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省情省况191题篇一
【土地资源】 据变更调查统计,2008年末全省土地总面积1571.26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19位。其中,农用地115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比上年减少0.6万公顷;建设用地25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0%,比上年增加2.2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6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比上年减少1.6万公顷。在农用地中,耕地75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8%;园地100.7万公顷,占6.4%;林地135.7万公顷,占8.6%;牧草地3.4万公顷,占0.2%;其它农用地165.3万公顷,占10.5%。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和工矿用地209.3万公顷,占13.3%;交通运输用地16.3万公顷,占1.0%;水利设施用地25.5万公顷,占1.0%。全省人均耕地0.08公顷(1.20亩)。
【矿产资源】 全省共发现矿产15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8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47种,水气矿产3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74种,居全国前五位的矿产有42种,其中金、自然硫、石膏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菱镁矿、金刚石等9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钴、锆、石墨、钛等9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石油、钼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重要矿产山东均有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铁、铝、金、钾盐、石灰岩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
【水资源】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1956〜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2007年资料)为359.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
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野生动植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山东省情省况之自然地理
【位置 面积】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 地貌】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 湖泊】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
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 海域】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02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山东省情省况之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省内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储量金199.1吨、煤5433.8万吨、铁矿石5.2亿吨。省外合作开发成果显著,在山东地域外累计取得探矿权209个。
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全省共淘汰钢铁产能212万吨,水泥熟料1510万吨,焦炭47万吨,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193.3万千瓦。重点考核的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实现节能470.8万吨标准煤;千户重点企业的49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下降的占93.9%。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力度不断加大。新增风电装机容量49.7万千瓦,增长1.4倍;风力发电12.0亿千瓦时,增长1.2倍。
建设领域节能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1062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800万平方米。列入国家首批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4个。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节能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94%。新型墙材生产量330亿块标砖,占墙材生产总量的80%;县城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型墙材应用量占墙材应用总量的96%。
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新建水污染物减排项目334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253个。全省削减化学需氧量3.16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0.17万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67%和 6.01%。全省104个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18.1%,氨氮平均浓度下降29.7%。新增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命名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44个。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658起、死亡人数5033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4.8%和9.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5人,下降16.7%。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0.04人,下降52.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0.87人,下降5.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
2.78人,下降13.4%。
山东省情省况191题篇二
山东省情省况
一、山东概况
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二.行政区划
1949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
济南市、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青岛市于1987年9月12日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批准为对外经济贸易实行计划单列,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青岛市省级的经济财政管理权限。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三.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平阴玫瑰、金乡大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淡水资源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境内有淡水湖微山湖和东平湖。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400多万亩,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类70多种。
矿产资源
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石油、稀土、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国前10位。全省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山东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能源
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山东原油产量占全国1/3。近年来,胜利油田钻探范围逐步进入渤海海域,高科技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油田一直保持着稳产、高产。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州煤田(邹城、兖州境内)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到201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达到6248万千瓦,发电量完成3091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电力供需由总体平衡转为相对富余,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
四.人口
