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最新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5篇)

最新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4:42:41
最新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5篇)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篇一

【摘要】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高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只有运用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语言

丰富的内涵

幽默的情趣

澎湃的激情

迷人的天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1672-0407.2015.02.11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辅工具也异彩纷呈、日新月异。投影仪、电脑等一系列高科技的产物也纷纷出现在课堂上。但毋庸置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论形势如何风云变幻,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轶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我觉得知识面不妨宽一些,从天文到地理甚至艺术多方涉猎,广为吸收。比如在教授《旧日的时光》时,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演绎这首诗的英语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我相信,当学生看到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唱起这首歌时,他们一定会为你折服。时代在进步,我们的学生对于半个英文单词不认识的老学究只会抱以轻蔑的一笑了,而不再认为语文教师不懂英语是理所当然。而在这深情的歌词中,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对于友谊的体悟会更深刻一些,比教师声嘶力竭的讲述更有成效。

要让学生觉得教师谈吐不凡,知识丰富,语文教师要多番训练,首先让自己“想得到、说得出”,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接近经过思索写下的文字。人们常常说有的人说话像是写文章,大概这就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吧!

二、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情趣

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

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授“病句修改”这一专题的时候,我会把“病句”称为“病人”,把学生当作“医生”,我说:“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道题特别复杂时,我也会说:“这个病人患的是疑难杂症,看来病得不轻,得看个专家门诊。”一面示意某些同学查找“病因”,发言的同学都受到强烈的鼓舞。有时,问题很难发现,我就说:“看来,咱们一两个医生是发现不了病因的,要进行专家会诊。”然后,组织同学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其次,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因为幽默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幽默就与流言蜚语无异。总之,一句话,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

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为不可。只有我们作为老师的先爱上我们课堂内传授的东西并对其充满热情,我们的学生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与教师共鸣的佳境。

对于《长江巫峡》这样壮丽的图景,只感慨一句“真美”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在讲授的过程当中穿插进许多真诚的不可遏制的赞叹“祖国的山水真的是美啊,我爱我的祖国”。而教授《我爱这土地》时,我们则不必掩饰,大可哽咽而深沉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语文教师充满澎湃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学生放下包袱,敞开胸怀,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的殿堂中来。

四、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迷人的天真

更多的时候,在语文的殿堂里,我们只是个被感动的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身份,太过一本正经,太过不苟言笑,太过喜怒不显于色。天真是良好的语文品质,而天真的真切定义,应该是无所顾忌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你就不妨拿出点正气,对于刘和珍等人的牺牲表现出自己的深切哀悼,对于她们蹈死不顾的勇气表现出自己的十足钦佩;对于当局的无耻行径表现出自己的鄙视愤恨;对于民众的麻木健忘表现出自己的痛心疾首。学生一定能被你高低起伏、富于变化的语调所吸引,从而有助于学习兴趣大增。

我们不妨以一个沧桑的智者的老眼去观望世事,以深沉而饱含深情的语气把我们对于真相的洞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为我们的闪光智慧而折服,从而沉湎在我们的课堂之中。

一个语文教师不天真,他就难以调动自己的热情,试想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感动的人,他又怎么会感动别人呢?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谙世事、感觉日益迟钝的学生,打动不了自己,如何感化他们?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纯美的意境,当今社会的浮躁,社会价值取向的低俗,整个社会审美的扭曲,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美无动于衷。只有我们用神往的、憧憬的甚至是惝恍迷离的表情和语气,才能把他们拉到我们圣洁的诗的国度之中,从而才能圆满地理解诗意的美,并将这升华为学生的审美需要。古诗里经常讲意境,我认为,语文的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率性淳朴的心,要你自己先爱上你教的语文。教《边城》就要喜欢纯洁如兰、纤尘不染的翠翠,教《滕王阁序》就要赞叹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教《报任安书》就要理解司马迁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

