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漳州城市规划局 漳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篇一
1.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城市象征-威镇阁
2.漳州市辖两个市辖区(芗城区,龙文区)、1个县级市(龙海市)、8个县(漳浦县,平和县,东山县,长泰县,华安县,诏安县,云霄县,南靖县
3.市委书记:刘可清;市长:陈冬
4.平和县的小芹山、灵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
5.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文、龙海市
等七个县区
6.东山岛形如蝴蝶;旧镇湾形如“宝葫芦”。
7.宋绍熙年间,朱熹漳州知府,他“每旬之二日必领属官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其正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于是漳州便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8.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
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
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
9.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
10.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11.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
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牌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名
扬海外。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12.今天的闽南话还保留大量隋唐时期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因此被称为“古汉语(中原
古音)的活化石”。
13.国家aaaa级风景朝圣区 -- 三平寺
14.天下第一奇石--东山风动石
15.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漳州)土楼
16.国家aaaa级风景区--云洞岩风景区
17.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18.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白礁慈济宫
19.著名人物:陈政、陈元光、丁儒、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潘振承……
20.漳州特产:农产品:桂圆、荔枝、天宝香蕉、芦柑、龙眼、柚子、菠萝、华安铁观音茶、蘑菇、竹笋、橄榄。花卉:水仙花、玉兰花、木棉花、茶花、兰
花。海产品:牡蛎、江东鲈鱼、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
21.漳州特产有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等“六大名果”。
22.水仙、八宝印泥、片仔癀
23.漳州名村:白礁村,山重村,塔下村,湘桥村,鸿渐村,百花村
漳州城市规划局 漳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篇二
漳州历史
漳州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从在市郊莲花池山发现的旧石器看,早在4至8万年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开辟这块土地。现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292处、古窑址22处,其中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4处(约5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3处(约3500年至4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汉时期文化遗址1处,岩画30多处。漳州战国属越。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又于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和闽中郡。今漳州地区梁山山脉以北属闽中郡,梁山山脉以南归南海郡。
唐武后垂拱(685-688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没有建制。秦汉时只在闽粤通道的盘陀岭设蒲葵关;晋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绥安县;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在荆城(今靖城)建兰水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龙江畔建置龙溪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绥安,兰水入龙溪县。
唐高宗总章(668-760年)年间,闽粤一带少数民族常连结一起反抗唐王朝。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率领其众,平定了闽粤边境,在云霄县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时,在绥安故地设置漳浦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漳州建置后,沿革多变,管辖范围和县份不一。唐垂拱时,分出泉州所辖龙溪县一部分隶漳州,分置漳浦和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废怀恩县,割龙溪县来属;宋乾德(963-968年)时,领县除龙溪、漳浦外,还有龙岩、长泰,共四县;元时增设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增加漳平县;明正
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龙岩分出升为直隶州,并管辖漳平、宁洋两个县,漳州府范围剩下七个县。民国以后,从漳浦分出了云霄县,划漳浦和诏安的一部分建置东山县,复从龙溪县分出了华安县,这时管辖又增加为十个县了。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1951年6月1日,在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1985年6月,地市合并改称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1993年6月,龙海撤县建市(县级市);1997年1月,龙海市、芗城区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成立龙文区。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漳州人民具有光荣的反压迫反侵略的革命历史。元初曾爆发了陈吊眼农民起义;从明代中期至清代多次英勇抗击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清代乾隆年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后期名将李世贤曾率部进驻漳州,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1919年11月,漳州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宣传马列主义学说、宣传苏联十月革命的《闽星》半月刊杂志。1928年3月8日,4000 多名工农自卫军在中共平和具委领导下,举行武装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革命的第一枪。1932年4月,毛泽东、聂荣臻等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极大地发展了闽南的革命局面,建立了闽南红三团和闽南红二支队,在漳州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工农政权和革命根据地。
