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教案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教案,供广大教师参考学习。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一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二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
教学重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
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
教学难点。
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
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
zn+h2so4===znso4+h2↑。
三、仪器装置。
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
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五、检验及操作:
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六、验纯:
七、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
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作业:p。
补充作业:
氢气。
氧气。
实验室室制取。
气体的药品。
化学反应方。
程式。
仪器。
实验步骤。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
初三化学教案: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及应用。
3、了解原子团的概念,知道so42-、co32-、no3-、oh-。
教学重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和操作。
2、学会氢气检验和验纯。
教学难点。
复习提问:1、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程序。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顺序,本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按着这个顺序进行。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镁铁锌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是氢气,但反应的速度不同、镁最快、铁最慢、只有锌反就应适中:
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强调反应的速度和制取氢气的药品: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属于哪种化合反应类型。这也是我们今天又要学习的另一种化学反应类型。
原子团:so42-、co32-、no3-、oh-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当作一个整体。
置换反应:定义:
注意: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都有单质存在。
二、反应原理。
zn+h2so4===znso4+h2↑。
三、仪器装置。
见课本: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与氧气相比)。
四、收集方法: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五、检验及操作:
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
六、验纯:
七、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2导气管稍露出橡皮塞。
3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
4、点燃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作业:p。
补充作业:
氢气。
氧气。
实验室室制取。
气体的药品。
文档为doc格式。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三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四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一、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二、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五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
(二)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
(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
(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总结板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板书]: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3页。
[板书]:
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演示实验]: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演示试验]: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学生活动]: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目的意图]: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板书]:
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提问]: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板书]: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总结板书]: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实验]:再次演示实验5—8:实验室制取co2。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5页的选学材料,回答每种灭火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目的意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板书]:
四.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四)总结、扩展。
2.教材第96页习题2、3、4、5。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六
(1课时)。
3.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
4.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明确目标。
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
(二)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阅读教材第93页。
: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通过上面的演示试验,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和依据的反应原理。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阅读教材第95页的选学材料,回答每种灭火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三种常见的灭火器。
(四)总结、扩展。
2.教材第96页习题2、3、4、5。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七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篇八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基础上,改进实验装置。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最好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
【结束】。
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一般思路。
(建议:此处应设计动画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待制取气体的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因素来考虑制取气体的装置。
1.固体加热装置。例如制氧气。
2.固液不加热装置。例如制氢气、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
家庭小实验:
取一只小烧杯(或耐热玻璃杯),杯底立放一支蜡烛,点燃蜡烛。再加入一些碱面(主要成分碳酸钠),沿烧杯壁往烧杯中倒入一些白醋(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观察实验现象。请解释你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答案:碱面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会将燃着的蜡烛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