总而言之,我认为语文教师要用感情充沛、充满幽默、闪耀智慧的语言去塑造与我们身份相符的情境,用卓越的口才打造精彩课堂。

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篇二

有效的律动打造中学音乐卓越课堂

[摘 要]律动是目前音乐课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它的滥用,已经影响到音乐鉴赏本身。所以,理解律动的定义、原因和策略,进行适当、有效的律动才能为音乐课堂增色。

[关键词]阶梯式欣赏;教学手段;精律动;杂律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r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90-02

“律动”,一个对于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熟悉的名词,它几乎在音乐课堂上无处不在地展现着它的魅力。然而,正是它的无处不在,让我感受到它对音乐欣赏本身的影响。它真的时刻需要么?想在课堂上运用好“律动”,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律动”“为什么律动”,如果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就注定无法很好地利用这个教学手段。

一、律动的定义

有人认为律动就是跟着音乐站起来动一动。非也!律动是指随着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力度、旋律起伏、音乐情感,有规律地摇动、跳动、晃动,通过身体的方式来表达的舞动。它主要以身体为乐器,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同时体会欢乐、悲伤、兴奋、沉重等不同的音乐情绪。这种教学的新形式为音乐教师成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了最佳的体验方式。

创立“体态律动”的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类的情感才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都是由人的眼部、手部、头部、腰部、腿部等身体动作来完成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以及体会情感的能力,也就是说律动的作用是为了感受和体验音乐。音乐不是单一形式的单轨道的存在,不是单纯地去用嘴巴唱或者用耳朵听的艺术。它是一门可以一边唱一边动的综合性的艺术。如今单纯的歌曲演唱已经无法满足实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于是许多音乐教师开始重视律动,因为律动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跟随教师去体验音乐。它能让学生同时置身于“学”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但是现状是随着这种律动形式的推广,我所听到的众多音乐课中,律动的过多加入已经明显影响到音乐鉴赏的本身。吴康宁先生曾经说过:“在国内,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学生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的学习状态下。”有教师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不会在音乐课堂上出现。因为音乐课是轻松的,学生应该是在轻松而又愉悦的状态下接受音乐知识。然而,现状并非如此,有的教师会在一节课中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有一种“上音乐课比体育课还累”的感官体验。律动是学生充分理解音乐后,在教师的带动下自然而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并不是教师在自己的意愿下,在课堂进行的开始、中间、结尾随时随地都引入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律动的原因

在课堂上,采用律动这个教学手段时,教师就要想好:律动的目的是什么?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什么样的作用?律动的意义在哪里?仅仅是为了活跃气氛,还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本学期我聆听了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樱花》。这部作品本身并不难,执教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生学会演唱作品,并体会日本音乐的简单美”。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还没有达到很好的唱会、唱准这首作品的教学目标下就开始了律动。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整齐地完成律动动作,她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律动很好地完成了,但是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会唱→唱准→背唱该作品却没有完成。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十分困难,因为①篇幅上看该作品只有14小节;②歌曲一字一音,相对简单;③音准难点主要是歌曲的倒数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之间的衔接。但是执教教师却为了律动忘记了教会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忽略了教学的难点,最后导致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这就本末倒置了。当专家询问时,该教师的反馈是:没有律动显得不热闹,课堂气氛不够好……难道律动的目的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诚然,律动可以活跃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但是这绝对不可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让学生有一种受到强迫的感觉。因为他们还没有唱会歌曲,还没有熟悉音乐,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动,更不知道究竟是听音乐还是学习教师的律动动作,他们是被教师带领着莫名其妙地动。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教师想让学生去感受它的情绪、线条,就应该先让学生去欣赏音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继而对音乐有一定的记忆以后,在一层一层的阶梯式欣赏中走向音乐的律动。这样的律动才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有效教学手段,而不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开始的教学活动、教学步骤。课堂不能为了热闹而热闹,音乐课也不能为了律动而律动,不然就是“杂律动”。

