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和自己感受的总结和反思。写读后感时可以引用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写读后感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启示。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一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即设备间的验证。在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如pc、pad和手机)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当手机在使用时,可以自动的检测周围是否存在这些已经连接的设备。如果系统发现无法连接到其他设备时,将会提高手机的安全级别,用户需要使用涉及隐私的手机应用时,将会需要更多的身份验证。
实验的目标有以下四点:1、减少验证开销2、寻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折中3、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高低不同的推理逻辑4、很少的能量消耗。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文中提到了fr(false rejection)和fa(false authentication)两个概念,即概率统计中“弃真”和“纳假”。fr表示一个合法的用户被不正确的要求身份验证的概率,而fa表示一个不合法的用户没有被验证的概率。在实验中,作者自定义了一个变量r,当r越高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便利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a;当r越低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r。
论文通过实验最终证明该验证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对于银行账户等安全性级别要求高的应用来说,fa的比率一直为0,即绝不会出现非法用户不经过验证即使用这些应用的情况;而fr的比率一直在96%以上,即对于一个合法用户,随着r的升高,被错误的要求验证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在论文最后,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该技术消耗的能量很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之内,这也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读过该论文后,使我不仅了解了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知识,而且也学习到了一篇经典论文的脉络结构应该如何组织。这两篇论文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相当的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了作者很强的科研能力。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二
摘要:佛教文献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特殊文学,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佛教文献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现如今,随着我国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发现,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对这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从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来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文学多样性,丰富文学内容,促进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实现中国文化走向繁荣进步。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佛教文献;促进文化繁荣;新文体的诞生。
引言。
从文献的定义可知,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佛教文献则是记录佛教一切知识与活动的载体,佛教文献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保存下来,不像佛教文学那样不可以看见。
我国研究佛教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则是通过佛教文献来完成的,由于佛教文化是一种外来文化,在其传入到我国的时候,佛教文献也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部分文学作用,佛教文献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佛教文献,总的来说,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是比较深远悠长的,本文着重说明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影响,从此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学与佛教文献之间的关系。
一、佛教文献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
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对诗歌、戏曲、小说及俗文学的影响等方面,佛教文献成为很多文人进行文学创作所借鉴的情节,其思想渗透到古代文学各个领域。
创作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比较明显的是唐代,唐代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这项政策加强了唐代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使这个时候的文学展示了空前的活力[1],让我国在文学发展上跨入了一大步,这个跨越性的发展与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在唐朝广泛流传是离不开关系的。
自从佛教文学传入我国以后,文学创作也开始改变以往的陈旧思想,渐渐取材于佛教故事,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与佛教里的故事结合,充实自己的文学创造内容,使文学作品更加有内涵、有深度,比如流传甚广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及其部分情节就是借鉴了佛教的经典情节。
并且,佛教文化的传入也改变了一些词的含义,比如“龙”的含义发生变化就是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在六朝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诗体,即“宫体诗”,佛教文献影响到佛教僧侣文人,大量比较华丽的诗歌从他们笔下诞生,中国的戏曲则是由印度传入,其中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思想就是佛经里面的鲜为人知的代表观念。
二、佛教文献影响文人的思想观念,促使中国古代文学理念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原本也有形、神、言、意只说,只不过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形、神、言、意,而一些成绩比较显著的文人在追求自己的文学作品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佛教文献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形、神、言、意的追求,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愈加丰富,文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独特理念,即“境界说”。
佛教文献的“形近神不灭”打破了文人们对原来的“形神”关系的理解局限,将文学当中的“形神”关系的论述推向一个历史高度,并促使中国新的文学理念的形成,比如传神写照、以形写神和重神轻形理念。
佛教文献解放了文人的思想,使其不再局限于固有的认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同时,佛教文献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学新的理念形成,至今这些理念还被应用到现代文学创作当中[2]。
三、佛教文献创新了古代文学的体裁,对今天的文化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文学影响到古代的文学创作思想与理论,从而影响到文学体裁与形式,另一方面,佛教文献的传播方式对于文体的产生也具有一定意义。
在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中,佛教文献对文人的思想形成冲击,使其寻找更加新颖的创作体裁与形式,满足自己对文学的追求,比如“永明体”的出现,这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发生变化的根本性标志,也使中国古代文体的发展方向彻底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文献促进了中国古代文体形式“俗文体”的诞生,从此,俗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开始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佛教文献对我国今天的文学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学的进步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在今天的文化发展中,复杂的国际形势又使文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3]。
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文献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重大,虽然其中有不少负面影响,但进步作用是主要的,我国应辩证地看待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今天各国文学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下,我国更要正视佛教文献作为外来宗教文化典籍的事实,直面其中的文本形式与思想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深入剖析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4],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积极推动中国古现代文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文化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
[2]韩洪波.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研究[d].扬州大学,.
