片中的反面角色―――灰太狼。这样一来,学生不再将学习过程视为枯燥的训练,而是能够将之视为铲除邪恶、匡扶正义之举,这样便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热情,而课堂氛围也将是十分欢快的。
(二)注重营造欢乐祥和的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快乐与幸福感。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能使课堂沉闷,使教学死气沉沉。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能否真正让学生从中获益,能否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若学生对于授课教师十分喜爱,则其上课时会感觉到兴致浓厚,在学习教师为其所讲解的技术动作时,也会变得分外认真和投入;如若学生对于授课教师存在抵触情绪,则其在学习教师讲解的技术动作时也会变得敷衍了事。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在体育课堂上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气氛,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这样一来,学生将会从中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所在,进而对于教师所示范和讲解的.动作以及教师所布置的学习要求认真地加以完成。
(三)注重课上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的有机衔接
快乐体育不仅仅应当存在于课上环节,更应当覆盖到课下时间,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达到终身运动的目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上进行技术动作讲解时,应当注重同生活实践相联系,并且为学生讲解如何在生活场景中就地取材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一来,便达成了对小学体育课堂空间的扩展,也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上感受参与体育知识学习的快乐,也能够在课下体会出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四)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每个小学生在身体发育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解以及授课过程之中,不能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男学生通常对竞技对抗类的体育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和男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是相符合的,而女学生一般会对一些动作幅度不大的体育运动更感兴趣。考虑到男女生的这一差别,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内容上便应当加以区别对待。这样将实现对班级全部学生的兼顾,从而帮助班级的学生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身体机能的提高。
三、结语
以上,我对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展开了研究,并从通过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产生参与课上教学活动的热情、注重营造欢乐祥和的师生关系、注重课上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的有机衔接、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几个层面就小学体育快乐教学展开了探究。快乐体育应该成为所有体育教师都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践行快乐体育,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保持体育活动的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体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
[2]何强,熊晓正。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重读《体育之研究》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
[3]王爱兵。“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分析及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
体育教学论文篇四
现如今,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各大高校也逐渐重视其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们不单单只是对学生进行义务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加大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个人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本文就重点对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进行了探究分析。
1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课是学生们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中一门必修的课程之一,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早期的五四运动使其,我国领导人毛主席就提出了体育强国的政治思想,因此人们对于体育锻炼越来越重视,各大学校也开始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对我国民族的壮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思想行为、兴趣爱好,还是品质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现。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切实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型发展。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加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必要条件,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着重大的意义。并且,学生们正处于成长中的阶段,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为了能够保证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辨别这个世界中的好与坏,美与丑。这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科学的思想引导和培育,这也正是思想教育与培养的基本内容。
现如今,无论是从国内的发展形势,还是从国外的发展形势来说,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我国当前发展性质来看,人们对于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相关的经济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我国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阶段。而在这一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分配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等方面也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而发展。此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也在随之发生改变。而这些思想活动、行为上的变化也恰恰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体育工作者更应该着重思考如何做好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培养工作。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思想道德认知只有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正确的教育和指导才会逐渐完善起来。所以,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影响的问题,这也是学校教学的最终结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能顾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品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变化飞速的今天,更是对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快对传统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2 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们的能力、态度、情绪、意志等特征将会迅速被暴露出来。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展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理想看待成功和失败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和尝试,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的克服一切心理障碍,逐步增强自信心,不断弥足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好的展示出自己的优点,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即使在面临挫折的情况下,也可以沉着冷静的对待,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
一般来说,体育教学存在着形态化的特点,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通常都是以个人或是群体的形式参加。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将会相互切磋、合作等等。而在这种情况喜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直接、更加频繁起来,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社会课堂氛围。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充分满足了学生对于进入社会的心理需要。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利用这一特征,尽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们模拟社会环境,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更好的与他人之间进行接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3 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的优势
3.1 教育条件有利。体育工作者必须清楚认知的一点问题是,体育教学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强迫性的教育,而是要让课程内容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够自发、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确保思想道路教育与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每一门学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体育也自然如此,它不仅仅是一项体力运动,更是一种充分美学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到体育中蕴含的美感。尽可能的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户外运动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所产生的美,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接受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其次,教师也要通过采取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就为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打下了非常有利的基础。
3.2 教育方式轻松。教育的方式决定教育的效果。体育课内容丰富,涉及多种身体动作,掌握技术动作时需要教师不停的指导、反馈和纠正,所以师生之间联系很紧密。在运动体验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氛围轻松,很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以便师生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体育教学中,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敬业精神以外,还要有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相比其他理论课说教式的讲授,体育教学的方式显得灵活轻松。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易遭到学生抵触。还可通过开展多种游戏教学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长期的教育活动,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桂霞.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人生观 、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革新 ,(9).