根据《山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3]为9879.31万人。其中,男性为48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0.57%;女性为4734.59万人,占总人口的49.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2.33;0-14岁的人口为1507.43万人,占15.74%,15-64岁的人口为7128.90万人,占74.4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42.98万人,占9.84%;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832.87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1332.26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3846.8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391.2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附:山东省人口呈现的六大特点。
1、人口十年仅增640万
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11月1日零时,山东省总人口为9079·31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山东省8439·28万人口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长了7·58%,低于全国11·66%的增长幅度。人口出生率为10·75‰,死亡率为6·29‰,自然增长率为4·46‰,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5‰左右。这一结果表明,山东省不仅平稳度过了第三次生育高峰,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已经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状态。普查结果还表明,山东省男女比例目前基本平衡,其中男性为4596·44万人,占50·63%;女性为4482·87万人,占49·37%。
2、户均减少半个人
此次人口普查数字表明,山东省人口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山东省家庭户规模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每户3·75人缩小为目前的3·21人。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流动性增强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3、老龄化进程加快
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8·03%,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上升了1·83个百分点。专家分析,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医疗水平不断改善的充分体现,同时,由于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有加速的趋势。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人口老龄化的起点。按照这个标准和山东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山东省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4、30人中有1个大学生
数据表明,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山东省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75人上升为333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140人上升为1103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182人上升为3663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则由36260人下降为32736人。另一方面,山东省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大为减少,粗文盲率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6·87%下降为8·46%。
5、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为50·32万人,到目前,这一数据上升为62·01万,增长了23·23%,同期山东省汉族人口仅增长7·49%。据分析,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流动性增强,来山东务工经商和通婚落户的少数民族增多;二是受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影响;三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后所生的婴儿,多数申报为少数民族成分。
6、流动人口大增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普查结果表明,山东省流动人口总量已达740·3万人,比1995年人口小普查时的295·1万人增加了445·2万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的180万人,占19%;省内跨市、县、乡级流动的560·3万人,占81%。从流动人口的流向看,省际之间流动人口已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净流出型转变为净流入型;省内流动人口以由农村向城镇流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为主 五。交通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网的通车里程超过47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省内多数城市之间可在半日互达。预测到2020年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为6200公里,使之形成“五纵
四横一环八连”大通道。
铁路
规划形成“四纵四横”的布局。
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沪、京九等铁路。京沪铁路最为繁忙,在山东境内有三条复线,其中一条是货运专用。东西走向的主要有胶济、蓝烟等铁路。胶济铁路连接济南与青岛,非常繁忙,也是青岛、烟台两港的重要疏港通道;2004年至2005年胶济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成为山东省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蓝烟铁路连接烟台、青岛两大港口。还有石德、兖石、新兖、邯济铁路及一些通往矿区的支线。境内枢纽性的铁路车站及其汇通的铁路线:济南车站(京沪-胶济-邯济)、德州车站(京沪-石德,北京铁路局管)、兖州车站(京沪-新兖-兖石)、菏泽车站(京九-新兖)、枣庄站(京沪-枣临)。
航空
主要机场有济南遥墙机场、青岛流亭机场、临沂机场、济宁曲阜机场、烟台莱山机场、威海大水泊机场。其中,青岛沧口机场为山东省最早的民用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是山东第一个年吞吐量突破千万的机场。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
航运
主要海港有:青岛、日照、岚山、烟台、威海、东营、龙口、潍坊、滨州、羊口。青岛港,是东北亚航运中心、枢纽型综合大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北方港口首位。日照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中国第八大港口。烟台港,是沿海重要港口之一,烟大轮渡是连接华东和东北的桥梁。河运主要有京杭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主要内河港口有:济宁、台儿庄、微山。济宁仍然是京杭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南北物资运输的水运重镇。
六、发展战略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
“一体两翼”与“一群一圈一区一带”
1、“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2、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群”是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以青岛为开放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省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一圈”是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是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加快城镇
化进程的经济增长极。
“一区”是以滨州、东营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培植的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
“一带”鲁南经济带包括临沂、济宁、枣庄、菏泽、日照五市。
七.四色经济
蓝色海洋、黄河三角洲、红色沂蒙老区、黑色钢铁产业,“一蓝一黄一红一黑”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四色经济”。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区域经济有了两大强劲“引擎”。最近,国家又批准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以及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两大“助推器”。
八、山东自然地理概况
