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众号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微信公众号心得体会篇一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逐步成为新的互联网垄断平台,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社群,这一营销体系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营销标配。
对于微信公众平台,也许很多初入这一领域的新手每天都在纠结,该编辑怎样的内容,该推出怎样的活动,如何才能提升粉丝的活跃度? 点速新媒体在这里总结了五点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帮助。
1、寻找定位
分清楚选择订阅号还是服务号,这第一步非常关键,如果走错,就没有修改的可能。要知道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四次内容,而订阅号可以每天发一次。这意味着对有推广需求的企业来讲,若非万不得已,请选择订阅号。
2、自己的独特风格
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提高用户粘性
不管是地方性的微信,还是兴趣化的微信,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核心价值,什么样的内容是自己特有的,这是提升自己用户粘性的最佳利器。
3、图文内容不易过长
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少有人很耐心的去用心的读很长很长的文字,所以我们做的内容尽量不要太过长,以免影响用户体验。小编认为,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文字800-1200为妙,图片3张以内比较合适,视频别超过3分钟。图文信息打开速度影响用户阅读率,道理简单,做起来却容易被忽视。
4、抄袭不可耻 可怕的是只会抄袭不懂改变
互联网时代,很多内容都是你抄袭我的,我抄袭你的,在微信公众号里使用网上别人制作的内容,这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可怕的是,如果只抄袭而不变通,那这个公众号就没有了自己的独特性,短时间可能有效应,但长期则会被抛弃。
在拿别人东西的同时,做一个适当的改编,改成适合自己订阅号的风格、符合读者画像的内容,可事半功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
5、细节决定成败 标题和引导重中之重
细节有多重要这里不做赘述,聊聊标题和引导语的作用。标题是吸引读者点击的最关键一点,特别是在粉丝数还不够的情况下,一定要劲爆和吸引人,不怕做标题党,就怕平淡无奇。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坚持做,不断努力,一点点积累,只要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公众号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微信公众号心得体会篇二
字体大小16px,间距2px,重点地方加粗,1.文章排版以简单为原则。
2.字体推荐宋体、微软雅黑,全文最好不要超过2种字体。
3.文摘类推荐16号字体,手机屏幕比较小,字体大的话看起来顺眼。
4.灰色字体,这样读起来不累,看起来有欲望。
5.每一段做一个小标签,段落编排或配图。
6.重点句用重点颜色提取,我会倾向于暗红、蓝色、黑色。
7.做公众号编辑,最好会ps基础,比较得心应手,适当修改做出自己要的图片。
8.要知道自己要什么风格,什么样的图片文字能搭配起来,给读者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9.不要留白太少,会影响体验,不要让读者看不懂,不知你是什么定位。
10.图片文字,习惯保持10-15倍的段后距,这样可以看出图片和哪些文字是相关联的,区别于其他地方的。
11.做完图文,要在手机上多预览,多测试,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字体,什么样的大小是合适自己的。
12.排版时,多思考:读者一从标题打开,阅读起来是否会舒服,是否觉得你的排版给他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图文是否相符。
13.图文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图片和文字对应起来,会加深视觉的传播度。
14.固定的栏目排版,形成自己的风格,让自己的品牌、产品、ip、风格被用户一下识别出来。
15.头部、尾部的设计和设置,可以多参考同属性的公众号。
标题:
建议大概13个字左右,订阅号在推荐里面只显示13个,标题1-2行。
封面图片:
900*500,500*250,后者主要是因为清晰度不是很高时用。
词条图片:
400*400像素,图片会变成正方形。
正文配图:
400*300长方形适合编排,微信宽是固定400px,高度是不限制的,但不建议太长。
图片尽量保持原型样式。
关于配色
配色方面,可以看下这边文章,提高对颜色的把控。
《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另微信更赏心悦目》
巧用相邻色的搭配,例如橙色、黄色、蓝色、紫色。
