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篇一
摘要: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为本溪市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城市品位提供了良好契机,为此应通过展示旅游形象、改善旅游设施、加强文化建设和宣传、主办体育赛事等多项措施来促进本溪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旅游产业;城市发展;体育赛事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为发展经济,扩大城市影响力,将举办体育赛事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的共识。作为新兴产业,体育能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举办过奥运会的北京以及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也在尽力争取举办国际或国家级大赛。如青海省的环青海湖自行车公路赛,大连、厦门的国际马拉松赛,三亚的国际沙滩排球赛,广西柳州的f1摩托艇比赛等等。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特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溪至今并未把体育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
虽然本溪在体育产业开发方面起步较晚,但可以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教训,挖掘潜在优势。
2010年8月末在沈阳市举行的世界女子9球锦标赛,在比赛期间的广告中,亿万观众还发现并迷上枫叶之都— — 本溪。然而这只是牛刀小试,2013年将在辽宁省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成为本溪市借力体育,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提高本溪城市品位的更大契机。辽宁申办全运会成功,辽宁旅游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将直接促进辽宁旅游产业再上一个台阶。如何充分把握利用辽宁全运会机遇,突出发挥本溪市的邻近沈阳主赛区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面提升本溪市旅游国际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推进本溪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本溪旅游产业所面临的全运会机遇本溪作为十二届全运会主赛场沈阳的邻近城市,在沈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全运会经济竞争中已经占据有利位置,全运会将为本溪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难逢的机遇和深远的影响。
1)旅游基础设施将得到有效改善
作为全运会的分赛场城市,其最大影响将是促进本溪市城市建设。申办全运会成功之后,本溪市及时制定了“迎全运、创品牌、树形象”3年行动计划。以全运会场馆建设为中心,全力提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启动“三大工程”:沈溪新城体育中心工程、本溪市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和本溪市体育场改造工程。这些地标性建筑将全面改造本溪市的基础设施、交通、环保、通讯和比赛场馆,客观上也全面改善了本溪市的旅游环境。
2)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将得以完善到本溪的游客多为附近城市的中短途游客,省外、境外旅游是本溪市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全运会女子篮球项目、青年足球项目和公路自行车项目的比赛在本溪市举行,必将带来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工作人员、新闻记者和观看赛事及观光的海内外旅游者,为促进本溪市的省外、境外旅游市场提供良好机遇。2013年全运会将使全国、乃至世界了解本溪,创造本溪市最佳旅游形象品牌,从而带动全运会之后省外、境外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为打开省外、境外旅游市场奠定基础。
3)旅游服务质量将会全面提升
旅游接待服务,也是全运会接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溪市鲜有接待大型活动的服务经验,因此在迎接全运会的准备工作中,接待服务必然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扎实推行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礼仪规范,加强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考核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接待酒店管理人员以及导游人员的培训,包括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旅游安全保障知识、酒店服务礼仪规范、酒店安全应急管理等,借机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4)旅游相关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它几乎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都发生着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全运会带来的大量商机,为本溪市结合自身特点,将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采用商旅结合、文旅结合、体旅结合、交旅结合、工旅结合、农旅结合等诸多模式创造了条件。促使本溪市在拓展旅游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振兴钢铁、制药等行业。抓住全运会机遇,加快本溪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2.1 展示本溪旅游“三都五城”的形象品牌旅游形象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全运会是目前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央视直播所带来的巨大媒体效应是树立一个地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最佳载体。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全运会给本溪市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借此树立起本溪旅游在国内外的优良品牌。本溪市应该拨出专款加大对全运会旅游的宣传促销活动,着力宣传市政府的“三都五城”规划。“三都五城”既是本溪的特色,也是本溪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加快本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建设“三都五城”即是将特色、目标、措施三位一体。“三都”是指钢铁之都、医药之都和枫叶之都,“五城”指的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全运会将本溪“三都五城”的风采展现给世人,向世人展现一个和谐、文明的新本溪。2.2 加快本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本溪市应该抓住全运会机遇,努力经营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应加大投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升本溪城市品位。在本溪市老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中,应按照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设具有现代气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配套体系;应重点规划建设好平顶山公园、太子河水上乐园、本钢工业园、溪湖公园,真正建成城中有山水、山水在城中的花园式城市;应建设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在增强赛会接待能力的同时,增强旅游对外接待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如果财力允许,可开全国风气之先,在本溪的青山碧水问建设一条自行车专用公路。使2013年全运会在本溪市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最佳效益,促进本溪市旅游业的全面进步。