(一)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海岸线长度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二,长达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六分之一,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自北向南依次有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七个滨海地级市。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是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山东海岸大都由地壳断裂上升或海积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处的岸线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此地多滩涂,成三角至岚山头,以曲折的岩岸位置,间杂沙质海滩岸线。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二)山东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海、渤海之滨,省会济南。辖济南、青岛等17地级市,章丘等31县级市和61县。面积1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9079。沿海有岛屿290多个。地形以平原丘为主,可分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胶莱平原等四部分。
主要河流黄河、大运河,湖泊有微山湖、昭阳湖等。绝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矿产和海洋资源占优势。煤、石油、黄金等储量较大,石油以胜利油田为重要产地。海盐资源和沿海湖区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工业较发达,以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机械工业中济南机床、青岛铁路机车、家用电器、烟台钟表等产品驰名全国。食品中啤酒、花生油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优势。是我国农业发达省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水果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薯类、棉花等居全国前列。温带水果和浅海滩涂殖的对虾、贝类、海带均闻名于世。
山东别称齐鲁,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故乡,又有山、泉、湖、海等众多旅游资源;曲阜、聊城、临淄等6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等3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并辟有黄河口、崂山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岛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沂蒙山区有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市有台山庄抗日战争纪念馆。特产海鲜和温带果品,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即墨老酒、潍坊风筝、淄博陶瓷等享誉全国,鲁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九、山东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东省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79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世人誉为 “中华民族之魂”、“五岳之尊”的泰山,以其雄浑博大的气势和丰富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
在孔子故乡曲阜市,由古代供奉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生活的孔府和世界规模最大、保存年代最久的人造园林-孔子家族墓地孔林组成的 “三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山东省拥有 “泉城” 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首座国家级卫生城”威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另外,还有灵岩寺、梁山水泊遗址、菏泽牡丹园、黄河入海奇观、微山湖十万亩荷花、德州苏禄王墓、枣庄万亩石榴园、古运河等旅游名胜。
十、悠久的历史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发挥着重大影响。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思想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
十一、山东历史记事
【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8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前委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确定以7个纵队攻打济南城,统由谭震林、许世友、王建安指挥;8个纵队打援,由粟裕指挥。1948年9月16日,战役打响。17日早晨,攻占茂岭山、砚池山、长清县。19日夜,国民党济南西守备区指挥官兼整编96军军长率2万人起义。20日晨,攻下外围阵地。23日,在占领外城地区后,即对内城发动总攻。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济南后,成立济南特别市市政府,郭子化任市长。
【济南惨案】1928年4月,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北伐”。当月21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借保护侨民之名,派遣驻天津的3个步兵中队抵济南。25~27日,日军又连续在青岛登陆,沿胶济铁路运兵济南市,到28日,驻济日军已达3000余人。日军在济南商埠以纬四路为中心线,划为东西两个“警备区”,构筑工事,架设路障,实施戒严。4月30日,奉系军阀张宗昌撤离济南,5月1日,国民党军进入济南,方振武被任命为济南卫戍司令。2日上午,第一军第二十三团营长阮济民等数人徒手行经纬五路时,被日军堵截后当场全部杀害。3日上午,日军闯入山东交涉使署,将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8名中国外交人员尽数捆绑毒打。蔡公时据理痛斥日军,日军竟割掉蔡的耳、鼻、舌头,挖去眼睛,然后将他同众人一起杀害。是日,日军在商埠制造事端,惨杀中国军民多达1000人。5月4日,国民党军全部撤出商埠区。日军得寸进尺,继续扩大事态,不断增兵济南。5月8日,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普利门、麟祥门、柴家巷、迎仙桥一带发起猛烈攻击,守军退守内城。自9日开始,日军大举进攻内城,守军浴血奋战,死伤惨重,11日奉命撤离。日军占领内城后,抢劫财物,焚毁建筑,强奸妇女,枪杀战俘,屠戮百姓,罪恶令人发指。“济南惨案”发端于五月三日,故又称“五三惨案”。直到1929年5月,日军才在内外压力下撤离济南。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0年夏秋,王尽美、邓恩铭等进步学生,秘密组织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共产主义学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1月,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建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推动下,1921年春创建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为王尽美、邓恩铭,成员有王翔千、王复元等。是国内建立较早的共产主义小组之一。
【济南开商埠】1904年初,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因山东内地铁路畅行,商货转运便利,故奏请清廷:拟在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使中外皆受利益。奏折经外交部议复后,报清政府允准。当年7月,在济南设立商埠总局,负责协调管理济南商埠界内有关工程建筑、房地产租赁、中外工商行政管理、税捐征收、地方巡警治安等事宜。划出十王殿以西、五里沟庄以东、东站以南、杆石桥街以北为商埠地区。济南正式开商埠。
【创办山东大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原泺源书院处创办,此即省内兴办高等教育的开始,也是中国早期创办的官立大学之一。1914年停办。在其建校的14年中,共培养毕业生770多名,其中59名分赴欧美或日本留学。1926年7月,山东省教育厅指示山东省立工业、农业、矿业、商业、医学、法政6所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省立山东大学。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省立山东大学停办。不久,奉命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原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划归国立山东大学。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改名国立青岛大学,并以停办的私立青岛大学为校址。1932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复名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山东大学内迁四川,1939年3月教育部指令山东大学暂行停办。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1951年3月与华东大学合并。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山东大学政治系、艺术系以及工学院、农学院的部分系迁往外地,并入相关院校,同时,取消院的建制(仍保留医学院),改成文理科综合性大学。1958年,山东大学划归地方领导,并由青岛迁回济南。现为国家重点综合大学。
【济南建城】晋永嘉年间(307~312),济南郡治从东平陵迁至历城(今济南市区),济南开始建城设治。此后,济南历为州、府、路、省治,发展成为海岱地区的第一大都会。
山东省情省况191题篇三
山东省情省况之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继续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完成了17个设区城市和91个县(市)规划,编制完成了全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竣工461.8万平方米,交付5.6万套,廉租住房建设竣工42.4万平方米,交付8429套。所有县(市、区)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增廉租住房保障2.6万户,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到8.1万户。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百万农户建新房”工程开始实施。启动农房建设104万户,其中,整村改造村庄3400多个,改造危房18.9万户。
