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档 >> 2023年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五篇)

2023年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0 18:32:42
2023年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五篇)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篇一

1、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所承担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事业。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教育、培养学生产生爱国主义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伟大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精神支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2、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权势所屈,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千万不要把教书育人和商人出售商品必须获得利润等同。

3、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做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树立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血汗浇灌桃李爱岗敬业精神。

4、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教学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即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观念的束缚、不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有魄力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陶)教师的职业是传播真理,培育真人的职业,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著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要象陶行知他说的那样“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的事业。

5、廉洁自律精神

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有决心矫正、缺点和失误,才能不愧为人师。

总之,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就是教师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正是由于有了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爱国主义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大,使中华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篇二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哪些?

“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优良乃至完美的教学手段与教育方法完成以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完成教书育人,达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所必备的一切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在教师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全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具备各种教学技能的教师,才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欢的教师。

一、教学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控制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来创造适宜的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教学目标。1.教材组织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教材编排是有一定目的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综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有计划、有详略地进行教学。2.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语言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简练准确、幽默诙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以声传情、以言动心、陶冶情操的效果;反之,语言模糊、混乱则干扰学生的学习,降低学习效果,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兴趣,导致师生信心不足,成绩下降。

二、合理把握教材的能力

备教材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新课程教材的“度”,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各种潜能,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中参与教学的探究、思考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善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义,要在课堂上抓住机会对教材进行开发、重组、拓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用,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既是教的材料,更是学的材料;它是知识的载体,但是惟一的教学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

三、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上好课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精心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积极和学生互动,恰当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学校,教师的语言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媒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甚至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一定是人才。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起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能力。“说”成了一个人才华的直观体现。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果。我们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正如其所言,“说”是老师才华的直观体现。准确、流畅、生动、优美的语言可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启迪学生思维,盘活大脑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新知,巩固旧知,培养能力。这足见教师语言魅力之所在。

我们知道,有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这种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名师极富感染力的,充满艺术魅力的教学口语。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诗,那么教学口语无疑是流动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乐,那么教学口语无疑是跳动着的音符。教学口语是教学语言的载体,教学口语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教学口语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它的艺术魅力,无疑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

五、教师组织开展活动课的能力

在课堂中,有理论课与活动课之分。而活动课则是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课堂的活动,如讨论活动、表演活动、游戏活动、展示活动、竞争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的方向发展。

六、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表现在提高教师板书设计的能力、写好教学设计的能力、运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和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上。

七、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教育科研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确定研究课题,运用常用的教育科研方法,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只有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实践,努力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研究型教师。

八、教师心理疏导的能力

在面对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我心理疏导工作,及时疏导自己的自我压力和不良情绪。其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工作中,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从外部环境入手,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保证学生身心健全发展。

九、指导学生生活的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育人又是重中之重。育人就是要教给学生生活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育人更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方面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价值取向,教给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

十、教师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交往素养,懂得与人交往的语言技巧,正确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篇三

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陈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5、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

如教师关注地用目光注视幼儿,用点头、抚摩孩子表示鼓励和对孩子谈话的兴趣,使幼儿感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教师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所蕴涵的意义。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就很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6、要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7、要有自学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篇四

远端课堂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仲健康 刘谋琴

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村完小师资配备不齐、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让村完小学生享受到了专业艺体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实现“三开减负”即开齐课程、开足课程、开好课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给村完小师生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广大远端课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能力水平,以适应新教学模式的需要,提高新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远端同步课堂的任课教师,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学生学习方式带了了巨大变化。学生除了在传统课堂上学习知识外,网络是其学习知识的又一重要场所。教师要充分提供并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安全有效地进行学习。区域化同步课堂只是其中一种,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区域化同步课堂的重要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配合主课堂、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不是削弱了远端课堂教师的作用,而是对远端课堂教师的作用重新定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维护好课堂纪律,还要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硬件设备的维护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是依托网络进行的,电脑、摄像头、话筒等硬件设备是保障网络畅通的基本因素。远端教师要学会使用、维护支撑网络正常运行的每一样硬件设施,要维护保养好,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便于接收主课堂信息。

三、软件的安装与操作

远端课堂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同步课堂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技术,要和主课堂同步进入、同步听课、双向互动,落实好 “同步”二字。否则就会出现课一开始就调试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课上完了设备才正常或还没有正常。或者同步过程中出现问题,还要找懂技术的来帮忙调试,一节同步课需要一个小组教师来保障,不但没有起到资源利用,反而严重浪费资源。远端课堂教师要学会软件安装、软件操作,自己能够独立解决一些软件技术上的问题,确保区域化同步课堂的效率。

四、课堂调控技能的提高

区域化同步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组织与教学区别较大,远端课堂的教师和学生均要与主课堂师生同步、互动,这就需要重新定位远端课堂教师的地位,重新研究调控课堂的技能技巧。区域化同步远端课堂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呢?