2.3 加强本溪城市文化建设与宣传文化是城市之魂,也是旅游之魂,而且与旅游业发展共生相伴,因此旅游业也可以说就是文化产业。
本溪市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生态地质文化、太子河文化、满族文化、高句丽文化、宗教文化等,但发掘、整理和研究的程度还比较低,远未形成市场化,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应加强本溪旅游的文化包装,并借全运会东风,进行宣传促销。比如应借鉴五女山申遗成功的经验,启动本溪水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应充分展示以满族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等等。
2.4 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作为本溪市唯一的高等学校,辽宁科技学院已经将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学科,并先后成立了“两所一会”,即“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本溪民俗地域研究所”和“本溪旅游地学学会”。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应把本溪市全运会旅游作为专项研究课题,围绕全运会进行全面调研,组织召开“全运会与本溪旅游”等方面的理论研讨会,设计集地方特色与体育特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制定本溪全运会旅游促销战略和具体实施措施等等,并将研究结果上报有关机构。协调本溪市全运会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使全运会效益在本溪市旅游业得到最大发挥。
2.5 打造属于本溪市的体育赛事随着旅游业态的变化,传统风光旅游以及静态的文化旅游已经逐渐略显单调了,具有活力的体育旅游以及其他的休闲特色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旅游业的时尚。本溪市如果把自己定位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就应该着力打造把体育精神和满族文化相切合的文化。只有通过体育赛事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活力,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面貌。因为体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能表现一个城市的形象、风貌以及特有的精神。选择什么样的品牌赛事,应该和本溪城市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本溪城市所特有的文化相切合,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显示城市的整体风貌。比如近年来本溪市的自行车项目成绩显著,是否可以考虑将自行车运动作为本溪市标志性休闲运动品牌,使其集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突出运动休闲、全民参与、时尚旅游的特色。每年定期举行,内容可包括赛事、开幕式、时尚活动、商品展销、培训研讨、创意征集等。可将比赛场地安排在本溪温泉度假区、水洞景区、关门山景区、五女山景区、大雅河漂流景区、本溪湖景区等本溪著名景区,将最具本溪地域标志的高山、大河、奇洞、红叶、森林、温泉等元素,通过电视赛事转播,传遍全国的每个角落。
本溪需要体育赛事作为名片,借此打造城市名片,体育赛事也同样需要本溪特有的旅游资源来塑造赛事的品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进行均衡充电,同时由于维护的原因,未及时检查蓄电池单格电压和补加水等,造成2006年一台632内燃机车出现了过热失控现象,并使一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全部报废,其它内燃机车蓄电池组也相继出现热失控前期症兆,由于及时按上述工艺进行补救,至今未出现蓄电池过热失控现象,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均高于设计要求,且蓄电池的容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保证了内燃机车的可靠运用,同时降低了机车的运用成本。
参考文献
[1]铁路机车车辆用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使用手册[m].湖南:长沙丰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出版,2010.8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篇二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
按照《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精神开展领题调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就探索研究如何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如下。
一、黔东南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实现路径。
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全省上下“十三五”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我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总的来看难点在农村,压力在少数民族地区。黔东南州是老少边穷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目前,全州16个县(市)有贫困县15个,贫困人口有73.39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8.87%,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4.37和8.27个百分点。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既可发挥黔东南州良好生态、民族文化等优势,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价值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经济实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活力;又可在示范区建设中带动民族医药、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大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创业机会,为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家庭增收致富、同步小康开辟一条渠道,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一条新路,不失为黔东南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路径。
(二)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抢抓大好政策机遇,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预防为主“治未病”、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李克强总理要求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省委、省政府深刻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形势,以“抓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结构调整”的战略眼光,提出把“大健康”“大数据”产业作为姊妹篇进行谋划和重点推进,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黔东南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黔东南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
当前,国际国内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大健康产业以及与“大健康”相关的产业将成为新常态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成为
