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标题篇一
总结(一)
自被选派为xx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xx村位于羊庄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中联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村主任倪玉国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多次和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克学同志进行交流,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滕州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
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
(四)村级发展方面:xx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该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推广更多的新品种、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村里现有规模较大的两家编织袋加工企业,年产值2000余万元,利润256万余元,解决了村内170多人的就业。其中枣庄市启航塑胶有限公司于04年建厂,07年正式注册公司,生产编织袋远销日本。另一家企业xx编织袋厂产品也产销两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利用农忙闲余时间在本村蔬菜大棚和两家企业内打工。20xx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365元。
(五)民生建设方面:在掌握了本村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为了尽快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仔细研究,并召集在家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谋划策。
虽然市里村内道路网化工程项目资金能够补贴一部分,但要完成户户通的村内道路铺设在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为解决资金问题,我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想办法,号召村民捐款20余万元,发动在外工作的xx村人捐款10万多元,争取“一事一议”项目上级补贴可利用资金11.6万元,财政局帮扶10万元,目前已硬化村内道路6400米,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不足。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轻力壮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来在村里任职。
(二)村集体经济薄弱。xx村除了土地之外,没有其他资源优势,村集体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赁收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目前除了应付日常开支之外,基本没有什么结余。没有经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开展修路、维修水利等公益事业,只能发动村
民捐款,因此想为村民办好公益性事业非常困难。村级活动阵地房屋也年久失修,办公条件简陋,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由于村级没有建设用地指标,发展经济也受到没有生产、经营场所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导致群众致富发展经济难上加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待“一事一议”补贴资金到位后,准备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沟5200米,进行绿化、亮化,计划绿化道路长度6000米,安装享受政府补贴的太阳能路灯70盏。
(二)村内自来水已铺设20余年,目前只能够保证村内276户每天供一次水,准备对水塔和自来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变频泵等设备,让村民可以随时用上自来水。
(三)我和村两委干部将一起学习周边乡镇强村、富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xx村现有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在一年任期临近结束时,我将和村两委干部根据一年来工作进展情况再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下一任xx村第一书记工作能够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基础。
总结(二)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
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深入创建,谋求发展合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创先争优树标杆。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增素质。借助当前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坚持与村党员干部一道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和种养能手到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浉河区五星乡蔬菜种植基地等先进村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村干部学习兴趣,开阔村“两委”班子视野。“4+2”工作聚民智。为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两委”一道深入村组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按照“4+2”工作法的工作程序对严重制约刘湾、北坳、关冲、代洼四个村民组发展的生产生活道路进行硬化,得到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通过“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资金近9万元,修通了3公里的路基。半年来,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件件都走在了全乡前列,让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认和支持上的转变,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根据郑店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一个方面是要走出去,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为此,我多次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群众到新县涉外劳务培训中心、信阳电子学校等地培训,联系县“阳光工程”到我村现场培训,帮助群众到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外和国内、省内企业务工,使郑店村外出务工人数迅速突破了500人。
另一个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郑店村山场面积大,但绝大部分是板栗林,目前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与市、县国土部门联系汇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村里符合条件的板栗林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茶、茶叶等经济作物。目前,县国土部门已到我村进行了实地勘察,签订了1000亩土地整理协议。同时,对山场上无法进行土地整理的板栗林,着手进行品种改良。为此,我专程到信阳农专农业科学系邀请尹健等3位专家到山场实地察看,化验土壤成份,现场诊断论证,研究改良对策,并多次到市、县科技部门寻求技改项目支持。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科技改良项目资金3万元,拟于今冬明春建设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一个,力求以科技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郑店村地域优势明显,离乡镇和县城较近。我积极引导当地种养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规模养殖业等。目前,一个10多亩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建成了,一个小型淮南猪养殖场动工兴建了,一个散养固始鸡养殖场建成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四、内引外联、寻求项目支撑
在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来源,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按照省里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我坚持从郑店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编制出分期分批实施的项目规划。为了争取项目,在自身单位市委农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在省、市、县涉农部门间,开始了“化缘之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争取到市科技局安排的板栗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一个、市交通局安排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一个、省财政厅批复的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一个,到位项目资金73万元。尤其是争取到市交通局安排实施的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彻底解决了我村4个村民组近600人反映多年而没有解决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十分满意。目前,熊郑湾至刘湾、北坳、关冲、代洼村组3公里水泥路已经铺设,村内河道治理和文化广场建设正在启动,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实施完毕。同时,我还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浒湾乡争取到农业综合开发损毁项目,为两个省级贫困村--苏畈村、李榜村各争取到了15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项目。项目的逐步实施,让一个因长期上访不断,长达数年无项目资金投入的郑店村群众乐开了花,得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好评。
在争取项目的同时,我还组织编制了郑店村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将郑店村纳入国家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申报了新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老区建设以工代赈项目、交通村组公路建设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等,申报资金达156万元。
任职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下一步,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在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标题篇二
(篇一)
今年1月,组织安排我到*县*乡马营村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这是我参加工作30多年来第一次当“官”。
经过三个月的切身体验,我认为:要当一名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和组织才能。
爱岗敬业 提升政治素质
驻村工作队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其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关系到驻村工作队职能的有效发挥。不断提高驻村工作队的政治素质,是驻村工作队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因户施策、精准脱贫的有力保障。由于驻村工作队是联系贫困群众的“纽带”,因此就必须在政治上具备三点:
爱岗:即热爱扶贫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愿意投身光荣的扶贫攻坚事业。
敬业:即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一行、精一行、钻一行。政策上刻苦钻研,落实上精益求精,工作上开拓进取。
清廉:即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当清正廉洁的驻村扶贫队员,树立良好的驻村扶贫干部队伍形象。
加强学习增长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干什么都必须有文化。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就需要学习扶贫理论、扶贫业务、扶贫政策等知识。那么,究竟要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呢?就扶贫干部职责而言,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语言的表达能力。驻村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打交道。这就涉及到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为此就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政策理解透彻、标准掌握准确、说话层次分明,工作效率就高,而对政策一知半解、不善言语不会说、易出错不敢说的工作效率就低。
公文的写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很多、任务很重,许多方面是要通过公文形式来履行的。如扶贫工作方面的档案资料前后逻辑关系、扶贫领域各类文件、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情况回报、调研报告、新闻信息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否则将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计算机操作能力。当今各行各业从上到下都在实行办公自动化和会计电算化管理,特别是全国扶贫开发信息软件系统时间跨越长、内容涉及广、信息量之大、动态管理难、逻辑性严密,都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否则将影响工作。
注重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
业务是扶贫工作队的本职。业务技能是扶贫工作队履行职责,开展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何提高扶贫工作队的业务技能,应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以会代训培训。县、乡政府及扶贫主管部门要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利用召开各种会议的机会,对扶贫工作队进行业务培训,主要对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医疗救助、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民政兜底等政策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做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保障实效。