城市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新建污水处理厂16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58万吨,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新增无害化垃圾日处理能力2800吨,无害化处理率70%。新增日供水能力48万吨,供热面积4878万平方米。
城乡环境面貌改善。济南大明湖新景区、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等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70万平方米、4万套(户),新增道路面积347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8606公顷。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全国园博会和第七届全国花博会。新增国家级园林城市5个、国家级园林县城3个、国家级园林城镇1个。
山东省情省况之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8%,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20%。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分别提高到400元、600元。继续实施职业教育“
十、百、千”建设工程,完成“十一五”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114个。
文化事业协调推进。全省拥有博物馆96个,公共图书馆14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6个。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9个,艺术表演场馆90个;新建市、县文化设施48处,乡镇综合文化站572处。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发展到6家和71家,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 个。出版各类图书11241种、报纸85种、杂志262种。成功承办第十九届全国书博会,现场销售额达1290多万元,创历届全国书博会之最。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9%。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影院达65家,票房收入1.6亿元,增长48.6%,创造了30多年来电影票房增长的新纪录。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省拥有卫生机构1.5万所(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3029所,妇幼保健机构14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3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0.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9万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90处,新增317处。完成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2万所,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广泛开展惠民医疗服务,启动免费白内障复明、唇腭裂修复等十大惠民计划,惠及群众529万人次。
成功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十一运会上,获得金牌63枚、银牌44枚、铜牌46枚,总分3220分,打破4项亚洲纪录、5项全国纪录,创2项全国青年纪录,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列全国第一,实现了全省竞技体育历史性突破。十一运会的举办,带动全省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共新建和改造比赛、训练场馆129个,新增体育设施面积220万平方米、观众坐席53万个。17个市都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城镇群众体育设施增长50%,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40%以上的行政村。
山东省情省况191题篇四
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近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789.43万人,辖17个市137个县(市、区)。山东锦绣壮美,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善,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山东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历史情况
【历史悠久】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王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发达】 自古以来,山东地区素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著称于世。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390万户,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至关中。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到了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承受的封建剥削尤重,并不断遭受外来的侵扰和野蛮统治,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482.67万公顷,为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又增至600余万公顷。
山东的冶铁业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西汉时,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8处。唐朝的兖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明朝初年,山东年产铁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北宋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采铅32万余斤。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战国时期,齐国即号称“冠带衣履天下”。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因此,当时山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纺织 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品。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在枣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粉厂等轻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日军重点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对战火中余存的工业,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在农村强占土地,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山东地区小麦等11种作物耕种面积1941年比战前减少16%,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均减产50%以上,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农村手工业进一步衰落,整个经济濒于崩溃。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山东国统区的经济陷于全面崩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建立了财税金融贸易机构,发行解放区货币,进行了排挤敌伪货币的斗争,开展输入输出贸易,繁荣解放区市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文荟萃】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等;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骕等;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刘勰、王禹偁、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蒲松龄、孔尚任、王士禛等;在艺术方面有王羲之、颜真卿、李成、张择端、高凤翰等;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甘德、刘洪、何承天、王朴、氾胜之、贾思勰、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春秋末期,就有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山东人民无数次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卷起农民革命的风暴。唐末黄巢大起义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北宋末年有宋江农民起义,明代有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有于