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黔东南州地处中西部内陆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开放合作平台载体少,发展支撑不足、产业规模小、融合度低,开放型产业集群远未形成,迫切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2014年8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提出2017年医药产值达800亿元,明确贵州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吹响了贵州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冲锋号。健康产业是综合产业模式,产业链涉及非常广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而且能带动全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顺势而为把南部片区培育成全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扬“两个宝贝”之长,抢占绿化发展高地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省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省委审时度势,准备把握国情省情州情实际,为黔东南州作出了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定位。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是黔东南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民族药理、民族歌舞、民族建筑、农耕文化等,也是发展民族医药和医疗、民族文化旅游、健康饮食等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守住生态
底线,保持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也是开发健康养生、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业态的重要支撑。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既可扬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优势之长,推动绿色发展,又可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发展和生态两个成果一起收。
(五)发展大健康产业,是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作示范的有力推手。
我省将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奋力后发赶超的重要路径,正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医药养生大省、全国大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宜居颐养胜地,但发展支撑不足、产业规模小、融合度低,迫切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可复制、可推广的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不断做大做优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长板,推动大健康产业市场化、融合化、高新化、集群化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树立标杆和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黔东南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比较优势
(一)治未病资源得天独厚。
1.黔东南州气候环境宜人,自然生态良好,是健康养身的胜地。黔东南州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8.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没有雾霾;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6.8%;境内清爽指数高,负氧离子含量超过全国平均数的22倍,为天然大氧吧,有27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州温泉浴点多,有机绿色食品丰富,农耕文化下形成的慢生活十分利于健康养生。黔东南州是中国科学
院认定的“贵州梵净山-清水江-镇宁长寿带”中长寿人口富集地,有从江县、黄平县、台江县等“长寿之乡”。
2.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独特,康养资源富集,是健康颐养的乐土。良好的生态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药材总储量1080万吨,是全国和全省药材主产区;境内药用野生动物400余种,药用野生植物1265种,被誉为“国家植物基因库”。苗侗医药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在治疗日常疾病、疑难杂症以及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疗效独特, 形成了“苗药三千,单方八百”的民族民间医药体系。州内温泉养生产业潜力巨大,如剑河温泉富含氡、硫、铁、钾、钙等元素,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肤、康体之功效,常浴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疑难杂症。全州现有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产地产品认定认证27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61.95万亩,每年产出水稻、蔬菜、水果等大量健康美食。
3.黔东南州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景观富集,是健康养心的天堂。州内民族文化厚重,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地,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是中国传统村落最富集的地区。全州共有国家级4a景区6个,3a景区10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2个,世界自然遗产1处,中国传统村落309个,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30个。
(二)治已病之器厚积薄发。
1.医疗基础条件日益改善。2016年全州拥有卫生机构3845个,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8家,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7所,采供血机构3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实有医院病床23008张。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政府办苗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的民族医医院。目前,卫生技术人员22561人,其中,执业医师5164人,执业助理医师7238人,注册护士8808人,药师855人,检验师920人,较“十二五”初期有大幅增长。
2.发展苗、侗等民族药条件趋于成熟。一是苗侗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成功列入国家治未病项目试点单位,国家“十二五”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全州苗侗医药与医疗、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势必成为推动全州大健康产业的新品牌、新业态。2015年,全州中医民族医医院总诊疗人次数53.7万人次,较2010年总诊疗人次数增长79%。二是苗侗民族医药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9万亩,2016年总产量19.39万吨,总产值23.46亿元,建有中药材良种繁育重点基地7个。共有苗侗医药制造企业9家,2016年全州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20.4%。三是苗侗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2016年启动了第三批苗侗医培训和考核认定工作,培训和考核苗侗医1500余人。