[3]王永丹.佛教传播对唐传奇小说通俗化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
[4]杨瑰瑰.《维摩诘经》文献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古代文学中的儒家用世精神【2】。
摘要:儒家用世精神是我国历史经验与文学积累的产物,具有广泛的使用性,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个性。
古代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但其中都包含着儒家文化思想。
本文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用世”精神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方面探讨我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儒家用世精神,从而了解儒家用世精神在推动我国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儒家用世精神探讨分析。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者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儒家用世精神。
这种精神突出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期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入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体现个人的价值。
儒家用世精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创作者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下,以当时社会等级秩序为目标而奋斗。
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慷慨激昂,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多以立志、立功、立德为思想主线。
其次,是创作者处于失意时期,选择追求精神乐园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处于这时期的创作者大多游山玩水,享受自然风光,文学作品多以娴静悠然为主,向往在世外实现人生价值寻找人生乐趣。
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能够看出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1、儒家用世精神的基本内涵。
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用世精神”,在很大从程度上表现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其主要意思是说明人生于世需要为整个世界、社会作出贡献,从而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儒家用世精神的主要思想是提醒世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工作,对人生充满激情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与磨难,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事情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儒家用世精神主要是警示人们,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作用力非常小,无法逆转人世间出现的很多不幸与磨难,但是只要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即使不能有很好的收获也可以做到无悔于心。
孔子可以说是儒家用世精神体现最为突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都面对着入世不成的打击,空有治国方略却不得伸展。
孔子的一生都在为整个社会以及统治阶层的治国之道而奔走。
虽然他最后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能够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圣人无疑是他不放弃积极追求的结果。
孔子所处的社会发展时代中,并没有社会主义也没有民主选举,更没有任何的革命运动。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唯有被君主赏识,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以此从政治层面来看需要真正做到有所作为,很多文学作者唯有通过文学创作的途径让世人知晓自己的用世才能。
纵观我国古代的整个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李白、范仲淹或是苏轼、辛弃疾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各自的用世精神,在文学表达过程中由于作者在用世道路上的发展不同,具有不一样的文学情感表达。
2、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载体上的体现。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作品载体中儒家用世精神体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以儒家用世精神的角度上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要体现儒家用世精神,需要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文学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精神思想,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催生出了各种文学体裁类型。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不同程度上都凝结了作者的用世精神,其中有部分文学作品积极表达了作者的个性与思想,在体现出儒家用世精神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的独特性。
如李白的文学作品极具个性,被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悠然自得的田园派代表。
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治国用世之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当作虽然表达出了儒家用世的精神,但也带有浓厚的个人性格特征。
在我国优秀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文学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朝代的更替,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体裁。
除去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中这条重要引线外,唐代传奇也是其中辉煌的一页。
唐朝的传奇小说最初创作的目的带有十足的实用性,注重用创作文学作品验证文学作品创作者的诗文以及写作造诣。
传奇小说具有创作过程连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创作时间长等特点,在表达儒家用世精神时虽然没有诗歌的方便快捷,但是表达的意义深远,并且通俗易懂便于百姓阅读。
从两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分析发现,以诗歌表达自我理想抱负的作者通常积极寻求能被君王赏识的方式,而传奇小说更注重在百姓生活中进行警示实现自我思想,例如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的三部短片小说,无不教导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3、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从儒家用世精神角度上来说,自诗歌出现时期起,大致从“言志”、“情态“到“写意”最后发展到“传神”,这一连串的思想模式都表现出,这一体裁的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重点向创作者的心理转变而发展,在于强调创作者的内在精神与神韵的统一。
由此看来我国大部分的古代文学作品创作者均属于表现型的创作者,而非再现型创作者。
例如在杜甫的诗词中很少提及现实主义细节,主要以抒发情怀为主。
又如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路诸侯,以此希望得到君主任用。
尽管最后孔子并未如愿,但在后续的文学创作中并未提及在用世追求中的事迹,而是注重表达自我感受与以及感悟。
由此表明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者儒家用世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
结束语:
在儒家用世精神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呈现出两面性。
既以通过进入仕途实现个人理想,或至于世外对他人进行感悟,实现自我价值,本文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促进有关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应佩.中国古代文学鉴赏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夏至轻.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三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
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
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
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
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
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
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
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
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
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
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