七、王伦等人领导的起义,近代则有幅军起义及捻军斗争,山东还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山东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山东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在阳谷、高唐、博兴、益都、日照、苍山、昆嵛山等地举行武装暴动,反对新旧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人民先后发动了冀鲁边、鲁西北、天福山、黑铁山、牛头镇、徂徕山、泰西、鲁南、湖西等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五个解放区,至1945年5月下 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旬,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1.3万人,民兵41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43.9万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人民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等著名战役。截至1948年11月,山东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共作战1万多次,歼敌56.96万人。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统计,全省土地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19位。全省耕地面积763.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4%。基本农田面积668.8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7.56%。全省人均土地0.16公顷,为全国人均土地的16.58%,居全国第27位;人均耕地0.08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09公顷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0位。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50种,探明储量矿产82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金、石膏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1位,有42种居全国前5位,有74种居全国前10位。2013年,全省共有矿山企业3390家,从业人数60万人,年产矿石量5亿吨,总产值2493亿元,占全省gdp的4.5%。
【水资源】 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1956~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2007年资料)为359.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洋资源】 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鱼类资源有79种,隶属于13目39科70属。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28种,占鱼类数的35.4%;一般经济鱼类41种,占51.9%;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10种,占12.7%。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动植物资源】 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自然地理
【位置 面积】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 地貌】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 湖泊】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 海域】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海洋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共有海岛589个,海岛总面积约101.79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572.78公里。
【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2014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4.4℃,较常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全省平均年降 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水量为516.8毫米,较常年偏少19.4%;全省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08.8小时,较常年偏少179.4小时。冬春季雾霾频现,空气污染严重;春末持续高温,大部地区出现重干热风天气;夏季持续少雨,部分地区旱情较重;6月7月冰雹较多,农业损失重;7月台风“麦德姆”登陆半岛,降水缓解旱情;年末半岛出现暴雪,交通运输受影响。本气象灾害影响程度一般,气候年景属中等偏好年份。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至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萌芽于夏代。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文献上记载的有130多国。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朝同姓(姬)的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有55国之多,主要有齐、鲁、莱、莒、滕等国。
战国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秦统一后,在山东分置齐、琅琊、东海、东、薛等郡。西汉初有十郡六国,东汉分属青、兖、徐、豫四州,三国时大体略同。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统鲁郡)、冀(统平原、乐陵)五州。永嘉以后,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后,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时山东分隶京东东路、京西西路及河北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治益都。元朝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定为“山东省”。
清末,山东省有济南、东昌、泰安、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武定10府,济宁、临清、胶州3个直隶州,共辖8个散州96个县。
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属县107个。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流亡。
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发出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到年底有12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将山东划分为3个区和2个特区:胶济路南、陇海路北、津浦路东为一区,津浦路西为二区,胶东为三区,湖西、清河为特区。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下辖16个专员公署,88个县。1943年9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名为山东省行政委员会,下设5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共辖18个专署和92个县级政权。1945年8月,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下设5个行政公署,共辖21个专署、119个县。
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改称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辖14个市(包括济南、青岛、徐州、潍坊4个省辖市)、140个县、2个办事处、2个特区。1950年,将原来的16个专区合并为滕县、临沂、泰安、沂水、德州、惠民、淄博、昌潍、胶州、莱阳、文登11个专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所属聊城、菏泽、湖西3个专区29个县划归山东。原河北省临清、馆陶、恩 公职人生
始于正蒙
2016教师招考公基补充材料
城、夏津、武城5个县划归山东,将山东的东光、吴桥、宁津、庆云、盐山、南皮6个县划归河北。徐州市、新海连市及丰、沛、华山、铜北、赣榆、邳、东海等县划归江苏。
1953年6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7月,撤销湖西专区和沂水专区,将其所属县市分别划归济宁、菏泽和临沂专区。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淄博市。1958年,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107个县。
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2年11月,设立省辖东营市。1983年10月,撤销烟台地区、潍坊地区、济宁地区,设立地级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1985年3月,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级泰安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1989年6月,日照市升为地级市。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1992年10月,莱芜市升为地级市。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德州地区,设立地级临沂市、德州市。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2000年6月,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菏泽市。至2014年底,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1个、县级市28个、县58个),乡镇级单位1826个(街道631个、乡81个、镇1114个)。
山东省情省况191题篇五
山 东 省 省 情
1、山东省地处中国的哪部分?