[2]景风东,石强.论体育赛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 [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1).
[3]陈运雄.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s2).
[4]温淑涛,叶 翔.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及实施 [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体育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调查访问、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分析了中学生中长跑的主要心理障碍:厌倦、恐惧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轻视、爱美心理;骄傲自满等心理。再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学体育长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情绪和性格类型倾向以及意志品质状况的调查结果
我们将事先印好的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和意志问卷,按问卷的实施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为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分别对研究对象相隔4~5个月之后,进行重测检验,并随机性地对部分受试者及其周围同伴进行了调查访问,以提高问卷的可信度。情绪及性格类型倾向调查问卷把情绪分为稳定型,中间型和不稳定型三种;把性格分为内向型,中间型和外向型三种;根据年龄常模计算问卷得分并转化为标准分,然后根据标准分判定情绪及性格类型。意志问卷按性质分为六种类型、五种状况:即劣、差、及格、良好、优秀。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研究对象的情绪类型中,男生不稳定型占28.68 %,女生不稳定型占28.30 %。在实际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绪不稳定者,对待中长跑学习常常表现出焦虑、紧张、易怒、忧郁。尤其在中长跑考试的前夜,往往因多虑而睡眠不好,情绪反应强烈,严重影响了中长跑的练习和测试成绩。这种不良的反应,无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和有害的。从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性格类型中,男生性格内向型占14.72 %,女生性格内向型占16.98 %。性格内向不爱活动,对中长跑学习抱有消极、机械、被动的态度和缺乏持之以恒等,严重影响中长跑的学习和自主锻炼。
通过女生和男生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出研究对象的意志品质状况不佳,实际考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表现出怕苦怕累,一点点困难也无法克服,有甚者在课中假装身体不舒服,而逃避中长跑,这种现象在中学生身上表现更为严重。
(二)中学生中长跑出现上述心里障碍的成因
1.认识和发展障碍。刚进中学,学生对体育知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运动锻炼凭直接兴趣参与以后虽然逐年有体育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但由于广大体育教师忽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正确动机的培养,所以,学生的认识较盲目,他们不懂得中长跑对其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对意志品质的锤炼作用,亦不了解中长跑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一般的自我处理跑动中的难受感,特别是极点时的艰难感受易形成条件反射,造成极强的心理负效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且,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依赖性强,意志品质差,也制约了学生对中长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往往仅凭外界的压力(老师的压力体质测验升学考试等)进行锻炼,内心极不情愿。
2.对动作技术结构不够重视。由于受上课时间因素所影响,部分老师一开始只重视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而忽视了动作结构的经济性和实效性,如果错误动作一旦定形,不仅对学生进入成年后发挥最大运动潜能,延长运动寿命,创造成绩非常不利,而且由于青少年的骨骼承受的压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不及成年人,骨骼容易造成变形,甚至畸形。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对中长跑的技术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体育教学中,由于练习的内容缺乏新意,讲解语言单调、贫乏,动作示范不够规范、正确,没有吸引力。另外,练习手段的重复雷同,运动负荷波动大,使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恐惧心理。
4.忽视放松运。大部分老师都知道运动过后应做放松运动及放松运动对运动成绩提高所起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往往忽视了放松运动。做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通过放松活动使身体各系统由剧烈的活动状态独步过度到安静状态,减轻疲劳,促进恢复过程。剧烈运动后,如果不做好放松活动就停下来,容易造成暂时性脑贫血而产生头晕、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发晕倒(休克)现象。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肌肉失去弹性,影响成绩的提高。
二、结论和建议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必要的
锻炼技巧教学时要讲清楚中长跑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充分理解中长跑的实用价值,定能树立长久的动机,并能积极地进行中长跑锻炼。在中长跑的练习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疼动作迟缓的“极点”现象,容易使意志品质本来就薄弱的中学生产生动摇,甚至退却心理因此,在练习前,教师必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极点是跑动中正常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各器官不适应的表现,是运动系统内脏器官的需氧量与供氧量的矛盾所致,即供氧不足而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极点产生时,要继续坚持,同时减慢跑速,加强呼吸特别是深呼气,继而出现“第二次呼吸”,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而深长,动作重归于轻松,不适感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信心倍增。另外也必须教会学生放松摆臂呼吸节奏体力分配等技巧,以及意志品质对中长跑水平的巨大影响及其反作用等知识,使学生树立中长跑不仅是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毅力精神品质的锤炼。
(二)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概念。青少年在开始接触中长跑时,结构动作要领模糊不清,所以在开始上课时,即第一次上中长跑课时,应该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正确动作结构的要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进行。特别强调动作结构合理的重要性,密切注意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动作结构,当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及时给予提醒纠正,直至形成正确动作定形。
(三)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制定教学训练计划,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奋的心态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树立良好心态,使他们的体能在学习和训练中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逐渐适应大强度的学习和训练。
体育教学论文篇六
摘要: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小学体育农村素质教育
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各级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要让广大农村青少年从小健全地发育身体,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重多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农村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对体育课的教学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呢?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调查和了解。首先谈谈我们学校的情况:相比而言我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而绍兴20xx年又将举办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在刚刚结束的全县中小学生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上年总分翻了一番,位列钱清学区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名次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还有去年的全县广播操比赛勇夺桂冠。尽管这样,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仍然比较差,没有一个体育专业毕业分来的教师,所以,在体育教育教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深深地思考,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1、场地器材落后不实用
学校体育方面投资少,存在着器材品种及数量不足的状况。使用的体育器材,基本上是旧式器材,而且大多数器材的品种和规格成人化不适合中学生使用。有的器材体积又大又重,学生搬运困难,长期不使用像跳箱、山羊,只能充器材数量,即使有些器材能使用,个别体育教师又怕麻烦或出现伤害事故,也不使用。器材的短缺,致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的执行,直至影响教学质量和锻炼效果。另外,场地设施影响也很严重,除了篮球场,其它的活动场所都是黄土地,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弱。上体育课又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几个班挤在一起,场地小,器材少,教学很困难,效果自然就差,久而久之老师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学生的兴趣也淡化了。