定向定岗培训。一方面要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市、县党委、政府和扶贫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政策培训,确保第一书记在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方面都能保持较高水平,能带动各驻村工作队员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对驻村工作队员、扶贫专干、村干部实行业务岗位培训,确保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做到业务精通,政策熟悉。
分类指导培训。一方面积极创造机会,争取名额支持扶贫业务骨干参与省、市、县主管部门组织的高层次业务培训。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全国扶贫开发信息软件操作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和实际操作,快速提高电脑操作水平,促进扶贫领域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善于谋划 优化组织才能
要做一名合格驻村第一书记,要圆满完成扶贫工作任务,除了具备一定政治素质、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才能。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驻村第一书记在组织才能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筹划能力:筹划就是安排和计划。要完成千头万绪的工作,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周密细致的计划安排,并注重五条原则。然后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去实施。
一是情清底明的原则:即要弄清情况,摸清家底,做到情况清楚,家底明白。对工作安排周密细致、科学合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二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在摸清情况、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计划、安排,切忌“唱高调”、“说大话”、“说空话”。三是先进合理的原则:既然是计划,就应该有一定的先进性,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四是统筹兼顾的原则:精准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计划安排上,切忌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同等落实各项工作。五是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千头万绪、众多复杂的工作,在计划安排上,必须坚持先急后缓的原则,确定重点、明确主次,分清缓急,切忌“头发胡子一把抓”,否则主要未抓住,工作无特色。运作能力:运作即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工作目标确定以后,关键就是如何运作了。驻村第一书记针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在工作运作上,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即:坚持搞好结合,讲究程序方法,落实考核措施。
一是坚持搞好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实生活中,一部分扶贫干部学历很高,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被动局面;劳力与劳心相结合,驻村第一书记既要能吃苦耐劳、奋力拼搏,又要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养成“苦干加巧干”的工作习惯;
硬措施与软办法相结合,硬措施是指实实在在的手段,软办法是指思想政治工作;
行政管理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经济手段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取行政管理手段辅以经济奖惩手段,效果会更好。
二是讲究程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方法十分重要,同样一项工作,由于工作方法不同,其效果大不一样,所以,驻村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讲究以下三步程序。即实施思想政治工作;
行使驻村管理职能;
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三是落实考核措施:即静态任务考核;动态任务考核;
单项任务考核;
综合任务考核。
协调能力:由于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涉及面广、联系面多等特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去协调。如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利益关系,帮扶单位与帮扶责任人之间的关系,帮扶人与贫困户之间的关系,双重领导的平衡关系,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协作关系都是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环节,决不可忽视。
总之,我认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具备了上述政治素质、文化知识、业务技能和组织才能,他的工作就一定出色,就是一名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
(篇二)
我是*省*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干部,我的名字叫*。我驻村工作的经历,是从**年到**年,在观风海镇*村驻村;
**年到2017年,在龙场镇*村驻村;
2017年9月到现在,在龙街镇红星村驻村。五年的驻村工作经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多年的驻村工作,我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一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立足乡镇实际,做好四个“认真”。一是认真研究,准确定位,扎实抓好脱贫攻坚;
二是认真谋划产业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做细、做精,真正让老百姓受益;三是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走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加强致富能人带动,确保群众尽快脱贫;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内容包括:以加强村支部党建为抓手,调动村干部和党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村民致富信心,以扶持村上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为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带动村民致富。比如,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大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展和形成产业的工作思路。
在**镇*村驻村的一些事例。
**年,我在观风海镇*村驻村,采用“讲、访、帮、促”驻村。比如“讲”党的精神,“访”民的疾苦,“帮”困难群众,“促”经济发展。
当时,由于是第一次驻村,我根据各级部门的帮扶精神,不仅从概念上改变了对驻村工作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清了如何当好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思路,深刻了解到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肩头的责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上联乡镇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为村民讲解党和政府的有关惠民政策。
第一、“讲”党的精神。主要以建设“美丽乡村”和创建“同步小康”为工作重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一定要大踏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落后于时代,与时代隔绝,“躲进小楼成一统”,不仅不可能站起来、不可能富起来,就算曾经站起来,也曾经富裕过,甚至强大过,依然是失败。
记得当时在进村宣讲党的**精神时,我告诉大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旧有的经济发展观念。如今,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作为一个农村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各种艰难困苦,相信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将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加幸福!
第二、“访”民的疾苦。我相信,用真心帮助村民,用行动感动群众。在进村入户,体察民情的过程中,我向村民了解到村中有一条河流,水源很好,可是这条河流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每到雨水季节河水就上涨,把两岸庄稼都淹没掉,河边的土地常年无人耕种,如果能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保持水土不流失就好了。我把村民们说的话认认真真作了记录,并向镇领导汇报,后来如期实现。
挂任驻村第一书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群众想办法,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我认为,驻村最重要的是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使农民早日奔小康,依靠各项产业来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我总结驻村工作的两大“法宝”,就是感情加行动等于成功,即对待群众有感情,面对困难有行动,最终取得成功。因为,我自小就生长在偏远农村,最能体会到农村人的心情,为村民做点好事和实事,自己高兴,村民更开心。
第三、“帮”困难群众。在*村,有一位42岁的村民,两条腿都是残废,无法行走,只能靠手慢慢移动,家里有一位年近80岁的老父亲,和一位70多岁的老母亲,他们两老还要照顾残疾儿子。
这位残疾村民,多年来一直想办理一个残疾证,但无法外出,办证的事只能是想,无法实现。走访中,我知道他家的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县残联为他办理了一级残疾证。残疾证办好后,我想,这只能是满足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怎样才能让他生活更为方便呢?如何才能减轻他年老的父母的负担呢?于是,我为他买了一辆可以自动行走的轮椅。
**年3月27日,我为这位残疾村民,不仅送去了代他办理好的残疾证,还为他背去了一辆“轮椅”,这个残疾村民非常高兴和感激。
这个事迹,被《毕节日报》于**年4月2日刊登在第6版
第四、“促”经济发展。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要在村里干些什么事情,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要怎样安排,将来要为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化,要让村民们得到哪些实惠,我认为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比如发展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实施“党员带富工程”;
二是加快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通组串户路,实施硬化院坝等工程项目;三是发展农业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经济农作物,鼓励村民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第一、在驻村工作中,和村民交心谈心,拉近“心”的距离。从**年4月开始,根据单位推荐和组织选派,我来到龙场镇*村驻村。临行前,我了解到*村水资源贫乏,境内有一条干河,水源点少,全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才一亩。由于土层瘦薄,部分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差,广种薄收,村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就是白色的岩。有句古话:“钱在*,不挣不来。”经过悬崖陡峭的山路,*下面居住着几十户人家,其他的村民组看似很近,却相隔甚远,真是隔山能对话,步行要半天。村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这一次的驻村工作异常艰难,*村连办公场所也没有,召集村民开会都没有固定地点,只好在农户家的露天院坝,这是我对*村的第一印象。
来到村里,我首先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村情民意、沟通民心、增进感情。工作中,我每到一户贫困户家里,都认真详细地了解其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并认真作好记录,我和村支两委通过与村民“拉家常”、召集村民运用召开板凳会、座谈会等方式,倾听群众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和归纳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当我行走在*村一条条坑洼的道路上,走访一户户贫困的农户时,不禁感叹:驻村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和艰苦!不过,村民们非常欢迎,还编了一首《村规民约》顺口溜:“*村有村规,村风民俗记在心;邻里相处皆和谐,家家户户都欢喜;干群齐心谋发展,共建和谐富农村;驻村干部来到村,惠民政策暖民心。”这首村规民约顺口溜,道出了*村的和谐与民风,也道出了村民们对驻村干部的欢迎。
第二、为村民和贫困群众做点好事和实事。我知道,驻村工作要从小事做起,**年4月18日,我联系*县普瑞思顿水处理经销商爱心人士祖正能同志,向*村尖山小学105名贫困学生,捐献400套价值3万元的衣服、裤子、裙子,为23名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一套牛仔服装。这个事迹于**年4月22日刊登在《*每日新闻》第3版。
为发展*村的经济建设,我和村支两委不但为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而且还结合村情发展制定“三字诀”,即“和”字、“心”字、“钱”字,助推*蝶变。“和”字诀是“村规民约”树新风,“心”字诀是拉近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钱”字诀是“只有发展,才能脱贫致富的硬道理”。
通过认认真真的驻村工作,我和村支两委组织召开精准扶贫户民主再识别讨论会,认真开展排查工作,让精准扶贫思路和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即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
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那么,怎样才能找准对象摸清底细呢?
