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一
增城市第一幼儿园
丁小红
刘秋群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3、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重点:知道垃圾的简单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
难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让幼儿感受垃圾的污染。
2、“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知道生活中自己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
3、“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制造许多的垃圾,会怎样?”引导幼儿讨论,了解垃圾对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
出示课件:让幼儿看垃圾污染严重的照片,出示很脏的水和干净的水,进行比较,5、师:你们知道垃圾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环境,除了老师,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爱护环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爱护环境的大行动中呢?引导幼儿讨论要垃圾分类。
关于垃圾分类,老师还要告诉你们一些垃圾分类的小诀窍,请小朋友观看课件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些垃圾分类的办法吧。
6、小结:我们在生活中要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并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爱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二
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教师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教学。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一).引入
1、提出问题:孩子们,课前大家对每天废弃物产生数量和种类进行了调查,老师对同学们的调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整理,请看调查表。(出示课件)
2、从这张调查表中你知道了到哪些信息?
(二)交流讨论
1、这么多垃圾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2、这样的垃圾桶见过吗?什么意思?(分类扔垃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废弃物的分类。
3、看见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为什么要分类丢垃圾?
(2)怎样分类丢垃圾呢?(出示幻灯)
二、活动过程
(一)、分一分
1、听清活动要求:小组合作论讨,大胆猜测,这些垃圾可以怎样分类?把同类的垃圾放在一个筐内,看看那一组分得最快。
2、学生活动交流。(相机贴学生作品)
(1)我们小组是按照材料不同来分的。
(2)我们小组是按照形状不同来分的。
(3)我们小组是按照用途不动来分的。
(二)、想一想
1、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合理呢?说说理由。
2、(1)对于可回收废弃物,国际通用的标识是这样的。(展示图标)。我国还用这两种标识表示不可回收和有毒物品。
(2)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标识。(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贩卖的塑料袋上……)我们可以通过标识帮助分类。
3、究竟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1)废塑料瓶、塑料饮料瓶、牙刷、牙膏皮……
是的,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都属于塑料类物品,可回收的。
(2)不要的衣服,裤子……
对,这属于布料类垃圾,也是可回收的。这些布料类垃圾还有哪些?(桌布、洗脸巾、书包、鞋)
(3)玻璃瓶、碎玻片……
嗯,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也是可回收的。
(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
没错,如易拉罐般金属类的垃圾还有哪些?(罐头盒,奶粉盒)
(5)废报纸可以送到回收站。
这类垃圾还有哪些?但注意对于厕所纸、纸巾由于水溶性强,是不可回收的。(点出幻灯)
4、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呢?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成新产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1、填埋法:
(生)计算。
通过计算“可以帮助多少个贫困学生”,让学生了解2400000元的大小。
讨论:花费的钱2400000元,是一天一个北京浪费的钱,而且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还会占用很多的土地,引出人们要寻求更好的处理垃圾方法。
2、焚烧法
焚烧是指把垃圾送到专门机构进行燃烧处理,把污染降到最低。
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填埋法处理垃圾的。目前,正向焚烧法转化。
(三)有害垃圾的处理
主要是把垃圾送到指定机构无公害化处理后再填埋。
四、拓展
1、同学们,将废弃物合理分类,科学的处置已成为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题,它对维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美国,对待垃圾采取多扔多收费;
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也一点不例外。居民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放入相应的三种回收不同颜色的玻璃制品的垃圾桶,并同时把塑料瓶盖拧下来放入收集塑料制品的垃圾桶。
日本:用年历提醒垃圾分类;这种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标注,年历上还配有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同时,就连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的要求。
2、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想到什么?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三
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
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幼儿交流)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们看见了什么?
(2)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3)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三、怎样保护环境。
四、看课件2,学会给垃圾分类。
1、认识三个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类。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请个别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请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儿张贴垃圾图片。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图片,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找到了就贴到它的家里去吧!(幼儿张贴如有错误请个别幼儿纠正,并说出原因。)
五、欣赏没有垃圾的优美风景。
六、看课件,参观环保小制作展,了解有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2、幼儿看课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延伸活动:为幼儿园设计制作环保垃圾桶。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四
一.活动内容:《垃圾分类》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三.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3.根据幼儿投放垃圾的情况,提问:
(1) 你为什么要将这个垃圾放在绿(红)色的垃圾箱里?
(2) 什么叫可回收?
(3) 为什么不可回收?
5.教师小结。
6.延伸:介绍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幼儿在课外连线。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五
1、知道垃圾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进行垃圾分类。
课件,废旧垃圾等。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
师:她为什么这么伤心?
2、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减少垃圾或处理垃圾?
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自己探索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行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然后进行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根据刚刚学的小本领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领,现在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行一次分类吧!
垃圾分类服务队篇六
我校有xx个班级,xxx多名师生员工,每人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这些垃圾如果混杂在一起被运走,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如废纸、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少数学生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校园环境,又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区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资源回收,清洁校园,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1、在校长室、教导处的领导下,由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人参与。每人在倡议书上签名,并转化为自己的直接行动,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附后)。
2、发放《垃圾来源及学生处置方式的问卷调查》(附后),让师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一)人员配备
1、加强领导,由校长室牵头,各部门协作,大队辅导员卢桂香负责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和监督计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环保小卫士负责,各办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每周进行小结,每天定人、定时进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备:
1、垃圾收集处3处,分别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班级发垃圾桶2个,为可回收,不可回收。
3、学校大厅配有废旧电池回收专用箱。
4、实验室配有实验废液回收缸。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师生产生的垃圾主要为:
a类:废旧报纸和草稿纸、作业本、各类产品的纸质包装。
b类:食品包装、各种产品的塑料包装、各种塑料袋、饮料瓶等。
c类:废旧电池、废油墨盒、实验废液。
d类: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扫后的残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产生的垃圾,分类后在统一时间送交学校垃圾收集箱。
2、废旧电池、实验废液由学校统一收缴后交上级部门处理(特别是废旧电池一定要放在专用收集箱内,家中使用的电池也可带来。)。
3、文印室的废墨盒由文印室人员统一保管集中处理。
1、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对分类情况进行统一检查评比。
2、每周对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评比,对可回收垃圾的计量进行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