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
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
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
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摘 要: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大教学论》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有效教学的思想,在强调效率优先的今天,学习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300年后的今天《大教学论》仍焕发着新的活力。
本文就是从《大教学论》中的有关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有效教学更好的开展,为教师们形成一个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策略,找到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夸美纽斯;有效教学;启示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这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理念不谋而合。
所以《大教学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被埋没,相反书中的有些教学思想后来都得到了验证,今天再来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大教学论》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有一些可以给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新的启示。
一、对教育力量的坚信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夸美纽斯生活于欧洲宗教改革爆发以后的动荡时期,他经历了民族压迫、宗教迫害和30年战争的磨难,一生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从来没有中断教育理论研究和编写新教材的工作。
他长期担任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一直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这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教育力量的坚信。只有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
卡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适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比如,马是天生合于作战用的,牛是合于拖物用的,驴是合于负重用的,犬是合于守护与狩猎用的,鹰是合于捕鸟用的;但是在我们训练它们,使它们习惯于它们的工作以前,它们是没有多少用处的。也就是说,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具体到每个人,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只有不合适儿童的教育。
“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最好的良驹的。”[1]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根本前提。因为,相信教育才能办好教育。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教师可能成就一个学生,使他成为杰出的人,也可能毁了一个学生,使他误入歧途。所以,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坚信教育的力量,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相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就都能成才。
二、对德育的重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障
不能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有效教学更加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教师们在制定学习目标是,应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关注。
近一两年来,学校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么多恶性犯罪事件,我们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反思,到底学校教育怎么了?学生怎么了?当然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阐述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的勇气和意志。
尊重他人,具有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3]但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的德育教育模式,夸美纽斯的答案是预防-实践-榜样。德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在今天,鼓励被更多的老师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惩罚被越来越模糊化。鼓励固然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免受伤害,但是对于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的孩子来说,有时很有能由于没有进行应有惩罚,使学生的是非观念也模糊化,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教育的正常进行。
所以,我认为选择合理的惩罚手段,适当的进行惩罚,更有利于道德教育的实施。
三、注重感官教育和和谐教育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五章写到“我们除了身内有个理性的灵魂外,还有感官,这些感官可以比做密使与间谍,灵魂得到它们的帮助就可以支配身外的万物。
它们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随便什么东西都不能够逃避它们的注意。”[6]所以在学习中如果让你的身体各个部分都动起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在低年级阶段,多设置一些活动课程,开发学生身体更各方面的机能,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官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人不过是身心两方面的一种和谐而已。
因为世界本身就像一座大钟,这座钟有许多转轮和铃子,并且组合得很巧妙,全钟的各个部分互相依靠,使转动持续与和谐;人也是这样的。”[7]《纲要》(试行)中也强调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不能不说夸美纽斯有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
所以促进教学有效性,就要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落脚点
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教的是否有效,而是要看学生是不是得到了发展。[8]所以,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学校确是教我们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希望自己变聪明的”。
[9]新课程的理念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精神,也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作用不是你教的怎么出彩,而是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他能不能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这里他说的可能不完全准确,但不可否认也许是个法子,增强学生的能力,重视生-生关系,也是教师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思路。
五、班级授课制是实施有效教学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一主张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班级授课制这种基于学生共性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特别是在以知识传播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时期,班级授课制仍有许多优势,并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重视。
实践证明,采取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传播新知识、传授新理念和提高教学对象的整体素质,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点。所以说,班级授课制是实施有效教学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8] 崔允.《有效教学》[m]?华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四
摘要:随着二元论世界观的由盛而衰,从传统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家眼中的时间经历了一个由外在到内在、由“纯粹客观”到与实存主体融合的过程,这对实存生命价值的呈现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时间;客观;实存主体;生命价值。
从哲学上定义“时间”是件困难的事情,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时,我倒清楚;当有人问我而我想要解释时,却茫然了。”1,205页但西方的哲学家并没有停止探索何谓“时间”这一问题。
一、西方传统时间观。
古希腊哲学家基本把时间看成外在于主体的存在。以亚里士多德为例,他这样定义时间:“时间正是这个――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2,219页。即时间不等同于运动本身,但是通过运动和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此时,时间是主体可以感受,却不会随主体状态而变迁的。