主要看贫困户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建房时间,通过住房条件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看农户耕地面积及有效灌溉情况,林地和果园等商品经济作物面积,按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和市场价格,计算其家庭年收入;
看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打工时间,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看农户家中是否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等,通过读书对象,估算贫困户的年支出。
对贫困群众转产转业列为重点,精确管理贫困对象、精准建档立卡、完善贫困认定、锁定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规划、明确具体扶持措施,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持眼睛向下、聚焦贫根,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法于民、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结合实情、合理施策,让“精准扶贫”驶入绿色快车道。
**年12月30日,《*电视台》播放了*村制定《村规民约》及相关内容的视频。《村规民约》强调,在村风民俗方面,要求村民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等不文明行为,不铺张浪费,不搞大规模宴请,不违规举办酒席等,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社会治安方面,人人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吸毒、不贩毒,不聚众赌博,不参与邪教活动,不打架斗殴,不酗酒滋事等;
邻里相处方面,村民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相邻关系。
《驻村干部,做好琐事赢得民心》这篇文章,主要讲解驻村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卯足干劲“拔穷根”,对该村的发展:一是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远景规划;
二是在征求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实施;三是建立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找“穷根”方面,为确保帮扶对象精准,我和村支两委相关负责人深入群众家中,认真倾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在对话交流中,了解和分析贫困对象的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以及今后的打算。
比如,对产业发展、就业、因病致贫、返贫和经济发展等薄弱环节,从难处着手,认真研究对策,帮助村民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通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过集体商议,围绕区域优势,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助农致富增收,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村民发展品质优、销路好、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正确引导村民扩大核桃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把春耕生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农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使群众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致富门路”。真正做到扶贫对象再精准、扶贫产业再精准、扶贫方式再精准、扶贫成效再精准。
第三、帮助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有村民1327人,人均耕地面积约1亩,该村地少人多,但有大片荒山,环境气候比较适宜种植核桃树。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开始种植核桃树苗,**年以前,种上**亩核桃,2017年有的已开始挂果,在这个村的荒山野岭,春天一到,核桃林绿意盎然,村民们期盼着核桃能成为致富路上的“黄金果”。核桃一般5到7年就可挂果,几千亩核桃林挂果后,将有力加快村民致富的步伐。
2017年3月13日,我和村主任*精选5户村民,组织60户核桃种植大户,在镇领导及村支两委的鼓励下,帮助该村成立“*脚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村民王崇永是*村名副其实的“酒师”,他家烤的*土酒,因味道纯正、酒味浓香,醇厚绵长,是藏在深山里的佳酿。王崇永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为让*酒走出大山,做大、做强酿酒产业,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帮助他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酒经营部”,并邀请电视台记者为“*酒”录制宣传报道。
村民李仁良是搬迁户,他家住在*村坪山组,这是个不通路、不通水的村寨,又是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生存环境的恶劣,不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为帮助李仁良创业,根据他自身拥有的技能本领,帮助他填写创业无息担保贷款表册,帮助他成立“新创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不仅解决了55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员工们买了保险。
村民陈兴军是养猪大户,村民严玉成是养羊大户,2017年3月30日,我带领陈兴军和严玉成在工商部门,分别为他们办理“兴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玉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龙街镇红星村驻村的一些事例。
第一、我认为,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在龙街镇红星村驻村期间,我总结出了一套工作经验,那就是不论是驻村或其他工作,都要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地实施,要有章可循、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置于首位。因此,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
比如,我在红星村走访帮扶过程中,了解到贫困户荣志贵、陈金会的家庭,在全村是最困难的家庭。于是,我和村支书杨仕江、包村干部张学近商议,联系企业爱心人士向贫困户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转产转业,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酥麻、大蒜、魔芋等经济好、效益高的农作物。
2017年12月25日,年关将至,我联系*青年商会,向贫困户荣志贵、陈金会,献上爱心礼物大米、食用油、衣服、毛毯、面条、饮料、脸盆、豆奶等,当他们收到爱心礼物时,高兴得无法用语言形容,陈金会老人接过捐赠的慰问金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红星村走访帮扶过程中,我了解到红星村15岁的孤儿胡文义同学,父母已死亡,寄养在姐姐家,目前就读于龙街二中。14岁的困境儿童王升同学,父亲死亡,母亲改嫁,寄养在叔叔家,目前就读于邻村银泉小学。他们的生活状况很艰难,于是我和村支书杨仕江、村主任洪方远商议,联系爱心企业向这两位特殊儿童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过一个好年。
2018年1月18日,我联系*县盛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红星村孤儿胡文义及困境儿童王升献爱心,当这两位特殊的儿童,收到爱心礼物慰问金、大米、食用油、衣服、绿壳鸡蛋、食盐等物资时,非常感动!当即向爱心企业一行表示,以后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将所学知识报答社会。
“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制定对策,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上级要求住在村里,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正确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因此,驻村第一书记,一定要做到“五个心”:即“忠心、尽心、耐心、虚心、修心”。
一是忠心。就是要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更强的党性原则、政治觉悟、组织观念,严格要求自己,在事关根本原则、事关政治方向等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
二是尽心。就是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既然在村工作,就不能愧对驻村第一书记这个称谓,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做好驻村工作,保持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任务,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秉承“做了就做好”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耐心。就是要经得起繁琐、耐得住清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比较繁杂琐碎,涉及各个部门,需要我们大家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细致的服务。此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还比较枯燥和乏味,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群众打交道,需要我们耐得住繁琐和清净。
四是虚心。就是要虚心学习,“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学无止境,驻村第一书记应该多向领导学习,多向前辈学习,多向同事学习,多向书本和实践学习,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是修心。就是要修身养性、作风廉洁、坚守底线、公道正派,时刻保持着一颗谨慎之心,做到常修心、常净心,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精神,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纯洁生活圈和交友圈,抵制各种腐朽思想。
在驻村工作期间,我多次组织红星村村民代表、村干部、老党员等人研究村情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商讨规划出红星村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正确引导群众进行转产转业。同时,还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种植酥麻、大蒜、魔芋等经济好、效益高的农作物。
目前,红星村大量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已种植200亩连片芝麻、320亩花椒,100亩连片大蒜,以红星村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助力“拔穷根”。
下步驻村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将和村支两委共同制定各方面的目标规划,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助开展村级环境整治,共建村级党组织,加强对村支两委和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帮助共建村级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远景发展规划,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助村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驻村工作中,我认为,自己虽然不能满足村民的某些物质需求,但我可以和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出点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但愿我能为村民们多做一些好事,多做一些实事,当好一名,真正为民办实事的驻村第一书记。
总之,要做好驻村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词:即“信心、磨炼、服务”。信心,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不能退缩;磨炼,就是用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让自己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勇气;服务,就是变驻村帮扶为驻村服务,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记得自己为什么驻村,驻村的目的是什么,就一定会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三)