2、教师治学不严谨,态度不端正
由于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把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每个学科的工作量不同,补贴待遇也差很多。体育教师除承担正常的体育课外还要组织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工作量大责任多,钱少地位底。有时学生还不好管理,长年超负荷运转,倍感压力很大。工作得不到重视,前途一片渺茫,日积月累教学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上课不再积极,备课不再认真,教学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人生消极,对待学生态度冷漠,不闻不问,上课“放羊”,教案不写,课不备,误人子弟,混日子。
3、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宣传力度不强,普及不够广泛,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升学考试也停留在表面,单一的体育考试项目选择不能激起运动热潮,反而遏制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繁重的学习任务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身心疲惫的学生已无运动的心情和活动的兴趣。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提高领导和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揉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仅仅是站在了起跑线上而已。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四)、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总之,学校应按国家教委的规定开设课时,培养每个学字自我锻炼、自我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灵巧、柔韧等体能素质及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应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材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已有的操练基础,把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大春:《体育(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体育教学论文篇七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体育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建议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国民体育素质培育与提高的根本途径,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重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
1、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新课标的指导性不够,影响体育教学的导向性
新课标是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各界人士各抒己见,有的又加以演绎,而且里面所涉及到的内客,多宏观,少具体,有指导性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具体案例太少,新课标的指导性还不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导向性。
1。2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程度还不够,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程度还不够,体育学科意识还不够强,学科差异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体育课改所投入的精力远不能满足目前体育学科的发展,在各科课程改革全面推行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推行最容易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导致“走过场”的局面,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2]。
1。3对体育课改所投入的财力不足,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
一方面,资金短缺,投入不够。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设施、器材的资金还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没有得到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待遇,这使其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缓慢。
1。4教师自身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广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乏课程意识,成为实施课标的一个瓶颈。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还不很了解,缺乏全面深入的学习;对诸多理念领会不到位,掌握得不扎实,认识得不够清晰,造成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对课标新理念把握的“度”不够准,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和疑虑,出现“矫枉过止”的现象。同时又因为他们工作量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对课标进行深入学习、理解和研究,从而导致自身素质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广。
1。5应试教育干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
长期以来,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升学率,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教师、学生对教育本质含义的认识,曲解了学校体育的功能。中考中的体育加试也落入了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怪圈中,导致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轻视,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乏力。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实,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而干扰了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
2、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2。1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更新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研究符合学校教学实际条件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应有针对性、实效性,紧密联系各学校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体育教师也应该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由“主体”地位向“主导”作用转变,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都能得全面协调发展。
2。2加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建设
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从系统性来说,建议按照名称和内容,重新整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名称,并对其中的一些描述加以明晰,加快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尽快在国家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之间搭起过渡性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符合教师需求的具有指导价值的配套参考材料,把理想的、宏观的思路与指导性意见变成体育教学中观的、微观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东西,尤其评价方面应尽快给出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意见。
2。3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要加强学校领导尤其是学校一把手对体育工作的认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重视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应该关注、关心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对新增加的工作量给予适当考虑,建立合理的工资绩效评价制度。在获奖评优、职称评定、津贴福利发放上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激发教师参与体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2。4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对于广大体育教师来说,首先要增加体育课程意识,坚持不盲从,不保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事体育学科的实验,克服惯性思维影响认识的误区和操作时的偏差。抓住问题的本质,不被表面的纷杂所迷惑,就能领会新课标精神,明确改革方向。坚信无论体育课程管理的形式怎么变,体育的学科特性不会变;无论体育课程的目标领域(维度)怎么变,其教育的基本目标和理念不会变;无论学段的划分怎么变,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会变;无论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怎样变,体育教学要有用、要有乐趣的原则不变。其次,要加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提高体育教师参与课改的能力。
2。5加大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采取多渠道筹集体育教育经费
