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刘勰《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 读后感篇一
毛泽东说:“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于外力的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这段话对于学生或者说在奋斗中的个人来说,其借鉴意义在于警醒我们,成功靠我们自身。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在于差异的普遍性,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家庭背景的差异是前辈们的积累,是既存的。我们能做的是利用自身渴望向上的心与生活处境的矛盾推动自己努力奋斗。这就是“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一个简单的例证。
但是个体为什么认识到自身生活处境的不如意呢?我们可以想像是因为有了外在的比较——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的鲜明对比(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矛盾论》中阐述的“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固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前因。
这里我想说的是矛盾的认识是靠外在事物建立的。在一个相对的“内部”内,每个个体及该“内部”本身都是与外界联系的。这些联系造成了相对的“内部”内的矛盾。若是没有这些与外界的联系,我们所称的相对的“内部”内应该是同质的,便不会有矛盾。所以我觉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高于我们界定的范围的存在,而不应该放在影响事物发展的原因的第二位的位置。
最后,我想谈谈对哲学的一些小感受。
我是一个喜欢静静思考的人,总会一个人细细地把一些读过的书、听过的话、经历过的事想一遍。然后得出一些结果。发现却是一些已经看到过的名言。我想这就是哲学吧。当我们经历一些人、一些事,受过一些伤、一些痛,了悟了的那些为人处世之道,社会自然事物发展规律。所以哲学是一种很远又很近的事物。远在,如若你非有心,你永远不会去想那些事;近在,当你偶然经历了什么事,哲学会浮现在你脑海,引领你前进。
你,想与不想,哲学,就在那里~~~
刘勰《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 读后感篇二
读《文心雕龙》
刘勰的《文心雕龙》上部主要以《原道》、《徵圣》、《宗经》3篇为核心,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下部则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同时也是整部作品的精华所在。
下部的《时序》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唯一一篇非常完整的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刘勰在文中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系统地梳理了从传说中的唐尧时代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发展史,并且从外部社会关系、政治原因、君主喜好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文学发展的几方面原因,顺带也指出了各个时期文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一个简单但不失中肯的评述。在叙先秦时期文学发展时,刘勰指出政治教化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文学是对当时政治环境和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反映,同时,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则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力量;叙述汉代文学发展时,则以史为例阐述了统治者喜好对文学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或抑制或推动的作用;而叙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时,好谈玄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反应到了文学身上,这从侧面又说明了社会风气和时代变换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这让我系统地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史文学发展的各类因素,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刘勰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知音》篇。他总结了历代文学评论存在的弊病有贱同思古、崇己抑人和信伪迷真。同时还指出了文学评论者应有的品质素养,包括处理文辞、贯通创新、善用典故以及音韵声律的素养,让我意识到文学批评是怎样一门高深的学问,公正理性地评论作品也是一件很严肃也很难的事情。《神思》篇刘勰针对艺术的构思,提出了“神与物游”“ 构成文思,贵在虚静”等观点,并对思——意——言”的关系作了说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动;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语言,即文辞。刘勰看到了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尽意的一面,承认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寻求克服这种差距的途径,强调创作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生活准备和学养准备。这让我明白创作之前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以及丰富的情意是完成一部好的作品的必备条件,同时养成好的文学创作修养也是至关紧要。而在《原道》篇中,刘勰对于文学本质发表了他的看法。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在这里,刘勰向世人表达了他的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这跟高尔基所说的“文学即是人学”不谋而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文学和文学创作的意义。
《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文心雕龙》
一书,不愧为被誉为“体大精思”,在古代文学批评著作中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一部集大成的文学发展史,于今天而言,也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不可绕过的一座弥视弥高的大山。
刘勰《文心雕龙》读后感 文心雕龙 读后感篇三
浅尝《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古代文学的理论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这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东晋南北朝时代,儒、道、佛三家之学同时流行。在一般情况下,三家之学可以互相容忍,并行不悖。在《文心雕龙》这一本书中,刘勰主要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兼采道家。刘勰写此书,原意是谈作文之原则和方法。《序志》篇指出,“文心”是“言为文之用心”,也就是讲如何用心写文章。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些写作的总原则,第二部分分别论述了诗歌、辞赋、论说、书信等三十多种体裁的作品。第三部分则泛论了写作方法。最后一部分,在全书属于杂论性质。
总所周知,我们在谈到《文心雕龙》时首先都会认为它是一本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而刘勰写此书的中心却是谈写作,应该是一本文章学、文章作法一类的书。它为何会给人们这样的错觉呢?原因在于,作者写此书时,视野开阔,并非单单写作谈写作,而是系统广泛地评述了历代的作家作品,分析他们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同时在谈论写作时,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于是,作者在以往是基础上,又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得《文心雕龙》的内容并不单纯只是谈一个方面,由此,《文心雕龙》在宗旨是指导写作下,又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空前巨作。
在阅读《文心雕龙》时,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刘勰在书中是以孔子的儒家之学为指导思想的,他表明圣人之文(《易》,《书》,《诗》,《礼》,《春秋》五经)表现了至高无上的道,是文章的典范,所以作文必须取法“五经”。同时,楚辞虽有些奇诡内容背离了“五经”的轨道,但辞采富丽,写作时也应吸收。所以,刘勰要写作的人倚靠“五经”的雅正之风,吸收纬书、楚辞的奇辞异采。
从全书来看,刘勰在著此书时,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论述了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总结了文学创作的经验教训,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是方法论,这些成就使得《文心雕龙》在文学史上成了不可或缺的著作。
当然,书中还是存在一定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的,特别是“宗经”﹑“徵圣”等儒家思想对于他的文学理论有不少消极影响。这些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却不会它的伟大性。
读此书,对我们以后的写作时有指导作用的,正如刘勰所说,写作之际,要注重文质并重,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而首先要追求“情”的抒发。对于形式上的追求,则需要我们在学习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不是一昧的模仿照搬。
总之,《文心雕龙》的伟大需要我们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