(一)提前熟悉教学内容,预知主课堂教师教学设计。远端课堂教师必须先熟悉内容,知道主课堂教师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才能提前做好准备,有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主课堂活动,远端课堂教师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二)组织教学能力。远端课堂由于远离主课堂,与任课教师没有传统课堂上的亲近感,所以远端课堂的学生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远端课堂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方法,多种多样的形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部分教师认为,区域化同步课堂的开展,有了主课堂教师的教学,远端课堂教师就没有任务了,就好耍了,自己只要看住远端课堂学生,不出安全事故,远端课堂教师的责任就完成了。这种认识是极其有害和不正确的。如果只有主课堂教师的教学,而没有远端课堂教师有效地组织参与,远端课堂学生参与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求远端课堂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跟上主课堂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主课堂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开齐开好每一门学科。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篇五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把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地联结起来。教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教师的职责,说到底就是四个字: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如我国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革命前辈徐特立先生所讲的:“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教育后一代成为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夸美纽斯也说:“学校就是造就人的工常”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是由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由教师职业的劳动目的所决定的。

实践证明,通过教师把前人积累的知识和人们的间接经验直接传授给年轻一 代,是发展社会生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佳捷径。马克思说过:“再生产科学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最初生产科学的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由此可见教师在传递人类文明成果过程中的作用。社会需要一大批从事建设的专门人才,他们的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通过教师的辛勤培育而造就出来的。这些人才在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接受着教师的系统教育和培养,具备了较高的文化、道德水平,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在成长变化的活生生的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人们的觉悟,启迪人们的心灵,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社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这个重任又是非教师莫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有时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要求教师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避免自己劳动出次品或废品,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出完美的人格形象,使自己成为学生前进的榜样。

教师是一种高尚的神圣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影响作用,所以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就要搞清社会主义时代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而教育的重要职能是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的。正如陈云同志说的那样,“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内容。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但师生关系又是教育工作中平等的、基本的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谆谆教诲,都体现了人民教师的爱心。有教师说得好:“教师爱学生,实际上就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热爱。”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会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才会像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第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为人师表。

由于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还必须有真才实学。要具备真才实学,教师就得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向学生传授真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说到底,愿不愿学习、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面貌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第四,教师要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无所作为的。教师,只有置身于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既然对广大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了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问题。那么,怎样对教师进行职业德教育呢?我们认为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进行。

(一)宣传明理,增强当人民教师的事业心和荣誉感。

事业心是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荣誉感则是人们意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具有伟大意义的尊严情感。要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立足献身教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党和政府要利用一切舆论阵地,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带头尊师重教,蔚成风气。国家规定设立教师节,各级设立教师奖励基金,也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元尚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典型示范,提高教师履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宣扬近代、现代的教育家的优良师德,如广泛开展学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活动,爱教育、爱学生,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下一代。另一方面积极发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绩显著的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报告会,印发资料,开展学习活动,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制定规范,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

要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注意科学性(即符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针对性(即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在教育过程中,将职业道德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学有方向。同时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起来,言传身教,事半功倍。奉贤县教育局自1988年下半年起,在教育系统内部开展“师德合格”活动,从学校教师师德实际出发,以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教师的行为,通过广大教师的力量来改变某些长期存在而又难以制止的不良现象。局党政领导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全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了“师德合格”标准(后又制定“优良师德”“合格职工”标准),由教职工在实践中自我对照,每年评议2次,对师德优良的教师予以奖励,对师德不合格者惩罚,及时落实帮教措施。8年来己有5000多人次受到市、县园丁奖奖励。广大教师评价师德教育活动时说:现在学校里干群团结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教书育人责任心强了,服从分配、抢挑重担的多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工作不负责的少了,师德教育活动就是好。社会外界的评价是:如是郁像教师这样抓职业道德教育,那么社会风气一定会更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2.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6.66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