加大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增长率是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前提。学校体育经费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一部分,只有学校教育经费增加,方能使学校体育经费得到相应的增加。要转变观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体育经费,利用学校的优势,协调各种力量,群策群力,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改善中学的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3、结论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更新知识,改变教学观,树立人才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价值观,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3(6):73—75。1。
[2]周君华,原丽英,解毅飞等。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4—9。
体育教学论文篇八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怎样教正确、讲明白呢?就一节课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技术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的内容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之听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教正确、讲明白的教学目标,并非轻而易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术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技术动作的结构机理,能完成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
1熟悉教材
教师不但要对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邻年级同类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个学段同类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说要把握教材的纵横关系。这样才有利于教者安排教学进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实质,准确地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实行宏观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安排一切课的教学内容,就容易做到重点突出难度度适当,讲授内容也容易贴切得体。例如,二年级一节跳远新授课的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①复习跳单、双圈练习;②教学跳远的落地方法;③教学全程技术(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区域内踏跳。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说明教师熟悉二年级跳远教材内容和要求,同时明确二年级的跳远教材是由一年级立定跳远(落地技术)和跳单、双圈(单跳双落技术)演而成的。教师的教学意图也很明确,通过二年级跳远教学,形成急行跳远技术的基本雏型,为顺利地过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区内踏跳(三年级教学内容),铺平了道路,同时为小学阶段学习和提高跳远技术奠定了基础。
2了解学生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素质不仅和运动能力有关,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随着性别和发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忆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而快速增长阶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说明在一定年龄或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增长较快或者成绩提高较快,上升幅度较大。通过调查,在13岁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动作频率快和反应速度较快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技巧、游戏等等,以发展儿童的平衡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与其相关的运动能力。了解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共同的特征,还要掌握这班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性和实际水平,采取最佳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
3灵活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说明动作名称、方法、过程、要领、要求,以及总结、评价等诸多内容,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钻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课的关键一环。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教材,课型、教学对象等具体情况,科学地灵活安排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生理反应、情绪变化,及时捕捉反馈信息,采取措施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4技术规范、讲解正确
技术动作的示范,并不在于跑得快、跳得远,能完成惊险动作,而是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完成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视觉表象的规范动作。同样,讲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过细的剖析技术机理,更不能夸夸其谈,而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知识经验,将讲解内容预先加工成学生听得懂好理解的制成品。小学阶段是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时期,因此,讲解示范要成为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一般地说低年级要多示范,多模仿,讲解内容要简洁要直观。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讲解的内容要逐渐递增,知识面也要相应地拓宽。讲解示范都力求准确地把握最佳时机和最佳位置,这样才能产生最佳效应。
5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以轻松愉快的游戏、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群体活动的环境。在活动中让他们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作为小学低年级教材是非常受儿童喜爱一种活动形式,它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贯穿于体育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让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培养特长生。集体荣誉是一种团体精神,团体精神对团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如“冲过火力网”,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对活动产生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论文篇九
1大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和其它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体育教学对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场地的需求量较高。但是有些大专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是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场地狭小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学生们得不到充足的锻炼,体育教学也会逐渐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2大专体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专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包括竞争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社会必将呈现出一定的知识性和竞争性。对大专院校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可见,进行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步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自身的进取心和拼搏能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大专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来进行不同的体育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传授的知识也比较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针对现如今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大专体育教学课程采用了变化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表现在体育课堂中,在其它的科目的教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3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是其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之后,这种能力有助于提升个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能力。在大专的体育教学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比赛,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设置体育游戏和竞赛,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能力进行锻炼,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现如今,想要在社会的某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处于优势地位,都取决于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学完全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比赛和表演,必然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体育教师需要对体育项目的内涵以及实际的训练规则进行分解处理,学生们每一个环节都掌握了,才能够从总体上增强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促进其精神的满足。