中世纪时对时间做出解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这位神学家认为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可见时间在此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体,仍停留在二元论的思维框架内。不过,上帝创造了时间之后,“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3,247页,“时间不是自在之流,而是思想的延展”3,253页。时间不再是独立的自在存在,时间客体由此出现了融入主体的萌芽状态。
康德突破了从经验中得出时间概念,他认为,事物经验中的同时存在或者彼此相继是以时间为条件才可能的;康德也避免像神学家一样从神学的角度规约时间,他认为时间是感性的主观的形式,康德说时间的特点在于它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时间是(我们灵魂的)内部出现的直接条件,从而就是外部出现的间接条件”,“是我们(人类)的直观的纯然主观条件(我们的直观总是感性的,即在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限度内),而离开主体,在其自身说来,是无意义的”4,75页。康德创造性地将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提出时间的“经验的实在性”。时间这一感性的主观形式唯有在应用到感性的现象上,才有实在性,也就是客观有效性。也就是说,时间这一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必须与感性的现象相结合。这二者,彼此脱离对方,即会落空,成为“空观念”。康德所说的感性的现象,也不是我们日常所指的现成的自然中存在的客观的现象,而是感性所挑起、呈现的,与感性主体发生关系的现象。可见,康德的时间观中已然呈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呈现、相互成就。
二、西方近现代时间观。
跨出传统的时间观范畴之后,西方哲人的时间观进一步由外在而走向内在。
胡塞尔的时间观即是如此,他的时间是主体的内在时间。此一内在时间是纯粹意识时间。这种内在时间意识整理和统摄心理体验、感受、情绪和意志,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本身,而是把体验与体验连在一起的这种必然形式。“不可能有延存的体验,除非它被构成与一个作为过程或绵延统一物的诸所与样式的连续之流中……‘当下’的连续性是一种永远更新的内容形式的连续性”5,205-206页。这些相互分离,零散杂乱的心理感受内容之所以能以统一化的绵延形式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就在于它们被纳入了一个统一化的秩序之中,而这种先验的统一化的秩序就是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包含有时间的对象性和自我性两方面的功能。对象性是指绵延的时间意识将诸多零散的内知识材料统一化,从而实现了内在时间;自我性意味着内在时间在构造对象的同一性的时候也依其自身实现了自我的自身构造。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则将时间内化到本体中,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中,此在由时间的视野而领会着、解释着存在的一切。所以,时间是与人的生命存在紧密相连的。此在、存在都是时间性的,所以,必须先要理解时间。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有众多的特点,如立体的、动态的等等。
在人们日常的观念中,时间是单向流动的、是线性的,然而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是“将来”、“过去”、“当前”三种时间样式的共同到时。“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着’,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6,375页,“到时不意味着诸绽出样式的‘前后相随’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6,398页。其实这就意味着,时间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交互伸达的立体的整体。时间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时间并非先是一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6,375页时间的这一系列特点,与此在的存在状态直接相关。在三维交互伸达、动态变化的时间中来理解此在,则“此在并没有一个它只是停留于其上的终结,而是有终结的生存着”6,346页。此在的存在的终结就不是简单的在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终结问题,而生存与终极的时时并存,使得此在的存在处在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状态中。
三、时间观变迁的意义。
西方人对时间由外在而内化地看待的、不断哲理化的过程,是与西方人基本的世界观变化相一致的。传统西方以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看问题,强调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中立地分析问题,在走向近现代之后,这种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与质疑,尤其是科学、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破除二元对立的格局,关注人的实存问题。随着这种变化,时间也就由外在的一个标尺,而内化到实存主体的生命品质、生命尊严,乃至生命价值之中。所以,时间观的变迁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时间不再是传统的衡量人生命长短的、外在的、恒定的度量单位,而是有助于实存主体体尝生命价值、实现甚或创造生命意义的内在视野,是实存生命本然性的必须。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2、亚里士多德著,张明竹译:《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3、奥古斯丁:《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五
我读的论文题目是《progressive authentication: deciding when to authenticate on mobile phones》,这是一篇由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论文,发表在usenix会议上。
该篇论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并对当前手机认证方法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论文中指出传统的验证方法并不符合大部分手机用户的需要,只用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发展趋势。该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可靠,数据准确,资料详实,文献综述丰富而规范,其中论文关于手机安全验证的方方面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新的见解。下面简单介绍如下:
论文对当前使用手机人群的满意度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有超过60%的手机用户不会再手机上使用pin。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用户觉得该验证方法过于麻烦,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对自身手机的安全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文中提到“all-or-nothing”的验证方式,即或者全部验证,或者全部不验证,这也正是当前大多数手机的验证方法,该方式也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可用性的需求。
本文提到的验证技术对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新的验证方法,而是综合分析当前所有的验证方式后得到的一个结论:何时验证以及对何种应用进行验证。这正是该篇论文的意义所在,希望可以对手机验证技术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用户方便使用,这不仅是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所有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也可以相应的借鉴该论文中的观点和理论。
在文中,提到了多层验证的概念,即对于不同的`手机应用,提供不同的验证级别。例如:对于游戏、天气等应用来说,可以对所有人进行开放,只要拿到手机就可以打开这些应用,也不会对手机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短信、电话、邮件等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应用,则应该设为私有的,当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一部分的验证;而对于银行账户等涉及安全和财产方面的应用时,则应该给予最大的保密权限。
对于不同的验证级别,每一个使用该手机的用户的权限都是不太相同的。手机所有者在被系统识别为可信之后,可以方便的使用系统中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手机应用,而无需进行验证。对于那些初次使用手机的人来说,系统并不能识别他们的可信度,因此只能使用公开的手机应用,如果想要打开私有的或保密的应用,则需要其他的验证方法。
该方案的提出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大幅度方便用户的操作,已经超越了原有的“all-or-nothing”验证方式。
论文对提出的理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手机上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用于采集可信用户的各种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用户的体温;声音传感器可以再用户打电话时逐步采集用户的声音特征;视频传感器可以采集到用户的生理特征等等。另外,文中还提到了一种新型的验证方式,即设备间的验证。在用户的多个电子设备(如pc、pad和手机)中通过蓝牙建立连接,当手机在使用时,可以自动的检测周围是否存在这些已经连接的设备。如果系统发现无法连接到其他设备时,将会提高手机的安全级别,用户需要使用涉及隐私的手机应用时,将会需要更多的身份验证。
实验的目标有以下四点:
1、减少验证开销
2、寻找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折中
3、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高低不同的推理逻辑
4、很少的能量消耗。