相邻色会有渐变,不会显得突兀,例如上面红色、下面黄色会显得很奇怪,统一文章的颜色不要太丰富,显得太花俏。
关于排版
约定俗成的基础性要求:
1.正文字号建议为14-18px
文艺风建议14px,16px更适合文摘类。2.行间距建议为1.5-1.75倍
3.强调文字可以改变字体颜色或背景,也可添加适当的排版样式;
重点信息加粗或改颜色,这样读者会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他该注意的点。
建议使用第三方编辑器,文艺推荐秀米,中规中矩、干货、企业服务号的推荐135。
4.正文段落尽量不超过一屏,多分段
文字,不要全部放一起,满屏图片或文字,会很累。
中间断句隔开,间隔另起一段。
5.段落之间最好空一行,让眼睛休息
6.首行无需缩进。
手机端阅读,首行缩进不整齐,给人感觉两边间距差不多这样会舒服很多。
固定风格,不要变化太多,影响粘性,颜色、样式不要超过3种,越简单越好,能在简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最后总结公众号运营最重要的是内容、思想、定位,排版只是锦上添花。
编辑时要能站在运营的角度去思考,因为吸引粉丝的正是公众号的价值输入。
最后建议
多看一些好的、更好的公众号,多尝试,不断学习。
公众号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微信公众号心得体会篇三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公众舆论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的保密和审查等原因,无法形成对真实世界的理性看法。
很多人都会谈论,对于网络时代舆论的形成,李普曼的论述还是否适用。由于互联网使得传播由过去的一对多的模式变成了网状模式,公众了解真实世界的途径除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有各种分享与交流方式。公众之间的交往局限被打破了很多,因此互联网使得公众加接近真相,这毫无疑问是个进步。但是在“理性的个人”这个概念上,进步的程度就有限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触角可以轻易伸到更多的角落,对自己生活范围之外的世界要了解和联系都很容易,但是交往局限依然存在,虚拟的圈子和现实生活中的圈子有很大的重合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起来依然困难。日新月异的技术又产生着“数码沟”的问题。而且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让人更加看不清真实。
李普曼关于舆论、关于政治、民主、理性、新闻界的思考无一不发人深省,认识到现实难以触及,理性难以发力,但他对待理性还是乐观的,他说“只有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才有希望遵循理性的方法。这不是因为人类无能,或是呼唤理性不过是空想,而是因为政治领域的理性的进化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在某种直觉中树立对理性的信念。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理性开辟一席之地。靠着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画面,我们可以努力展望事件的全景,无论是否可以避开眼前的现实,我们都可以根据更长期的打算去控制决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绝望,因为,正如詹姆斯所说,我们命运所系的全部条件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满了希望。我们已经见识了残酷,而且正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它不是最终结局。”
公众号工作实践心得体会 微信公众号心得体会篇四
微信火得不行,如果你没有微信,会被当成外星人。
我们的微信几经认证,最终终于认证成功了。也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对微信公众账号,还是可以分享点东西的。
南昌的微信朋友,不知什么情况,貌似特别少。就拿我们财大的很多朋友来说,居然一大堆不怎么玩微信,或者对微信的玩法非常陌生。这个情况,真的有点out啊。
现在微信经常听说,某某外卖订餐月收入过10万啦,某某大妈微信卖水果月入20万啦,哪些微信的传说,总能传出来。还有那几个经典的案例,什么招商银行漂流瓶啦,小杜杜啦,还有深圳的什么海岸城啦。
额,传说都在风里飘,真的那么回事吗?咋么我玩了一个多月的微信都木有见传奇啊。看看什么时候,请个微信实战师过来,搞个沙龙活动,想窥个究竟,难道还有什么微信神器?
之前也搞了个微信自动营销软件,类似自动打招呼啦,虚拟lbs啦,漂流瓶啦,……一大堆自动功能啊,不但没给增用户,还被封了号。
欢迎大家来讨论如何玩微信公众账号。
——————————————————————————————
希望能给传统老板、高管、社会化营销人运营微营销一些启发,欢迎评价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与原文作者(深圳微力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转化郭辉雄),保留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