2.5对学生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大专院校的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如果反应能力较强,则其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大。尤其是学生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反应能力和其处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专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都会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教师在教授篮球传球以及进攻的技巧时,需要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反映,用较短的时间赢得更多的机会。可见,学生们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发现自己反应能力的不足,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大专体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3.1学习技术能力的训练
只有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才能注重加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3.2丰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的设计几项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和创设各种手段进行健身的能力,加入新型的田径项目,如:户外运动、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课程,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3.3增加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中的田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在田径普修课中,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技术、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自觉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3.4加强体育学教学理论素养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基础理论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应当把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加以理解。此外,还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教学能力,这些课程主要有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与方法等。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增强学生基本体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加强。体育教学要和社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相结合,避免出现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无法适应的现象。另外,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其实践能力要求比较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除了该文介绍的几种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这也是促进体育教育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论文篇十
中职体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上,而应培养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能应对生产、服务一线高强度的工作,并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应适应当前教学形势发展与要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带有职业特点内容的教学改革。
一、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自身的性质要求体育教学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来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因此,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上,必须围绕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成为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倍增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在激烈竞争的岗位或职业转换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职业体能要求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企业员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职毕业生时,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考虑,除了对专业技能和熟练程度提出要求外,也对招聘人员的职业体能素质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如航运要求游泳技能,电力要求攀爬能力,机械工程类要求身体力量等。可见,中职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健身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加迫切,特别是采用与职业相关的实用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紧迫,这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三)社会发展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必须改革创新。社会适应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适应力最重要的就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涉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体育教育就要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上起到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学生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首先,不能仅传授体育技能,而应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配合、协作、沟通的能力,有意识进行挫折教育和抗压练习,增强适应能力,其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培养组织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改变以前老师传授、学生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往、沟通、交流。再次,加强和创新开展体育活动,在多种形式、内容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语言、动作、行动、眼色、表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相互学习、合作、竞争气氛中建立友好关系,增强人际交往的情感体验,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教学要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二、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中职体育教学要坚持安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使学生体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身心健康都得到健康发展。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把所学习专业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知识和规范的技能,进行科学的训练和锻炼,形成良好的个性,并能始终贯穿于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从事职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无论推行何种教学的改革创新,都要求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联系并结合当前实际的原则。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基本动作和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重在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能力上,并掌握一些预防职业病的常识和体育训练项目。其次,要解决当前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改革体育教学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体育教材,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开发拓展性教学,使学生的职业体能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意识地学习带有职业内容的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自己职业能力得到培养,更加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