答: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面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部和南部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2、山东省陆地总面积多少?人口多少?
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总人口9309万人。
3、山东的海岸线全长多少?居全国第几位?
答: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4、说说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她的简称的由来?
答: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又称行省),至清朝正式称山东省。山东简称鲁,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山东省简称鲁,也称齐鲁。
5、纵贯山东境内的有中国哪两大铁路干线?
答: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京九铁路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
6、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多少处?以哪些港为枢纽港?
答: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25处,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枢纽港。
7、山东省矿产资源有多少种?探明储量的有多少种?
答:山东省的矿产资源有128种,探明储量的有74种。
8、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什么?请具体介绍一下。
答: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黄金海岸线”和“山水圣人线”。“黄金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宛若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山水圣人线”由一山(泰山)一水(泉城)一圣人(曲阜)组成。
9、鲁菜分哪三个子菜系?它们的各自代表菜是什么?
答:鲁菜分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三个子菜系。济南菜代表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宫爆鸡丁等;胶东菜有全鱼宴、鱼翅席、海参席等。
10、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什么时候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潍坊国际风筝节分别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办?
答: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每年的8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举办,时间持续两周;泰山国际登山节在每年的9月6日至8日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在每年的4月20日至25日举办。
11、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哪几个市?
答: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
13、济南的别称、市树、市花分别是什么?青岛市的主要名牌企业有哪些?
答:泉城、柳树、荷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
14、淄博以什么而闻名?烟台以什么闻名于世?
答:瓷器、丝绸、周村烧饼、博山酥锅。被誉为“北方瓷都”。烟台以海市蜃楼景观闻名于世。
15、中国国际蔬菜博览会每年在何时何地召开?
答:每年的4月20日在潍坊寿光市召开。
16、威海因什么而得名?日照市因何而得名?
答:威海因1398年明朝设立“威海卫”而得名。是中国第一代海军的诞生地。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东临黄海,因日出先照而得名。
17、临沂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中有哪些闻名中外?
答:闻名中外的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出土此处,这里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
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的故乡和诞生地。
18、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是?
答:沂源人。
19、山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山东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哪些?
答: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
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末黄巢大起义,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北宋
末年有宋江农民起义。明代有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有于
七、王伦等人领导的起义。近
代则有幅军起义及捻军斗争,山东还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20、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在何时何地诞生?
答:1945年8月13日,由7个厅局组成的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宣告成立。
21、山东有97所高等院校,其中部属院校有哪些?
答: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2、请列举山东曲艺的主要地方剧种。
答:主要地方剧种有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莱芜梆子、五音戏、四平调、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大鼓等30多种曲艺形式。
23、2003年6月,山东省委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具体内容是什
么?