根据组织安排,我现担任*镇杜屯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通过学习、调研和思考,我收获到很多新的知识,心中更为明确了所担当的责任,自身更为树立了扑下身、抓实效、敢担当的工作作风和干好工作的信心.现将本人的心得体会作以汇报.一、为什么选派百名“第一书记”下基层通过近期的学习和思考,我市按照中央、省市委的要求部署,在**活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选派百名“第一书记”下基层,是进一步深化**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二、目前我收获了什么通过近期的学习、调研和思考,我的收获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白了下基层做什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镇街、各村实际,重点抓好基层发展、组织建设、和-谐稳定三个方面的工作.核心任务是帮助村级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村级班子建设是关键,重点抓好“五有保障”,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促进村内和-谐稳定,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二是感受到了农村是锻炼人才的舞台.我从小在城里长大,大学毕业后就在市直机关工作,可以说之前没有任何基层经历.通过近期的驻村实践,我认为农村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是历练年轻人品行、磨砺年轻人意志的宝地,是年轻人茁壮成长的重要一课.在这里,我更加清晰理解了真诚对待、服务农民、踏实工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学习奋斗的概念.三是认识到了态度决定一切的理念.市委董书记在我市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会上引用了高晓兵部长的一句话:“在改革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决策时需要艰难抉择,一定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原则、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只要你做出的决策是为了群众,你做的决策就不会出大问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融入农民朋友,让我感受到了农民更多了几分纯朴、真诚和厚道,是我们共同爱戴和敬佩的.因此,我首先要扑下身、沉下心,转变作风,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把农民朋友作为我的老师,虚心向他们学习,迅速进入角色投入工作,全心真情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三、下一步我应该怎样做通过近半月的驻村工作,我在不断的总结经验,同时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点把好、做好以下环节.第一,认真做好摸底调研.紧紧围绕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工作重点,结合*镇和杜屯村实际,认真开展摸底调研工作,采取入户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研讨会、到相关部门吸取采纳好的建议等方式,抓“难点”调研,抓“热点”调研,抓“亮点”调研,充分运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提炼形成实效性强的调研报告,以典型引路,指导面上工作,为有针对性的做好下步工作打下方向基础.第二,探索建立配套制度.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方向,计划出具体要解决哪些问题.为充分调动党员群众想办法、出主意、指路子的积极性,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一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固定每月第一周周一下午召开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会,通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二是建立学习研讨制度.在通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后,继续召开研讨会,结合实际,学习相关文件政策,集中讨论近期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三是建立信息联络制度.明确各生产队队长作为本队的信息联络员,负责汇总、沟通、联系具体工作.四是建立沟通协调制度.各生产队队长原则上是在召开研讨会时负责将汇总的信息反馈给村两委,如遇到突发性问题应最快速度进行报告;村两委干部应经常性到镇相关部门汇报工作和了解掌握相关信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适应度.第三,积极争取政策帮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充分摸底调研和共同研讨的基础上,首先将建议和想法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积极向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争取政策帮扶,解决村内实际问题,让群众能真正得到实惠.第四,牢固树立良好作风.作为组织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整个下派单位、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因此我会牢记和坚决执行市委董书记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会上对我们的教导,真正做到在村感情真、纪律严、作风实,用实际行动展现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四、结合杜屯村实际当前应做好的重点工作第一,抓好村内道路建设工作.杜屯村今年计划完成村内3条主干道、共1.2公里的道路硬化,重点把握好工程招标、质量监督、看管养护等环节,在政策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尽早启用“民心之路”.第二,抓好草根经济推广发展工作.为下步推广全村发展“基础、广泛、生态、顽强”草根经济,计划近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到相关民营企业学习借鉴经营之道,吸取好的经验.(篇四)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些天我的驻村工作情况,以及在驻村工作中的一些认知和感受,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准备,个人能力有限,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被派驻的是华堡镇路大楼村,位于华堡镇政府西北,辖路大楼、赵庄和鲍庄3个自然村,共有273户963人,党员15名,村“两委”干部5名,现有贫困户32户83人。
驻村第二天,也就是5月9日上午,我们参加了华堡镇政府组织的驻村第一书记见面暨脱贫攻坚集中培训会议,镇党政班子成员、镇全体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是我第一次以第一书记身份参加这样的会议,心情比较激动,会议场面比较大,工作要求也很严格、具体,华堡镇党委副书记陈克领对省、市、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对各种扶贫表格的填写进行了详细讲解,内容很多,信息量很大,需要第一书记做的工作很多,包括入户走访、计算收入、填写表格等等,第一次感觉到下来驻村的压力很大、责任也很大。镇党委书记赵辉就派驻第二批第一书记的背景、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补充,又提出了一些希望和要求,关心度和期望值都很高。
会后回到路大楼村室,我与包村干部徐贵、支部书记肖传德召集村“两委”成员召开了村委第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传达了上午会议精神并结合路大楼脱贫攻坚工作实际,进行了前期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路大楼村的包村干部徐贵是转岗的大学生村干部,属于华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对扶贫业务非常熟悉,也非常踏实能干,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的熟悉了扶贫工作业务。现在华堡镇政府包括扶贫办主任、办公室主任、统计站长、畜牧站长、部分包村干部,都是转岗大学生村干部,他们对组织部关于转岗的政策比较满意,对工作都非常敬业,已经成为每个乡镇开展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
按照会议安排,前期工作是入户走访普查,并填写入户普查表和信息采集表,两个表格需要按照档卡培训及指标解释填写100项左右内容,而且要求做到零误差、零涂改。随后需要对档外低保户、档外五保户以及收入在3026—4000元一般农户进行入户走访普查、填写表格,即是上级要求的“四个必到”,由于牵涉的户比较多,又要把握时间节点,吴部长、李部长还有郭飞主任分成三组帮助我走访了档外低保户和收入3026--4000元一般农户,并做了详细走访记录,再由我统一填写普查表让农户签字认可,他们的帮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的工作量、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镇里半个月内组织召开了5次档卡规范填写培训会,各类表格和一式两份明白卡,必须赶在5月25日全市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检查前规范填写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填表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5月25日以后的驻村工作中,各类表格仍然接连不断,让人丝毫不敢松懈。
驻村以来,虽然档卡填写和村级档案完善任务繁重,各级检查督导和家庭给大家身心带来较大压力,但是我们第二批驻村第一书记都没有退缩,大家都在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顽强拼搏着、努力着,在组织的带领下,脚踏实地,全心投入,担当尽责,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目标不懈努力。
目前档卡填写,村级档案完善以及网上扶贫系统信息修改、录入,基本告一段落,下步工作重点将向贫困户帮扶转移。我计划将路大楼32户贫困户按主要致贫原因分类帮扶。首先是致贫原因显示为因病、因残、因学、缺少劳动力这一类,目前主要依靠政策帮扶,我和帮扶责任人需要全面了解掌握扶贫政策,让贫困户该享受的扶贫政策都享受到,目前已经帮助贫困户申请低保救助10户10人、危房改造3户、安全饮水项目19户。
致贫原因显示为缺技术的,联系各类技术专家,为需要养殖、种植等技术方面培训的群众免费集中培训,路大楼村在位置上与王庄村及温庙村相邻,三个村可以集中培训,培训地点设在三村之间的王庄小学,由于老君屯村人口较多,将在老君屯另设培训点。另外,已经和县直工委驻王庄村第一书记谭文彬商议好,通过他的关系联系有资质的劳务公司,在王庄、温庙、路大楼、老君屯等村设立招工点,向群众宣传外出务工信息,帮助介绍务工企业,对有意向的现场签订招工合同,让贫困户和其他群众通过外出务工提高收入。
当然,最好的帮扶措施是到户增收和产业扶持,但是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有一定的风险性,路大楼村目前没有集体经济。即便如此,我与村“两委”干部仍会坚定信心,在探索中求发展。
我们第一书记在干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促脱贫攻坚。路大楼共有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15名,我入驻路大楼村以后,组织召开村“两委”会5次,集体学习党建和扶贫政策,讨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两次,5月20日召开组织生活会,带领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月20日带领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并分析研究党员发展,阐明党员义务。由于驻村时间较短,而且大量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扶贫工作上,对基层组织建设没有深入研究,开展的活动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少,下一步将根据村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党建活动,让党建氛围活跃起来,让组织活动经常起来,让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稳固起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继往,把部里好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精神带到村里,和村“两委”班子一起把基层党建抓好,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谢谢大家!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去年以来,我县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的部署要求,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县所有乡科级干部全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全县1154个行政村全部选派“第一书记”,实现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全覆盖,形成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借势而为,科学选派,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年,我县选派161名县乡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组织1369名县乡干部到村开展帮村联户办实事活动。全县各级干部深入农村,抓党建、强基础、办实事,锤炼了思想作风,增进了群众感情,得到一致好评。今年6月4日,县委召开选派村“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对“第一书记”扩面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目前,我县共选派1154名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主要做法是:
一是领导带头。县级34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做好任职村“第一书记”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带头到工作难度最大的村任“第一书记”。朱加云书记到莘亭街道蒋庄村、张国洲县长到古云镇崔庄村任“第一书记”,这两个村都是工业园区村,需整村搬迁,情况复杂、拆迁难度大,在全县起到了极大示范推进作用。
二是双向选择。县委组织部组织各乡镇(街道)对村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帮扶需求等进行分类;
结合县直单位职能和班子成员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选派“第一书记”,为每名“第一书记”配备了一名工作人员,实现了县直单位、“第一书记”和村的有效对接。
三是重点扶持。“第一书记”选派坚持向贫困村、难点村倾斜。对省重点扶持的42个贫困村,选派42名涉农县直单位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任“第一书记”;
对58个难点村,由县级干部及政法、农经、审计等县直部门和熟悉农村工作的乡镇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以尽快实现转化升级。
二、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将组织要求内化为工作规范一是强化领导。县委调整充实了“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并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列入县直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将“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工作情况纳入实绩档案管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档案。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都建立了领导小组,将“第一书记”工作列为一项日常工作,配套专项工作经费,为“第一书记”工作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明确规划。每名“第一书记”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第一书记”年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须经本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报县“第一书记”工作办公室备查,并通过召开村“两委”干部会、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等方式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第一书记”每周至少和村班子开展一次集中办公。统一印制了工作日志,“第一书记”要将在岗和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记录在册,村(居)党支部书记要签字确认。
三是严格考评。县委组织部采取到村实地查看、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核查工作日志等方式,了解“第一书记”工作进展,同时,通过党教助手智能手机系统,进行网上点名、现场拍照核实,并利用远程教育qq视频系统,现场查看工作场景。对态度不积极、工作效果不明显的,直接约谈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大力推行“双述双评一考核”制度,“第一书记”每半年述职一次,要分别向派出单位和所在村述职,述职后再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单位奖惩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今年6月,我们对12个先进单位和36名“第一书记”进行了集中表彰。
三、明确任务,务求实效,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为确保“第一书记”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明确了五项任务。目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配强班子保稳定。大力实施支部书记队伍升级换代工程,积极主动地开展后进村班子整顿。重点整顿班子老化、长期工作没起色的软、懒、散班子,着重调整年龄偏大、思想僵化的农村支部书记。2011年,全县调换支部书记262名,村“两委”干部2159名。去年以来,全县又撤换支部书记157名,调整充实村“两委”干部358名。通过两年多的班子整顿,调整支部书记419名,占全县支部书记总数的36.3%,可以说,对全县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进行了大换血,一批思想解放、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走上了支部书记岗位。在整顿过程中,我们注重思想工作,注重化解矛盾,全县未出现一起因班子调整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大幅度提升支部书记补贴报酬,去年提高幅度达30%,人均达到1.2万元,高的1.6万元。莘亭街道四女树村“第一书记”徐中文到任后,对工作不配合、群众意见大的原村支部书记果断调整,新班子建成后清理集体土地459亩,增加村级集体收入40多万元。妹冢镇西高庄村“第一书记”彭家彦,针对村委主任工作放不开手脚,村级工作滞后的状况,多次与党员谈心谈话,统一思想,支持村委主任大胆工作,带头捐款1万元,并多方筹资,修建了公路,新建了办公室,引导村民发展大拱棚西瓜,在支部选举中,村委主任全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二是清理集体土地增收入。在村集体土地清理整治工作中,全县“第一书记”带领村干部清理土地七万两千多亩,收取承包金二千四百四十六万元,仅这项工作就使551个村的集体收入达3万元以上。全县依路、依沟植树84万多株,五年后轮伐,仅此一项,全县平均每个村收入可达4.58万元。
三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第一书记”以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切入点,筹资5400多万元,新建了10个城市社区和32个农村社区;
投资4160多万元,新建农村活动场所215个,修缮扩建187个。目前,全县所有村庄都有标准化的活动场所。投入200多万元,为全县1178个基层远程教育站点更新了设备。帮助村庄搞好路、水、电、气、暖等工作,修路71公里、打井39眼、修桥8座。
四是强化帮扶解难题。“第一书记”在任职村要至少联系1名生活困难老党员、帮扶1户贫困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去年以来,全县“第一书记”已到村开展工作一万五仟人次,送慰问物品三佰伍拾余万元,办实事一仟伍佰多件,解决实际问题一千二佰多个,进一步强化了群众观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第一书记”离任时,很多村的群众敲锣打鼓,依依不舍,有的掉下眼泪,真心挽留,充分体现了“第一书记”与群众的鱼水情深。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林书记的讲话要求,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规范管理,务求实效,切实把“第一书记”工作做细做扎实,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提供强有力支撑。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篇六)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市坚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来抓,以28个省定贫困村和90个帮扶村为主战场,并延伸至全市所有村,精准攻坚绝对贫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两年来,各位扶友、各个单位结合实际、群众需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破解发展难题,帮助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出色的履行了扶贫工作的职责,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现刊发《*扶贫》系列报道。
**年7月,我受组织选派到*市*镇*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前,我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掌握政策法规,驻村后,勤走访、深调研,理清了全村的发展思路,从“一户一策”定点帮扶等方面着手,制定精准扶贫方案,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坚持用心、用情、用脑,把帮助贫困户脱贫作为第一追求,把发展村级产业改善村级基础设施作为第一任务,共协调各类资金200多万元投入到*村建设,为该村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该村扶贫工作多次接受省、湘潭市扶贫办的检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湘潭日报及*电视台以《扶贫帮困好书记》为题进行了报道。
体会一:要用心去交流,把群众当亲人
近两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真正用心和群众结亲戚交朋友,真正用心去体会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群众才会理解,才会认可,才会支持。近两年来,47户贫困户,我坚持每年每户走访至少4次以上,通过与他们拉家常,面对面交流,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他们也愿意把我当朋友,当亲人。他们反映的一些诉求,只要是合理的,我都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解决。过去一年多,我先后组织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志愿者在*开展了10多次助学扶困慰问活动,帮扶困难学生20多个,总计发放慰问金10余万元。包括:湘潭义工联合会、子敬助学、沈记文具、湖南省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母校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小样家常菜馆、长沙传奇公益书屋、立马电动车、*帮女郎、虞唐建筑公司、*之窗爱心协会。通过低保兜底、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危房改造、产业发展、金融扶贫等方式,**年全村共有19户贫困户脱贫。
*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曾是一名矿工,由于一场坍塌事故,造成尾椎、肋骨等受损严重,无劳动能力。由于四个孩子都还年幼,妻子无法外出就业,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女儿黄清、二女儿黄庆主动提出了弃学,外出当学徒,小女儿黄韶、小儿子黄奥分别在桂花中学和公略完小上学。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与公略完小校领导进行衔接,减免相关费用,积极联系中国*网爱心之窗协会解决助学金**元,并联系*帮女郎为黄奥进行一对一帮扶,每学期解决学费500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左正坤为*村八组的贫困户,本人身体一般,在家打零工。妻子黄运阳,在家务农。大儿子左新杰,脑瘫,无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小儿子左明亮,考取了湖南省涉外经济学院,光学费就需要一万四千多。通过积极努力,为其联系了一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帮扶,资助学费**元,购买了价值四千多元的笔记本电脑,带他去市中医院检查了眼睛,并对他的寒暑假工进行了妥善安排。