三、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展针对性教学。现代社会职业虽然门类繁多,分工也比较精细。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强健体魄和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长跑和克服障碍的训练,磨炼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以后能很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环境,符合体力和脑力的要求。同时,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他们进行和职业相应的体育教学,开展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重点发展相关的身体素质。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某项工作可能要下蹲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要确保站立起来不头晕,在体育教学中,就应有针对性选择杠铃练习下肢力量和一些静力性力量练习,一些跳跃性的练习,增强下肢和腰部力量。机电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攀爬能力,在教学中,首先要加强身体力量以及四肢协调能力,在教材方面选择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内容,如推举杠铃、爬杆的练习。会计专业要求学生心灵手巧,因为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我们可以安排跳单绳或集体跳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如果我们不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去考虑和安排课程,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像机电专业学生去练习推举杠铃、爬杆,会计专业学生既排斥练习,又收不到教学效果,教学任务完成就无从谈起。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
(二)开展拓展性教学。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除了对技能有特定要求,也比较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安排一些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做好游戏课的开展,它是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专门设计一堂体育游戏课,也可穿插于一节课之间,如老鹰抓小鸡这个经典的游戏,母鸡要保护,小鸡要抱团,离开这个团队意味着失去,里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做好一些集体项目的教学开展,如篮球、足球、排球、拔河等集体项目,都是能很好地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运动,像篮球项目,除了五人制的,我们还可以开展三人制的,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中去感受集体项目的魅力。再次,可以开展模仿与职业技能相似的一些练习,也可以设定与工作现场相似的场景进行教学,如在操场上设定场地,用杠铃代替轮胎进行拆轮胎练习,让学生拆杠铃片,并搬运一段距离的练习。
(三)开展职业保健教育,进行保护运动训练。人的健康是人的最大财富,企业员工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身体是前提和保障,企业员工能否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职业能力得到发挥的一个保障和助推器。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会对人体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平时在工作中不懂得防护,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引起一些慢性职业病。因此,开展职业保健教育,应作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重要课程,使学生懂得职业保健知识,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保健,知道怎么去预防和保健,如经常坐着工作的人,时间长了,腰椎、颈椎都会出现问题,那么预防保健知识就会让学生懂得职业病的危害,懂得去预防,如坐的时间久了,可以起来伸伸腰,做一些牵拉性的练习,在平时要形成习惯坚持做一些腰部的练习,增强腰椎、颈椎的肌肉力量,并安排一些牵拉性的练习,使得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得到增强,能起到良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健康的身体无疑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助推器,中职体育教学应重点安排职业保健的内容,并开展相关的预防职业病的一些教学练习,使学生懂得和掌握一些预防职业病的保健知识,认识到一些职业病的危害,并进行自我保健和预防,从而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对身体的危害,提高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效率,进而促进他们职业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总之,中职体育教学只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融入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去改革、探索、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也使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保健方面都得到提高,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运动保健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泽民,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袁龙。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1-28.
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浅谈快乐体育的论文
都说体育比赛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既包括身体对抗,更暗藏心理交锋。现代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会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体育运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情绪、意志、受挫能力等心理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正面临各方面的挑战。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20、3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各高校的退学、休学学生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或休学。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开展快乐体育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快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的思想在较早的时候已经被提出过,但直到现在,各方仍然评说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快乐体育的实施不仅要完善体育器材的配置,更要贯彻体育教学的精神,进而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快乐体育的最佳效果。
笔者认为,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思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同时,教师要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
快乐体育绝不是“学生随意活动,玩得开心就好”的教学。学生的快乐是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良好的组织、教法下获得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带给自己快乐。它包括参加运动时体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与他人共同协作的团队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以及运动过后的轻松愉悦感等等。
二、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
1、建立有乐趣的教学环境,给体育课堂加点“佐料”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有效的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他们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将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活动中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模式,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体育游戏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实施、改进名为“灵敏王”的游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灵敏度、柔韧性和反应能力的教学目的。全班同学平均分成两组,画一个大小适当的圆圈,一组站在圈外并拿一个排球进行传递,看准时机用球击打圈内的同学;而站在圈内的一组同学则迅速跑动以躲避排球,被击中的同学即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就是“灵敏王”。
在这类游戏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极强的应变能力。
2、变枯燥项目为快乐项目
在速度跑的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跑步让学生觉得没有意思,笔者把它改成了接力项目,就生动有趣得多了。笔者将全班分成几组进行接力比赛,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感觉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为他们在团队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
三、对开展快乐体育的建议
1、体育教学活动应是快乐、有吸引力的
体育教学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