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文中提到了fr(false rejection)和fa(false authentication)两个概念,即概率统计中“弃真”和“纳假”。fr表示一个合法的用户被不正确的要求身份验证的概率,而fa表示一个不合法的用户没有被验证的概率。在实验中,作者自定义了一个变量r,当r越高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便利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a;当r越低时,表明用户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这也会导致更多的fr。
论文通过实验最终证明该验证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安全性和便利性的需求。对于银行账户等安全性级别要求高的应用来说,fa的比率一直为0,即绝不会出现非法用户不经过验证即使用这些应用的情况;而fr的比率一直在96%以上,即对于一个合法用户,随着r的升高,被错误的要求验证的概率并没有明显的降低。
在论文最后,用实际的数据表明该技术消耗的能量很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读过该论文后,使我不仅了解了手机验证领域的一些知识,而且也学习到了一篇经典论文的脉络结构应该如何组织。这两篇论文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采用了递进式的分析结构,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达清晰,重点突出。文章格式相当的符合学术规范,反映了作者很强的科研能力。
另外,通过读这篇论文,也使我认识和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的辉煌。但是伴随着事物的发展也会相应的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要想着一蹴而就。
2、科研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3、任何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论文中提到了很多新兴的手机验证技术,这些技术都各有所长,但却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缺点,取长补短,才能促进手机验证领域的更好更快发展。
4、手机验证行业的价值。手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验证技术的空前繁荣,但危害手机安全性的事件也在不断发送,手机安全验证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只有如此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供用户使用。
总之,正如一句名言所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更高的成就,我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自身修养,尽量为中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六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文档为doc格式。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七
摘要: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学术论文写作的指导。
关键词:论文写作;规范;心得。
前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四次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我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进行如下总结。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2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来剖析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被解决的问题由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所有这些规范,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层面:(1)道德层面,即坚守学术道德,要以德治学,主要靠自律;(2)精神层面,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3)技术层面,即应遵守论文当一般编写格式和体例。
硕士论文写作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硕士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如果不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论文写作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凑等不端行为,必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硕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3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的心得和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好题目,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选题要符合研究方向,不能超出本专业研究方向的范围随意去选,否则即使论文作得不错,也不易被通过。
第二,选题的价值性。研究课题在理论上要有开拓价值。凡是难以提出自己见解的题目,最好不要去选。
第三,要有现实意义。选题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但要考虑“热点”问题,而且要善于发现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题目。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也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第四,选题的可行性。要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根据所掌握的或可能掌握的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一方面要“小题大作”,而不要“大题小作”。另一方面要考虑题目是否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资料很少,无法下手,也是不可取的。把握好这两点,论文就好拓宽加深,比较容易写深写透,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做好开题,架好桥梁。
开题是介于选题和写作之间的中间环节。做好开题工作,就能架起课题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将研究构思真正地开始付诸于实施。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查阅、消化和综合文献。题目确定后,要集中一段时间查阅文献。科学研究必须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或走弯路,并力求有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导师多加沟通,根据导师提供的一些主要文献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并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从这些文献所引证的参考文献目录中进一步去查找其他文献。这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是一个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较多资料的捷径。另外还要查阅与自己的研究工作有关的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重要期刊,要尽量精查精读,读一些重点文章。这里,起码要看完所有目录。这样,就可以了解本学科专业在这个问题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便从中找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还要重视报刊文摘中的“二次文献”。
在研究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别人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有无创新,有无偏颇之处;二是要弄清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别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三是要弄清别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要盲目追随,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能够举一反三、扬长避短。
和基本思路;论文完成时间,等等。开题报告在导师规定时间写好后,提交导师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入写作阶段。在写开题报告之前,最好能写出一个研究综述来。这样,开题报告就会写得很实在、很具体,也为下一步拟订大纲奠定扎实的基础。
论文写作,重中之重。
学位论文写作的第一阶段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要简练不要冗长,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第二阶段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以免走弯路,做无效劳动。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3~5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以下内容:
1、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窗口”,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俗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3~4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格式要按照^v^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是论文写作中的通病。列举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