体会二:要输血又要造血 扶贫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脱贫攻坚关键在扶志。我觉得既要“输血强基”又要“造血固本”,在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致富信心,破除“贫困思想”,把脱贫之志气“扶”起来,把“内因”激活起来。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在传授一技之长的同时,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激发他们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选派了3名创业带头人参加了省扶贫办统一组织的创业培训。邀请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市畜牧局的专家来村现场授课,组织贫困户、种养殖户近60余人在村部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实用性强的水稻、油菜的增产增收种植技能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山羊、生猪等饲养技术中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新型农机驾驶员培训,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因地制宜的新型产业。二是开展“四送”活动。开展“送仔猪仔牛鸡苗树苗”活动,购买仔猪23头、仔牛3头,鸡苗630只,优质油茶苗4000株,免费发放给47户贫困户,通过“输血式”帮扶,为他们开启“致富门”。三是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发挥在机关工作的优势,对接政策,协调项目,落实资金。争取后盾单位及市发改、市供电公司、市财政局、市东山投等部门单位的支持,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完成了村级示范统计室、村级文化广场、村级老年服务中心及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建好美丽屋场1处,新增变压器6台,整修硬化水渠4000米,硬化道路1.5公里,对村级主干道两旁进行了绿化,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体会三:要多沟通多商量 才能营造和谐共事氛围
在驻村工作过程中,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我主动向支村两委及党员组长学习,注意协调好与支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指导而不专横、到位而不越位、帮带而不帮办、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做到沉住气、沉下身,多思考、多探讨,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开阔的视野看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谋思路,实现各项工作协调发展。遇事多沟通,多商量,多听取村支两委成员的意见,一起干,一起乐。在驻村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市委的相关纪律要求,做到“身入”且“心入”,和村支两委成员及广大党员组长一起在解民忧、济民困、帮民需中锤炼作风、树立形象,倡导支村两委成员通过批评和自他批评,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营造和谐共处的工作氛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他们,去打动他们,助推工作发展。充分发挥好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抓好村组干部能力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让广大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带领支村两委、党员开展经常学习,结合实际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做到学以致用。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我看来,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得,群众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会让我倍感欣慰,倍受鼓舞。精准扶贫工作仍在路上,接下来还有许许多多的硬骨头要啃,我决心不放弃,不懈怠,脚踏实地做一些事情,做到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篇七)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驻村“第一书记”第三季度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对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为驻村“第一书记”鼓劲充电,从而进一步提高驻村“第一书记”履职能力,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刚才,4名驻村“第一书记”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既谈成绩,又说问题,听了之后感触很深、启发很大。自就任“第一书记”以来,大家都能严格按照县委要求,迅速转变角色、积极投身工作,做到了“吃住在乡镇,工作在农村,成绩在基层”,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为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砖添瓦、贡献力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职责,弄清驻村“干什么”脱贫攻坚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县委选派到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座各位都是经过单位推荐、综合考核和层层把关后才到村任职的,可以说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开展驻村工作,首先要找准自身定位,弄清楚应该“干什么”。根据中组部、中农办、国扶办等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书记”要切实承担起“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高治理水平”四项主要职责,这就为大家到农村去干什么指明了方向。
一要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现阶段,“百日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你们要把主要精力用到抓精准脱贫上,重点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这个目标,找差距、定办法、抓落实。要抓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宣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要抓规划落实,好的想法要积极提出,好的项目要大胆实施,要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抓紧把论证成熟的项目纳入其中,帮助贫困村找到脱贫路子,尽快实现群众脱贫增收。要抓项目实施,脱贫的措施最终要落到项目支撑上。现在村一级项目很多,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门别类制定措施,加快推动扶贫项目落地落实。同时,要积极兑现农村产业扶贫资金,做好脱贫户帮扶指导工作,督促各户科学合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
二要助力基层党建升级。从长远看,抓好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建强村班子,选好带头人”。你们要把基层党建紧紧抓在手上,把村干部作为依靠力量和工作对象,采取谈心谈话、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党性觉悟、增强决策水平,真正找到“带班子、强支部”的门路。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协助村支部书记发展党员,把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年轻人员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注重机制制度建设,“第一书记”要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思想,学习相邻县(市)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引导辅助村“两委”制定针对性强、适合本村、简便易行的工作制度,并督促不断规范村级班子运行。
三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第一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民办事上,重点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定期听取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随时感受组织就在身边、组织就是依靠。要讲究为民服务方式方法,着重突出贫困群众,特别关心贫困户中的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便民咨询,简化办事流程,做到“党员干部多跑腿、贫困群众少跑路”。
四要推进村级依法治理。要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径,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积怨的工作,多做引导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面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以村规民约为抓手,不断深化基层法治示范创建,着力提高群众依法办事意识,教育引导群众“讲孝道、讲礼让、讲文明”,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掌握方法,学会驻村“怎么干”担任“第一书记”,既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切实转变思想,掌握科学方法,以实的举措、严的精神,努力在驻村岗位上干出新业绩。
一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驻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工作,对象、环境、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要心静下来、融入到群众中。你们在原单位都是优秀分子、中坚力量,但这一切只能代表过去。基层是情况复杂且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条件艰苦、远离家人,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你们要正视农村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坚持“从零开始”,主动调整心态、低调做人,多向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致富能人学习,努力学习农村工作经验,积极提高应对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真正打开工作局面;
另一方面,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善于用好自己的专业特长,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为农村工作带来新理念、注入新血液,力争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之路、发展之路。
二要摆正位置,处好关系。中央文件明确要求,“第一书记”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指导和协助村“两委”工作。大家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分寸、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与村干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的关系,做到“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要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注意搞好团结协调,避免事事包揽,凌驾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上的错误倾向。村里的重大决策,要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村干部长期生活在农村,人熟、地熟、情况熟,善于处理解决村内事务,要学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多地尊重他们的意见,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也不能畏手畏脚、妄自菲薄,组织把你们选派到村上,你们本身就有过人的地方,大家要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政策优势和人脉资源,围绕问题主动作为,为村级发展作出自身应有贡献。要处理好与乡镇党委的关系。大家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领导,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主动争取乡镇的支持。乡镇部署的重点工作,要与村“两委”干部一道,研究工作思路、增添方法举措,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乡镇交办的任务。要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原则上选派的“第一书记”要求全部脱产驻村,但脱产不能脱钩,你们要定期向派出单位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争取派出单位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要掌握方法,积极作为。村里的工作方法和机关不同,各村有各村的实际,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大家要讲究方式方法,学会“弹钢琴”。要搞