三、有效律动的策略

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创立者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音乐,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许多教师都忽视了“自己”两个字。音乐的感受一定是学生自己去体验的,而不少教师上课时却直接让学生按规定好的律动动作开始“翩翩起舞”。

记得我在上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的作品《溜冰圆舞曲》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作品的第一圆舞曲中的主题a是相对比较舒缓的,我便规定学生用一致的动作――双手一起慢慢向身体两侧滑动来感受旋律,甚至还规定了向左向右的顺序。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的动作非常整齐,但是现场的气氛很严肃,学生的表情并不轻松。他们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在欣赏和感受音乐,而是在教师的指示下,在音乐的节奏中完成一套体操动作,更让我揪心的是,有的学生甚至在看到他的动作与其他同学不一致时,显得非常紧张。很明显,他们注意的并不是对音乐旋律的体验,而是动作的一致性。在这一刻,我立马就感觉到我开展的律动有问题。

在上第二个班级时,我改变了“策略”:在学生欣赏聆听完主题,心中对这段音乐的情绪和表现有所领悟后,引导他们这样律动:“同学们,你们可以自己创编动作来随着音乐律动。相同的旋律经过我们每个同学的理解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律动方式。你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贴切这段音乐的方式来表现这段音乐。”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一部分比较活泼的学生开始动起来,我提醒道:“这种律动必须是跟随旋律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进行的!”我也提供给一部分不知如何律动的学生一些范本:“如果有部分同学想不出律动的方式,可以看老师。”我做了几个优美、舒展的律动动作:双手缓缓前推、左右推;双手轮流左右缓推;双手不动,身体轻轻摇晃;左右手缓缓画圈等。这样引导出来的律动效果出乎意料的精彩:好多学生在欣赏音乐时采用了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尤其是在欣赏第二圆舞曲时,因为该主题轻松、跳跃,在我“一定要贴合三拍子节奏”的提示下,学生跟着音乐“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学生在律动时,还向其他同学展示、炫耀:“看我独特的律动方式。”更有几个学生叫嚷“老师,让我多听几遍,我还有几个动作没有加进去呢!”回到办公室,我不禁思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指示,机械地进行律动,学生会感觉很莫名其妙,这是为了律动而律动的“杂律动”,而让他们随着音乐,用自己觉得最自然、最舒服、最正确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这就是“精律动”!所以我们要提高律动的效率,就一定要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听在前,动在后!引导得当、教学得法,这样才能有高效率的律动、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律动,是一种教学手段,利用这个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但这并不是教学的必需内容。它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去提升学生理解音乐程度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利用这个工具,但是不能让工具成了影响学生接受音乐熏陶的障碍!

(责任编辑 黄 晓)

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篇三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

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

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篇四

半日活动

教学名称:音乐活动

教学内容:韵律活动——网小鱼

教学目标: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合拍的做吃食的动作。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教学准备:鱼网、鱼头饰、音乐

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网小鱼》并讲述有关情节,引导幼儿欣赏歌曲。

2.引导幼儿学习小碎步,表现小鱼游动作。

3.引导幼儿听乐曲,学习小鱼吃食的动作。

4.教师扮渔翁,介绍“网小鱼”游戏规则,带幼儿玩游戏。

5.引导幼儿听完整的音乐,玩游戏1—2遍。体能活动:小蚂蚁运粮食

活动目的:1.学习手脚着地并交替向前爬行的动作。

2.遵守活动规则,有序并积极的参与活动。活动准备:沙包、垫子、皱纹纸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游戏内容