答: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
针”、实现“六方面变化”。
“一个总目标”,即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主要标志是: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对国家贡献大;综合竞争力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的效益和质量高;社会财富多,人均水平
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好,城乡面貌优美,社会文明进步。
“两个提前”,即争取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第二阶
段,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1000亿元,年均增长9%。第三阶段,到2020年,国内生产
总值超过42000亿元,人均超过5000美元,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大战略”,即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项工作方针”: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
济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抓住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三个关键”;突出外经
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促进农民收入、就业岗位、财政收入“三个增加”;全面加强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建设”。
“六个方面变化”,即经济运行质量有新的提高,发展后劲有新的增强,城乡建设有新的进展,投资环
境有新的改善,群众收入有新的增长,机关作风有新的改进。
行 政 区 划
【区划沿革】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至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萌芽于夏代。在氏族部落基础上联成的一些“方国”,孕育着行政区的胚胎。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文献上记载的有130多国。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朝同姓(姬)的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有55国之多。主要有齐、鲁、莱、莒、滕等国。战国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秦统一后,在山东分置齐、琅琊、东海、东、薛等郡。西汉初有十郡六国,东汉分属青、兖、徐、豫四州,三国时大体略同。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统鲁郡)、冀(统平原、乐陵)五州。永嘉以后,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后,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时山东分隶京东东路、京西西路及河北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治益都。元朝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直到清代,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定为“山东省”。
清末,山东省有济南、东昌、泰安、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武定10府,济宁、临清、胶州3个直隶州,共辖8个散州96个县。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属县107个。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2000年,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菏泽市。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7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868个(街道办事处487个、乡270个、镇1111个)。
自 然 地 理
【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海域】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02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气候】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历 史 简 况
【悠久的历史】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北辛文化,距今有8000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
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皇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开发】自古以来,山东地区素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著称于世。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390万户,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至关中。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到了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承受的封建剥削尤重,并不断遭受外来的侵扰和野蛮统治,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482.67万公顷,为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又增至600余万公顷。山东的冶铁业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西汉时,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8处。唐朝的兖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明朝初年,山东年产铁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北宋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采铅32万余斤。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战国时期,齐国即号称“冠带衣履天下”。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因此,当时山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纺织品。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在枣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粉厂等 轻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日军重点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对战火中余存的工业,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在农村强占土地,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
山东地区小麦等11种作物耕种面积1941年比战前减少16%,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均减产50%以上,农业遭到极大破坏。农村手工业进一步衰落,整个经济濒于崩溃。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山东国统区的经济陷于全面崩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发展壮大。建立了财税金融贸易机构,发行解放区货币,进行了排挤敌伪货币的斗争,开展输入输出贸易,繁荣解放区市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人文荟萃】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文化的中心。这里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墨子、荀子、庄子、郑玄、仲长统等;在政治军事方面,有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诸葛亮、戚继光等;在历史学方面,有左丘明、华峤、崔鸿、马等;在文学方面,有东方朔、孔融、王粲、徐干、左思、鲍照、刘勰、王禹、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冯惟敏、李开先、李攀龙、蒲松龄、孔尚任、王士等;在艺术方面有王羲之、颜真卿、李成、张择端、高凤翰等;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鲁班、甘德、刘洪、何承天、王朴、胜之、贾思勰、王祯、燕肃等;在医学方面,有扁鹊、淳于意、王叔和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春秋末期,就有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山东人民无数次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卷起农民革命的风暴。唐末黄巢大起义,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北宋末年有宋江农民起义。明代有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有于
七、王伦等人领导的起义。近代则有幅军起义及捻军斗争,山东还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山东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山东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在阳谷、高唐、博兴、益都、日照、苍山、昆嵛山等地举行武装暴动,反对新旧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人民先后发动了冀鲁边、鲁西北、天福山、黑铁山、牛头镇、徂徕山、泰西、鲁南、湖西等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五个解放区,至1945年5月下旬,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1.3万人,民兵41万人,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43.9万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人民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县、济南等著名战役。截至1948年11月,山东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共作战1万多次,歼敌56.96万人。1949年6月,山东全境解放。
【民族】山东省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省份。全省56个民族齐全,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67万人(截至2005年底),占全省总人口的0.73%,主要分布在1100多个村(居)。其中,回族人口超过50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6%;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等6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济南、泰安、德州、菏泽、聊城、济宁市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万人的县(市、区)20个,民族乡(镇)4个,人口超过50%的民族村(居)417个。境内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蒙古族有少量聚居村落或街道外,其余均为散居。回族主要分布于德州、泰安、济南、菏泽、聊城等市;满族主要分布于青岛、潍坊、德州、济南、淄博等市;蒙古族以淄博市最多;壮族多数在菏泽市;朝鲜族多在烟台、威海、青岛;侗族多在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