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标题篇三
第一书记驻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目前,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5年时间,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5575万贫困人口,且剩下的大多都是“硬骨头”。啃下这些“硬骨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总书记指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4月,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切实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锻炼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有力有序推进第一书记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18.8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广大第一书记用激情与赤诚践行驻村诺言,用拼搏与奉献推动脱贫攻坚,被群众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精准选派,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
选得准,才能干得好。各地严格标准和程序,因村选派优秀干部,实现全面覆盖、精准配对、人岗相宜。
选派范围做到“两个全覆盖”。各地按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的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地区也做到应派尽派。通过各地各部门努力,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两个全覆盖”,一些地方还结合实际,在“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对特殊类型的村,也做到应派尽派。
人选条件坚持质量第一。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要求第一书记必须政治、能力、作风过硬。各地重点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中选作风好的人、选能担当的人。各级组织部门按程序认真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确保选派人选质量。
紧贴农村需求因村选派。富裕村、条件好的村大多是相似的,而贫困村、基础薄弱村各有各的困难。各地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施策,贫困村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把那方面的人派过去。天津、江苏、上海、湖北、云南、宁夏等地通过双向选择、供需对接,“菜单式”遴选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老干部、老同志,老当益壮、主动请缨,申请回乡或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中国核建集团原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满堂,作为中管企业的班子成员,离退休还有两年时间,主动向组织申请辞去领导职务,到陕西旬阳县李家台村任第一书记,并立下军令状通过3年努力帮助所任职村脱贫摘帽„„这些老同志往往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层次和丰富的经历,解决贫困问题的视野更宽、办法更多。通过他们驻村帮扶,既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注入生机活力、巨大动力,也展示了老同志们的价值和境界,释放了激情和正能量。
明确职责,聚焦四项任务强担当
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是第一书记到村的主要职责任务。各地各单位围绕这4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使第一书记干事有思路、工作有目标、帮扶有方向。
广大第一书记带着任务、责任和重托,认真履职尽责,主动与村“两委”协调配合,既主动担当,又不包办代替,尊重、发挥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积极性,努力把村班子、党员队伍建强,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发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广大第一书记坚持把建强村党支部作为首要任务,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培养积蓄后备力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增强任职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一书记的到来让村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村干部说话又好使了。”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为第一书记竖起大拇指。
“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各级选派第一书记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任职村资源产业优势,积极做好结合文章,通过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等多种方式,普遍为任职村找准脱贫增收的路子。中央政研室、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纷纷为任职村引进项目,培育农民合作社,让贫困户最大限度受益,推动精准扶贫落地见效。
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欢迎,是衡量第一书记工作水平的第一标准。许多第一书记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第一书记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全国人大办公厅、文化部、司法部、中科院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通过向上争取、单位捐款、网上众筹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帮助任职村办实事、解难题,被称为“自家人”“贴心人”。
给钱给物可解一时之困,稳定脱贫致富则靠村级组织和群众自身。怎么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怎么让更多村民百姓认识到自身利益而为之努力奋斗?许多第一书记围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在走进百姓家做思想动员、做群众工作的同时,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村干部集中办公、值班坐班、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帮助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实现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随着各项制度的落实,村里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村级组织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中央纪委机关、全国政协办公厅、科技部、民政部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积极帮助任职村制定好、执行好各项制度,提升村干部的法治意识、现代意识,促进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严格管理,确保沉在村里干
好书记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各地普遍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对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督促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履职尽责。目前,天津、辽宁、吉林、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从省级层面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
实行县乡为主、多方共管。第一书记由县级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县级党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担负直接管理责任。各地各单位通过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构建立体式的管理体系,有效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确保第一书记在岗有为。
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各地普遍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公开承诺、工作例会、定期汇报、请假销假、廉洁自律等制度,强化对第一书记的刚性约束。天津、河北、海南等地通过巡回督导、电话查岗、随机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第一书记在岗工作情况的督查,及时向市县和派出单位反馈情况,督促整改。通过严格日常管理,各地各单位拧紧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纪律发条,促进第一书记身入心入、履职尽责。
强化考核评价、注重实效。对第一书记干了什么要有考核督促,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更不能呆在村里“混日子”。各地各单位普遍建立第一书记考核评价制度,将日常考核与考核结合起来,由派出单位会同县级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进行考核,任职期满进行任期考核。福建、四川、云南、青海等地结合暗访督导、日常考勤、考核等情况,对不胜任的实行“召回”调整,视情况追究派出单位责任,督促派出单位选派精兵强将。两年来,全国共召回调整7000余名第一书记。还有一些中央和国家单位,探索利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对第一书记驻村成效进行全面评价,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这根指挥棒,各地各单位激励广大第一书记主动作为,有效发挥作用。
保障支持,激发动力鼓足干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书记在一线打硬仗,需要各方的保障支持。各地各单位积极落实第一书记有关待遇,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针对部分第一书记没下过基层、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情形,各级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知道下去为什么、在村干什么、具体怎么干。2016年初,中组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连续举办3期示范培训班,对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进行全员集中轮训。各地各单位普遍采取任职培训、结对帮带、工作指导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各省区市从省级层面组织开展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110余期,近两年来省市县三级共培训第一书记20万人次。中宣部、国家民委、人民日报社等单位与第一书记建立定期沟通、重点难点问题联合会诊等工作机制,跟踪指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
各地各单位关心关爱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原单位职级、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到村工作期间,由派出单位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各地普遍从财政资金中安排工作经费,从扶贫资金中安排帮扶经费,让第一书记“有钱办事”。