通过人才团队聚集了36名博士、省管专家等科技人才到企业参与苗侗医药研发。四是苗侗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截止2015年,全州从事苗侗民族医药研发的科研机构9个(国有1个、民营8个),研究开发了益肺止咳胶囊、隔山消积颗粒、枫荷除痹酊、龋齿宁含片等56件中药民族药获得国家专利,研发医院院内制剂30余种,苗药准字号产品5个。苗侗医药类获得科技计划项目46项,立项资金6500余万元。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淫羊藿4个品种通过了国家gap标准认证,其中头花蓼是全国唯一通过国家gap标准认证的苗药品种。《侗医吴定元学术思想和临床医疗经验的研究》荣获2016年度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侗医药技术、产品,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基础扎实
1.大健康战略全面推进。一是省政府先后出台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黔府办发﹝2015﹞3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5﹞38号)等系列政策,明确黔东南州重点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打造大健康产业聚集发展平台。二是州委州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出台了《黔东南州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黔东南党办发„2016‟42号),进一步确立发展健康养生养老、健康医药医疗、健康运动、健康药食、康体旅游、健康管理等重点产业。在2017年全州经济社会发
展务虚会上提出了“1234”发展战略思路,黔东南州将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大健康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州、县两级大健康机构逐步健全。一是建立了大健康专门议事机构。成立了黔东南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增设科室、配备干部,具体负责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工作;16各县(市)都设有大健康办,负责各县(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大健康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综合考评办法》《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黔东南州大健康产业“10个50”重点工程》等系列文件,全州初步建立“周快报、月调度、季分析”的工作体系,“1+10+17”的调度体系以及综合考评体系。
3.交通区位优势日趋凸显。黎平、凯里黄平机场建成通航,贵广高铁、长昆高铁、黔桂铁路、沪昆铁路、沪瑞高速、厦蓉高速穿境而过,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日臻完善的交通使黔东南州进入了“大交通时代”,大健康消费市场近在咫尺,国内外重要健康消费市场向黔东南州敞开了大门,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4.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州大健康产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0亿元,争取到大健康产业建设资金70.11亿元,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凯里民族医药产业园、侗乡大健康医药产业园、凯里万潮苗侗百草医药产业园、丹寨贵山灵草现代中药材产业园、黄平中国苗药生态园等一批
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搭建了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苗之灵、苗仁堂、飞云岭、中泰生物、昌昊药业等一批大健康产业企业加快发展,引领和带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指日可待。目前,全州现有省级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企业)5个,省级大健康养身服务产业聚集区1个。
5.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前景看好。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作为全州全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通过两年来的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城市道路建设完成里程约25公里,核心区主体路网骨架基本形成;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供水管网铺设21公里,配水管39.3公里,实现日正常供水1.1万吨;完成德刷220千伏变电站建设,架设供电线路299.4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1.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累计入驻企业37家,已投产16家,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三、黔东南州发展大健康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全州大健康产业“一盘棋”格局尚未形成。一是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招数不多。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说得多、做得少,争论多、措施少,部署多、落实少问题,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举全州之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上还未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识。二是统筹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力度不够。省大健康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我省大健康产业主要发展“医、养、健、管、食、游”六大业态,涉及卫生计生、食品药品、民政、工信、农业、林业、体育、旅游等10多个部门,需要“多龙治水”。
而州、县两级大健康办均按松散型机构组建,统筹力度远远不够,工作中极易造成“松散的机构人人有责,最终无人理事和负责”问题。
(二)民族医药开发之路任重道远。一是苗侗医药产供销衔接不给力。目前全州苗侗医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没有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产供销脱节问题突出。受经费保障不力等影响,现有民族医院过多依赖西医创收,中西医比例严重失衡,民族医院特色不突出,带动苗侗医药发展作用不明显。民族医院没有建立传承人进医院坐诊机制,很多民族医药秘方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益。二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传承发展不乐观。中医药类人员学历水平不高、年龄偏大,部分中医药人员基础理论不扎实,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不强,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苗侗民族从医人员文化水平低,无法用文字记录传承下来,一些师徒传承的民间苗侗医生得不到公认,不能公开行医,民间苗侗民族医药人才及苗侗医药知识大量流失,苗侗医药传承困难重重。苗侗民族医药教育体系、认定体系、传承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培养渠道不畅。苗侗民族医资质认证工作8年开展一次,时间跨度很长,全州取得资质的中医民族医仅200余人。三是基础理论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苗医侗医诊疗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实践经验总结多,科学原理总结少,一些苗侗药材来源、性状、药理等研究不深,没有制定出标准。苗侗医药尚未建立医疗机构建设标准、技术目录及技术规范、药材指标体系等,苗侗医药至今未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工作滞后,民间大量验方未得到推广使用。