要深化旨在追求运动乐趣的体育学习,学生们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满足了学生们的运动欲才会产生运动的乐趣。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2、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晨练的人们多数选择在公园进行锻炼,因为那里鸟语花香、绿荫环绕,置身于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环境。可以想象,当学生走进宽敞明亮的体育馆,不用担心天气变化影响锻炼,他们必然会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心情,就乐于接受体育教学和锻炼,从而对抑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二
快乐体育教学发展及应用研究论文
1、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价值关系
体育活动是人体健康的外加条件;人体健康同外加的体育活动条件几乎成正比,相互依赖,联系的十分紧凑“重智主义教学流派一直是我国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近半个世纪来基本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强调/课堂!教材!教师0三中心论“提出教师主宰课堂!师道尊严!成人化!公式化教学模式”这样很大程度上扼杀了青少年的活泼天性,压抑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快乐体育强调,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涉及到认知!情感,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交往,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课堂学习气氛”体验到人际交往之中和谐与温暖“例如:北京的奥运会,喜迎了全世界各国运动员的参加,吸引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到来,让全市了解中国,喜庆的热闹场促进了中外的友谊和相互交往,那一幕幕动人的场面使人震撼”/北京欢迎你0那动人旋律催人奋进“达到了让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效果”这就充分体现了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快乐体育的特点
多年来,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停止不前,内容古板!形式单一!方法简陋,缺乏灵活多样的活泼的气氛”而快乐体育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满足学生的动机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追求“要求体育活动中不同的活动项目能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乐趣和感受”还强调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它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确立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尊地位人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活动过程,自觉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体育活动的技能!技巧“
3、快乐体育的发展与应用
体育活动中的比赛活动有它积极的一面,能激发学生积极!奋发向上!刻苦锻炼!积极参与的热情”为学生创建一些快乐机会,但是,体育比赛也有其显而易见的弱点“如果在竞赛中得胜了就皆大欢喜,而失败的那些同学感受到的是苦涩与沮丧,没有快乐的喜悦,比赛中,影响取胜的常常是体育基础较差学生”这些学生因影响一方取胜而受到同学们的埋怨,实质上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长期以来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也受到了伤害”快乐体育教学中,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作者简介:文兵,杨芬,铜仁学院体育系“独立自主”自己确定目标,独自观察!分析“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快乐体育强调,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涉及到认知!情感,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与学生之间友好交往,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课堂学习气氛“体验到人际交往之中和谐与温暖”
4、快乐体育的目标
有利于纠正过去的只强调体质的倾向;还一方面是实施快乐体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过程“利于学生的主力地位的确立,学校体育教学理论提出:体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会演变为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剥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快乐体育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快乐体育强调让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促使体育教学内容从统一性!规定性向多样性,灵活性!转变“有利于体育课堂上双向胜发展,一堂成功的快乐体育课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长期以来,教则以灌输为多,学生不知何为学”只好被动地依瓢画葫芦“扼杀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多样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长期进行快乐体育教改的实验中,充分体会到,更新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法,提倡从情感人手,在发展自身体能的同时进行知识和情感并重的人格化教育和培养“改变了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从前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场面,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培养不怕困难,积极克服困难意志”主张勤学反对怠学,也有利于更好的学习文化成绩“总之,快乐体育教学法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进化的结晶”如此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的体育教育新模式“。
因此,我们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涵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不间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把体育教学的目标融人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自主的积极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能力和意识“让我们为快乐体育的实施铺展道路,为快乐体育教学备好设施和场地,保证快乐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祖国的栋梁之才如雨后春笋"
体育教学论文篇十三
体育学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到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或者掌握并专精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一个有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或超水平能力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无论在哪里,都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人们都从小抓起着重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不仅在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文化课教育中了解、学习和发展全面素质;在体育课堂教学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也同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在学校体育教学里如何全面发展学生良好的素质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有学者将健康分成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这种能力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水平决定的。心理素质是指个体情绪情感和一直方面的素质,不是所有的心理品质都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只包括个体情绪情感好意志两个方面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体育教学生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例如,投掷类可以锻炼我们的力量、长跑可以锻炼耐力、短跑可以提高速度、乒乓球可以灵训练灵敏、健美操可以锻炼我们身体的柔韧和协调性等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在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及其时期学习或练习不同的体育项目是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而在当今注重学习能力的社会更应该让学生好好发展、壮大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保障区学习区拼搏。
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人的心理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每个 人的心理也是在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中,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不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教学中会有各种类型的比赛或者竞争,每一次检测和比赛都是一次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的机会,学生在无形中就多了很多竞争对象,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体育课堂中常见的,如:a、b两个小组进行比赛总是会分出一个输赢,赢的一方免不了会在输的一方面前炫耀,二输的一方会不服气或委屈;又或者x同学因为某项运动不熟练听见同学的嘲笑而自卑,在今后的课堂不在学习等等问题。心理素质是每个人都必须成长和成熟的一项必备素质,解决类似问题在体育课堂上可用以下几点:
(1)善于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无数的成功事例证明,正是生活中的磨炼锻造了人的坚强意志,激发出了人的智慧和潜能,使人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客观环境和自我时,拥有超常的把握能力,从而取得突出的成绩。所以在体育课堂上应鼓励、激励学生多尝试、多练习,为他们加油鼓劲。利用每一次“失败”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积极对待挫折,不回避不畏惧,增强受挫能力。
(2)保持积极的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能乐观地面对人生,自信地接受挑战,在困境中积极、自觉地改变自己或改变环境,克服挫折和失败的影响使个体与环境逐步达成协调,顺利地通过这一艰难的阶段。当学生失败了,及时去安慰并激励;讲述一些真实事例唤醒学生重新开始的决心和动力,让学生明白“有竞争就又失败”要使他们懂得战胜自我、战胜对手,让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谛。
体育教学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道德品质的一些基本要求之外还包括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品质,因为体育教学有着它的特殊性;最能体现的就是
(1)信任互助、团结协作: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安全感,可增进友谊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能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
(2)集体荣誉感是最重要的一点之一,如果都没有集体荣誉感那么无论多么壮大的班级都将会是一盘散沙,在微风面前也将溃不成军。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及时个人能力在强大也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之,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是短期、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项长期、多元化的培养过程。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为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出一份力。
体育教学论文篇十四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对小学体育课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需求和注重发展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策略学习兴趣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多元评价
体育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它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无论是教学理论的深化,还是对教学实践变革都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而采用的有效教学措施、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本文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作以下探讨,以求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过分偏重于知识技能等认知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缺乏关注,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体育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游戏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易模仿等心理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重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进行恰当地改编,把一些内容改编成学生生活中经常“玩”的游戏,这样,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1.2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活动兴趣
教学中正确的激励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乐于接受新知识,在遇到困难时信心倍增,提高学生新的学习动力。合理运用语言、非言语性的激励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2.1正确运用语言激励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用简单的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大家来看某某人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1.2.2运用非言语的激励
教师在上课时体现的仪表美、体态美所产生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是一种无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很出色时,教师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教师经常走近学生身边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对学生表示出一种无声的赞扬;在活动中教师经常注意用视线接触学生,告诉他们老师在注意他们的方法,对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1.3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交往和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想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去感受他们的情感,师生才会成朋友。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和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这种没有情感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步下降。新体育课程特别强调教学中关注和尊重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引导他们学习,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这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时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布鲁纳说过:“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应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有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机会,只有那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课内学习体育的热情不断高涨,课外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新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多强调自己的指导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个性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后天的学习上,而且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待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高的要求,会造成有些学生获益,另一些学生则可能会遭受挫折或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促使每一节课学生都受益;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与学习成绩评价等方面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改革,从而使每位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又体现了每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
2.1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从健康角度看,每一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发展较差的学生则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体育新课程更加倡导对体育学习“弱者”的关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强者”和“弱者”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激励他们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活动中。
2.2注重发展性评价
评价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在以往的体育学习评价中,体育教学评价过多地强调体育的功效性,注重于运动成绩的评价,体育教师往往是根据全国或省市的某一统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这种评价往往对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心,这就造成这些学生高人一等,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同学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新课程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和身体素质测评,更要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培养和评价。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他评、过程性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教师在具体的评价中采用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全面、科学的,评价中就应该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因材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
[2]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3]季浏主编,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4]王众思主编,体验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