2.学习小蚂蚁爬行

3.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

4.带领幼儿游戏

5.对孩子的游戏给予鼓励及奖励

音乐课堂中的律动教学篇五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卓越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卓越课堂,在教育局强力推行的课改新形势下,要求每位老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探索实施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通过六步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我认为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六模式:导入明标——自学质疑—— 合作 探究——展示点拨——巩固练习——小结反思这六环节。在我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交流汇报与展示点拨这两个环节难操作: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地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这些理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我们将近70人的大班额下操作起来有难度,全班每组按4个人分组,要17个组,老师要照顾到每个小组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每次小组交流时就会出现 “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 闹哄哄的大声喧哗现象,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较大的噪音。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或者因加分不公引起纠纷,学生为了加分而学习,在汇报中出现弄虚作假,小组长给组员小声说答案,组与组之间由于加分不公正而产生矛盾,课堂失控现象时不时的发生。老师忙于组织,忙于加分,忙于评价,往往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教学思路是断章取义,适时点拨又不到位,再加之一会做导学案,一会儿合作探究,一会展示点拨,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上没有时间思考,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上也出现抢拍现象。这样的课老师忙死了,学生吵死了,乱无章法,一节课任务两节课来完成,还嫌一节课40分钟太短。这样的课堂,何来高效?针对以上问题我想了一些办法:

1、明确小组成员责任,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选四名优秀学生担任大组长,每个大组又分几个小组。大组长的责任就是解决小组疑难问题,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在小组内必须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开展有效的学习。同时,小组长又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小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4人小组内,除了组长外,还设置了一名副组长,一名发言人,一名纪律委员。组内分工落实后,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2、展示点拨落到实处,如:课本上一道题“一棵树苗16元,王爷爷拿176元去买,买3送一,最多能买多少棵树苗?”这道题比较难,我先让学生自己做,做不出来小组讨论解决。每组准备一个小黑板,按老师的合作要求,合作步骤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给足学生时间,随后老师让小组代表上来展示,讲思路,讲过程,讲算理,讲方法,一题多解。如自信组上来说:“请同学们坐端正认真听我讲,有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时质疑,我们组的算法:‘176除以16等于 11(棵),11除以3等于3余2棵,3乘3加3等于12棵,12加2等于14棵’。同学们都听得特认真,哪一步不明白提出来我再给你们讲?某某同学问‘11除以3等于3余2棵’是什么意思?‘11除以3就是11里面有3个3棵就赠送3颗,两颗不能送了就不送。’边画图边讲解”。俨然一副小老师样。迎来阵阵掌声。随后老师及时点拨,“还有和这个组不同的解法吗?” 随后励志组代表上来说:“大家好!我是励志组的某某,我代表我们组对这道题题另外一种解法做一详细讲解,讲得好的话请同学们捧个场好好听,待会有问题需要你们回答,‘16乘3等于48(元),176除以48等于3余32元,3乘3加3等于12棵,32除以16等于2棵,12加2等于14棵’。‘第一步是什么意思?某某同学回答,谁再补充? 第二步呢?’”老师点拨,刚才这位同学讲的怎样请同学们给出评价,“思路清晰”,“讲解到位”,等等。老师适时点评,“这两位同学讲的真好!比老师强多了。希望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还有其他方法吗?给这两个组分别加5分。”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上,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打造出了一个卓越课堂,何乐而不为了?

3、评价做到公平公正,起到激励作用。

采用多种形式的的评价。如:(1)、学生自评,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比如做完导学案第几题后,组内订正答案后先自评,看自己错了几道题,什么原因,自己先更正,不会的再请教。从组长就开始,每个同学都纷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比,团结一心,个别同学也能管好自己。(2)小组互评,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大组长要对每个小组情况做好记录,做到加分有据可寻,以理服人。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大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长及成员的意见之后,让小组长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大组长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再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3)教师点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任务的驱动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更是学生课堂绩效的权威评判者。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我们可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课堂上依据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将展示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老师点名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借机进行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请同学回答,并把成绩记入各组,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每个人都有被抽查的可能,最大程度避免“与我无关”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自豪感。课堂结束时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班内总评,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第,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相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而且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常更新。力求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为打造卓越课堂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学案导学”这六步教学模式如果以上这两个环节能落到实处,并能运用自如,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我相信打造卓越课堂就再也不是一句空话。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