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漳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闽南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9月解放了漳州。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1312年的历史,历代的文物丰富,这里人杰地灵,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宋末已有漳人去台湾,漳州是台胞和海外侨胞的祖居地之一。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悠久的漳州古城,昔称“海滨邹鲁”,历代学人,著述浩翰。以 1840年为下限,历代漳人著述30o多种,其中有著名理学家陈淳、明代学者张燮、明代文化巨子黄道周、畲族学者蓝鼎元、志书专家陈梦林、理学家蔡世远、数学家庄亨阳、航海家王大海等所著的许多至今仍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哲学、历史、理家、文学著作,以及海外游记、地方志书、音乐理论、政治、法律、经济、海洋交通、数学、水利及至杂记等门类书籍。
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
说到这个开辟漳州的将领,自然不免得提到陈元光——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陈元光开漳圣王,又称“圣王公”、“陈圣王”、“威惠圣王”,是唐代开拓福建漳州的辅助将军陈元光,因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有功,而被漳州人尊为“圣王”。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南固始县三河尖人;自幼聪颖好学,又喜骑射,及长通儒术,精韬略,文武双全。总章二年(669年),随其父归德将军陈政率中原子弟兵先后入闽平乱。不久,陈元光祖母魏敬又率援军至闽。陈政逝后,陈元光袭父职,继以功授岭南行军总管,于相继平定闽粤三十六寨峒之后,拓土开疆,创立漳州,为首任漳州刺史。在开漳治漳期间,陈元光屯兵闽南四境,且战且耕,融合汉蛮民族,施行“唐化”教育,传播中原文化,兴学办校,奖农助耕,惠工通商,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形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成为“扼闽粤之吭,开千百世衣冠文物”(《漳州府志》)的八闽名邦之一。景云二年(711年),陈元光以身殉职。尔后,其子陈珦、孙陈酆、曾孙陈谟相继担任漳州刺史,祖孙六代承先启后开漳治漳计150年,深受百姓爱戴。陈元光为开发漳州,维护大唐皇图一统,建功于国,造福于民,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和人民百姓的尊崇,被奉为“开漳圣王”。明末清初,漳州人来到台湾时也将开漳圣王的神像请到台湾,建庙祀奉,以之为他们的乡土神。现台湾有开漳圣王庙五十多处,中心庙宇是基隆的奠济宫,信徒多为陈姓人。
漳州城市规划局 漳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篇三
漳州概况
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漳州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郡,迄今已1300多年。其地处福建南部,介于厦门、汕头两特区之间,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全市辖八县一市两区,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多万人。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方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地。漳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1度,无霜期超过330天,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素有“花果鱼米之乡”和“水仙花故乡”的美称。其背靠广大的丘陵和山区,面向着宽广的台湾海峡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在饮食方面既有山珍又有海味。
漳州风景优美,山海如画,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这里花香、果甜、山青、水秀、林密,构成独具特色的农业大观园;海南、浪美、沙白、树绿、风爽,堪称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东海绿洲东山岛,被誉为“东方的夏威夷”;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漳浦赵家堡、龙海隆教古火山口和分布在漳州西北山区的800多座生土圆楼为中外旅游者所寻觅;千年古刹南山寺、三平寺、白礁慈济祖宫等宗教旅游胜地驰名海内外;长泰马洋溪、华安九龙江北溪是漂流最佳处;
龙文云洞岩碑林的书法观摩和天宝出水石莲花的古代科技探访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平和灵通岩、诏安九侯岩、漳浦海月岩、云霄威惠庙、芗城威镇阁、龙海南太武、长泰天柱山、华安贡鸭山、南靖鹅仙洞和乐土亚热带雨林等,都是旅游揽胜的好去处。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隐淳、林谐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此外,漳州还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胞主要的祖居地。旅居海外侨胞有70多万人。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漳州的就占38.5%。
漳州城市规划局 漳州城市规划设计院篇四
第二部分
三、漳州城市规划及重大市政规划状况
1、城市展望
(1)城市性质
海峡两岸合作引领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田园都市。
(2)城市目标
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百姓腰包“鼓起”了;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厦漳城际轻轨、大公交等等,出行更方便了;打造一江两岸滨水景观、城区生态景观,环境更加优美了;推进漳州体育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设,生活的城市更有品位了
(3)城市规划范围
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扩大到2369平方公里,包括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全部行政区域及南靖、华安、长泰、漳浦县局部地区,形成由中心城区、圆山组团、九龙组团、靖城组团、角美组团、石码组团及滨海组团组成的“一中心六组团”的规划结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拓展到686平方公里,形成由漳州主城、圆山新城和角美新城组成的“一主两辅、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
(4)城市规模
漳州市近期(2005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采用90m2,中期(2010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为95.5 m2,远期(2020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为96.7 m2,根据漳州市人口规模预测,漳州市2005年为36万人;2010年为40万人,2020年为60万人,则漳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05年:32.4平方公里;2010年:38.3平方公里;2020年:58平方公里。
(5)城市发展方向
漳厦一体、文化对台、区划调整、拥江达海、交通通达、生态宜居。
(6)城市布局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两区、两群、两带”,两区即东南部的滨海城镇发展区、西北部内陆生态经济区;两群即中心城市城镇主群、泛东山湾城镇主群;两带即厦漳龙一体化发展带和滨海人口产业成长带。
2、具体规划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