(三)平台载体带动效应尚未凸显。受地形地貌复杂、生产要素保障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及周边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交通网络覆盖不足,制约优势资源的向外输出和旅游休闲等消费者的进入。核心区城镇化建设滞后,城镇设施和服务功能尚待完善,难以形成城镇密集发展地区,资源开发与设施共享难度较大。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发展初级,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不足,核心产业尚未确立,特色产业发展不足,健康养生企业少,健康养生业态单一,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健康养生产业与医药产业、大数据产业之间融合度低,大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还比较低。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研发、支持政策、法规制度相对滞后,缺乏统一标准。发展要素支撑不足,政务服务人才、健康养生产业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管理人才匮乏,科技支撑不足,特别是对作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养生产业研发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形成。
(四)大健康产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从全国来看,各地大健康产业都在迅速崛起,特别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配臵集中的中东部省区,发展大健康产业先天条件好,而黔东南身处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大健康产业困难重重。周边省市区也有与我省类同的资源,开发利用起步早,如广西的巴马等已具有较高知名度,形成品牌和市场效应,对我们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带来一定压力。全省实施大健康战略行动,铜仁、安顺、黔西南等市州都在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并以此为主题探索建设示范区,其发展基础比我们好,发展速度比我们快,发展理念比我们新,向上争取的力度比我们大,得到支持比我们多,黔东南大健康产业发展直接面对省内先行地区招商引资竞争。黔湘桂毗邻地区生态环境相似、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文习俗高度相似,旅游产品开发和目标市场高度重合,同质化竞争突出。特别是与黔东南毗邻的广西柳州、桂林两市,综合实力远远强于黔东南,三江、龙胜等县同样具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基础条件远远优于黔东南。要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需要全州上下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坚持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力争异军突起、后发赶超。
四、黔东南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相关建议
(一)着力构筑大健康产业平台,引领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第一,突出建设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发展平台。立足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的战略定位,努力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申报为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示范区以建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放式扶贫试验区、民族药(苗、侗药)产学研创新先行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首选地、生态文明创新区为路径,在大健康、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培育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文化养生、休闲度假、自然观光、赛事活动及培训教育等产业业态,着力培育一批大健康产业亮点工程。
第二,突出建设凯里市发展平台。依托凯里市作为全州
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优势,将之作为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重点区域,重点打造沿清水江民族医药保健和康体运动产业带,重点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育健身产业、医药物流产业等,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商贸基地建设,提升商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构建一批国际贸易商贸合作平台,强力支撑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突出建设各县专业园区发展平台。依托全州各县现有的各类园区,因地制宜发展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原料基地、温泉疗养、森林康养、生物制药、民族文化旅游、有机农业等,积极推进苗医侗药、大健康产品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家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注入新业态、新活力。
(二)着力做强大健康产业业态,支撑大健康产业规模总量。
第一,构建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产业。依托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展智慧城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技术发展新型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发展“数字医院”、远程医疗等网络健康服务。
第二,构建以“健”为支撑的体育健身产业。抢抓山地公园省建设机遇培育山地健身运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全名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山地自行车、民族斗牛等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形成独具山地特色的健康体育基地。
第三,构建以“医”为支撑的健康医药医疗产业。着重培育民族医药产业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及苗侗药饮片、中药材及苗侗药提取、中药及苗侗药制剂、中成药、保健化妆品、理疗产品等深度开发,大力建设一批中药
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加工基地和综合性中药生态园和中药材批发市场。
第四,构建以“康”为支撑的康复护理产业。着力培育健康养生产业链,依托全州生态气候、森林温泉、民族医药等资源,构建集休闲养生、温泉养生、瑶族瑶浴、森林疗养等为一体的健康养生产业体系,发展康复护理产业,合理布局护理院、康复疗养等机构。
第五,构建以“养”为支撑的健康养老产业。构建医疗与养老有机融合的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合作,鼓励有医疗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形成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第六,构建以“游”为支撑的旅游养生产业。高标准建设综合性游客集散中心等服务设施,提升全州进入景区的通达性、快捷性和舒适性,构筑“快旅慢游”服务系统,充分挖掘全州国家级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传的发展和保护,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传统村落小寨,推进州内重点景点景区建设、联动发展。
第七,构建以“食”为支撑的健康药食材产业。按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发展理念,借鉴塘约等发展模式,坚持高端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安全基地,建成一批有机农业园区和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着力找准大健康产业发展发力点,推进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第一,引进高端健康管理产业龙头企业。按照“招大商、引龙头、树标杆、带集群”的理念,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存量、重点线索,主动向全国各地选择医药制药、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优质大健康企业精准发力开展招商,主动与华大基因、广药集团、国药集团等大企业、旗舰型、领军型企业对接,同时紧紧围绕北科生物、宁方科技等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