6、致谢。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论文的指导教师,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即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精心准备,做好答辩工作。
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仅仅遵守写作格式和体例规范是不够的,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首先,学贵有恒。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道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通过了解大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之路,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锲而不舍。第二、学贵专一。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治学必须注意精力集中。最后,学贵于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名研究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八
原以为“教育教学科研”离我们教师很远,是一件难以逾越的事情。然而当我拜读完了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的文章后,感触颇深。原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做的,教育教学科研并不神圣,只要用心和坚持,掌握方法,同样也可以搞出名堂来。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文章中提到叶澜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一句话提醒和警醒了我,难到自己就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吗?我不甘心,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应该有事业感,必须干点名堂出来,也要成为名师,至少要让众多的人在谈论的时候和学生回忆的时候:你是一个非常优秀和令人尊敬的教师。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一、我们也能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我们也能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围绕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展开。
要研究就要从问题的发现入手,提出问题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则是研究的终点。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或是从学校、学科中确定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哪些值得花时间研究?自身能力能否完成?分析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
教师分析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后,就要制定计划。计划是自己对活动有意识的设计、设想、大算。计划不是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有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有了计划就要付诸行动。行动总是和情景结合在一起,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是在不断调整的。收集行动过程的资料,对教师及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全面观察。在行动和观察之后进行反思,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只要我们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订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实践质量就会提高。
五、灵活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形式。
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让我们老师能灵活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郑金洲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举例,让我们轻松上路,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蓝本。我认为教育日志、教育反思这两种形式非常好,也极容易做到。当然,无论什么事都要围着问题转,不断在反思、总结,不断解决日常实践中的问题。
总之,熟读郑金洲教授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既为我们教师如何做教育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也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和实例让我们掌握了基本方法,让我们充满了搞好教育教学科研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增添了信心。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九
摘要以浙江图书馆的实践和探索为例,论证在复合型图书馆发展阶段,在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中,应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示灯,以特色数据库为制高点,以地方文献为重头戏,以开发利用为生命线。
关键词数字化;复合型图书馆;系统科学;特色数据库;地方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o.76。
文章编号1005―821403一ooo9―02,
文献资源数字化和数字化资源开发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复合型图书馆研究课题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以浙江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为例进行理性思考。
1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示灯。
系统科学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构成与自然科学、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并立的新兴科学门类。系统科学一方面以提炼融合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的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技术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的自身综合性横断学科自组织理论的创立而丰实。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前进的步伐。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具备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有序性等基本特征。
1.1数字图书馆是人类大智慧的结晶和高科技产物的庞大人造系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从宏观视角而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脱离不了国际间的携手合作。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的合作规划――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第二阶段,是一个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等单位主办,由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等单位协办的政府机构内的计划。该启动计划是由多机构发起,旨在寻求提供下一代数字图书馆基础研究的统一领导,以推动分布于全球的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赞助现存的和新建的团体关注有所创新的应用领域。我国文化部于2ooo年开始在全国倡导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旨在建设超大规模的优质中文信息资源库群,并通过国家高速宽带网向全国及全球提供服务,最终形成世界上最全面、最系统的网上中文信息基地和服务中心。再如中美100万册图书数字化计划,预计耗资近2ooo万美计划在3年内对100万册中、英文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网上全文检索、阅读。该计划已于上半年正式启动。从微观而论,数字图书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多文化、多媒体、多语种,可无缝连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由若干子系统构建,包括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知识挖掘、信息发布与检索、管理、参考咨询、用户培训等。因此,无论从规模、内容到形式、技术都远非仅凭任何一个馆的实力能够企及的。
数字图书馆系统以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物理状态的存在作为组成要素,又由概念、原理、指令、程序等非物质实体构成。比如,以处理文献资源为基本目的的元数据标准,以揭示收藏和服务功能的opac体系,知识产权的授权使用,数字化资源质量保障体系和效益评估体系,与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系统内部结构也可以随时间变化。数字化信息资源组织形式从顺序的、线性结构转变为直接的、网状结构;信息存储形式从单介质转变为多媒体。技术是数字图书馆系统演化进程系统的序参量,技术轨迹的斜率,即技术突变,引起局面的突变。数字图书馆建设本身充满着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的非线性永久地发生作用。