各级推动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进行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使第一书记驻村成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重要纽带,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助推脱贫攻坚。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娘家人”“后勤部长”作用,合力解决派驻村存在的实际困难。
成绩是干出来的,选人用人就是要以实绩论英雄。各地普遍把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激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近两年来,全国共有1.9万名因工作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受到表彰奖励、3.6万名得到提拔或晋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有关媒体开展根在基层、部委选派第一书记走访活动,并在网站上开设专栏对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总书记在今年7月20日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再次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人们期待,各地各单位和广大第一书记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在这场只能胜利的攻坚战中,继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标题篇四
驻村第一书记2019工作总结
2019年,我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各项任务清单,和xx村“两委”一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四个不摘”,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现将2019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一转三推进”“行业政策大排查
惠农政策大落实”工作和“九个一”大走访脱贫攻坚全面核查工作。根据《方案》和《通知》要求,组织帮扶责任人和村组干部结合工作任务分别对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和一般农户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涉及各类问题6类20条,截止目前,排查问题均已整改完毕。
二、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实施2019年到人到户产业项目。
一方面,要求帮扶责任人利用“扶贫日”向贫困户宣讲产业扶持政策,提高贫困群众实施产业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配合村“两委”对已实施的产业项目开展验收工作,除按要求准备和报送各项申请资料外,结合实际对已调整或因故未能实施的项目进行变更和更新,确保项目能够如期通过验收,提升贫困户产业项目叠加度。截止目前,xx村已通过验收产业项目涉及xx户,xx个,其中,种植项目xx个,林业项目xx个,养殖项目xx个,争取扶持资金xx万元,连翘、大豆、花生、红薯等其它种植项目均顺利通过验收,产业覆盖率100%。三、落实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和农村危险性房屋评定等工作。
截止目前,xx村已获得小额信贷xx户,贷款资金xx万元,户贷率xx%。此外,圆满完成了全村农村住房危险性评定工作,据统计,xx村农户住房危险性等级共评定xx户,其中住房a级xx户,b级xx户,疑似c级xx户,d级xx户,评定材料已按要求上报。四、其他工作
一、做好涉贫信访处理工作,一是要求帮扶责任人定期主动给贫困群众打电话,关心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落实政策,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要重视贫困户的诉求,针对贫困户的来访来电,要引起重视,疑难杂症问题及时与我沟通,然后协调解决,确保不出现县级及以上信访件。截止目前,仓西村未发生县级及以上涉贫信访件,信访形势总体稳定可控。二、成立爱心超市,推动“智志双扶”,投资2万元建成爱心超市一座,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引导贫困群众用奋斗换取幸福,努力向前跑。
三、严格落实县、镇扶贫办“扶贫日”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对帮扶责任人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实际对任务清单进行细化,对“扶贫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同时,认真完成县、镇扶贫办组织的交叉检查、全面核查等交办的各项工作等。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标题篇五
主动作为
多方谋划
迎难而上
积极打赢***村脱贫攻坚战
按照市委组织部深入推进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安排,去年三月,我被***选派到***村挂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区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薄弱环节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走访,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村支两委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主动深入到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制定了***村三年发展规划,为***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二、加强党建,提高思想认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支部是就是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建强基层党支部对于全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过组织生活。先后集中全村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书本。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的学习教育计划,村重大事项需经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才能实施。及时传达省市区乡有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增强每位党员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三、健全规章制度,民主科学决策
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借鉴“塘约经验”,村支两委经过充分讨论,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先后制定了《村规民约》、《红十条制度》、《黑名单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村民办红白喜事、养林护林,倡导文明新风尚。同进完善村务公开制度,让村民充分了解村里重大事项安排、经费支出使用等方面情况。
四、加强培训,增添发展动力
“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作为第一书记,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组织村干部和种养殖能手50人到安顺职院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内容包含水稻栽培技术、烤烟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养护管理技术、果树栽培技术、葡萄李子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茄果类栽培技术等知识;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生产指导,解答了农户在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村干部和种养殖能手50人到***公司、***基地参观学习,不断灵活学习方式,增强大家学习兴趣,拓宽了广大农户视野。为了增强村内大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针对性,我与村支两委一道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实地考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修建龙洞组到猛坝组的1440米水沟拿上重要工作议程,经过多次协调,获得区***局2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修建水沟,该水沟建成后将有效灌溉农田3000余亩,为群众减少生产生活支出费用;组织村里种植户代表3人到遵义参加遵义首届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大家都从博览会中增长了见识,为下一步***生产调整了思路;;组织全村六家合作社、公司进行座谈,讨论合作社发展方向同,为贫困户脱贫出点子、开方子、找路子;组织种植大户代表到省农科院进委蔬菜种植培训;组织村里种植户9人到***市考察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并多次邀请区***专家到村里指导农户苹果种植技术。同时,全村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让群众对村支两委班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村班子新形象日渐形成,整体战斗力明显增强。
五、调整结构、培育支柱产业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培育出支柱产业来,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4月份,协调区***局开展500余亩的绿色粮食作物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广绿色农作物生产,打造绿色品牌。其次,是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村山场面积大,但大部分是荒山,开垦了土地主种以种植烤烟为主,目前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为此,我积极参与区扶贫办项目pk,陈述了***村猕猴桃种植项目陈述书,并争取35万元扶贫资金的建立猕猴桃种植基地,待基地建成后还能带动1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六、内引外联、寻求各项支撑
在群众经济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要想在短短几年内得以改善并非易事。我坚持从***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分轻重缓急,四处化缘,尽自己最大努力解决存在困难。一是到区***局协调4万元修补生产生活的损毁道路;二是到区***局共协调80多吨肥料给贫困户和种植户,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植生产和积极性和主动性;到区水***局协调深井泵一套送给烂塘组,解决40多户200余人的饮水问题。三是多渠道为种植户销售棒豆、豇豆、辣椒等农产品,并与区***园区在两六路农贸市场协调到一个推位,打通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四是抓好帮扶困难群众工作。联系爱心企业给30户贫困户赠送价值15000元的菜油、大米、洗衣粉等物资;协助区发改局慰问7户“计生三结合”贫困户,为每户发放500元慰问金;协助市***局慰问15户“计生三结合”贫困户,为每户发放500元慰问金,同时还发放了菜油、伞、杯子等生活物资;到区***局协调2吨洋芋送给种植大户和贫困户种植;协调区***局6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送给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五是夯实基础建设,助推产业发展。12月20日,组织**组村民投工投劳,修建**生产道路,为下一步争取项目资金硬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监督村“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村级活动动场所建设。六是创新工作方法,转变产业发展。协调上级部门建立600余苹果产业扶贫种植基地。结合菜单式扶贫,流转600余亩土地种植生态***。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增产,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以来,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在区***局、乡党委政府、市***局以及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取得的,但距离组织要求和群众满意还有一定差距,下步,将努力作为,为***村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