第二,打造健康品牌和培育传播健康文化。围绕大健康产业在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首选地的目标,加大“中国聚宝盆.大美黔东南”品牌宣传力度,着力做活“水文章”、大力唱响“民族歌”、积极创建“山品牌”、切实走好“田园路”,加大农耕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推广利用,积极保护民居、民风、民俗、民歌、民技,唱响民族文化名片,努力把黔东南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具有苗侗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首选地。
第三,举办大型赛事和健康产业论坛。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依托境内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特别浓郁的侗族文化,积极谋划和举办国际侗族大歌文化艺术节、中国〃侗乡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侗乡国际芦笙文化节、侗乡国际斗牛节等,办好民族文化艺术节、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旅游发展大会、中国(黔东南)有机大会暨国际有机峰会等现有的重大活动,打造一批知名的活动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学者为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积极筹办全国大健康产业高峰专家论坛、贵广高铁沿路城市经济发展论坛等,切实讲好黔东南新故事,发出黔东南好声音。
第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按照5a级景区的要求,统筹推进精品民俗客栈、慢行系统、旅游车队、停车场、旅游公厕、景观地标、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蜡染、刺绣、银饰、根雕、侗锦等民族民间工艺旅游产品,切实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和接待能力。抢抓我省全域旅游及我州已经入“大交通”时代的机遇,积极对接桂林、张家界、荔波等州外旅游,做好旅游宣传营销文章,带动全州旅游井喷式发展。二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大健康产业智慧发展。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黔东南“健康云”,整合全州医疗健康资源,建设一个面向患者、百姓和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药企业的黔东南“健康云”,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医疗、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和保健服务,为政府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撑,为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提供健康相关信息服务。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改善大健康产业发展软环境。第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健康+”多业态融合。一是大力推进大健康+文化旅游,着力创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创新区。抢抓全州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机遇,以举办2018年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培育文化旅游产业链。二是大力推进大健康+大生态+大农业,着力创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坚持走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总体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州委州政府“生态立州”的具体部署,依托境内良好的自然生态、厚重的农耕文化等优势资源,探索推进大健康产业与大生态、大农业的互动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大健康+通道经济+大数据,着力创建“两高”经济试验区。依托“两高”快速通道,继续深化与广州、深圳、海南、香港等发达地区在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大数据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打造“两高”经济试验区。四是大力推进大健康+大扶贫,着力创建省内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两大战略行动,统筹城市和农村两大领域的发展,在脱贫攻坚、共享发展方面探路子、作示范,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贡献。
第二,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市场化的投资项目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消除隐性准入障碍,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发挥好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加大对健康产业领域科技的投入,支持各类研究机构、检测机构、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改革人才培养制度,强化行业治理支持。有针对性地加强州内健康产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进一步改进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壮大民间医药人才队伍,切实招引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高端研发、医疗医务、保健护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高端人才和团队,努力建成一支“总量充足、层次多元、业务精湛”大健康产业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侗乡大健康学院建设、壮大,为
大健康产业发展筹备人力资源。
第四,加快改革创新,促进医养结合政策落地。统筹协调工商登记、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全州健康产业领域各行业企业注册、审批、监管等流程,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高效的登记审批制度,适当放宽医疗健康服务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审批程序,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审批手续等。探索建立标准制定、环境监测、产品检测、质量认证、民间民医人才认定、数据统计等服务体系,创造一流的大健康产业培育发展环境。
作者:吴明 周勇
探索研究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义篇三
加快发展新郑旅游产业
近年来,在省、郑州市、新郑市三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新郑以黄帝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新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新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成果