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万维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如何将物理上互连的众多资源汇聚起来,联合提供服务,是近几年新兴的网格技术的实质。网格就是要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连通,其应用将遍及各个领域,成为具有高性能处理、海量数据存储和大量仪器设备等特征的21世纪人类社会的信息处理基础设施,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2以特色数据库为制高点。
2.1拿来主义。
数字图书馆好比长江大海,不弃涓流,容纳百川;而形形色色规模不等的数据库构成其主体和实质性基础。我国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内涵宏富、使用成熟的大型数据库,仅浙江图书馆先后引进及建成的大型镜像站就有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上述数据库可能其内容有交叉,但已没有必要重复建设。国家图书馆制定的数字资源建设八原则:即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公益性为主的原则,突出重点原则,严格遵照标准规范的原则,自建与购进并举、相互协调与相互补充的原则,注重规模与时效的原则,统一管理、定期维护的原则,自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归纳精当透辟,可资各图书馆借鉴。
2.2自建。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宗旨是将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数字化,加速改变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当代建设的辉煌成就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各图书馆正根据自身馆藏特色与地域优势,利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格式,按照选题、编排、数据质量、检索途径、用户界面等规定建立专题数据库,尽全挖掘、扫描、收集(或链接)、整合、存贮、揭示有价值的实体和虚拟资源。
2.2.1古籍善本数字化。
古籍因其不可再生,亟待保护的文物价值和不涉及知识产权保护范畴的可操作性,应当列为先行实施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已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的《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收录范围为:“一般以清代乾隆六十年为下限。凡乾隆六十年以前之写本、刻本、活字本、抄本与稿本,皆在选录之列。清代嘉庆元年以后宣统三年以前之稿本,流传较少之刻本、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19以后罕见之传抄本,亦在选录之列。”共收录古籍6935种7506部,其中经部864种955部,史部1894种部,子部1528种1641部,集部2574种2805部,丛部75种84部。2oo2年7月起,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确定再造善本1300种,首期再造唐宋善本700种。2oo3年已再造善本4o余种,耗资2ooo万元。2oo4年再造200种。古籍尤其是孤本、善本的数字化,堪称是最妥善的保护、保存措施。
2.2.2缩微胶片转化。
缩微摄影技术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文献资料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摄影记录在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和使用,为保护文献原件、提高文献利用率、降低管理费用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文献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与数字化资源比较,其存储空间仍旧占用大,保管条件要求高以及检索不便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浙江图书馆经过2o年的努力,已将大量古籍和特藏制成缩微胶片,仅清末民国期间的浙江版旧期刊就逾530余种、旧报纸250余种,共计50万拍。将这批珍贵资源的数字化已纳入议事日程。
2.2.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库。
集中精兵强将,开发研制既兼容通用又特性鲜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本身极具科学探索意义,并且蕴涵着明显的或潜在的经济实用价值,应当予以重点扶持和鼓励。比如,浙江图书馆初步建成的《中国历代名人图像数据库》和《外国名人图像数据库》,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浓缩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创造者中的代表人物的风貌,具备文化、教育、审美、统计、工具等多种功能。前者设立了名人姓名、汉语拼音、生卒年、生平功名(例如官衔升降、职业变更、中举登第等)、字号别称、时代(分远古、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近现代)、籍贯(古今地名)、图片说明等检索点,已收录人物5ooo余名,图像10000余幅,预计人物将达10000余名,图像2o00o余幅;后者设立有英文名、中译名、身份、生卒年、生平事迹、国别及出生地、所属大洲、图片说明等检索点,已收录人物2ooo余名,图像4oooo余幅,预计将达10000余人,3ooooo余幅图像。数据库分别可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访问.问世以来广受欢迎。
家有谱,方有志,国有史。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志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珍贵财富和奇葩,享有“地域百科全书”的美誉,具备资治、存史、教化、兴利等功能。开发、利用其宏富祥瞻的信息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物质文明服务,意义显著、前景广阔。但纸质地方文献不少系非正式出版、未广泛流通的灰色文献,存在着冗余度大,头绪纷繁,查检不便,引用困难等诸多缺陷。浙江图书馆从19建馆肇始,就将尽全收藏本省地方文献胪列为文献采集条例的重中之重。迄今为止,经多方征集和采购已入藏新编浙江省省级志、综合志、专业志1600余种。浙江图书馆正着手将此1600余种新编方志印刷本全文,采用先进录入加工技术数字化。并经标引,建成操作电脑化、检索智能化、传递网络化、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的浙江省新编地方志数据库,为浙江省地方志的取精用弘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地方戏曲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根深而叶茂,浙江图书馆将建立多媒体数据库的首选目标锁定为发源于本土而影响全国、享誉环球的越剧》。其框架结构为越剧史料、越剧简史、梨园往事:轶闻、传记;越剧之最;越剧剧目:传统剧、经整理的古装剧、新编古装剧、现代剧;流派唱腔:越剧音乐、常用乐器;越剧表演流派和艺术特色,表演行当及表演程式,名家新秀: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化妆;越剧机构和学校(19个):戏班、剧团、研究机构,另有相关资料,包括:越剧研究、相关论著、演出习俗、越剧戏考、戏曲会演资料、评奖资料、拍摄电影、录像名单等。
浙江图书馆初步建成和在建的数据库尚有《浙江旅游文化多媒体数据库》,以遍及浙江的成千上万的名胜古迹、文化景观为经,以名人、翰墨、特产、佳话为纬;浙江藏书研究数据库》全面揭示1260余位浙江籍藏书家的独特魅力和藏书活动的文化底蕴,以及浙江期刊选目数据库》《关注长三角专题数据库》等。
4以开发利用为生命线。
纸质出版物增长势头依然迅猛,而网上可利用资源更呈海量发展趋势,智能化模糊检索体系极大提升了文献的查准率、查全率,强化了信息的可共享性和增值性;纷至沓来的信息用户也愈渐成熟,需求更凸显多元化、理性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全天候开放f下转第页)(上接第1o页)和全方位揭示各类实体和虚拟资源,构建便捷的信息通道、知识平台和导航系统,理所当然地成为以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信息、开启智力资源为己任的图书馆工作者在知识经济新时代的神圣职责。
4.1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网络文明。
的骨干力量。
4.2主动激活信息,积极参与竞争。
数字化资源因其多文化、多语种,纷繁而虚拟,既形成汪洋大海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知识、智力源头活水,也造就了深不可测、奥妙无穷的科技迷宫,增大了深度挖掘、精当整合的难度,对于图书馆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业务功底和动手能力相应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浙江图书馆在网页上不仅启用馆藏书目查检、预约、续借,自建和引进数据库,搜索引擎推荐和技巧指导,有关网站链接、网络资源导航等功能,并且开辟信息服务和互动热线,快捷解答咨询,代为检索遍及科研课题、专利发明、技术革新、编史修志、策划设计、留学深造、论文撰写等各类资料,并编汇和原文传递包括饮用水、乳制品、酒业、保健品、管理营销、房地产、等多项专题系列资料。占有优势的丰瞻广袤的资源,训练有素的娴熟查检技能和世代相传的职业道德根基,构建了图书馆介入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4.3建设开发并举,纸质网络双赢。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数字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坐而论道,更需要起而行动。我们亲身参加了数据库建立的实践,真切地体会到其调研、筹谋、搜寻、输入、校对、补充、更新..道道工序的繁琐艰辛,也领略到其包含的创造性劳动、智力展现与个性张扬的成就感,尤其可以分享被开发使用、发挥效益的喜悦。而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所使用乃至信赖和倚重,正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终极目标。边建边用,以使用的深度、广度、力度作为评估价值、改进质量的试金石和催化剂,可以确保文献数字化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人类文化传统和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注定了复合型图书馆的长期客观存在,事实雄辩地证明,数字化资源建设不会因为停电的烦恼以及病毒、黑客的作崇,减缓前进的步伐。与此同时,纸质文献的全方位开架阅览、外借,也没有因为失窃频仍而畏首畏尾;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于这一不可逾越的图书馆发展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遵循系统科学要素,前瞻性地通盘考虑实体和虚拟资源的现状与发展,有目的地推动两者的相济互补、共存共荣,制定一馆一地一省以至全国的文献数字化建设、开发及共建共享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建设与使用并重的措施,图书馆必定会取得文献数字化的飞跃,开创纸质与数字化资源管理及利用双赢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5]劳莱斯・莱斯格.重围中的因特网。