新郑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八千多年的裴李岗文化、五千年的黄帝文化、二千七百年的郑韩文化,而尤其以黄帝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优势独特,至今在新郑市区和具茨山等地还保留有轩辕丘、黄帝故都、轩辕庙、黄帝饮马泉、南崖宫、拜华盖童子处、嫘祖洞、仓颉造字台、天心石等黄帝文化遗址20多处,构成了新郑在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独一无二的黄帝文化资源优势。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对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世界华人寻根热的不断升温,新郑黄帝故里故都文化开发和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黄帝故里旅游区先后被列入河南省寻根游的龙头项目和“十五”期间重点培育的十八个精品景区之一及郑州市跨越发展的重点工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依托其丰富的黄帝文化资源优势,凭借其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黄旅游产业,多次承办了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研讨会,权威认定:黄帝出生、建 都在新郑,编著了《东方大帝》、《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黄帝传说故事》、《黄帝故里文化》、《炎黄二帝研究》、《中华文明始祖黄帝》、《黄炎二帝考略》、《始祖山八千年文化史志》等论述,先后修复和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黄帝故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始祖山,中国唯一将诗经摆到地面上的主题公园——郑风苑,中国藏车最多的车马坑——郑王陵博物馆,特别连续五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议程之规范,主题之鲜明,媒体之关注,在同类活动中也是少有的,受到了海内外嘉宾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拜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郑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二十强等荣誉称号,黄帝故里、始祖山先后评为国家4a、3a级景区,皇宫酒店荣膺三星级酒店。2005年至2010年,游客接待数量由70万人次增长到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1亿元增长到8.5亿元,均是翻倍增长。黄帝故里正日益向人们展示着其独特的寻根魅力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郑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新郑发展旅游业优势巨大。具体可以用“中、通、丰、根、优”五个字来概括。“中”:即优越的地理位臵。新郑地处中原之中,居郑、汴、洛、许四大古都和天下名刹少林寺所构成的黄金旅游线中间。“通”:即便利的交通条件。新郑地处郑州、开封、许昌构筑的“金三角”之腹,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郑尧高速、石武高铁、107国道,形成了纵贯南北,承东启西的立体交通网络。“丰”:即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新郑是中华第一古都,境内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有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2700年前的郑韩文化,特别是黄帝文化底蕴丰厚,世界闻名,此外,新郑十万亩枣园和四万亩荷园等农业文化资源,为开发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农林科考等专项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素材。“根”:世界级的黄帝品牌优势。始祖黄帝对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具有巨大而永恒的吸引力。新郑拥有历史最悠久、积淀最深厚、别人无法比拟的品牌,那就是黄帝、寻根牌。“优”:即环境优势。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新郑市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城市环境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变,并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治安模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桂冠,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构建了新郑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安全地带”。
在充分看到新郑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小。旅游产业的总量小,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较低。二是弱。旅行社接待能力弱,地接能力不强。旅游产品开发深度浅,精品度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购物环节薄弱。三是散。即旅游发展管理体制较散,旅游景点经营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缺乏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四是缺。全市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较少,还没有一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景区购物、住宿、娱乐设施不完善,旅游人才比较短缺。五是低。全市旅游从 业人员大多没有从事正规旅游培训,普遍存在着素质低,服务水平低,懂旅游、懂经营、会外语的旅游人才更是奇缺。面对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必须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新郑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
旅游业是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带动性强的综合型新兴产业。一是旅游业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靠消费拉动、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时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增长。随着国民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将形成巨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我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三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目标,黄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和源头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宣传,黄帝故里作为中华精神家园,必将进一步得到更多中华儿女的认同和朝拜。四是省委、省政府和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黄帝故里品牌建设,省市领导多次对新郑黄帝文化开发作出批示和指示,提出殷切要求,必将从政策、宣传等方面给予黄帝文化产业发展倾斜和 支持。我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以黄帝文化为龙头的旅游业正逢其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
根据河南省“旅游立市”战略和郑州市“旅游强市”战略,我们认为,新郑旅游业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旅游规划精品化。继续诚邀“大家”,借智借力为新郑旅游业把脉会诊,出谋划策,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确保旅游开发大气魄、高起点、大手笔,出精品,出绝品。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把新郑打造成中华精神家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地区的热点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开发 “一城一山两带”的空间总体布局,形成一个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错落有致的旅游发展系统。“一城”即以黄帝故里、郑韩故城、凤台寺塔、郑王陵、郑风苑等为主的中心旅游城,“一山”即以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含陉山、老山坪、风后岭等山脉的西南旅游山系,“两带”以孟庄枣园、龙湖为主的东北部临郑旅游带和贯穿市域的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二是搞好旅游景区的区域规划。要结合当前发展实际,重新编制黄帝故里、始祖山景区的旅游总体规划,把黄帝故里打造成与少林寺、龙门石窟比肩的国际品牌,把始祖山打造成中原城市群休闲健身中心,把孟庄枣乡打造成中原特色旅游购物中心。三是搞好城市旅游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把黄帝文 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建设彰显黄帝文化,从而实现黄帝文化产业和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同时城市建设要有意识地体现旅游功能。
2、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资产为纽带,依靠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出色的项目准备、灵活的融资方式、优惠的旅游开发政策,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景区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推进旅游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现代化,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从而实现旅游资源最优配臵,促进旅游业步入与市场接轨的良性发展轨道。黄帝故里景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完成二、三期改扩建工程,形成一期景区圈、二期购物圈、三期商住圈的大旅游区格局;具茨山景区要结合森林公园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依托具茨山岩画、山顶原始聚落、石棺大墓,吸引社会资金、争取世行贷款、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等专项资金,发展一批农家乐旅游项目,建成一批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黄帝文化回归原始之旅。
3、节会活动市场化。旅游节庆是一个地方的城市名片。结合我市实际,要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枣乡风情游等节庆活动,实行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即节庆活动由企业出面进行资本运作和企业化经营,采取社会捐赠、商业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从而实现节庆活动常办常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认真总结历届拜祖大典的成功经验,坚持稳中求新、新中求好,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 现代文明相协调,体现时代性,保持民族性,不断赋予其新的活力和精神,增强其对全球华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努力办成造福中华、造福中原的兴邦盛典。二是全面尝试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办好一年一度的枣乡风情游、重阳节黄帝故里拜祖仪式等节庆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减少政府投入,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三是通过不断策划具有轰动效应的节庆活动,提升新郑作为中华民族圣地的城市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宣传推介品牌化。要以黄帝文化为龙头,统领全市旅游宣传推介工作。一是学术研究正品牌。要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在黄帝故里举行相应的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坛和笔会等活动,巩固新郑作为黄帝故里民族圣地的地位。二是广邀名人扬品牌。加强与上级统战、台办、侨办、外事、工商联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广泛联络海外知名华人华侨社团寻根拜祖;加强与陕西黄陵县、湖南炎陵县等资源同类地区的合作,相互促销,资源共享;加强与淮阳、卫辉等本省具有姓氏寻根资源县市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打造河南寻根品牌。三是强力推介树品牌。要经常举办旅游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加强同境内外旅行社的合作,鼓励他们开发设计、经营我市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旅游线路;四是扩大宣传强品牌。将新郑旅游形象宣传纳入全市对外交往和宣传计划,重大外宣、招商、对外友好、文化交流等活动要与旅游宣传有机结合,统筹安排;继续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传媒,统一口径,统一内容,大搞宣传促销,扩大新郑旅游业知名度,树立起以黄帝文化为龙头的新郑特色旅游形象,使拜祖大典成为新郑的 “城市名片”。五是深度开发活品牌。要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枣乡风情游、和元旦、春节、国庆节等长假确定为重大节会活动,统一策划,加强领导,形成旅游、文化、经贸“大合唱”,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有效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新郑一、二、三产业都要围绕黄帝品牌做文章、创名牌,形成能带动全局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
5、服务管理规范化。要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巩固和扩大创优成果,提高城市旅游服务质量。一是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a、旅游饭店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二是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增强处臵各类应急突发事件能力。三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快速受理和处理旅游投诉的工作体系和网络。四是积极培养各类旅游管理服务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水平。
6、产业效益最大化。一是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带动功能。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绿色旅游食品、旅游商品,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文化、娱乐、保健等服务业。二是进一步强化旅游购物功能,鼓励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创新,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建成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娱乐功能。要积极研究我市文化优势,挖掘我市特有的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文化和商业手段打造旅游娱乐节目,吸引 游客、留住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四是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郑州市有关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酒店、餐饮、娱乐、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交通等旅游产业领域,壮大旅游产业力量,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建设文化新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新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政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全民动员,做大、做强黄帝文化旅游业,努力把新郑建设成为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成“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促进新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