[6]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指导小组.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2003--20规划)。
(赵达雄,男,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
(陈蓓,女,浙江图书馆馆员)。
(张蓉,女,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出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十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
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
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
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
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
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
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
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
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
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
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
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
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
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
学术论文读后感优秀篇十一
摘要:同权论认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同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制度保障说则将大学自治视为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制度保障说准确界定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对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同权论;制度保障论。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一项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认为,如果被法律或公共观点支持,学术自由可以在大学自治缺失的情况下存在。但是又有情况显示有些外部干预会或明或暗地侵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有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精神和保护这种自由免于外部的攻击。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都是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这一大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但二者之间具有何种内在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论,二者同权论和制度保障论就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本文试图在分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澄清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渊源“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闭,大学争取自治是从建校时开始的,在中世纪产生之初,大学就产生了自治的诉求。大学具有国际性,其成员来自世界,主张普遍教学的自由,它的领域是基督教世界,而且冲破了城市的范围。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教会、王室甚至是普通市民进行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手段是罢课和迁校,斗争的结果是大学有了自己的特权。
而学术自由概念的产生则要晚的多,作为大学探索真理的原则学术自由首先被德国大学接受,其思想奠基者是洪堡、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等人,认为大学必须将研究提升到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开展学术研究就需要确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这一思想逐渐形成经典大学的基本理念并被欧美大学普遍认同。学术自由在最初仅仅限于学校内部,是学校自身的行为,却无法防止来自外部力量的侵害,因此需要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到了20世纪初期,则上升为宪法基本权利,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开始明确保障学术自由。因此,从历史上看,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先于学术自由而产生。
二、二者同权论二者同权论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大学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体,大学自治是一种团体性的学术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合理延伸和当然结果。确实,随着学术自由权内涵的发展,权利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学者向普通公民、从个体向组织转化的过程,许多国家将学术自由的主体扩展到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机构,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自在情理之中。同时,这种观点立足于自由主义的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种自然法上的正当性,使学校在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结构中能够形成一种对峙而又互动的良性格局f3],更易于直接明确的论证大学自治的合法性依据。不过,把大学自治权直接等同于宪法学术自由权,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掩盖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大学自治以实现学术自由为旨归,具有手段性价值。与学术自由权的实现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并非等同关系。相反,如果一所大学自治的主体是学校的行政系统,反而可能会带来对学术自由的伤害。事实上,学术自由并不必然产生于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也不必然以学术自由为最终目的。大学自治不包含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等权力诉求的意义,而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需要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权力诉求。大学自治有可能损害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知识分子进入学院化的大学校园后,大学里烦琐的规定成为最麻烦的学术障碍,??大大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问因此,当大学自治行为损害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时,应该受到限制,大学自治作为手段并不是无限的。大学自治要受到国家合法性的监督,使得大学自治在保护学术自由、学习自由以及大学成员其他宪法性权利前提下展开。
其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内容并非完全等同。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内容包括学术思想自由、学术研究自由以及研究成果的传授、交流与发表自由等三个方面。而大学自治则是指大学必须由自己的机关独自负责并且不受国家之指示以完成事务之意,亦即大学之管理、运营系委诸于大学内部之自主性决定。嘲大学自治内容上则要丰富的多,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来看,大学自治分为实质性自治和程序性自治;从自治权的分立和运行来看,又可以分为立法权、行^v^和监督权;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的自治权包括人事的自治、学生选择的自治、教育课程决定的自治、研究计划决定的自治、财源分配的自治等。
再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学术自由权的主体一般适用于全体国民,但大学自治的主体却有很大差异。德国大学自治权的主体主要是教授,形成了教授治校的大学自治模式;而美国则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大学自治模式。我国教育法规定办学自主权的主体是大学。而高等教育法中主体是大学和校长,而没有作为大学重要构成人员的教师和学生,特别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但在大陆法系许多地区,学生一直处于大学构成主体的地位。可见,在学校这一集体之内,仍然存在着自治权主体的差别,而这一差别可能使之对学术自由的保障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三、制度保障论制度性保障理论最初由德国威玛宪法时期学者施密特将其体系化,意指在宪法规范之下,某些具有特定范畴、任务及目的的制度应为国家宪法所承认,受到宪法的特别保护,立法者不能通过立法而将其废弃。制度性保障的功能在于避免某些先存性法律制度免受立法者废弃,这是一种消极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性保障理论的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